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第一座煤窑的建造者
一千多年来,景德镇都是用松紫作燃料烧制瓷器,每年要烧掉三十多万立方米的木材。由于长期的狂砍乱伐,燃料短缺,柴价猛涨,制瓷成本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均在设法谋求以其它矿物燃料来代替松柴,早在十九世纪初,欧洲发生了产业革命,那时的德,法等国制瓷工业,首先以煤烧瓷;稍后,亚州的日本也相继使用煤来烧制瓷器,而在江西用煤试烧瓷器是在1904年以后的事,我国在清光绪年间,曾经选送学生张浩(犀侯),邹如圭(洁珊),舒信伟(似藩)等,先后赴日本,在东京高等工业学堂窑科学习机械制瓷和煤窑烧制技术。1904年张浩首先学成回国,即与当时景德镇瓷业界知名人士康达(特璋)所办的江西瓷业公司合作,在饶州(鄱阳)创办甲等工业学堂,培养新式陶业人材。这时邹、舒也先后回国,即在工业学堂执教,开始设计一座8m3燃烧室的倒焰式方形煤窑。这座煤窑,虽建在远离景德镇180华里的鄱阳,却为景德镇业利用煤炭烧瓷开辟了新纪元。以后,工业学堂主办者在景德镇御窑厂毕家弄南窑部分厂址设景德镇分校,继波阳建造方形煤窑之后,重新建造新的煤窑。当时人们都把煤窑叫做“洋窑”,但在当时由于当局的百般阻挠,煤窑工程并没有成功,不过“洋窑”的影响却遍及全镇。多少年来,景德镇人一直是把毕家弄乙种工业学堂叫做“洋窑”。1925年前后,景德镇设立了陶务局,由张浩(江西新建人)任局长,不久在莲花塘五龙庵侧,构建了一座方形煤窑,并聘有日本人中原燎之助(日本名古屋瓷业工人)为技师,教授景德镇瓷业工人烧煤窑技术,这是景德镇工人掌煤窑烧制技术的开始,每逢烧窑之日,张浩必亲临坐镇指挥,甚至三十余小时不休不眠的探索煤窑烧制瓷器方法,了解各种复杂的因素,而决定烧成条件。他一心想把改革窑炉作为增加瓷器生产率的基础。可是由于战事动乱及当局的腐败无能,由张浩主持设计修造的第一座倒焰式煤窑几经周折还是停顿了,所以,到解放时止,长期以来以煤烧制瓷器都未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