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专业世界排名前1%,22岁读博!
为什么会选择兰州大学?为什么会考化学基地班?为什么会选择考萃英班?面对这三个问题,马科星的回答始终如一:因为热爱,因为喜欢化学所以跨越1267公里来到了了兰大,因为热爱科研所以不断进取。
从录取失利到高位保研,这一路他既经历过风雨也见到了彩虹。5月4日,《人民日报》发布了2021—2022学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甘肃省5名学子入选,兰州大学2名学子入选,马科星赫然在列。
01
求学之路
高考后填报志愿时马科星的目标只有一个——化学,而兰大化学的实力他在高中时便有所耳闻,于是便坚定地选择了这里,可录取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他并没有被心仪的化学相关专业录取而是被调剂到了别的学院,“当时心情还是比较低落的吧,就非常坚定地想要转专业”,马科星说。
一时失败并没有打倒他,反而使他遇挫越勇。大一开学不久他便通过了基地班的考试进入化学院学习,一心投入专业学习之中,大一下更是在全校范围内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通过选拔顺利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进入萃英学院学习,一步一步向着自己的梦想迈进。
“化学专业的学习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过程”,马科星从大一刚接触到化学之深奥时就意识到只有学好理论才能做好实验,只有做好实验才能深化科研,“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门课是《有机人名反应》,这门课程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对我的帮助很大。”在理论学习方面,马科星十分重视课堂的讲授内容,每天的学习计划都与学院所安排的课表相联系,积极利用学院教学资源与老师们探讨学术问题。
即便在下课后他还会不断进行课程回顾与新知预习,力求能做到所听即所学,虽然每门课的老师只挑每章课后题中比较经典的题目作为作业,但是他还是会把所有的题目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都做一遍,之后再去核对相关的材料分析错题。完成所有作业之后,他还会依据自己的兴趣主动查阅与学习各大网站中的科研文献。也正是这样的勤奋与细致为他之后的科研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在大一时他就尝试跟随学院导师进行科研活动,相比于大多数同学更早地初窥化学学习门径。进入萃英学院之后,得益于学院的小班与导师培养制度,马科星可以更加深入地进行科学研究。在学院举办的导师见面会上,马科星听完许鹏飞老师对课题组有机化学研究方向的介绍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天便去许鹏飞老师的实验室主动提出了申请,希望能够加入他带领的课题组,深耕有机化学领域。“老师并且以自身的经历教育了我们”,马科星对于初见那天老师讲述的“马拉松冠军”的故事如今依旧记忆犹新,“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去实现”是独属于他的人生之道。
班级内尚学的风气使他受益颇多,在他眼中,萃英学院是一个人才辈出之地,而他这种“努力型选手”只有更加勤奋才可以与他们齐头并进以至于脱颖而出,再回顾拿到国家奖学金的过程马科星也是觉得略有惊险,他回顾当时的情况说:“两个年级200多个人,10个班,每个班推出一个或者是两个人去参与学院的评选,学院再去选出两个,大家都很好学,没有差的,所以学习压力还是比较大。”
在四年如一日的辛苦钻研下,马科星的成绩也有了飞速的提升,大一时他在化学院的成绩只能排到十几名,而大二取得了2021-2022年综合测评排名第一。在被问到有什么提升成绩的秘诀时,马科星只是一笑,“学习是要张弛有度的,化学学科尤其是注重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最重要的就是亲身地体验每一个实验的过程”。
“观云楼晚上不断电,基本上都是学到11:30 以后。”短短几个字的背后是马科星每个夜晚的走出教学楼后的星月相伴。
02
科研之道
2021年10月,南昌大学内汇聚了来自海内外各大高校的队伍,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夺得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乃至更高的荣誉。作为代表兰大参赛队伍答辩的马科星紧张的心情可想而知,“现场是有十多位评委老师,讲解完之后会直接现场在打分,结果就决定了是金奖还是银奖”,马科星回忆道,“答辩完真是出了一身汗。”
这次参加大赛的项目“介孔硅纳米胶囊负载贵金属催化剂”是马科星参与的第一个互联网+项目,也是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参与感最强的一个。
据他介绍,最开始他们的项目只是在校赛上获得了铜奖,甚至没有被推荐参加省赛,而在获得省赛资格之后,却凭借其设计中的独特优势在省赛上大放异彩,之后更是剑指国赛,在小组赛现场取得了91分的优异成绩,实现了甘肃省在国际高水平竞赛—“互联网+高教主赛道”上全国金奖零的突破。
虽然在科研领域已经取得许多成绩,但谈起这四年的科研之路,马科星还是感慨万千。在进入大学之前他对于科研工作只有一个朦胧的预想,认为科研虽然会遇到挫折但总体上应该是顺利的,而现实却无情撕去了这一层向往的朦胧面纱。“一开始像‘过柱子’这样的基础的操作都很不熟练,学会基础操作之后,对于整个项目的把控脑子还是一片空白。”马科星如此描述他刚刚接触科研时的迷茫。
“做科研其实是相对比较黑暗的一个过程,最重要的就是即使经历了很多次失败,也不放弃、不急功近利。”马科星认真地说,在他看来化学专业的学习最离不开的就是实验,最困难的也是实验。大三时马科星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科研经验,可在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实验设计大赛时马科星依旧遇到了几乎一个月也没有做出目标产物的窘境,而这种情况在科研中却是司空见惯。
面对挫折,马科星从不言弃。从进入许鹏飞教授课题组开始他便积极向导师求教,同师兄师姐们交流学习,深化自己对于科研项目的认知,始终铭记“化学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这一至理。在实验中加强自己的实操经验、学习科研项目设计的整体思路,有时实验一直无法取得进展或是压力太大的时候,他也会选择和同学一起在外面疯玩一场将压力一扫而光,之后依旧在学习中勤勤恳恳,朝乾夕惕。“大三的时候去实验室特别勤,一周除了上课全都在实验室,有时候早上十点半下课我都会去实验室干到中午12点然后再下班,周天实验室放假我也经常会去加班干活。”马科星如是说。
经历过实验室内无数日日夜夜的磨砺之后,马科星在科研工作中愈加精益,大二下学期他将互联网+大赛项目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分析,以共同作者身份在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发表文章。并且在了大二一年的有机方法学科研训练后,大三上学期马科星将他的科研训练成果与导师、师兄合作,以第三作者身份发表文章于SCI核心期刊Chemical Science。截至目前马科星共参与发表SCI论文3篇、《大学化学》1篇,专利2项。
03
校园之行
虽然已经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但马科星并不满足于此,力求多维度全面发展。从进入兰大的第一课开始他便全心投入,不曾懈怠,在兰大他取得的第一份荣誉是“2019年兰州大学军训优秀学员”,班长、学院学生会主席……校园内处处可见他为集体事务奔波忙碌的身影。
“上大学不当班长是会有一些遗憾。”正是传承自高中班长的责任感让他想要可以在大学内继续发光发热。在他看来当班长的价值不是能够在校园事务中有种种便利,而是能够为班级贡献力量。在马科星的组织带领下,他所在的班级会定期开展整体团建活动、为班级成员们提供可以跳出繁重学业、享受生活乐趣的平台。对于同学们来说班级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行政单位,更是一个氛围融洽、团结和睦的“大家庭”。
《平凡的世界》是马科星最喜欢的文学著作,从高中到现在这本书已经被他细细翻阅了三遍但还是常看常新。书中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不同的人生轨迹引发了马科星的深刻思考,他常常会比较物质世界丰裕与精神世界丰富究竟何者为重,作为预备党员的他选择了在志愿活动中服务群众,实现价值。
在马科星的记忆中,榆中县儿童服务站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在那里他接触了人生中第一个支教活动。“那个学校其实就是像一个留守儿童流动站的一个组织,我们每次就会在那里教他们做作业,做一些课外活动之类的。”谈起那段美好的回忆马科星的声音也充满了愉悦。这数次的活动中一个一直叫他“哥哥”的小男孩让马科星印象深刻,在固定的日程之外他也希望马科星可以和他一起去参加运动会。支教的同学们扮演的不只是老师的角色,更是朋友与亲切的长辈。
在回答“这四年中你哪方面成长最多?”这个问题时出人意料地,马科星坚定地回答道“勇气”。能承担事情与责任是如今的马科星对于自身特点的总结,就在2022年末的冬天,即便身处方舱医院面对疫情的威胁,他还是主动选择去当志愿者,与所有的志愿者与医务人员们一起携手共战。
他也回忆自己当初的青涩:“在刚进大学的时候只要在人多的场合讲话就会害怕说话,面对很多事都是不知道、不理解、也不敢做”,而正是在后来一次次的失败与成功的锻炼中,马科星不再沉默。他坦言:“自己主动争取才能得到好的科研机会与项目”,现在即使是在国家级比赛的答辩现场,他虽会有生理性的紧张但也不会露怯。
在六月毕业后,马科星将前往清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四年长路漫漫,但他不忘热爱的初心,不论身处何地始终砥砺前行,将热情与精力尽情抛洒在所热爱的领域。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字 | 张毅
编辑|邢嘉懿
责任编辑|郭梨鑫
主编|李晖
2000多小时志愿时长,他只是看上去很「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