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90+00=
他们生于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的00年代,是新时代大潮中一朵朵奋力奔涌的浪花。
他们扎根社会治理、科技创新、对外交流、乡村振兴,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汗水与智慧。
他们中有兰大教师,有优秀校友,也有青春学子,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接续奋斗中,作为党员的他们是一面面高高飘扬、猎猎作响的鲜艳旗帜,生逢其时奋斗其时,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勉奋进、笃行不怠,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党的二十大精神。
70后焦若水:用脚步丈量社会
2017年,正宁路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应运而生,成为甘肃省首家社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首家”即意味着无任何经验可借鉴,一切都得从自身做起。五年间,中心在以先进的理念、专业的方法服务社会治理创新,精准化、精细化提高居民幸福度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社会工作专业的公众影响力。正宁路社区因此荣膺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等多项荣誉,成为甘肃省乃至西部地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典范。
这背后离不开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焦若水。
2009年,焦若水完成博士学习后,来到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执教。在从教之外,他的工作阵地便是城市与乡村各地。自2012年开始,他在兰州市探索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的服务工作,2014年,带领团队完成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的《兰州新区社区规划》,这一百万级城市先进的综合性社区规划被全国多地借鉴采用。2019年任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基地兰州大学中国民族地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以来,焦若水聚焦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扎实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与“十四五”规划事业,系列成果得到中国残联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
在近几年的研究和服务中,焦若水慢慢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了民族地区残疾人这一群体上。民族地区残疾人社会服务工作的复杂性和现实性远远超出理论知识的解释能力,尤其在我国,其工作难点不仅在于要注意民族传统文化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还要考虑地理因素。“自由往返于书斋和田野之间”是焦若水一贯坚持的实践原则。2020年,他和谢冰雪老师带领团队师生跑遍了除新疆以外的七个民族省区,调研民族地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效和未来发展,一次性向中国残联提交了7份“十四五”规划政策建议报告。这一年,焦若水入选“2020年度中国十大社工人物”。
当谈及社会治理创新的推进发展与哲学社会科学使命时,他认为,“大学不再是单纯的幕后研究者,而应成为地方社会治理创新事业的主体和建设性力量。”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在兰州大学工作十四年间,他自己从一位青年教师成长为民政部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他在讨论大学参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提到:“大学在提升地方治理能力的进程中,充当着思想源、教育者、培训者的角色。”同时,他也建议学者们走出“象牙塔”,还学问于人民。
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教学,焦若水的课堂已经远远超出了课程本身的范围,他常常把课堂搬到教室之外,把学生带到书斋之外,走向田野,去观察、去交流、去检验、去改变、去创造。基于这种“实务导向”理念的教学方式,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接地气、肯实干的社会工作专业应用型人才。
“党的二十大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那我们这群社会服务工作者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道路上步履当然不能停,广阔国土空间的社会治理创新事业召唤着我们用脚步和内心去丈量、去建设。”
对于兰大学子,焦若水也希望大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更好地从事广大西部地区的社会治理研究、服务、教育工作,着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
80后刘子桐:以科研服务祖国发展
“选择化学的初衷就是热爱。”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子桐说道,“我从初三接触化学课开始,就很喜欢这门学科。化学能创造新物质,让我感觉很有意思。后来高考我就报考了吉林大学化学系,虽然学习过程充满挑战和压力,但我始终感觉很充实。”
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大学时的刘子桐便坚定了从事化学行业的决心,后来进入中科院化学所硕博连读,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跟化学接触的二十几年里,他始终保持着对自己专业的热情,扎根科研一线,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爱为学问之始”这句话用在他身上一点都不为过。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也正是刘子桐科研道路上不变的追求。过去几十年来,基于共轭分子的有机电子学研究,共轭分子材料在电致发光二极管、场效应晶体管和光伏发电等领域显示出了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共轭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仍不清楚,阻碍了该领域的发展。“国家需要,就是我的科研方向。”刘子桐深刻意识到,他所从事的有机半导体材料研究方向,与我国的部分“卡脖子难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更坚定了他深入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决心。
对他而言,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既是挑战也是幸运。面对“大考”之时,便是建功立业之际。近年来,刘子桐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获授权国家专利7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3项、中科院项目2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多项。
尽管科研工作繁忙,刘子桐仍然重视一线教学工作,以科研反哺教学,以期培养更多有志青年投入到科研事业中。“科研和教学都是不断注入、不断变革、不断更新的领域。”刘子桐说道。他认为,科研成果即便是晚上一年、一个月,都有可能落后于世界科研前进的脚步,导致产出困难。同样,教学需要结合经典的教材知识,引入当今前沿的发展成果,让学生跟上时代,更快地适应社会,为相关工作做好准备。“对我而言,科研和教学是相互补充、彼此交织的互惠过程。”
刘子桐补充道,“在科研方面,兰大不仅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扎根西北、利用地理资源优势,为西北建设做出了贡献。对我个人的科研工作而言,还是继续围绕国家之所想,围绕国重室的科研方向,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在教学方面,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经验与专长,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国家储备更多的化学领域创新型人才。”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授,一路走来,刘子桐始终铭记党、国家社会和学校所提供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深知自己肩上责任重大:“党员身份对我来说意味着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更加严格地对待自己,要不断批评与自我批评。我的科研工作也不能完全凭借个人的喜好,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
90后王翔:用汉语讲述真实中国
“深深地扎根当地,了解他们的文化和传统,甚至学习他们的语言。跟学生敞开心扉交流,成为真正的朋友,当他们感受到你的真诚后,才愿意信任你、倾听你、了解你到底来自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我在国际汉语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体会之一。”从事了近五年孔子学院汉教工作的王翔摸索出了一套“接地气”的教学之道。
2017年,王翔从英语专业跨越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之后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孔子学院度过。2018至2020年他在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开放大学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如今被外派至德国弗莱堡大学孔子学院。
文化传播不应是单行线,而是双行线。“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表达方式将中国文化带出去。”这份“文化自信”,正是他本科从台湾交流回来后选择攻读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毕业后继续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原因。另一方面,王翔也十分清楚自身的定位。孔子学院作为中德文化之间的桥梁,不仅传播中国汉字与文化,更应促进中德对话。“大家在相互交往时其实都是平等的,没有谁的国家、谁的历史、谁的文化更加优秀,我们作为教师更应摆正心态,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教学之余,王翔也在坚持学习德语,热情开朗的他还结交了不少德国朋友,假期也经常游历在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山水之间,体验各地风土人情。他说道,“这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也切身感受到了外国文化的深厚魅力。”
然而,即便和学生处成了亲密的朋友关系,王翔发现,在汉语课堂内外也总会出现一些无法避免的思维差异。课堂上,王翔经常会与学生们进行国内、国际时事新闻的交流与分享,有时,这些青年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与我们截然相反的观点;日常生活中,王翔在和当地年轻朋友相处时也时常遇到一些难以解释的文化问题。“这样的例子还是挺多的,大家生活生长的文化环境完全不同,没有谁的看法才是标准答案,只能站在中立的角度尽量互相理解。即便我不支持对方的观点,但还是会保持尊重,学生大多就会很客观地倾听我的看法。”王翔的学生常评价他非常包容和开放,什么都谈得来,也从不会不欢而散。
文化包容,让民心相通。学生曾对王翔说,“很感谢你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些事物,这是我们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现在我们觉得还不错。”正如王翔自己所说,“文化其实不需要我们刻意传播,学生自然可以从我们身上看到中国的一些影子,会主动去了解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当然前提是我们的心意能相通。”
王翔更把共产党员这一身份当作一张名片,让国外的学生更亲近地了解中国共产党这一群体到底是什么样子。“我时刻记着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努力在国外做好自己份内的每一件事,踏踏实实教好汉语,让别人记住一个中国年轻人的样子。这应该也算是党的二十大强调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吧。”
当谈到孔院汉教工作对于个人的意义时,他说道,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也让自己变得更加丰富饱满。“当然,如果这件事对于我们国家没有意义的话,可能我也谈不上兴趣,更谈不上我个人的意义。”
还有无数汉教老师跟王翔一样做着同样的事情,他们的学生也许并非来自中文专业,却可能仍在坚持学习汉语,尽管他们或许并不会来到中国。正如王翔所说,“我其实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先把汉语教好了,其他自然都会水到渠成嘛。”
在展望未来时,王翔深知国际汉语教师任重道远。如何让中文学习者对中国的兴趣从猎奇变成好奇?“猎奇只是一时的兴趣,好奇才是深入了解的动力”,就像跟学生处成朋友的过程一样,每一个微小的改变都有可能点燃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对中国产生长远的好奇心。“细微之处做好了,中国的形象也不会差的”,他说。
00后韩世丙:以青春之力助推乡村振兴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2019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韩世丙的家乡张掖市民乐县不久也出现了一例确诊病例。在那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特殊时刻,十九岁的韩世丙挺身而出,做出了坚毅的选择。他积极响应共青团民乐县委和上级组织的号召,第一时间递交了志愿服务书,成为了民乐县的一名防疫青年志愿者。
最是寒冬暖意浓。志愿服务期间,他奔波于一栋栋楼宇,穿梭在一层层楼道,竭尽所能为民众排忧解难。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见证了无数如韩世丙一般有志青年的无私奉献和青春担当。他真挚的付出也为其赢得了202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甘肃省优秀共青团员”“民乐县2019-2020年优秀青年志愿者”等多项荣誉。
作为一名大学生,韩世丙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这一殷切期望。从入校起,他便对自己有所规划,一直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刻苦钻研,认真学习各类课程,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厚积薄发,行稳致远’这些都是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韩世丙说道。此外,他的身影也时常出现在学校各项学术研究会议和各类学生创新项目中,并通过潜心研究将所学知识成功转化为论文成果。作为新传专业的学生,他曾对河西走廊民俗村展开社会调查,利用分析方法定性定量研究其文化建设及文化基因的传播。
寒暑假期间,韩世丙也积极投身专业实践。2021年暑假和2022年寒假他在民乐县融媒体中心进行了近3个月的社会实践,参与采访报道20余次。其报道先后被人民网、张掖网、腾讯网、搜狐网等媒体刊登,其中电视长消息《民乐:无人驾驶“新农具”智慧农业促增收》更被张掖市文广新局评为一等奖作品,电视短消息《我县成功救助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琵鹭》被评为三等奖作品。当学有所用,用有所成,新时代的青年追梦人找到了奋斗的意义。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近年来,线上直播成为了广大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新风口”。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青年力量恰恰是乡村振兴的活力所在。韩世丙积极响应共青团民乐县委的号召,踊跃承担起青年的社会责任,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了共青团民乐县委组织策划的民乐县“青春扶贫能量助农”系列直播活动。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宣传推介家乡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特色农产品,他用坚持、专业和热爱在农村挥洒汗水,帮助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如今,韩世丙已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他的青春奋斗之路印证着千禧青年正走出“象牙塔”,以坚实的专业能力为翼,将个人价值融入家乡发展,主动担当起时代重任,努力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他说道,“为乡村奉献自己绵薄之力,何其荣幸。”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兰州大学报》第1057期
文字|袁洁 陈玥凝
编辑|董郅坤 李晓源
责任编辑 | 李晓源
主编|李晖
在她眼中,兰大如此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