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好管理好一座城市,习近平这些话深入人心
点击上面“党建网微平台”六个字,轻松关注
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党建网微平台整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这一方面的部分重要论述,一起学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幸福。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
——2019年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在甘肃考察时强调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2019年11月2日至3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强调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2019年11月2日至3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在改造老城、开发新城过程中,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
——2020年10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口最密集、污染排放最集中的地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处理好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2020年11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在江苏考察时强调
建设好管理好一座城市,要把菜篮子、人居环境、城市空间等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切实抓好。福州是有福之州,生态条件得天独厚,希望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时强调
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既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又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上海要继续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子,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018年11月6日至7日,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要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要强化依法治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顽症难题,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发挥深圳信息产业发展优势,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转载请标注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往期链接:
习近平谈文化自信监制/李小标 责编/刘文韬 编辑/陈蓉 制作/穆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