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阻挠科研进度,同门偷偷杀了我养了很久的实验小鼠:触目惊心的「同门内卷」

STDX 生物学霸 2023-03-13
同门内卷,压死研究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日,某科研「树洞」公众号收到如下投稿:

图片来源:GeenMedical

这条投稿的评论区充满了网友们群情激愤的回复。有人建议投稿人更换实验室,有人建议寻求法律援助,还有经历了类似性质事件的科研人分享自己的经历:

图片来源:GeenMedical

而在网友们出谋划策的一个个办法中,有一条评论显得格外突出:

图片来源:GeenMedical

没错,无论最终投稿人是否选择以法律手段起诉这位同门,或是选择忍气吞声承受委屈,甚至或许无法按照计划完成他的课题,这件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并正在持续以更多的表现形式发生在更多的科研人身上

问题在于,这种行为既难以取证,同门相争又会影响到整个实验室的前进步伐,最终往往导致此类事件被以一种「小学生打小报告」的处理模式化解平息,留给受害人的只剩「惹不起躲得起」。

片来源:GeenMedical

令人无奈的是,这种纯粹的道德败坏,甚至有些时候越过了法律底线的行为,一旦发生在科研环境中,便似乎得到了某种更高的「宽容度」,仿佛此类事件已经成为了难以避免的命运——只要戴上一顶「同门内卷」的帽子。监控拍到了,然后呢?


同门内卷:可大可小,亦真亦幻

虽然「内卷」是个近几年出现的新概念,但同门内卷的历史着实要悠久的多。

当我们把眼光放到「内卷(involution)」这个社会学名词进入大众视野的 2020 年之前,「同门」就已经常常与「难以相处」「阴险」「耍心眼」等关键词联系起来了。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当然,肯定不是所有的科研人同门关系都是这样恶劣,社交媒体的信息筛选性意味着处在恶劣关系中的科研人会在观点输出上互相吸引,而和谐而团结的实验室师门也不会在网络上吐槽诉苦。

而同时,社交媒体的普适性也导致了「内卷」一词的广泛使用,从日常中的处处提防,到背地里暗中使坏,甚至到撕破脸皮对簿公堂,这些事件即便事态严重性千差万别,却统一被归类到「同门内卷」这一主题之下。

这使得它的定义变得模糊:做到什么程度才称得上同门内卷?它与其他种类的「内卷」又有什么区别?

图片来源:豆瓣截图 
比起前文的违法行为,这似乎才是更常见的同门内卷形式

人们对「内卷」的指责,往往出于无法在「合理竞争」和「恶性内卷」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分界线。2020 年 11 月,新华网发布《大学生的「内卷」是竞争还是内耗?如何不被「卷」?》一文,文中指出:

「学生说的内卷,往往想表达这样一种困惑:自己明明忙忙碌碌,学得很刻苦认真,但是好像并没有实现太大的突破」

而这使得学生原本积极的自我实现最终形成了一种无意义的「内耗」。但问题在于,有效的努力和无效的内耗之间同样不存在任何明确的分界线,人们即便已经完成了 100% 的努力,却总要为他人是否已经超额完成了 120% 而担忧。

最终为「恶性内卷」提供勃勃生机的,早已与自我素养的提升无关,只剩下了那一簇对于「人有我无」的危机感

图片来源:新华网 受访学生对恶性内卷与合理竞争间的关系发表看法

事实上,虽然「内卷」概念早已成为一个被不同观点解构殆尽的命题,有的把「内卷」视作发展的必然结果,有的把「躺平」视作「内卷」的反义词,更有的为「反对内卷」扣上了「反对竞争」的消极主义帽子。

「内卷」的滚滚浪潮早已导致被裹挟其中的人们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选择权。作为一个外部主体的「内卷」,它庞大的身躯盘踞在每个人的面前,人们已经很难有权利选择它是否存在了,能做的只剩下通过不同的方式面对它。


做好自己就能破解「同门内卷」?

但即便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同门内卷」的概念是否能够被缩小到「在同一个实验室或课题组中,通过恶性竞争的方式抢夺有限的学术资源」?答案依然是模糊的,关键在于,无论怎样努力去厘清这个概念,都不可能真正为千差万别的人性总结出一套绝对理性的公式。

有位研一新生在知乎上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研究生应该「会来事」还是应该「专攻学术」。

TA 收到的众说纷纭的回答同样非常有趣。有人认为应当专注于提升自己,在利益交换的竞赛中提升底气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但也有人认为给导师送礼物是一种「微妙」地增加自己软性竞争力的手段,便于在同门竞赛中占得先机: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即便绝大部分的导师心中都清楚学生的真实水平,也并不会将某些蝇头小利作为评判学生能力的标尺,甚至送礼这件事已经与学术本身离得太远了;但很明显,「送礼」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被转化为了一种「竞争筹码」的积累和抢占先机——如果我不这样做而别人做了,我就成为了竞争不利的那个。

这位题主面临的问题似乎同样是一种「同门内卷」。但这样评价真的妥当吗?如果摘掉「利益争夺」的有色眼镜去看待「会来事」的行为,这或许又只是一种合理的「人情世故」: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其实,找到从「竞争」跨越到「内卷」的那一步非常简单:不再期望自己变得更好,而是期望别人没有自己好。

一个健康社会的公共道德是不应也不会反对勤劳、反对进步、反对自我提升的;但这一切都应当建立在不裹挟甚至伤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我们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同门」从来就不意味着什么先天的亲和性,它可以是友好的,也可以是危险的;而只要高校学术环境中还存在差异化的利益分配,且缺乏足够的监督保障机制,「同门内卷」的事情就依然会继续发生——无非是小或大的区别。

图片来源:公众号后台投稿 
更为普遍的没有实质性伤害但膈应人的「内卷」

在这样的现状面前,我们只能期望科研人在面对内卷时,一方面勇敢地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甚至至少是法律底线,不要把一种本就已经充满无意义和恶性的竞争,蔓延到对他人的头上 —— 如果心中保留这样一种期盼,更多的人都能坚定自己并尊重他人,「内卷」猖狂地伸向每个人的魔爪或许也会犹豫起来吧。


题图来源:站酷海洛
排版:Lnysay
投稿邮箱:biosmart@dxy.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