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对兰大是纯爱,上百张图为证!
画家,西北民族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毕业。
四十多年来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西北高原的藏区、牧区写生创作......
甘肃省美协会员,省油画家学会理事。曾从事于报社美术编辑工作现已退休。
”马力在个人社交媒体帐号上这样介绍自己。
生于宁夏,学于西北民大,就职于甘肃日报社,热衷藏区牧区写生的马力,却与兰州大学有着一段延续至今,长达四十年的故事。
马力与他的自画像
01
缘结兰大:一个可以安心创作的地方
马力与兰大的相遇始于1984年的春天。那时,他刚从大学毕业一年,进入报社工作不久。在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步稳定下来后,他便有了精力重拾自己的专业——创作油画。在兰州市寻觅一番写生地点之后,他来到了兰大。
初次来到陌生的校园写生,他没有带繁杂的油画工具,而是用更为轻便的水粉完成了第一幅兰大校园写生作品。
1984年5月兰大学生宿舍楼水粉写生
“兰大是一个可以安心创作的空间”,提及选择兰大作为写生地点的原因时,马力笑着回忆,“有时候去别的地方写生,总有人围过来看。其实围观没什么,但是有些人看的时候站在旁边嗑瓜子说闲话的,你还不能说,你说了他就跟你急啊。但是兰大的学生们素质都比较高。”学生们在马力创作时也会因好奇而驻足观看,但是都很安静。而且,马力说,他始终觉得,兰大的校园中沉淀着浓郁的学术氛围,这种氛围让他感到舒适和安心。
另一方面,马力还提及,在当时,兰大的校园环境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沉淀,无论是洋气的苏式建筑,还是生长繁茂的花草树木,都可以成景,是很好的画画素材。拥有近百年历史的校园深深地吸引着作为画家的马力,自此之后,他常常在空闲时间来到兰大写生,这一画,就是四十年。
马力不同时期在兰大写生的作品
四十年间,马力在兰大的校园里创作了上百幅写生油画,几乎画遍了兰大的各个角落。初到兰大时,马力不过二十余岁,精力充沛,他常常满校园跑着画画。
三十多年前,他曾坐在人来人往的女生楼下,支起画板,在学生们好奇的围观下描摹出兰大人的青春模样。回忆起那时的场景,马力笑着说:“一开始我常在女生楼底下画画,因为都是女孩子,比较好看,适合入画。”后来路上不允许写生,马力常常待在毓秀湖附近作画。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马力越来越偏爱安静的地方,便在兰大寻找无人的静谧角落作画。
“这个画是画的兰大当时的女生楼”,马力指着挂在走廊的画介绍道,“这个画已经到野兽派了,这些颜色其实都不是真实的颜色。”“这幅画的兰大的人工湖,小舟是我自己想象的。”“这个是通往化学院的一条小路。”“你看这里,你们化学院后面那条路上面原来有个小山包,现在都成一座小矮山了。”
马力向记者介绍油画内容
为了方便往返于家与兰大,马力在兰大购入了一辆退休教师的二手自行车。为了方便携带画板颜料等,他还对车进行了改装,使画板能轻松挂在车把上,又能不碰撞车身。“这是我自己发明的方法”,马力骄傲地向记者展示他的自行车。几十年间,这辆来自兰大的自行车,始终是马力画画路上的绝佳搭档,也见证了他每一幅兰大写生作品的诞生。
看着一幅幅兰大写生图,马力说:“我对兰大感情很深,这是我主要练笔的地方。”画画时对景物的敏锐感知,使他始终留意着校园里大大小小的变化。“有些树是从很细的时候我看着长大的,四十年了,从这么一点儿粗长到这么粗了”,马力用手比划出碗口的大小,又伸了伸手臂,环出腰身般的粗细。
在他看来,多年来,随着校园的建设,兰大的校园环境变化非常快。“有时候画没画完,我想着等等再接着画,结果再去一看,没法画了,所以这些画就成了残画,堆到那儿了。”因此,马力家的地下室里,堆放着近百幅未完成的兰大写生作品。
马力家中未完成的兰大写生作品
四十余年来,马力既是兰大风景的作画者,也是兰大校园的画中人。他用浸满油彩的画笔留存兰大四季的景色,将瞬时的美丽定格为永恒。同时,他独坐一隅,画笔沙沙的姿态,也在四十年的时光流淌里,构成了兰大独特的风景,成为了兰大校园开放、包容、多元的特殊注脚
02
情系兰大——只有画画能带来充实感
提到画画,马力总笑得爽朗,有滔滔不绝的经历和知识想要分享。不管是油画的发展阶段,还是当下文艺界的热点话题,他都能侃侃而谈。
提及自己的画作,马力很谦虚,“我在兰大画了很多,但是也不一定好”,马力介绍道,“我是从印象派开始探索下来的现代油画,我的画画风格还是比较多变的”。
参加工作之后,油画在马力的生活中只能作为业余爱好来做。但当被问及为何能在业余时间坚持画画四十年,马力毫不犹豫地说:“我是专业学油画的,功夫不能丢,就应该这样画。”
尽管四十年笔耕不辍,他仍觉得不够。“虽然一直在画,但还比不上在学校天天练的时候”,马力遗憾地说,“早年的时候还行,现在我画不了人像了。人像对造型要求很高,一点地方画不像就不行。”尽管曾面临没有充足时间和条件支撑其作画的困境,马力凭借着对油画的热爱和创作的激情,“也算苟延残喘地画到了现在”。
✦
•
✦
✦
马力的兰大写生作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退休后,居家的那段时间,马力常常喝茶解闷,也学着使用智能手机,培养新的爱好,但这些都无法替代画画。“我觉得人生好像已经确定这(油画)是我的专业了,画了之后才觉得充实,喝茶也变得有滋有味了。如果单单是喝茶聊天,总感觉少点什么。”
马力家的桌子上,堆放着他大大小小的药瓶。年纪渐长,他越发意识到时间不等人,因而在退休后更热情地投入到了油画创作中。起初与马力老师约采访时间时,他提出一个特殊的要求——尽量在阴天来采访。马力解释道,一天中阳光最好的时就几个小时,校园里花开的时间也很短,“春天只有那几天,一场风一场雨的,就画不成了。所以我想尽量趁着天气好,多画一些画。”
多年来,作画已经成为了马力一日三餐般的习惯。有些时候,即使明知自己的状态和当时的天气无法使他完成一幅不错的画作,马力仍会“装模作样地坐在校园里”,拿起画笔,享受那份宁静与满足。对他来说,“哪怕只是画两笔,我就觉得今天没白过。要是不去,我就觉得特别空虚。”在兰大画画是他的心灵寄托,是一种让他心安的方式。
03
展示与尘封——凝结一生心力的作品
几十年的坚持下,马力创作了大量的油画作品。走进马力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墙上挂着的油画——走廊、客厅、卧室、书房里,挂满了他的画作。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是马力创作的高峰期,墙上挂着的,也大多数是他那个时期创作的油画,他略带惭愧地说:“我这二十年其实没那么专心地画画了。年纪大了之后,创作力确实不如年轻的时候。”
身处民族多样性更丰富的西北,马力对少数民族文化也抱有巨大的兴趣。九十年代的时候,他连续十多年在十月份专门赴甘南写生。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童真的维吾尔族儿童、也能看到寺庙前的藏族妇女。他说:“甘南草原是安放心灵的港湾,是画家实现理想的精神家园。”
马力画作中的藏族妇女
马力在甘南写生的作品
尽管装裱挂出了不少画作,但那也只是马力作品的冰山一角。马力家的储物柜里,放满了装着油画的纸盒。打开柜门,拿出纸盒,其中画作的数量之多令人惊叹。提及四十年来作画的数量,马力笑着说:“上千幅还不敢说,几百幅还是有的。”由于画作数量太多,他一直没能将所有作品进行专门的整理。
马力从盒子里取出厚厚的几沓油画
如今,马力已退休近五年,退休以后,他才有了整理画作的精力。翻出之前的作品,数十年的存放,使油画色彩不可避免地与原作产生了出入,许多画作颜色变得暗沉。“刚画好的时候,颜色其实特别鲜艳。我常开玩笑说,我这比敦煌壁画还脆弱,放了些年就已经发黑了”,马力的笑容中透露着遗憾与无奈。
马力在家里的阳台上架着一个相机,由于南向的阳台光照较好,他常常在那儿拍下油画的照片。这是近两年来,他常用来展示和分享作品的方法:先用相机拍下油画的照片,再用跟老友学来的PS技能,将油画的颜色调整成暗沉之前的色彩,然后分享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
马力家阳台上摆放的相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油画作品的出色,马力受邀前往北京举办画展,并引起了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美术界的关注,还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采访报道。不过,回到兰州后,虽然他依旧将业余精力都投入进油画创作中,笔耕不辍,但由于工作等原因,马力没有再参与或举办过任何画展,许多作品也被尘封起来。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4年对马力的报道
马力曾在一则展示自己九十年代甘南油画写生的帖子下回复网友道:“1994年10月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回来后压箱底三十年,退休后才有时间整理,在网上发发,让网友欣赏一下也算是安慰自己......”
“我这一辈子也就这点东西了。”马力抚摸着自己的画作,带着微微的笑意说。
马力在各个社交媒体上,都把昵称起作“路遥知马力”。他四十年间的创作历程,正如他的昵称一样——如流的漫长岁月里,数十年如一日地架起一张画板,拿起一支画笔,倾尽心力投入创作。暮然回首,透过那些鲜艳的色块和富于变化的线条,才发觉他已经将一生对生活的激情,对艺术的痴爱、对美的追求和对兰大的特殊感情融汇进了一幅幅作品中。
路遥知马力,既是知其绘画之“马力”,也是知“马力”其人生。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采访、文字丨邢嘉懿、陈全康黎
图片丨王贺阳 受访者提供
编辑|邢嘉懿
责编|李晖
审核|法伊莎
他是兰大“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