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医之路】胡永盛

2015-10-19 长春中医药大学
  胡永盛(1926——)吉林省吉林市人。幼时始读医书,21岁独立行医。1955年调至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长春中医药大学前身)任教,曾任方剂教研室、中医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图书馆馆长,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教学、临床工作60余年,对中医学理论有很深的造诣,擅长内、妇科。著有《中医方剂学讲义》、《串雅内编选注》等,带领团队研制的补肾壮阳新药“颐和春”远销海外。

  1926年,胡永盛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祖籍山东即墨。幼年入私塾读《四书》,15岁开始读医书,师承于当地儒医盖受益先生。盖老,字永谦,为人淳厚恭谦,有仁者之风,既是名医,又是中医教育家,临证明于辨证,用药轻灵精审。于1924年设“盖受益医学馆”,半日应诊,半日授课,集中上课,分散辅导,学馆创办30余载,出师后经考试,多合格均可悬壶应诊。当时,“盖受益医学馆”堪称为吉林中医入门之基石。
  最开始跟随盖老学习的时候,胡永盛读些入门医书,主要是四小经典:《四百味》、《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医宗金鉴·心法要诀》等,继之四大经典。盖先生为学严谨,对学生耳提面命,启发解惑,诲人不倦。他常说:“学医的路子一定要正,不能因为图快,走歪了道。”那时候,盖受益每天要求胡永盛背诵7个中药,7个汤头,如果背不下来就会被宽尺打手。但他从来不会埋怨老师,正是老师的严格要求让胡永盛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而受益一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他逐渐继承了他老师的学术思想。学医之初,盖先生就告诉他要读白文,先不看注,只有“费些心思才有心得”。先生的这些话一直铭记在胡永盛心里,影响着他的医学之路。
  21岁时,胡永盛开始独立行医,每有求诊者,必竭诚尽力,细心诊治,多能见效。他注意积累自身的临床经验。虽然业务比较繁忙,但依然不忘学习,遇到疑难杂症,即去老师处请教,聆听其辨证、用药教诲,常有佳效。后来工作于吉林市中医师工会,开始接触中医名流,医理日臻娴熟,更加广泛涉猎诸家之学。
  胡永盛曾说,“学习百工技艺,所以有所成就,主要不是靠天赋,而是在于肯不肯下功夫。最重要的就是要打好基础。这好比盖楼房先打好地基一样,务求固其根本。“背诵歌诀”是打好中医基本功的方法之一,历代医家都很重视。背诵歌诀不仅有助于深入地理解主要内容,扎实地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更是做好临床的先决条件。诚如前人所说‘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临证犹豫不决”。
  对于正确的理会背诵方法,他指出,背书不可死记硬背,要做到两点。第一,必须把背诵和精思相结合。要懂得其道理,在加强理解的基础上来背诵;第二,要想真正记住,就要念得熟,想不费一定的功夫,是难以掌握的。
  中医古籍历史悠久、浩如烟海且晦涩难懂,但又不得不读,如何才能读得明白?胡永盛的观点是,读古医书要苦中求乐。他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体会到,读古书原文虽然很费力,但读懂了、深化了,不仅不易忘记,还有利于将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便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及至临证,心之所向,手之所指,方药娴熟,理论功深,则可左右逢源,无往而不胜。他说:“中医古籍看似庞杂零散,漫无头绪,中医临证,亦看起来灵活多变,处方用药规律难寻,让大家觉得中医难学,不易入手,实质并非如此。中医是有系统的学科,如能细心琢磨,是能够理出一条线索的。通常所说的理、法、方、药,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高度概括,而辨证论治则是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
  对于医学的发展,胡永盛先生说:“由于时代的变化,疾病谱发生了改变,学中医最重要的是学法,而不能拘泥于方。”经过对中医药学的长期研究,他的医学思想逐渐完善。
  行医早期,胡永盛崇尚“伤寒派”。那时他深受曹颖甫的影响,喜开经方。他说:“学习《伤寒论》是非常重要的,但学习要有正确的方法,张仲景作《伤寒论》距今有1700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时代发生改变,环境发生改变,社会心理及疾病谱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客观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处方也要随之改变,所以学习《伤寒论》要跳出时代的局限性,要学其法,勿泥其方,要融入新的认识,在学习的同时创新和发展。”
中年时期,胡永盛开始学习并崇尚“温病派”。胡老说,“学医不要有门户之见,对于古代医家著述要全面评价,经方虽好,但也有局限。”他通过阅读背诵《温病条辨》条文,发现在临床上运用时方亦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他常套用邓小平主席的话“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认为无论经方、时方,中医、西医,只要能把疾病治好,能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的。他说:“吴鞠通虽是温病大家,但其著述中运用经方的内容相当丰富;刘河间是寒凉派,但是他的医案也有附子的运用;各家学术思想相通,要看全面,不要只看他的一本或几本专著,中医药学流派纷呈,但不要有门户之见。”
  现在的胡永盛更崇尚李东垣“补土派”,他对《脾胃论》研读颇深,认为“人一日要吃三餐,万物土中生,李东垣是医中之王道”。胡永盛深谙李东垣的《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临证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对于中医临床,辨证是关键,首先要弄清寒热虚实。对于脾胃的辨证,则是“胃病多食欲不振,脾病则能食不下”,同时要理解脏腑生克乘侮的关系和变化。
  1955年,胡永盛应吉林省卫生厅之聘,到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长春中医药大学前身)任教。任教以来,阅读了大量医学资料,学校馆藏中医古典著作均已浏览,对大量书籍情况包括作者、内容、版本都可对答如流,有“中医活字典”之美誉。他不仅沉潜于经典,在各科的教学中,尤其对方剂学研究颇深,认为方剂学是中医理论联系实际的枢纽,在掌握药物性味、功能的基础上,进而认识方剂的配伍。他将大量的临床感悟贯穿于教学之中,为课堂增添了生动和趣味性。在教课的过程中,他体会到讲述中医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尤其是哲学。哲学虽然不传授具体学科的知识,但却可以教会人们正确的思维方法,使人思路开阔,大有裨益。比如,关于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由于其众说不一,学生不易理解,他进行深入探索,指出中医学阴阳学说和中国古典阴阳学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医学吸收了后者的积极方面,并有所发展。五行学说不是“循环论”,脏腑之间的“生”与“克”的内环境处于一定的平衡状态中,这与外界环境的自身调节息息相关,不但合乎病机认识,更顺应生态学原理。“中药炒炭能止血”在讲解过程中,也难以理解。他引用《本草》“血见黑则止,以黑胜红,水能克火也。”同时引用药理知识,说明炭类药的活性炭作用,内服后在胃酸作用下形成易吸收的钙离子等均可以促凝血,而且大部分能治疗血热妄行的中药除了活性炭作用,还有清热凉血的作用,这种“双向作用”是中药独特的一环。
  胡永盛把对中医的满腔热情倾注在教学工作中,他把中医理论之精髓归纳成200多句短句运用于临床与教学,如“肝充则筋健,肾充则骨强”、“芒硝配大黄,必定走大肠”、“脾湿则生痰,气顺则痰消”、“肿当利水而实脾,胀宜理气而开郁”等,融形象性、启发性于一体,便于记忆。胡永盛语言幽默,举例生动,先后讲授《中国医学史》、《中医诊断学》、《内经知要》、《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各家学说》等课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医学骨干。
  如今,胡永盛已近90岁高龄,依然耳聪目明,常有人向他请教养生经验,问他:“是否吃啥补药?”他说:“我从来不吃补药和保健品,每日粗茶淡饭,晚饭喝粥,饭量不大,并且只吃8分饱;养生秘诀是‘人体自有金丹’、‘人体自有大药’,不要总是借助外力,《内经》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因为它阐述的是生命的本质。”胡老强调了《黄帝内经》的养生价值,他说:“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论述了人生最大的养生秘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能按此去做,人人皆能享其天年,天年其实就是人自出生开始本该享受的寿命,为120岁。其中‘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就是每天人们都要面对的。而现在许多人自己戕害自己,酗酒、大怒、大喜都会不同程度的损寿。”
  现在胡老作息时间大体是:每天上午半天门诊,为了保证医疗质量,限额看15个病人。中午休息30-45分钟,胡老说午休不要太长时间,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午休后半小时喝茶,半小时散步,一个小时读书。读书是他长时间的习惯,胡老说读书还可以帮助锻炼思维,防止老年痴呆。在读书的过程中,胡老养成每隔一段时间会向远处眺望的习惯,他说这样可以休息眼睛。
  胡老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虽然德高望重,但为人低调,恬淡虚无,别有一番境界。他说,人要保持一份真性情,他的座右铭:勿负父恩,勿忘母育;体天仁心,研读自励;残缺疲癃,皆吾兄弟;作善降祥,绵延百世。胡老酷爱阅读,年轻时期就是有名的“书篓子”,现在仍然手不释卷。胡老的书房,经典古籍和时下的中医类书籍应有尽有。他说:“经验不等于科学,不能过分依赖经验,要不断吸收新鲜知识,才能进步。”阅读的习惯不仅造就了胡老博学的知识,更沉淀了他的人生智慧。
撰稿人:李海英 张冬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