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福州: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精心“雕琢”
“福州基本上是一座没有‘雕琢’过的城市,要发展就一定要有长期设想。”1990年4月习近平同志任福州市委书记时,这样评价了福州。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在习近平为福州擘画的“3820”战略工程指引下,福州在产业、服务和城市空间上精心“雕琢”,建设了一个产业高质量、服务有温度、环境高品质的崭新榕城。
16日至17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福建)主题采访活动在福州进行,采访团见证了福州“雕琢”城市发展的努力和成效。
走进位于闽侯东南汽车城的东南汽车,这里正在按照中国工业4.0的标准对生产线进行“雕琢”。东南汽车总经理翁武泉告诉采访团,产线改造升级涂装车间改扩建项目和产线改造升级冲焊总车间改扩建项目总投资约21亿元,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建成试生产,整体产线技改预计于2024年底完成。届时,由258个机器人和70台自动移动小车组成的生产线,将推动车间变成自动化工厂,每小时可实现36台车的生产,年产能可达20万辆。
东南汽车正在按工业4.0标准对生产线进行改造 廖燕源 摄
同样对生产线进行精心“雕琢”、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还有福建骏鹏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新华源科技集团。
骏鹏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行业龙头,专业从事新能源动力电池、新能源储能设备及网络通信设备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骏鹏公司质量总监伏虎成介绍,近年来,公司积极探索“5G+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企业数字转型升级,成功落地5G+数字孪生平台、5G+AI智能质检、5G+VR远程检修等多项创新应用,打造5G智慧工厂标杆。与原先生产模式相比,现在的生产成本下降了10多个点,而生产效率提高了2倍,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83%提升到98%以上,全年平均能耗递减20%。接下来,公司还将建设智能仓库,继续提升工厂智能化水平。
福建骏鹏通信科技有限公司5G智慧工厂 廖燕源 摄
走进福建新华源科技集团旗下的立华智纺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纺纱工厂,只见从抓棉、梳棉、并条到粗纺、精纺、络筒、打包,整个工艺流程都实现了自动化。据福建新华源科技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刘显煜介绍,公司将现代纺织技术与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建成生产智能化、信息数字化、管理可视化的纺纱工厂,采用“5G+工业互联网”,打通从下单到生产、物流等全流程智能化应用,大幅降低吨纱能耗,提高生产管理效率,目前万锭用工水平已降至12人以内。
立华智纺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纺纱工厂一角 廖燕源 摄
申远一体化产业园是“精雕细琢”整条产业链的生动样本。产业园围绕恒申集团“一中心,四组团”的战略思想,以申远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为中心,建成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基地,并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实现锦纶-6八道产业链在园区的完整布局,打通了从“一滴油”到“一根绳”再到“一块布”的完整链条。同时,利用产业园内资源集约共享的优势,园区引进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等国家支持和鼓励的高端精细化学品新材料项目,现有入驻企业超过30家,打造全国高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基地。恒申集团副总裁潘德标透露,今年园区总产值预计将达800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千亿大关。
元洪投资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福州工作期间亲自洽谈引进、参加奠基的重点项目。依托元洪投资区,福清积极谋划建设中印尼“两国双园”,主要以海外华人华侨为纽带,通过与印尼之间互设产业园,促进双方政策互惠、设施互通、产业互联,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载体、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交流重要纽带、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分工合作重要平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投资重要通道。站上建设中印尼“两国双园”的新高位,福州新区元洪功能区又引进35个项目,总投资313.75亿元,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绘制了一笔精细的“工笔画”。
建设福州现代物流城是传承“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大工作部署,是福州市重点打造的“六个城”之一,是福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重要载体。这是福州在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的又一次统筹优化。目前,核心区形成“一带、一心、三组团”的空间布局结构,按照北制造、中物流、南商贸组团定位推动三个区块发展,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南商贸片区已实现全面开发,共动建项目22个(含13个基础设施项目和9个产业项目)总投资254亿元,已落地17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180亿元。
“闽投1号”深海养殖渔旅平台是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的一种新型抗风浪绿色智能化养殖旅游综合装备,是对深海养殖的一次挖潜。福建福鱼荟公司(闽投1号)总经理许航介绍说,平台由3个网箱组成,总养殖水体达6.2万立方以上,可以同时养殖600吨大黄鱼,实现年产值1.2亿元;同时配备海洋休闲、智慧渔业中心等功能。今年8月,首批投放的大黄鱼将迎来收成。
2020年11月,福州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百台万吨”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计划(即多渠道筹资建造100万立方米水体深远海养殖平台,实现年产万吨生态优质鱼),并将其作为福州市“十四五”重点项目之一。截至2023年6月,连江县境内海域已下水11台套深远海养殖平台,累计养殖水体达到17.75万立方米。
好服务才会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提速增效,闽侯县在东南汽车城设立闽侯青口汽车工业园区政务服务大厅,在全市率先实现政务服务大厅进园区,把服务送到企业门口,实现“马上就办”。
据闽侯青口汽车工业园区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林巧玉介绍,行政服务大厅入驻16个部门34个窗口,实现542项事项入驻园区办理,2022年受理业务达7.8万件。2023年1-5月,受理业务4.1万件,同比增长38.2%,按期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到100%。
今年4月,福州荻原泰山友模具冲压有限公司打算新上一条生产线,需要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闽侯青口汽车工业园区政务服务大厅对此进行了全程跟踪代办,仅用了3天,就为企业办好了工程规划许可证,比常规耗时减少了4天,得到了企业的好评。
元洪投资区内丰大集团的信息化大屏 廖燕源 摄
元洪投资区设有政务服务大厅,公安、海关、海事等部门入驻园区,提供“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事”服务;与厦门大学、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等高校、院所建立“校院企地”合作对接机制,搭建研发、检测、认证、法务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入驻企业可享受税收、通关等政策优惠和便利化服务,是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给人民群众带来高品质的生活。近年来,福州不断更新城市公共空间,改善生态环境,让市民的休闲空间更优质、生活更幸福。
让闽江在夜色中亮起来。近年来,福州创新塑造城市公共文化新型空间,由滨江步行街、青年会、青年广场、青年天桥、仓前公园、江心公园、闽江展示馆等共同组成的“闽江之心”,通过对闽江“两岸两岛三桥”可视范围内既有建筑、桥体灯光及烟台山、滨江步行街夜景灯光进行修复和提升,让闽江两岸的美丽风景在光影中跃动,成功打造出一座“最美的城市滨江会客厅”。
蒙蒙细雨中,一群黑脸琵鹭悠闲地在闽江河口湿地踱步、觅食。
闽江河口湿地是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省会城市福州在近郊保留下来的一片原生性河口湿地,是我国东南沿海最优良的河口三角洲湿地。2002年4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有关专家呼吁抢救性保护闽江河口湿地的信息专报件上作出重要批示;20多年来,福州市牢记嘱托,系统推进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和利用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
采访团参观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博物馆 廖燕源 摄
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总工程师林文波介绍,福州通过采取污水系统提质增效、河道综合整治、海漂垃圾治理、退塘还湿、互花米草入侵治理等一系列措施恢复湿地生态功能、丰富物种多样性,在这里建立起了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保护总面积达2381.85公顷,成为福建省重点生态建设区域和福州的重要生态屏障,对于维护福州生态平衡、保障福州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的重要驿站,是多种全球濒危物种尤其是迁徙候鸟的关键栖息地,常年分布超过5万只水鸟。
今天,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不仅成了鸟类的天堂,更成为市民和省内外游客生态旅游、观鸟、研学教育的“网红打卡点”,年接待游客量超50万人次。
编辑:吴晨倩
校对:俞怡琦
监制:魏喆铭
往期精选回顾:
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 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国党刊全媒体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主题采访活动在宁德启动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峡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