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制陶丨先回到老手艺本身,再来谈设计与现代工艺

2015-10-17 瓷讯

福州长乐陶器行业始于清康熙二年(1663),多数集中于营前镇的黄石、东屿、下洋等村,且多为手工作坊,主要产品都是本土常用的日用品。长乐市营前街道黄石村的古龙窑(水墓窑),位于该村铁马山坡上,是当地唯一一条至今还在作业的“活”龙窑。黄石村的制陶手艺主要有两种,利用传统的泥条盘筑技艺制作大中型陶器的大陶手艺,以及用拉坯技艺制作小型陶器的小陶手艺。目前水墓窑厂由黄石村几位村民承包生产,厂里共有的七八位陶艺师傅,多是从事制陶行业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老师傅。自由撰稿人张诺然和服装设计师孙艺津跟着小陶师傅任春生和大陶师傅林东财学习制陶手艺。水墓窑厂目前主要负责厂里事务的是陈依祥及陈光明厂长,在诺然和艺津学习的三月时间里,两位厂长也提供了诸多帮助。




制陶手艺人任春生

本来以为她们只是玩玩,没想到她们改变了我们

撰文/蒋艳芳 摄影/邹训楷


从左到右分别为张诺然、孙艺津、陈依祥、任春生、陈光明、林东财、陈德成


1957年出生的任春生说,他已经是黄石村最年轻的一辈陶艺师傅了,本村人过去就业首选都是进窑厂学做陶,但是现在还有谁会学呢?他16岁开始学陶时所在的古龙窑(当地人称水墓窑),一直是几代黄石村陶艺师傅共同的学艺“学校”,每个人聊起这里,一定都会说一句:“这口窑从我有记忆起就存在了”。过去黄石村的人们除了务农,从事的多是围绕着制陶而进行的各类工作,譬如采泥巴、烧窑火、拾茅草、拉坯做陶等等。村中家家户户到如今都能看到的各式陶制用品,也能看出陶艺与当地人生活紧密相连的痕迹。上世纪50年代之后,这里建起国营陶瓷厂,制陶业从手工作坊转变为工业化生产的大厂,之后又发展成产值盛极一时的长乐陶瓷厂,很长一段岁月里,本村人始终都以能进陶瓷厂工作为傲。


和很多老手艺类似,随着时代发展,各类材质用具对陶艺品带来了市场冲击,窑厂效益不好,村里的很多陶艺师傅陆续选择了离开,长乐陶瓷厂也在2005年关闭,这里的制陶业不复当年。任春生曾在本地窑厂担任了二十多年的小陶师傅,1995年前后他看到陶艺市场的衰落,放弃长乐陶瓷厂“工业户”的身份,外出谋生。从那之后到现在,他在广东顺德、深圳、北京、上海等地辗转,在商海沉沉浮浮。“手艺新生”项目找到他时,他结束了一笔在上海的失败投资,赋闲家中,和本村很多人一样,从未想过再上山做陶。


不过三个月时间里,孙艺津和张诺然两位年轻设计师的到来让他很是意外,两个“学徒”不仅学艺快,而且推出的作品看起来非常受欢迎,让他意识到家乡的古龙窑和传统制陶手艺,似乎真的可以有新的发展。艺津和诺然这一次的创作都是杯、碗、碟、盘一类的小件陶器,因为泥土比较粗糙,本地人几乎都不会在古龙窑做这类产品。手艺新生项目结束后,她们使用的比较细的泥料还剩下很多,任春生师傅给自己留了一些,准备做几套自用或是送人的茶具。不过还没开始做,就已经有人托他说想要,任师傅想着,现在的社会观念确实不一样了,比起从前,大家都更重视手工的价值。诺然曾对任师傅说项目结束后可能会有一些合作需要他的帮忙,任师傅也有很大的期待。


……





张诺然

向不懂设计的老手艺人学设计

撰文/蒋艳芳 摄影/邹训楷(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撰稿人,1987年生,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硕士在读。此次“手艺新生”公益项目中,她与黄石村古龙窑制陶的手艺人合作了一组陶艺作品。



黄石村位于乌龙江大桥边上,靠山面江,在长乐陶瓷厂发展兴盛时期,村中依山而建的龙窑就有八条,如今进村前驶过的203省道,其中一段路曾经也属于陶瓷厂的厂区范围。不过现在,能看到的只剩下马路左边的部分厂区遗迹了。2005年长乐陶瓷厂关闭,至今不过十年时间,而黄石村里还在作业的龙窑只剩下了一条,那也是村中最有年代的一条“活”龙窑。大概是因为窑炉边上有水也有一座墓的原因,一直被当地人称为“水墓窑”,在水墓窑的基础上建起的陶艺厂也被称作了“水墓窑厂”。这次参与“手艺新生”项目的张诺然和孙艺津就是在这里学习陶艺。


张诺然来到黄石村之前,刚刚结束了一份文字编辑工作,从日夜赶稿、生物钟紊乱的状态中脱开身,迫切希望“能到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给自己充电,拿一个月时间学习一门手艺”。到黄石村学习陶艺一个多月之后,她对参加这个项目的最高期待,“开始由学会一门手艺转变为希望自己能够打开每个毛孔去感受这个陶厂以及整个村庄,把这里当作养料,让自己在这里生长”。


……


诺然和大陶师傅林东财


诺然和小陶师傅任春生


龙窑内部


“我喜欢喝国酒,但市场上几乎不见专门用于喝酒的酒具,以至于我在喝酒的时候,难以充分享受到饮酒的喜悦,因此我一直盼望自己能拥有一套酒具,让喝酒也像当下时兴的喝茶那样拥有仪式感。我这套作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庭用的酒具。其中包括:酒坛、酒壶、蜜饯盏、酒杯和盘。第二部分是方便旅行携带的酒具提匣。我设计了体量稍小的酒壶和酒杯,并在竹编师傅那里订做了一只匣子,里面能容纳一只酒壶,若干酒杯以及佐酒的食材与香料。即便在旅途,也可以随时随处有酒作伴。”





孙艺津

现代化的工作经验在老手艺上未必适用

撰文/蒋艳芳 摄影/邹训楷(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服装与材料设计师,1989生,2013年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期间获得亚洲“星创意”设计师大赛金奖,毕业后被新加坡FJB集团聘请为设计师。2014年5月在新加坡奥迪时装周发表个人品牌KSANYUSUN的发布会。此次“手艺新生”公益项目中,她与黄石村古龙窑制陶的手艺人合作了一组陶艺作品。


与大多年轻的同龄人一样,艺津一开始对自身族群的文化传统并未太过在意。一直到出国留学之后,在文化反差中,才开始对自己的文化有了好奇,于是阅读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书籍和展览,这下“才知道中国工艺之美”。结束研究生的学业后,艺津就被新加坡FJB集团聘为设计师,在新加坡生活的一年时间,她对于当地居民在保护自己族群文化上所做的努力印象深刻。多元文化融合下的新加坡,不同民族在保护自身族群文化上做了很多努力,新加坡对于不同民族的节庆日活动也很重视,譬如印度教在每年一月或二月期间的大宝森节。很多节日,走在街上都能看到印度族、马来族等不同族群的人穿上本民族特有的传统服装,画着节日时的妆容,只有华人节日时的服装与平日没有什么区别。这些现象让艺津对于手艺、传统的好奇越来越强,她计划着回到国内进修中国手工艺艺术历史类博士,希望专心研究传统手工艺和传统布艺。


艺津最终完成的作品,几乎完全抛开了她最初的方法与预想,选择在地制陶时最常用的泥料,用当地最寻常的制作流程,没有再加入太多实验性的操作。四个系列作品呈现了陶器在人们生活中的存在,分别讲述了陶器从最初只是满足人们生活的基本功能的器具,到期间人们追求审美需求而在器皿上添上图案成为一种美的载体,再到器皿使用过度出现损坏之后进行的修补状态……这些真实、质朴的状态,也是三个月中她所了解到的,手艺的发展、制造、使用过程中的细节。


……


孙艺津与小陶师傅任春生



我的作品是一组碗,以陶艺为主,后期加入大漆工艺和锯钉手艺。在我的作品中,是用老手艺的发展迹线——从被动设计、只追求功能性,逐渐发展到后期为了美观依次添加材料与创作手法的主观设计——作为设计灵感,将整个过程用陶艺作品展示出来。”


头条专区

点击下边蓝色的标题

就可以跳转查看详细内容

(2015-10-01之前的头条分享)

烧窑师傅不会告诉你的10个秘密

影响中国陶瓷行业100人当选人名单

价值98亿的瓷房子,土豪都惊呆了

♈瓷都不是你想封就能封的!瓷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景德镇!不服来辩

♈中国三十多个陶瓷产区汇总

♈看完震惊了,日本30年前陶瓷生产视频!!!

最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汇总

♈景德镇为什么是中国唯一的瓷都,世界公认的唯一瓷都?

世界九大顶级骨瓷品牌

中国日用陶瓷行业十大品牌

太爆太好听!《景德镇瓷器》主题音乐MV横空面世

♈自行车做拉坯机!!!

四大名品骨瓷大赏:英国韦奇伍德、英国皇家道尔顿、丹麦皇家哥本哈根瓷器、德国麦森

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缸制作全过程

监控拍摄某陶瓷厂 4员工 遭高压点击 一秒暴毙 (请转发提醒)

♈《高端访谈》对话国瓷永丰源董事长-刘权辉

♈猛料,陶瓷行业要变天了!!!

♈17张德国陶瓷工厂精益管理下的生产车间图片,虚心学习。

天价100000000元以上的瓷器长什么样你知道吗?

♈致:欠钱不接电话的人

♈史上最全的瓷器器型图谱,再也不担心不认识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