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
日前,蓬江区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门蛋雕制作技艺、雄胜蔡李佛拳 (蓬江)、余氏针刺三法、荷塘霞村天后庙会四个项目入选。
关于批准并公布蓬江区第六批区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进一步加强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工作,经有关单位和各镇(街)推荐、申报、专家委员会评审和向社会公示,现批准将江门蛋雕制作技艺等四个项目列为我区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予以公布。
请各有关部门进一步提高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建立和健全保护机制、明确责任目标、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传播和管理工作,努力推动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迈上新台阶。
附件:蓬江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门市蓬江区人民政府
2020年3月27日
蛋文化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远在明清时期,民间在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为图吉祥如意,就有赠送红鸡蛋的习俗。经过多年演变,彩蛋工艺逐步提高,人们将鸡蛋钻孔掏空,在蛋壳表面雕刻精美图案,形成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珍品。
蛋雕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品,其采用各种雕刻方法、技法、形式和模式在禽蛋蛋壳皮层表面上镂刻造型,加工禽蛋,运用诸如阴刻、阳刻、线刻、浮雕、影刻、点刻、拼雕、套雕、衬雕、镂空、镶嵌等复杂多变的雕刻技法雕刻出精美的艺术品。由于蛋雕艺术具有可塑面小、厚度有限、非常脆弱的特点,蛋雕工艺十分讲究:一是要有高超的雕刻技能,巧妙使用刀尖、刀根、刀肚完成不同图案角度的雕刻;二是要有闲熟的握蛋技巧,拿捏蛋壳的轻重需十分准确;三是要准确掌握蛋壳的物力拉力点。
广东的蛋雕最早出现在潮汕地区,之后在省内各地陆续传播。第三代传人孙开福为中国南派蛋雕重要代表人之一。
李发彬为蛋雕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从艺十五年,致力于蛋雕制作技艺在江门的传承发展。李发彬在继承前辈的技艺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制作特点,主要体现在作品形态多样、制作工艺优化、雕刻工具拓展三大方面。经多年不懈努力,李发彬的蛋雕作品多次在省、市工艺美术展览中获奖,并有多家媒体对其事迹予以报道。
蛋雕制作技艺属于微雕范畴,由于材质的差异性,形成了自有的雕刻技巧,具有独特的工艺价值。通过在蛋雕上融入侨乡文化元素,可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交往的一个亮点,助力本土旅游业发展。蛋雕制作易学难精,加上材质易碎,是培养青少年耐心和恒心,磨练其意志的一门技艺。蛋壳作为生活中的废弃品,通过艺人雕琢变身为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的工艺品,还可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具有很好的社会价值,在保持活态传承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雄胜蔡李佛拳(蓬江)
蔡李佛拳为岭南拳派之一,始源于清道光十六年,由新会崖西京梅人陈享(1806—1875)所创。陈享自幼酷爱武术,先后师从陈远护(族叔)、李友山、蔡福。综合三家拳法,共冶一炉,创编出新的拳术套路,形成蔡李佛拳独特的风格。
雄胜蔡李佛拳(蓬江)来源于陈享开创的蔡李佛拳,其传承源于一脉两支:一支是蔡李佛第三代传人陈长毛、另一支是蔡李佛第三代传人吕盛。
陈长毛(1862-1953年),江门白沙庙前里(俗称陈屋)人,12岁时随陈享学艺,为陈享的关门弟子。陈享病逝后,其长子陈安伯嘱父所托,代父授艺。1882年陈长毛随陈官伯二祖开馆授徒。清末,各地义军突起,陈长毛毅然投入义军,后因饷绝,军旅作鸟兽散。遂带二十名弟子退归江门,重操旧业,设馆白沙陈氏双祠堂,开班授徒。初起名“雄胜蔡李佛拳馆”,“雄胜”与“洪圣”一脉。1936年随着馆务日益壮大,更名为“四邑雄胜总馆”,创立者乃陈长毛。陈长毛毕生致力于武术教育事业,桃李满门,高徒众多。
蔡李佛拳派第三代传人吕盛乃二祖高徒。二祖陈官伯在江门陈氏宗祠设馆授徒,因其武功超卓,精通蔡李佛的内外功夫,求学者众。吕盛乃个中翘首,于1916年设立“江门四邑雄胜吕总馆”(今五邑南拳武术馆前身)。1947年初将四邑雄胜吕总馆交付给儿子吕逸荣,并担任总馆长。吕逸荣得父真传,后传艺给刘钜铭,雄胜蔡李佛拳得以在江门、新会一带继续发扬光大。
雄胜蔡李佛拳(蓬江)套路繁多,灵活稳健,着重攻防配合,发劲刚中带柔,动作舒展大方,拳路气势磅礴,讲究发声与动作的配合,以声助威,以声助势,是很好的自卫防身武术和强身健体方式。
雄胜蔡李佛拳(蓬江)在经历数代人传承之后,在江门蓬江扎下根脉,开枝散叶。数十年来,在领头人刘钜铭的不懈努力下,先后成立江门市蔡李佛武术协会、江门市蓬江区蔡李佛武术协会。雄胜蔡李佛拳(蓬江)有序传承、发展壮大,其对陈享蔡李佛拳的保护传承、丰富陈享蔡李佛拳武术文化内容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余氏针刺三法
“余氏针刺三法”针灸理法体系是江门市名中医余伯亮教授为代表的一脉经数代传承、完善的针灸学术经验与实践体系,是五邑地区针灸学术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在广东省、江西省针灸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针刺三法源于《黄帝内经》,注重以神调神、以意导气,其具体内容为:多针浅刺、通调任督、住痛解难。其中——
“多针浅刺”以调和阴阳为纲,以“多穴针刺、透皮即止”为特点,通过皮部治疗脏腑,刺激量小但疗效卓著;
“通调任督”指通过调节任督小周天来调和一身之阴阳,最常用的有通督五线穴阵(背腰部)和五方八卦穴阵(头部),用治神经系统疾病屡获神效;
“住痛解难”是以治疗疼痛和临床难治、久治之症时采用的一系列治疗方法,它适用的范围广泛,方法多变,多以奇制胜,常常是把毫针刺法、刃针刺法、艾灸疗法、正骨理筋、中药等相互结合为用,针对一些疑难杂病有较好效果。
多年来,针刺三法解疑难无数,救顽疾甚多,患者覆盖范围达国内外多个省市和国家,广受赞誉。
针刺三法经历了数代人逾百年的传承与创新:黄石屏(1856-1917),是清末民初的针灸大家,其针技精湛,晚年所著《针灸诠述》蕴含了“针刺三法”的雏形;其侄孙黄岁松、黄钧庭尽得其传,恪守家传针法,造福家乡;余伯亮之父余文秀年少之时即对岐黄之术兴趣甚浓,向二黄跟师学习、钻研典籍、潜修针法,医术愈发精湛;余伯亮自幼秉承家传,于1977年成为江西中医学院文革后首届学生,系统接受中医学习,深入研究各家针灸学术思想,40余年从医生涯中,总结并完善了针刺三法理论及实践体系。
2017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落户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康复科,余伯亮弟子、康复科主任林海波博士带领传承团队对针刺三法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进行系统挖掘、整理、传承和推广。
荷塘霞村天后庙会
每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是荷塘霞村天后娘娘圣母诞庆诞日,在这一天举行天后庙会是蓬江区荷塘镇霞村传承四百多年的民俗活动,历来受到海外侨胞、广大民众、善男信女的拥戴。
天后娘娘原是福建莆田湄洲岛人,出生于北宋建隆元年。传闻其化身万变,常为庇佑海员踏遍五湖四海,因救父亲失足海底羽化升天,感动天神被册封天后。后传有霞村村民在海上见有娘娘塑像飘浮,遂背回霞村,于明朝年间创建“天后庙”。旧庙年久失修,后于1989年由海外乡亲、港澳同胞成立霞村福利基金会重建天后庙,并于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庆祝“天后圣母诞”,举行“霞村福利事业筹款投灯晚会”,善款用于霞村老人福利、特困补助等。
霞村天后庙会自传承至今,有一系列的传统习俗形式。首先由本村“群乐雅趣音乐社”在农历三月二十二日晚在天后庙菩萨面前唱戏贺神。至晚上十一时(子时)圣诞日开始,群众点香祈求国泰民安。
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娘娘起驾出巡,首先由德高望重的前辈和基金会领头人到天后庙点头炷香祈福,打头锣文武二人先行开路,令旗一人带路,后跟刺绣有天后宫、旗牌、罗伞、舞蹈队、腰鼓队等,跟随有如绞龙戏水的小纱龙队,宫娥美女伴随座驾轮车,锣鼓喧天的“八音锣鼓车”等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大型队列迎接天后娘娘。一路炮竹轰鸣、锣鼓喧天,声势浩大。经本村隔山坊、石狗坊、中约坊再直抵文化公园筹款大会场,在指定的娘娘宝座座位,开始当晚的福利事业筹款活动,并筵开二百多席宴请宾客。场面热烈,每年筹得50-80万元不等的款项用于福利。
荷塘霞村天后庙会由民间主导,全民参与,整个活动具有典型的岭南民俗特色,注重和谐,突出喜庆气氛,祈求年丰人和,血缘地缘明显,是研究岭南民俗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标本。本活动较为完整地传承了原有的活动元素,在葆有较强的生命活力的同时结合时代特点继承创新,让这一传统民俗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借由民间组织和当地政府的通力合作,以庙诞庆典进行筹款,助贫救困,深得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是当代借助民俗活动推动地方治理的典范。
编辑 | 蓬江发布编辑部
来源 | 蓬江区文化馆
微信号 : pjfabu
微博:@中国侨都-蓬江发布
蓬江区委区政府官方微信
暖意用心 沟通政群 服务民生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