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核心课特别篇 | 你还记得老师们说的那些话吗?

2016-01-09 博雅哥 通识联播
博雅哥说
在2015年的最后一天,博雅哥带领你回顾了13门核心课程,在2016年的第一天博雅哥将继续带领你回顾核心课程老师们的精彩语录。这些语录分别来自于每周的微访谈和沙龙活动,每位老师的微访谈以及沙龙稿中都有极其睿智的言语,博雅哥特地从文章中挑选老师们精彩的语句带领大家回顾一学期的活动。
2015年秋季学期,教务部推出13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课程分为四大系列:中国文明及其传统、西方文明及其传统、现代社会及其问题和人文艺术与自然。通识课程。通识课程的每位老师都有着极强的专业背景以及广泛的涉猎,同时他们对通识教育以及通识理念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老师们的语录重温本学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当然,没有选上本学期核心课程的同学不要气馁,据博雅哥得到的可靠的内部消息,下学期还会有17门核心课盛宴,希望大家能够把握机会一睹名师风采。


Vol.103核心课程
通识教育名师微语录


阎步克:作为通识教育的历史

不同专业的知识与方法,能够丰富和提高基本的认知能力、思辨能力,我想这就是通识教育的一大功能。

以历史学为例,其他学科会给历史学的研究提供借鉴,历史学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裨益。设计“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这门课程的时候,尤其强调思辨性和历史感,以使同学们收获更多。

上这门课的同学基础和素质都很良好,且有着不计功利的求知欲和不可遏制的好奇心,这令人非常欣赏和羡慕。



李猛:经典阅读与通识教育


对于初入大学的学生来说,通识教育也能使他不至于一开始就陷入专业的教科书与专业内部认为理所当然的问题里头,会留有一个比较开阔的视野。

开设这门课希望能扩大文本阅读的范围,把历史、文学结合文本进来,并希望给同学们建立一个西方政治社会思想变化的整体脉络。

阅读经典时可以意识到在今天遭遇的特定历史社会处境中的许多经历,可能是人类文明在不同处境下不断遭遇的共同困境。阅读经典的时候,会意识到人类文明曾达到过这么高的高度,看到背后有完全不同的世界。


朱青生:艺术与人的自我超越


过分专业的知识同学们可能会不爱听,这门课要让学生懂得学科的基本方法,举一反三运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并帮助同学们选择自己学习和研究的主要方向。

最好的通识课应该能让人在精神的享受中把内在的问题直接感受到,我不是在课上传授知识或者思想,而是把课程本身变成了一部作品。

我认为最好的通识课是否可以是一门艺术的课程,不是说讲艺术,而是说课程本身变成一次艺术的展演,它是一次歌唱,是一部歌剧。



卞江:给文科生教化学


通识课要让学生对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要理解这些知识所承载的人类精神和价值观,从而有助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文科生可能没有专业的知识,所以这门课要避开理科的大多数基础知识,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来讨论理科的应用问题。

这门课让我有机会了解文科生的情况。


叶炜:古今之变,惟史为鉴

学习中国古代史对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和历史方法都有非常大的好处。就中国古代史这门课而言,这门课有助于同学们了解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同时还能让大家对历史学的思维方式有所了解。

通过和同学们的交流,我感到中学历史的中国古代史教学还有一些缺陷,一方面是同学们缺乏对中国古代史的框架认识,另一方面是对历史的学习以记诵为主,比较教条。

通过这个微信公众平台,我得以了解许多老师对通识教育的思考,给我很多启发。


张维迎:经济学的人文精神

人类的进步来自理性和科学,理性思维和科学知识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通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术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成长为一个优秀公民。

这门课不能太有技术性,但内容必须系统、全面,所以课程的逻辑性必须强,理论模型必须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讲得有血有肉,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会兴趣盎然。

上这门课时重点把握几点,比如说把经济学当做人的学问,强调经济学的人文精神。


高峰枫:《圣经》文本的内与外

通识教育的“通”,我希望还能有“共通”或“共同”的意味,特别是对于知识共同体的建立而言。

通识教育就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也要读一些历史上被广泛认可为经典的书籍。不能因为我们对经典化过程的质疑,就导致没有共同的经典可读。

我在课上尽量用简明的方式讲课,首先让同学们了解文本,熟悉典故,也会介绍一些现代《圣经》研究的成果,这些成果尽可能多元化,并不局限于基督教的解读,我希望尽量让讲课内容丰富多彩,而非沉闷窒息。


王博:思考与对话

通识教育,我的理解就是要让不同背景的同学们对某一学科或某些问题获得一般性的了解,同时,甚至更重要的是,由此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理性对话的能力。

《孔子与老子》这门课,不仅要向同学们展示中国古代两个非常不同的思想传统,同时希望同学们在理解孔子与老子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与他人以及自己对话。

选课同学来自不同专业,经历不同,对哲学的理解也各异,是本门课面临的一大挑战。我们要在尽可能以明白晓畅的方式把孔子与老子思想内部的丰富性与深刻性展示出来的同时,把选择与思考的自由交给同学们。


昝涛:现代化进程中“伊斯兰”文明

通识教育最基本的是要培养健全的人。

所谓培养健全的人,是在大学的成长过程中,他需要形成健康、正确的三观,需要一些力量的指导和帮助,这些力量包括知识、思想和智慧的力量,包括理解知识以分析人生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伊斯兰教的很多概念和名词,对于学生来讲特别陌生,大多数学生没有这个常识。我们和人口基本对等的穆斯林社会之间有很大的陌生感,他们的很多表达方式我们都不熟悉。这门课不要求掌握很多名词和概念,而是要学生去领会到基本的线索,学到基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Thomas Rendall:不同视野下的世界

通识教育,或是心智教育,意味着一个人应该具有学习不同事物的意识,而不仅仅局限于单一而狭窄的专业训练之中。

我在课堂上讲的大部分内容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有趣的,都是非常基本的宽泛问题,没有太多专业隔阂。同学们应该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

这是我最喜欢的课程。同学们充满激情,勤奋好学,对我们课程的主题很感兴趣,这是最重要的。


孙玉文:字求其训,句索其旨

我所理解的通识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的范围之内,尽可能扩宽自己学习和研究的领域,培养科学有用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古代学者的知识非常广泛,“博闻强识”的理念和今天通识教育相符。这门课中,是借助讲解古文,围绕会读会写中文和传道授业的思路来组织教学的。

要上好这门课,首先老师要对文章有很好的研究,一个是要准确清楚地理解已有的研究,还有就是要仔细分辨前人的说法,亲自实践,进行深入考察。


丁宁:看得见的博雅

通识课应该是一个非常宽的知识面的呈现,要能拓宽学生的视野,看到新的东西。这门课很少谈技巧,而是设计了很多人文的知识,让大家在精神上得到提升。

不因为不是专业课就降低标准;在一次课中能够把一个主题讲完整;让大家看尽可能多的图片。

我做的工作只是点亮一盏灯,大家能够拿着这盏灯照亮今后人生的道路,其中有一束光是来自艺术的照亮,我就很高兴了。希望大家对艺术能有自己的参与和体会,对艺术保持一种很亲近的状态,而不是说艺术和我没关系。

新年快乐
期末愉快
博雅哥在这里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学业有成,当然最主要的是期末考试一切顺利,门门4.0。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也继续关注“通识联播”^O^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通识课程介绍~大家期末加油啊!
(文浩 编辑 / 校对)

通识联播,每晚6点准时为您播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