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利用A股季节性效应制胜,春季胜率达八成

2016-11-02 民生策略 财联社晚间内参

编者按:民生证券策略团队李少君和周隆刚认为,A股市场的波动变幻莫测,但从历史数据中依然能找到季节性波动的迹象。抓住季节性波动的规律,可帮助长期投资者选择交易时机,辅助中短期投资者通过主动仓位管理获取收益。

春季行情:胜率八成,历史平均涨幅逾7%

“春季行情”的概念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而“秋季行情”表现不稳定。过去10年上证指数在2、3、4、7、10月表现较好,而1、6、8月表现不佳。过去20年若从春节持有上证指数组合到4月上旬,则年均涨7.35%,中位数7.97%,胜率为80%(20年中有16年上涨)。春季行情的形成,或与春节后资金回流、长假后市场活跃度恢复、两会及其他重要会议召开等季节性出现的因素有关联。

资金面效应:把握季末与春节的V形走势

春节假期、6月末、9月末、12月末等关键时点前资金面较为紧张,股票市场会出现换手率下降、股指走弱等情况;资金面冲击过后,市场交投重新活跃,股指强势修复,完成V形走势。由于资金期限的原因,V形底相对关键时点有几天提前量,使得季末时点成为较好的建仓时间。

假期效应:长假V形走势,短假影响有限

在十一长假、春节长假、2008年以前的五一长假,股市大概率出现底部提前的V形走势。十一、春节还有资金面效应的驱动,因而股指波动也较大。值得注意的是,端午、清明、2008年后五一等短假期没有相同规律。

会议效应:呈现倒V走势,两会后趋于上行

无论每年定期出现的重要会议(包括两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等)对股市的影响亦有规律可循,表现为会议开幕前市场大概率上涨,而会议开幕后不久即回落,形成倒V形。其中两会影响的特别之处在于:股指虽然在会议期间略有下跌,在闭幕后却还有一波上涨行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