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魔鬼课”,她是兰大好老师!
从教35年
同学们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杨凌的称呼
从杨姐姐到杨妈妈
她通过推陈出新 帮助同学们战胜了
一门“闻风丧胆”的“魔鬼电路”课
她也是2023年“萃英好老师”获得者
一头棕黑色、卷卷的头发,举手投足优雅、沉静、端庄,伴着沉沉暮色,在天山堂的一间教室内徐徐讲起从教三十五年来的故事,温柔的声音中蕴藏着一种坚韧、一种责任,如春风拂人面,润物而无声。这个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杨妈妈”的老师,是2023年“萃英好老师”获得者杨凌副教授,她三十五年如一日地站在讲台上,一举一动之间诠释着她对教育的热爱。
杨凌给本科生讲解实验过程
————————————————
试讲课、最后一堂课
串联了我在中石化的教学
1989年,兰州大学毕业后的杨凌,第一次站上了中石化总公司兰化职工大学的讲台,试讲了一堂数字电路课。面对台下的七十多名学生,杨凌不但没有怯场,反而觉得“讲台有一种特别的力量”,一堂课讲完,不仅学生反映好,就连正式带课的老师也说,“杨凌,你天生就适合这个讲台。”
正是那堂试讲课,让教师这个职业在杨凌的心中埋下了小小的种子。模拟电子线路是电子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当时中石化刚好需要任教这门课的老师,正是彼此双方的选择,让杨凌从报道入职到正式踏上讲台间隔了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她迅速从学生身份转变为教师身份,以饱满的激情,一丝不苟的态度快速适应讲台,开启了教学生涯。
在教学到第七年的时候,不管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工学等课程,还是中专、本科各个层次的学生,杨凌都接触了很多。对教学、教材越来越熟练的同时,她总觉得自己的教学工作似乎“有一点按部就班,需要去挑战自己,学习一些新的知识”。
1996年,充盈着对母校和专业难以割舍的感情,杨凌攻读了兰州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硕士。“每天的生活,就是在中石化和兰大两点一线,心里只有工作和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凌的教学工作和研究生学业,一项都没有落下。
杨凌的大学同学,很多都选择了从军或去深圳等地发展,而杨凌却说,“一旦做了老师,就会从心底生出一种职业责任感。一站上讲台,就一门心思只在讲台了。”立志“把讲台站稳、把讲台站好”的杨凌,从助教到讲师,在中石化一教就是十三年。
谈及在中石化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时,杨凌的鼻头微微发红,眼眶好像湿润了起来。那是在2002年,杨凌正经历着人生中的低谷。即使自己状态不佳,杨凌提前十分钟去教室上课的习惯未受影响。令她意外的是,学生们竟然迅速捕捉到了她的情绪,在她进教室的那一刻,“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迷人的故乡。校园里荡漾着孩子们的笑声……”青春活力的歌声抚慰着杨凌的心,很快,她找回状态,又回到那个学生们熟悉的杨老师。“本来,我以为自己要强打着精神给大家讲课了,”回忆起往事,歌声仿佛仍在杨凌耳边,“孩子们让我特别感动,一站到讲台上,我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一堂课,一首歌,支撑着杨凌度过了人生的低谷时期。从那之后,杨凌更加坚定了走教学之路的决心。“我人生最困难的阶段,都是从讲台上度过的,但细细想来,也只有讲台能帮我度过。”
走过人生中的坎坷,杨凌一路生花。离开中石化后,她回到母校兰大,继续教书、育人。从当年那一节满堂彩的试讲开始,教师杨凌在讲台上一站,就是三十五年,而且会一直站下去。
————————————————
从因材施教的本心
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最高理想
“在兰大教书,感触比较深的一个点,是能够‘教学相长’。他们会问你,‘老师,我这样思考是不是合理的’”在老师的教授和学生的学习思考中,往往碰撞出了很多灵感,让杨凌越发觉得因材施教是一直需要坚持的教学理念。
杨凌给本科生答疑解惑
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有一门令学生们“闻风丧胆”的“魔鬼电路”课———《模拟电子线路》。这门课程覆盖了硅基芯片一百多年的历史,不仅有着庞大的理论体系,还兼具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它让很多学生觉得难的点就在于‘三多’,概念多、方法多、电路多。”
而随着科技的更新,新的研究方法不断涌入,课程内容量更呈现着日益膨胀的趋势。杨凌始终注重“推陈出新”,不断跟踪学科发展态势与前沿,化繁为简,守正创新,将这门“杀手课”变成了自己的“拿手好课”。
“理论和实验是单独设课,在理论教授的过程中要实时地反映给实验课老师淘汰或者更新实验设计。”杨凌作为课程负责人,除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把关模电实验的设计,保证同学们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真正去学懂一门课。
在《模拟电子线路》的授课历程中,杨凌的教学团队使用过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个高校出版的教材,但由于各高校之间的发展特色有所不同,积淀的特质也有所区别,因此,早在2005年,电信系老主任吕振肃老师曾建议:“当你特别熟练学科知识架构的时候,就得有一本适合我们自己学生的教材,突出我们的特色。”杨凌也认为兰大应该有一部适合自己特色的教材,自2002年接手“魔鬼电路”以来,杨凌潜心研究了大量有关模拟电路的中外经典教材,2007年,结合兰州大学的办学特色,主编《模拟电子线路》教材,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同年正式使用,教材获兰州大学2011年度教学成果一等奖。
《模拟电子线路》课程知识内容更新速度很快,不断有新方法,新概念、新电路涌现,如何解决课时与内容之间越来越突出的矛盾是不断研究的教学问题。从概念的呈现形式到训练模式,杨凌设计不同的题目,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知识,甚至从哲学思维出发,处理电路上的一系列的问题。2015年,作为课程总设计师,《模拟电子线路》主教材及配套辅导书被清华大学出版社列入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指委规划教材出版,杨凌带领年轻老师打造新的教课模式,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领悟模电知识。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副主任李守亮老师,正是读着杨凌主编的教辅书,考上了兰州大学的研究生。李守亮说,“杨老师的那本教辅书,真的是知道你哪些知识点不懂,想问什么,它就给你解答什么。”
时代在变,课程内容在变,教学工具也在变。仿真实验软件的推出,为杨凌课程实验的优化设计带来很大的便利性,杨凌切身体会到新技术的诞生对教育理念、教学手段带来的革命性变化。
杨凌参加全国高校电子信息教育发展大会
为提高课程实践性,2019:年,杨凌开始着手做线上平台课程,这种线上线下混合式创新的授课模式突破了课程教学的时空局限性。同年,修订出版《模拟电子线路》及教辅书的2版。杨凌主讲的《模拟电子线路》分别获甘肃省2020年省级本科一流线下课程,2024年省级本科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以及甘肃省2023年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教学模式探索获兰州大学2023年度教学成果一等奖、课程思政建设成果一等奖以及隆基教学创新奖。对杨凌而言,所有奖项,都是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积累的成果”。
不管是教材的编写及迭代更新,还是课程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又或者每年考核方式的及时调整,杨凌始终坚持“因材施教”,以学生成长为目标,用教学让学生有获得感。她经常对本科生说,“人的教育有两种,一种是接受别人的教育,一种是自我教育”,鼓励学生不只是学习课内知识,更要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在大学期间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读大学时,当时的初衷是这辈子要做个科学家,后来发现离科学家的道路越来越远了,”回忆起自己本科时最初的理想,杨凌笑容舒展,“但作为教师,有着独特的价值感和荣誉感。见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我做老师的最高理想。”
————————————————
在一声声‘杨妈妈’中
感受到认真付出的快乐与责任
谈起教学经验,杨凌说,“教学上的付出,收获永远是滞后的。由于人才培养需要时间,所以当下的努力,只有在未来才能验证付出是否有成效。但毋庸置疑,付出就会有收获。”
“我清楚地记得,2002年第一次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地班。”基地班当时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储备科研研究生,于是在打造课程的时候,杨凌大胆地引入了Donald:A.Neamen的经典教材《Electronic:Circuit:Analysis:and::Design》(第2版)做双语教学,目的是为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阅读英文资料的速度。“讲课时,我会告诉同学们,希望在我多年以后讲绪论,或者你们讲绪论的时候,在前沿部分,能更多地出现中国人的身影,甚至有你们在座人的名字。”
不负所望,杨凌所教授的第一批基地班学生,到现在有很多已进入到国家最重要的电子信息相关领域,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又或是选择进入高校做教授,培养更多的中国人才。目前,电信基地班的双语教材已更新到了Nea-men的第4版教材。
说起带过的学生对自己的称呼,杨凌笑着说到:“杨妈妈是我初听惊奇,再听温馨,多听温暖的一个称呼。”
2009年,杨凌指导2005级学生姜丽菲的毕业设计论文,在毕业前,姜丽菲告诉杨凌自己想要考研到家乡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得到了杨凌的支持与鼓励。但由于不同学校培养方式的差别,姜丽菲面试失败,心情十分失落。杨凌耐心地安慰姜丽菲,告诉她考研之外一定还有别的路,可以先就业,再考虑自己更适合深造还是寻找职业方向。听从杨凌的建议后,姜丽菲很快找到了河南一所学校的教师工作。
正式工作前,姜丽菲给杨凌发了一封邮件,说到,“杨老师,我十分感谢您。今天,我就要去学校报到上班了,感谢在毕设的过程中,您不仅给予我专业上的指导,更多的是在我面临人生选择迷茫的时候,您对我的开导。有些时候跟您聊一聊,就觉得一下子有了动力。您就像我的妈妈一样。”那是杨凌第一次听到学生称她为“杨妈妈”。
“回想当初刚毕业时,其实和同学们只差了大概四岁,当时只是学生的姐姐,”当第一次听到学生称她“妈妈”时,杨凌觉得很受触动,“我那时候还没有意识到教书很久了啊,还会想,我能有这么大的孩子吗?”到后来,杨凌教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面孔不断更迭,而她对学生的体贴照顾从未改变。每一届的学生中,总有人叫起“杨妈妈”这个称呼。
“我感觉很温暖。现在也真的到‘妈妈’级别了,”杨凌笑道,“我估计,我还能教到学生叫我‘杨奶奶’!”
从“杨姐姐”到“杨妈妈”,杨凌始终在教学中严谨有道,生活中对学生体贴入微。很多时候不仅是“学术导师”,更是“人生导师”。从2007年被评为“兰州大学暑期‘三育人’先进个人,2016年到2020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兰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优秀指导老师,再到2023年的“萃英好老师”,杨凌觉得获得荣誉就是一种将职业作为人生事业的“常规动作”,是认可、是动力,是学生、是教学给予自己的精神回馈。
三十五载春秋,杨凌依然坚守在她的讲台上。她的教学生涯,如同一部厚重的教科书,记录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没有这个讲台,可能也就没有今天的我,”杨凌笑说,“看到孩子们的青春活力,仿佛自己也拥有了青春的力量。”她用她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莫负青春、勇往直前。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兰州大学报》第1092期
文字丨骆锦锦 徐娜
编辑|董郅坤
责任编辑|董郅坤
主编|李晖
兰大凯璇姐的记录本,爱了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