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是读书没用,是你没用

2017-09-10 👉 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

三十岁还没有走到管理岗的人,后来都做了什么?

陪太太三次剖腹产后,我对生命的感悟和敬畏

你只有拼命折腾,未来才能有更多可能


当你读完一本书,抛去忘记的所有,剩下能改变行动的,就是知识的力量。


作者:李尚龙,选自再版新书《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经授权发布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家长不让孩子读书,这些新闻一次次的发酵,矛头指向着一句话: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每次别人问我这句话时,我都会想到我很久以前写的另一句话:不是读书没用,而是你没用。

 

在我做电影时,每次遇到投资人,这些人都会在谈话前后加上一句话:当年我要是多读点书就好了。

 

都这么有钱了,怎么还在想读书了就好了。

 

所以,读书永远是有意义的,或许不会让你有钱,但能让你富裕。

 

微博后台经常有人问我一个诡异的问题:有没有一本书,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每次遇到这样的人,我都会深深的被刺激到。


就好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问我:有没有大力丸,根治我所有的病?

 

其实有,这本书的名字叫《新华字典》,按照白岩松老师的话说:


新华字典里面有各种字,各种字组成不同的词,词组成不同的段落和故事,组成不同的书。


不同的书,才能改变命运。

 

  • 其实书不能改变命运,因为书里的知识变成行动,才能改变命运。

 

这篇文章,我跟你好好分享一下,该怎么读书,读什么书,以及为什么要读书。



一、为什么要读书?


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世界正在惩罚不读书的人

 

读书能让人知道,这世界上除了有钱的生活姿态,还有更多不一样的选择。

 

《死亡诗社》里说:


医药,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高贵的理想,并且是维生的必需条件。


但是诗,美,浪漫,爱,这些才是我们生存的原因

 

这就是读书的意义,何况,谁告诉你,读书一定不能赚钱呢?

 

2016年,中国的知识开始变现,全世界,只有中国,开始进入知识变现的浪潮。

 

我身边许多人,长期处在“读书无用”的舆论和熏陶下。


可是,当2016年知识开始变现,课程和内容开始值钱。


身边许多人一夜之间,因为长期读书,知识储备多,仅仅通过一门课开始财务自由。


我曾经问《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你当时想过今天嘛?

 

他笑着跟我讲了个故事,他说:


我当时读书的时候,我老婆总问我,你读书有用吗?还不如多去接几个单子赚钱?


可是现在,她也不说了。

 

的确,他凭借着自己的知识,在很多平台开课,无数人围观,现在早已经财富自由。

 

可是,几年前,他能想象有今天的生活吗?谁能想象呢?

 

我们读书时都多多少少听过一句话:又看鸡汤?读历史,你读得懂吗?你读这些有用吗?

 

我们总喜欢去强调有用,其实潜台词是在说,这东西能不能换成钱。


可是,生活中不仅要有用,还要有趣,还要有品,还要有梦。

 

不能总是问什么事情有没有用,其实活着就是会死,那么活着有用吗?

 

  • 读书无用论害了很多人,它还会害一大批人,这个时代,越早觉醒,越容易脱离固有阶级。

 

其实这个世界的变化很快,不久的将来,我们不仅仅会被同行的高手替代,还会被机器、人工智能替代。


所以,只有终生学习,广泛读书,拥抱可能,不断进步,才能不被淘汰。

 

这些年,我每天都有阅读几个小时的习惯,哪怕今天特别累,哪怕心情十分不好。


但只有这几个小时,我能脱离复杂世俗的世界,沉静在书的海洋,听到自己的声音。

 

只有这几个小时,我才充分的感觉到,自己是存在着的。

 


二、 应该去读什么书呢?


我在上大学前,老师时常上课没收周围同学的书,说这是“闲书”。


有一次一位同学被没收的,是莫言的《丰乳肥臀》,当时大家都以为他看的是黄书。


直到几年后,我看完了这本“黄书”,才知道那时的大家是无知的。

 

什么是闲书?怎么界定?


无从考证。


但那个时候,老师为了让更多人把时间用在高考上,这么做无可厚非。


可是现在,你走入大学,走进社会,开始慢慢的明白,没人能够限制你的阅读了。


可是没人限制,反而不读了。

 

我上大学的时候,身边的一位兄弟在读《罗马帝国衰亡史》,我曾问过他,你读这个干嘛,有用吗?

 

后来有一次一位来自意大利的老师来学校访问,我们一起陪同,他很高兴的跟对方聊到了这段历史。


老师很喜欢,还给了他一次去意大利访问的机会。


而我像个傻子一样,呆呆的听着,然后加了别人的微信,点了几个赞。

 

那时想起了一段古话:书到用时方恨少。

 

我们永远无法预测哪本书有用,唯一能做的,就是多准备,广阅读。

 

我另一个同学上高中时喜欢《庄子》,下课就抽时间读,大家总嘲笑他“装子”。


后来有次他找工作时看到老板桌子上放着一本《庄子》。


他就开始侃侃而谈,聊自己的看法,结果把老板聊嗨了,最后给了他一个工作。

 

这个故事很励志,接下来就有很多人开始读庄子。


可是,万一以后老板不喜欢庄子呢,喜欢孔子呢,喜欢老子呢?

 

所以,在最年轻的日子里,永远不要找人去列什么书单,因为书单这玩意,只适合他自己;


也更别相信谁谁谁给大学生的一百本书这样的文章,那样的文章和书单可以当参考,但不要当圣经。

 

你的生活里应该广泛阅读,只有广泛阅读,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书单。

 

如果你一定要我推荐,我会这么跟你说:

 

读读心理学吧,因为那是人和人的关联。

 

读读法律吧,因为那是人和制度的关联。

 

读读经济学吧,因为那是任何财务的关联。

 

读读哲学吧,因为那是人和自己的关联。

 

读读文学吧,这是人和另一个世界的关联。

 

读读宗教吧,因为那是人和生命的关联。

 

……

 

因为关联,你才是一个更全面的人,更有内涵的人。

 


三、应该怎么读书?


我先说两个误区,看你有没有入坑:


  •  书要一页页的读,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

  • 书要从第一页读,而且要读完。


我相信你都入坑了,可是,这么读书正确吗?


我想说,如果你读的是小说或者是诗篇,这么读是对的。


小说就应该读的慢,要欣赏,要细致,要品味,要一页页的读。

 

可是如果是工具书,这么读,就大错特错。

 

读工具书的方法,首先应该合着书,静静思考一件事: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什么?

 

主动阅读永远比被动阅读要有用。

 

读书是一个自己跟作者过招的过程,作者对一个内容,有着更系统的看法。


而你的看法是什么呢,你需要对比,需要思考,需要琢磨;


然后有了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后,再打开书,这样的阅读,事半功倍。

 

那么接下来,从第一页开始读嘛?


当然不是。

 

最先,应该看看封面、序言和目录,然后从你觉得最重要和你最需要的部分打开,这么带着目的看,效果是最好的,也最能走进内心。

 

接下来,想必你已经在最短的时间里,大致知道这本书在讲什么了。


然后,根据自己的方式和需要,选择重要的段落一点点的读,或者选择性的跳跃。


这个过程很痛苦,但一定有收获。

 

现在,我想你知道,那些一年读几百本书的人,是怎么读书了的吧。


他们没有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也没有一页页的看,而是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自然就读的很快了。

 

很多人以为,读的很快会不会没效率,我想告诉你的是,读的很慢,才没效率。


我们都有过一本书读三十天,读到前面忘掉后面的经历,这样的读书,本身就是无效的。

 

好的作品,就是一个下午,从头到尾的不间断的读完一大半。


比如《活着》,比如《我不是潘金莲》,你都可以找个咖啡厅,一个安静的角落,很快的看完,而你也不会觉得自己注意力不集中。


相反,你一天看一点,看了一个月,才是无效的阅读。

 

最后,一本书一定不要超过7天,读完后,要去做笔记,第二遍去读笔记部分,要记得,只有第二遍阅读,才是真正有效的阅读。

 


四、读书后续的工作


在第一遍读书后,想必你的书上已经堆满了笔记。


接下来,你一定要准备第二次阅读,第二次阅读往往比第一次阅读更有用处。

 

其实,不同年龄读同一本书,甚至同一篇文章,感受都远远的不同。

 

比如我们小时候读鲁迅,都只知道去背诵,去理解第三段第二行为什么鲁迅说这句话。


可是,现在再读鲁迅,我们开始明白:


每个时代都有人血馒头,祥林嫂遭人烦,阿Q存在于世界的每个角落,孔乙己的悲哀是每个年代的写照;


而每个年代,都有自己不认识的闰土,和回不去的故乡。

 

  • 读完书后,我一定建议你写读书笔记,哪怕只有几行字,发在朋友圈,或者放在微博里。


这样做的原因,是看看你到底吸收了多少知识,能写出多少话,以及对自己的状态有多少改变和帮助。

 

这就是读书的好处,一两本你很难看出人的区别。


当书读多了,开始活学活用了,开始融化在血液了,精进成行动了,书也就起作用了。

 

爱因斯坦说过:当你把学校给你的所有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

 

  • 读书也是一样,当你读完一本书,抛去忘记的所有,剩下能改变行动的,就是知识的力量。

 

知识和认知,一定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毫无疑问。

 

我想,这就是读书的意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李尚龙,百万畅销书作家,青年导演、编剧,考虫网联合创始人。出版百万畅销书《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你所谓的稳定,不过是在浪费生命》《你要么出众,要么出局》。获得“当当2015年度影响力作家” “亚马逊中国2015年度新锐作家” “微博2016十大影响力文化大V”等称号。 

《你只是看来很努力》再版自序


你们好。

这本书写于五年前,那时我和你一样,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对未来充满着渴望。

因为无知,所以更加敬畏,因为不懂,所以更想去探索,因为年轻,所以义无反顾。


我记得那年,在线教育蜂拥而至,我刚从新东方辞职,对互联网教育一无所知。

于是,我和我的两位好朋友成立了考虫,又和另几个朋友成立了电影工作室。那时,我用光了所有积蓄,觉得破釜沉舟,才有可能共进退。

青春里应该吃的苦,其实一次也逃不掉,我依稀记得连房租都交不起的日子,也记得下馆子点菜永远看价钱的时光,那些日子,让我明白,渡过生存期,才能谈梦想。

就在那个时候,我写了这本书,这是我平时对青春的思考,对生活的随笔,有些在网上传播得很广,有些只是我写给自己看的心得。

这些稿子,汇成了一本书。

当时,出版社找我出书,我是拒绝的,因为我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在现在写书,写书应该是老年人干的事情,我还这么年轻,不想英年早逝。

后来经济的压力还是让我屈服了,出版社给我结算了四万块钱,那成了我应急的收入。

谁也没想到,往后的日子里,这本书成为许多青年人枕边、公交车上、课后、宿舍里的读物。

因为真实,所以更加被人珍重。

许多人告诉我,这本书对他们的意义重大,改变了他们的习惯,有些人从来不读书,在读完我的书后他们开始读其他的作品。

因为文字,他们变得更坚强;


因为阅读,他们觉得不孤单。

但他们不知道,这本书对我的意义,更重大。

这本书带我走进了文学的世界,我开始明白,通过记载,通过书写,可以留下当时的思想,可以让自己进步。

这些年我写了三本书,主编了一部作品

回看这本书,也有一些不成熟的见解,但所有内容都真实勇敢,像极了我那时的青春。

这些年,我已经从一个英语老师变成了青年导演,财务自由的同时,我依旧喜欢喝酒,依旧喜欢和朋友聚会,依旧喜欢在马路边的大排档吃串,依旧每次读到第一本书的文字时,都能想到一无所有的时光。

我记得这本书刚出来时,我自费跑遍全国各地的场景。

我记得我和我的助理小宋蹲在一所学校门口吃着拉面,吃完就进教室演讲的场景。

我记得一场签售会只来四十个人却身处可以容纳三百人的教室的场景。

我记得我抱着粉丝送我的一只大熊挤地铁的场景。

我更记得那些面孔:一位老者说给他孩子签个名,一位军校生说他想过另一种人生,一位女士说她会一个人带着孩子走下去……

有人说感谢我的文字,但我更想说:

谢谢你们的陪伴,因为有你们,才有了现在更坚强的我。

在这本再版书中,我又加了一些新的文字,修改了现在认为不太成熟的观点,当这本书的封面再次呈现在我面前时,我开始明白:青春一直在,只要你还在勇敢地努力。

那么,见字如面,就让这本书里的文字,陪着你共同成长吧。


李尚龙

2017年7月27日


富书原创矩阵: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我属猫(woshimiaoji),爸妈内参(shenduwenhua),富书(zhongchoudushu),出版畅销书《仅有一次的人生,就要酣畅淋漓地活》

赏饭加微信:158589503(备注广告),部长微博@小明牛哲学 

👇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灵魂伴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