查看原文
其他

通识沙龙记实 | 张帆、叶炜:读史与知史

2016-07-24 黄承炳 通识联播




Vol.54
通识动态
张帆 叶炜:读史与知史博雅通识沙龙记实


11月6日,北京迎来了2015年的第一场雪,而博雅通识沙龙第四期也于下午两点如期在大树咖啡举办。本期沙龙的嘉宾是历史学系的张帆、叶炜两位老师,虽然研究领域不同,但他们都已开展过多年的中国通史通识教育,并且共同承担了改版后的通识核心课《中国古代史(上、下)》。虽然屋外雪花漫天、寒风阵阵,但这并没有阻挡住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温暖的咖啡厅始终充溢着智识的馨香。

活动一开始,两位老师便分别介绍了北大中国古代史公共课的历史及自己承担这门课的经历。据张老师介绍,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中国古代史课程始于上世纪80年代,此后一直延续下来,他和叶老师都先后承担过这一课程的教学工作。叶老师补充说,这门课程之前叫做《中国通史(古代部分)》,课时安排为一个学期,每周2学时,共2学分,而今年因为列入通识核心课,所以改成了《中国古代史(上、下)》,虽然还是每周2个学时,但是分成了两个学期上,总学分也就扩充为4学分,不过并不要求大家上、下都选。


图为沙龙现场

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中,同学们围绕着中国古代史的读书、学习以及一些有趣的历史问题向两位老师进行了请益。一名理科专业的同学对历史非常感兴趣,希望两位老师能给一些读书的建议。对此,张帆老师指出:对非历史专业的同学来说,读书主要看兴趣及自己的学习层次。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看一些通史著作,了解中国历史演进的框架和线索。有机会也可以看一些古代的史料,从中体会古人是如何描述历史,这样才能更贴近古代。当然,读史料要选择经典,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古汉语水平高一点的话可以读《左传》。兴趣方面可以读历史学家的专题研究著作,如果一本看不下去的话就马上放弃,换一本书,总有适合自己的。通过读这类书,可以让自己对历史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也可以了解历史学家是如何做研究、如何论证观点,不能仅仅停留在看故事的层面。

听到这里,有同学据此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他看过不少史料,但是读专著时却发现自己没法想出历史学家所研究的问题。叶炜老师回答说:“历史问题的来源包括几种,即从材料中读出的问题、从其他断代研究得到的启发和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借鉴等,同学们自己读书也可以有自己的问题,因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代就会看到不同的问题,不同的人也会看到不同的问题。”张帆老师也说:“对业余学生来说,不一定非要找到问题不可,可以仅仅出于兴趣了解知识,了解更全面、更详细的知识。”

沙龙现场也有一些来自历史专业的学生,他们听到老师们对非专业同学的读书指导,纷纷表示感到历史专业的书永远都读不完,非常累,想看其他类别的书也没机会,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和处理。张帆老师笑着说:“我现在也觉得读不完,我家里的书这辈子已经读不完了。”接着,老师们提示大家,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完,就算是名著也一样,不要把标准定太高。读书要根据专业兴趣,读评价高的和重要的,如《资治通鉴》应该读,纪事本末可以先放一放。读一本书的时候暂时不要管其他书,专心把手上的书读好,不要顾此失彼。选择书目,可以以自己感兴趣的断代或专题领域为主,但也要关注其它领域的研究,可以是略有涉及。这样踏踏实实,读感兴趣的和需要的,一定会有所收获。

此外,还有同学问道:“二十四史一般是后世编纂的前朝史,那时候方法与现在的历史学方法不一样,而且受到文学性、政治等的影响,其真实性是不是不可靠?现在做历史研究时如何考虑这些问题呢?”张帆老师回答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很早就有人指出历史记载是片面的,要保持一定警惕。但一开始读书不一定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慢慢就会有心得,可以体会与思考编纂背后的意图与考虑。具体来说,史书中有些内容是不容易也不会作伪的,如制度。还可以利用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这种分类来进行分析,程序性记载一般属于无意史料,是较为可靠的。实际上这是比较无奈的事情,因为我们主要只能在传世史料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特别是早期历史。”叶炜老师对此表示赞同,认为:“无意史料一般不是有意给读者看的,因而可信度比较高。”并且提出:“二十四史实际上属于二手资料,但文书档案等一手资料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正史记载的大体框架还是没有问题的,如王国维先生就用殷墟卜辞证明了《史记》中关于商代帝系的记载是可靠的。”


图为张帆、叶炜老师

除了关于读书的问题,同学们也就一些具体的历史问题向两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一名同学提出了这样困惑:“高中时发现历史书上所写古代政治制度虽然有分权制度,但权力最终都集中在皇帝的手中,读钱穆先生书感觉他的意见与此相反,那么古代的皇权相权分权是怎样的形式,为什么没有走向现代分权制衡制度呢?”叶炜老师回答说,秦汉奠定了我国古代专制皇权制度,两千年中变化不大。不过虽然理论上事无大小皆决于皇帝,但实际上做不到,因而就需要找人协助皇帝,这就是分权。中国古代一直在摸索什么权力可以分,什么权力不可以分,但总体上这种变化都跟时代局势有关。钱穆先生讲的分权,实际上是维护皇帝统治运行的需要。清代已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相对完善的时期,如宗室、外戚、宦官、中央地方关系这些问题都没有再出现,如地方督抚制度,各方面配套措施比较好,所以没有以前的问题。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制度是否成熟,配套措施是否完善,判断制度要看其运作,而这关键就在配套措施。张帆老师补充说,钱穆先生的观点是对晚清批判专制思潮的纠正,但有点矫枉过正。中国地理单元大而自成一体,各种文明与势力竞争,谁效率高谁就胜利,促使了专制制度的出现,导致君主个人权力有天然扩张的趋向,虽然有制衡,但远远不是对等的。专制制度的演进表现在技术与技巧的提高,既保证权力运用,又保证政治稳定,本质上是专制的强化。而这种天然强化趋势也就使其很难走出这个圈子。

还有同学提出,学界曾经有“大禹是条虫”这种观点,觉得非常有趣,希望了解其中的因缘。叶炜老师说,这是近代学术史中的一个环节,可以看看北大考古与文博学院孙庆伟老师的新著《追迹三代》。张帆老师简要介绍道:“这是疑古学派对上古历史进行重新审查的结果,他们觉得上古历史不靠谱,做了很大胆的推测,当时学者并不同意,后来他们自己也承认是一个很极端的观点。”

此外,同学们还就中国历史分期、经济对历史演进的影响、春秋战国与三国史阅读书目和王安石变法等问题向老师们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两位老师均给出了令同学们满意的回答。两个小时的沙龙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踊跃提问、认真聆听,让两位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历史的喜爱与热情;而老师们细致的解疑与指导,也让同学们对读书方法与中国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

(黄承炳 撰写 / 英子 编辑 / 俊强 校对)

下周沙龙通知

下周博雅通识教育沙龙的嘉宾是高峰枫老师,他讲授的课程是“圣经释读”。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报名方式



通识联播,每晚6点准时为您播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