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达骨瓷总经理陈国忠谈当前日用陶瓷行业现状引发的思考
日用陶瓷企业发展
陈总述了日用陶瓷企业的百年发展脉络。其中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民国时期的四十年,以规模小、分布广、私营手工作坊式为特点;第二部分,共和国成立到世纪末的四五十年,隶属轻工业部管理,公营为主导,集中在景德镇、唐山、湖南、山东、广东、江浙等七八个大产区,实行工业化生产的恢复发展时期;第三部分,自改革开放伊始,国营厂全面改制,诞生了像隆达等大批民营企业。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唐山的“陶机生产能力”对我国日用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骨质瓷则拯救了唐山日用瓷,如果没有骨质瓷,唐山的日用瓷或许已经像纺织行业一样消亡了。
日用陶瓷的机遇与挑战
陈总首先肯定了当前日用瓷的发展,但现在国内日用瓷企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日用陶瓷业已从传统作业走上现代工业化发展的道路,包括工艺技术、管理、销售模式和市场开拓等。中国日用陶瓷的高速发展,导致欧美日的日用瓷企业迅速减少。2012年他出访过一次意大利小镇,亲眼见证了在外界竞争压力下短短两年内,40多家陶瓷生产企业仅剩一家的局面。其实,十年之前,世界日用瓷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已经转移到劳动力相对廉价的中国市场。而现在,又开始向东南亚地区转移。
高速发展的同时,问题和挑战随之而来。站在世界日用瓷生产工业的高度,我们当年的“优势”也是相对的。早在几十年前,欧洲、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早已采用了自动化生产的模式。而在中国,由于经济条件不足、思想观念落后等原因,我们一方面享受着“人口红利”带来的实惠,一方面挥霍着燃料、原材料等各种资源。
以骨质瓷为例,十几年前,当太多的骨质瓷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的时候,有人慨叹:照此下去,不出三年,骨质瓷行业就会垮掉。可谁能料想,发达国家的骨质瓷厂纷纷倒闭,而我们的大产量刚好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在这种氛围下,骨质瓷—这一世界上最优秀的瓷种的制造过程在唐山乃至整个中国骨质瓷制造业遭遇畸形的发展。好的原材料被更多的次品代用(如原材料、石膏等)、合理的制造工艺过程被扭曲变形(如阳模滚压成型由于难度大而变为阴模成型等)、精准的制造设备被廉价精度差的设备取代,甚至干脆舍弃(如机械修坯机改用人工水磨修坯)。久而久之,这种倒退的生产方式竟然成了流行的“正统”的生产模式,它被多次地放大、复制成一个又一个新的骨质瓷生产厂。正如有人形容说:骨质瓷好像奔驰车的发动机,而唐山人给它配了个夏利的外壳。
昔日繁荣的市场麻痹了大多数陶瓷人的神经,人们追逐眼前的利益,很少有人重视企业管理和提升自身的能力。管理混乱,缺乏精品的设计产品。连“资金周转率”这样普通的基本概念都缺乏理解,甚至不懂。
近年来日用陶瓷产能的过剩引发了新一轮的市场混乱。人们开始着眼于降低成本。但降低成本的方法往往是非理性的、不科学的,甚至是愚蠢的。有的在原本已畸形的生产模式上变本加厉,如减低骨炭含量、采用更加劣质的原材料、甚至偷税、偷电、偷燃气…,用更低的价格冲击市场。不知不觉中,整个骨质瓷行业陷入了困境。当人工、原材料、燃料成本大幅度提升、当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市场形势越来越糟时,我们才发觉自己经是温水中的青蛙,面临着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
在这样的条件下,日用瓷的发展面临着 “市场糟 成本高”的生存窘镜, 以骨质瓷为例,市场糟最主要表现在:
1、企业的销售内销靠政府团购,外销主要地是欧美。然而,今年由于政府反腐力度的措施,政府团购基本消失;欧美等地方的经济不景气,订单大大的减少。
2、 市场发展缺乏数据支持。整个骨质瓷行业没有自己的精确数据、企业得不到有效的信息支撑,导致决策的失误。
“成本高”主要表现在:
1. 人工成本比几年前上涨了2-3倍,但骨质瓷售价却相差无几。同时大部分年轻人大多因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和收入相对低等诸多原因不肯到陶瓷厂来工作;
2. 原料成本比5、6年前上涨了近1倍,(骨碳目前已达到5000-6000多元/吨徘徊,龙岩土2400元/吨,而2007年之前均是上述价格的一半,同时面临日渐枯竭的隐患,它们不可再生又很难取代。
日用陶瓷亟需转变
陈总表示,与建筑陶瓷相比,日用陶瓷器型复杂,实现自动化难度较大。如果可以把日用瓷生产比作打仗的话,设备就是武器装备。发达国家的装备早已很先进,自动化程度很高,但进口价格昂贵,与该瓷种的市场价格和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相符。其次,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科研单位和院校长期缺少关于日用瓷生产及其技术装备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行业生产缺乏指导。然后,陶瓷设备生产企业和陶瓷生产厂的结合不够紧密,机械产品和生产脱节,使得陶瓷生产厂只能“将就”使用。这不但造成了陶瓷生产的困难,更重要的是造成了能源、原材料和人力的极大浪费。
其实我们与建筑陶瓷的差距除了生产工艺方面,在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品牌建设方面,同样相当的大。
思想先进的建陶企业正在逐步转变销售模式,由过去的“卖瓷砖”转变为“卖服务”。他们在不断地追求精益生产,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建设、服务建设。
作为唐山骨质瓷龙头企业之一,陈总建议从产品、质量、品牌、服务等方面改进,全面提升唐山骨质瓷在日用瓷乃至国内外的影响力,重塑唐山骨质瓷的辉煌。同时他也谈到了隆达下一步发展方向。未来两年重新定位,引进投资、设备、技术、管理等。其实隆达在管理方面已经花费了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已经初现成果。比如:库存量减少,这也就意味着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能投入到更多的生产中;生产周期缩短,由原来的45-60天,现在25-35天,周期越短,库存越少,订单越多,质量越好,占用资金越少,风险越低。
陈总表示,转型将会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不论有多少困难,日用瓷企业都应该加快转变升级,适应当前市场的发展需要。
| 陶 瓷 资 讯 |
微信第一陶瓷杂志 最受欢迎陶瓷公号
中国日用瓷、艺术瓷B2B领域专业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