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陶瓷的历史及简单陶瓷常识
一、瓷器的历史
公元十五世纪西洋陶器起源于西班牙,最有名应该算是意大利的马久立克陶器及荷兰的德尔特陶器,以1200℃--1500℃高温烧硬加上釉药而成,加骨粉所烧制的瓷器。特色是白底加红黄紫等色彩主题,多采用花、鸟、人物,之后受东方陶瓷影响,可看出多处模仿古伊万里及中国印染花样。
公元十七世纪,由中国传出瓷器,故以中国之英文(china)为名。尔后,无论荷兰人或英国人,品茶工具皆把中国瓷器的茶壶、茶杯视为正统。欧洲最先成功生产瓷器的是德国麦森公司(meissen),公元1713年开始生产,十八世纪末制造瓷器的技术才传到英国,位于英格兰中部,史达佛州的Stoke-on-Trent是英国陶瓷发源地。
轻薄、色泽半透明,优美设计的花样,几世纪以来就兼顾着实用性及收藏性的功能。英国的瓷器在很长一段时间曾是世界先进工艺水平的领导者。日本瓷器的发展亦早,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瓷器的发展变成纯商品化制品,不及英国瓷器依然坚持传统品味及设计,故其收藏价值亦不高。
二、陶瓷器依材质分类
1,陶器:以黏土为原料,以100℃至200℃低温窑烧而成,质地属多孔性质,必须使用釉药以防止渗水。因为硬度较差,难以制作厚度较薄的东西。
2,石器:石器特征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质感粗糙坚硬,渗透性低,使用越久表面越光华,多属装饰。
3,瓷器:以摄氏1200度至1500度高温烧制,加上釉药而成。洁白、透明感并具透光性。
三、瓷器的分类
1.白瓷(Fine China):成分中含有瓷土、能融化的长石粉和石英粉,颜色较白皙且坚固。
2.白骨瓷(Fine Bone China):结合白瓷及骨瓷的优点,颜色较为柔和。
3.骨瓷(Bone China):制作成分中含30%的骨粉,即为骨瓷,不易磨损及破裂,颜色较为鹅黄。骨瓷的优点保温性佳、透光性好、延展性佳。
四、上釉方式
1.釉上彩:上了釉再彩绘,花纹突出使用频繁时,易产生刮痕。
2.釉下彩:先彩绘再上釉,餐饮业偏好使用此款。
3.釉中彩:在烧制好的成瓷上彩绘,高温烧制使彩绘花纹进入釉料中,青花为主。
上彩方式:有些是完全手工绘制,有些是上转绘纸后经过高温,过程中塑料部分会被烧掉,色彩则烧入表面或釉中。
五、瓷器名称(china)的由来
早在东汉时期,古人就在昌南(现在的景德镇)建造窑坊,烧制陶瓷。到了唐朝,由于昌南土质好,先人们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青白瓷晶莹滋润,有假玉器的美称,因而远近闻名,并大量出口欧洲。
十八世纪以前,欧洲人还不会制造瓷器,因此中国特别是昌南镇的精美瓷器很受欢迎。在欧洲,昌南镇瓷器是十分受人珍爱的贵重物品,人们以能获得一件昌南镇瓷器为荣。就这样欧洲人就以“昌南”作为瓷器(china)和生产瓷器的“中国”(China)的代称,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的本意忘却了,只记得它是“瓷器”,即“中国”了。
西方瓷器原本是从中国输入的。明朝的时候,大批的中国瓷器产品就开始输往西方世界。波斯人称中国的瓷器为chini,欧洲商人在波斯购买中国瓷器也同时把一词带回了西方。后来,他们又把chini改为china,并且把生产china的中国也一并称为China。欧美人谈到China的时候,往往联想到China(中国)是china(瓷器)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