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冷月 2018-05-24

这对贫贱夫妻,演绎了中国最完美的婚姻:不是所有的初恋,都会死掉

睡后收入200万的清洁工火了:你和马云的差距,不仅仅是钱

男女脑回路差别究竟在哪?这些私密聊天记录告诉你


一旦我们产生不良情绪,所有的焦点全关注在情绪本身,却未曾真正的去认识它,其实不良情绪的产生正是因为我们对刺激事件的认知方式不同导致的。 


作者:冷月(富书签约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namei 

富书主播:小麦子

主播荔枝号:你好小麦子(FM1357871)

01 

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对同一件事情,人们的情绪反应会大相径庭。

 

比如,两个同事一起上街,碰到他们的上司,他们与对方打招呼,但对方却没有与他们打招呼,就径直过去了。

 

其中一个可能认为:“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

 

而另一个却想:“是不是上次因为我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会不会就要故意找我岔了。”

 

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嘛干嘛;


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平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

 

同一件事,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呢?

 

其实写文章以来,说真的,我不仅害怕被拒稿,其实也害怕稿件通过。

 

被拒稿后我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人生。

 

而稿件通过后,我又随时关注自己的阅读量,点赞量,也要看看与之前的相比有什么变化,因为总会担心是不是没人喜欢。

 

写完一篇文章无论成功与否,我都会陷入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中。

 

我家胡先生说:“你写的真的已经很不错了,也在不断的进步,为什么总还不停的焦虑?”

 

学习心理学后,懂得了埃利斯的ABC情绪理论,情绪的产生不是由刺激事件直接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对刺激事件产生的认知方式导致的

 

A即所谓的刺激事件,好比失恋这件事。

 

B即对事件A产生的解释,因为失恋了,有的人就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认为是自己的原因。

 

也有的人认为不合适就分开,很正常。

 

不同的人对失恋这件事想法也大为不同,想当然情绪行为反应也不相同。

 

C即对事件A产生的情绪或行为,认为失恋是自己原因导致的人就会陷入悲伤,甚至不敢再爱的状态。

 

而认为失恋是正常情况的人则会很快从失恋中走出来,去寻找属于自己新的另一半。

 

现在才明白,原来写文章导致的情绪不好,不是稿件本身所导致的。


是我对这件事产生了自己的看法、评价,然后这种信念让我产生了不良情绪。

 

如果被拒或者有人不喜欢这种观点,我会归因于自己的能力问题甚至是因为大家讨厌我。


正是因为我对事件的负面的认知方式,才让我一直身处焦虑不安的情绪里。

 

《爱情保卫战》情感专家涂磊曾说:


你因为某件事情产生了坏情绪,而你只是一心一意在情绪上做文章,却不去面对真实的导致情绪产生的原因,结果就愈想愈生气,这是对生命的浪费。

 

听后表示深以为然。

 

之前我就只纠结我的情绪,以为是自己的写作能力不足导致的,而不敢去面对内心真正导致不良情绪的原因,所以写文一直很难进行。

02

认知心理学家贝克认为:


情绪困扰的人倾向于会犯“独有的逻辑错误”,即以自我轻贱的方式来扭曲客观的现实。

 

就好像,我总以一种自我贬低的想法来解释我的拒稿或文章不被人喜欢。

 

情绪的好坏,就在于我们对事件产生的认知方式的不同。

 

让我们产生不良情绪的过程中有几种“独有的逻辑错误”呢?

 

  • 随意推论

 

就好比我投稿被拒,或者有人持反对意见,我就会认为自己的人生是一场失败,认为别人都不喜欢我。

 

还有日常夫妻生活中,对方如果心情不好,不言不语,就会认为他不再爱自己了,或者是自己没做好。

 

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我们很容易在没有充足及相关的证据就任意下定论。

 

而这种随意推论的扭曲现象,包括“大难临头”或对于某个情境总会想到最糟的情况。

 

  • 选择性断章取义

 

有一次我怎么也搜不到闺蜜的朋友圈信息了,当时我就很生气,甚至跟胡先生说:我再也不理闺蜜了,她竟然把我拉黑了。

 

因为看不了她的朋友圈信息,就认为她拉黑了我,于是我也很生气的拉黑了她。

 

可后来证实,她因为心情不好把所有的信息都删除了而已。

 

我们在看到或听说一件事情时,很轻易的就根据事件中的部分细节下了定论,却忽略了整个背景的重要意义。

 

  • 扩大与贬低

 

我可能因为一篇文章没写好就认为自己不适合写作。

 

有时我们因为一次失恋,就认为自己可能不适合恋爱,甚至不值得被爱。

 

我们总会过度强调或轻视某种事件或情况的重要性,然而事情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 个人化倾向

 

有时候陌生人恰巧路过你身边的时候吐了口痰,你会认为他讨厌你,甚至他在挑衅你。

 

还有工作生活中,如果身边的人有不好的情绪,你会认为是自己的原因所致。

 

我们有一种将外在事件与自己发生关联的倾向,即使没有任何理由也会这样做。

 

因为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其实不然。

 

  • 乱贴标签

 

我考研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认为自己没有学习能力,还怀疑自己不能很好的工作。

 

还有一朋友小时候因为被别人说声音难听,就认为自己做不了演讲,甚至不敢在公共场合讲话。

 

我们不能根据过去的不完美或别人给你贴的标签,来决定自己真正的身份认同。

 

  • 绝对化倾向

 

我们对自己会坚持一种标准,如果行为未达到这种标准,就会以产生内疚、悔恨,甚至愤怒等不良情绪。

 

有的儿媳妇认为婆婆就应该给自己带孩子,如果婆婆不给带的话,就感觉很愤怒,认为婆婆不可理喻。

 

夫妻双方吵架时,就理所当然的认为,男的就应该或必须先低头认错。

 

而以“应该”、“必须”的绝对化词语要求自己和别人,如“我应该做这个”,“他必须做那个”,如果未能达到要求,则会很愤怒。

 

  • 极端化思考

 

上学期间,老师对我的一次批评,就认为老师是讨厌我。

 

或者因为一次失败,就认为自己人生全完了。

 

这种二分法的思考把事情只分为“好或坏”,对事情的思考或解释采用全或无的方式,或用”不是……就是……“的方式极端地分类。

 

认知治疗法认为:


心理问题的病因根源于普通的心理过程,诸如以上各种不合理的逻辑信念。

 

一旦我们产生不良情绪,所有的焦点全关注在情绪本身,却未曾真正的去认识它,其实不良情绪的产生正是因为我们对刺激事件的认知方式不同导致的。 

03

我们往往很容易因为某件事导致负面情绪,以至于后续一连串的事情发生,就像蝴蝶效应一般,最终在情绪的泥潭中循环。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出名的判断,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他在书中举了个例子:

 

卡斯丁早上洗漱时,将自己的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就放在餐桌上。

 

儿子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摔坏了。

 

卡斯丁很生气就揍了儿子一顿,并和妻子吵了一架,然后气鼓鼓地开车去了公司,快到公司时才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又立刻转回家。

 

可妻子上班去了,儿子上学去了,卡斯丁钥匙却在公文包里,他只好打电话向妻子要钥匙。

 

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水果摊,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

 

待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已迟到了15分钟,又挨了一顿批。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原本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如果换一个人,可能对摔坏手表这件事没太大反应,认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而有这样想法的话,他的情绪处在稳定之中,不会打儿子,也不会和妻子吵架,后续很可能就不会发生一系列的意外事故。

 

同样的,生活中的情绪只有一小部分是我们身体本能感受到的喜怒哀乐,而剩余的很多情绪是由我们对事件的看法所决定的。

 

在我们遇到刺激事件,又有不良情绪产生时,又该如何去化解呢?

 

  • 识别负面情绪产生的不合理信念

 

当我们感受到不良情绪的出现时,能识别我们对刺激事件是如何进行评价认知的。

 

找出我们对刺激事件产生的不合理的信念,比如说是以偏概全,还是选择性断章取义,又是说是因为绝对化倾向的思考导致。

 

  • 与产生负面情绪的信念做对抗

 

当我们识别出自己对刺激事件的不合理的信念时,就要与产生负面情绪的不合理的信念做对抗,提出反驳不合理信念的想法。

 

比如认为失恋是因为自己不好,不值得被爱,这就是导致负面情绪的不合理信念,我们要反驳它。

 

要找到对刺激事件合理的评价方式来代替它。

 

例如,失恋是两个人的事,因为双方不能很愉快的在一起了,是很正常的事。

 

他不喜欢我那只是因为他不接纳我,不欣赏我,并不是因为自己不好。

 

以合理的信念来解释刺激事件,我们就不会陷入负面情绪的困扰。

 

  •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少有人走的路》中有句话说:


所谓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

 

就像我们失恋一样,我们要从中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而不是一种自我贬低的方式去解读它。

 

小富女有篇文章中写到:


被动的人,凡事等着别人来挑你;

主动的人,主动挑选喜欢的全世界。

 

被动的期待别人主动改变,你会发现你的情绪掌握在别人手中,是把自己人生幸福的决定权交了别人,而主动的人会认为幸福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同样,其实情绪的好坏主动权也是在我们身上。

 

但愿我们都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活出自我。


作者简介:冷月,富书签约作者,最爱葫芦和她爸,既经得起狂欢,也耐得住寂寞,微博@笑笑葫芦娃。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

原创不易,随心打赏

赞赏

富书原创矩阵: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FranklinReadingClub),爸妈精读(shenduwenhua),富书(zhongchoudushu),出版畅销书《绝不过低层次的人生》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微博@富书创始人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严选购买好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