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区篇:唐山窑与唐山瓷器(第11讲:唐山窑发展的历史概况—唐山窑发展的社会背景及在明初发展的客观条件——共34讲)
明朝初年,明太祖为了驱逐鞋担,充实边境,需要大量人民戍边。由于北方地广人稀,从各地迁徙人口至长城以里,成为明王朝初年的重要举措。政府除了招抚流亡复业以外,还要“迁江浙鲁闽之民充实边塞”。永乐二年(1404年),朝廷开始在唐山编屯置村:土民编社,迁民编屯。逐渐形成桥头屯、刘家屯、马家屯等古老村庄。
据唐山《滦县志》一记载:“永乐元年,癸未春二月,诏流民复业,迁南民来屯,永乐二年编屯社。明州民为辽军残破,至是土民复业,江淮等迁民亦至。始以土民编社,迁民编屯,社四十一,屯二十六。”《滦县志》中还有永乐初年,撤卫到唐山的记载。唐山开平镇的地名即由此而来。“明初置开平中屯卫于(长城)口北大宁河镇,后移真定(今正定),永乐初复移于此。”,“徙于石城,废县”。º说明这时期的石城县已经被开平卫所取代了。迁民与撤卫于此,都是为了巩固北京的东南门户。唐山所处的滦县、丰润等地名,都是金元时期才一固定下来的。表明这个地区八百年来,特别是六百年以来的政治、经济进入了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期。迁民的大量涌入和社会的安定,为唐山窑的
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社会基础。笔者认为,唐山窑在明初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有四:
1、明代的唐山地区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随着人口的大量迁入,更多的边民在河北地区定居下来。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储水、储粮的盛贮器和碗、盘、酒杯等餐饮具,唐山地区的人民有使用陶瓷器具的传统,因而形成了巨大的消费群体和消费市场。
2、当地人民有建立窑场的迫切要求
河北地区山区较多,交通不便,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很低,日用瓷器本身就非常珍贵。旧时民间有修瓷器的行业,“锡盆、锡碗、镯大缸”,家中日用瓷器也要计算为家庭财产的内容,即使损坏,也不轻易扔掉,而是用镯子锅好或者磨口以后再用。倘若远距离异地运输,成本太高,普通百姓难以承受。比如,一辆大车一般只能拉几口储水用的大缸,唐山公众信息网·唐山市人民政府土办º长城在线·唐山概况如果异地运输,加上途中的破损率和运费,就会导致缸的价格非常昂贵,而此类器具当为日常生活所必备。因而,在当地建立窑场,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消费,成为明朝初年边民的迫切要求。
3、当地有发展窑业的物质条件
唐山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用于制瓷的原料—研石土泥。为建窑烧瓷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此时的唐山不仅冶铁,而且发展了采煤业,为其成为北方陶瓷业的中心,提供了物质保障。
4、当地有发展窑业的技术力量
从产瓷地区迁来的瓷器工匠,为唐山窑的生产提供了技术力量。《滦县志》载,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从瑞州(即今之江西高安),曾大量移民到滦州,其中包括江西一带的制瓷工匠。他们的到来,给唐山带来了江淮文化,因此“乡集繁茂,窑业兴隆”,唐山窑产品,符合当地人民的需求,对周边地区影响很大,唐山因此成为河北地区的重要瓷器产销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