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高考一女生撕毁2人答题卡:决定孩子命运的,从来不是成绩


父母心态好,看重孩子过程中的努力,而不是唯结果定输赢,孩子才会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健全的人格。

作者:豆妈,来源:豆芽妈妈(ID:mumdouya),经授权发布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木棉朗读音频

插曲:赵海洋 - 《夜色钢琴曲kiss the rain》



十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


高考,对于每一个孩子,都是改变自己,甚至整个家庭命运的机会。


但是,如果承载你十二年梦想和心血的考卷,在考场上被人撕了。


你会怎么办?



2020年7月8日上午,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一高考考场内,2名高考生就经历了这一场突如其来的人生噩梦。


距离考试交卷还有10多分钟,身旁的1名女生突然“疯”了,接连撕了其他2人的答题卡。

 


不仅被撕的考生感觉晴天霹雳,连主考官和2名监考老师也没见过如此失控场面。


反应过来时,老师们才联合制止住正疯狂撕他人答题卡的女生。


当天下午17时,河南省招生办一名工作人员回应:“已经按照规定处理过了,已按程序上报处理。”


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规定:"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有“故意销毁试卷、答卷或者考试材料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考试作弊”。


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


另外根据新京报报道,涉事考点平顶山一中校长胡彦军告知记者:2名被撕答题卡的考生被允许延时填涂答题卡。
此事件一出,网友们纷纷气炸了,很多人表示“代入感”太强:“如果是我,非得和她拼命。”
有人直接说:这种行为就是“坏”,是典型的“我不好过,你们也别想好过”的心理作祟。 
这名撕他人答题卡的女生感觉自己没考好,精神崩溃时,她可以选择提前交卷离场。
甚至放弃接下来的考试,都没人可以真正指责她。
但故意撕毁他人答题卡,就是令人鄙弃的人性之恶了。
面对眼前的困境,她不止一种选择,每一种选择,她都会有退路,毕竟对于她,人生才刚开始。
但是她偏偏选择了一种既害人又害己的毁灭性行为,让无数人抨击谴责的同时,也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了污点。


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备战应战紧张,父母往往会比孩子还要忧虑。
但是我们关注孩子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平时,如果家长总是灌输给孩子这样的观点:成绩决定输赢,成绩决定一切。
那么这个孩子就很容易心态失衡,而走上歧途。
之前,山东淄博一名初三学生残忍杀害同班同学的恶性事件,至今让人扼腕叹息。

行凶者秦某,预先躲藏在同班同学马某的小区单元楼道处。
待马某一出现,秦某丧心病狂地拿出刀,一刀刀看向毫无准备的马某。
一共13刀,刀刀致命,凶残程度惨不忍睹。
仅仅因为马某经常考班级第一,而秦某排名第二,便怀恨在心,想要除掉马某。

“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名了!”
无法想象,这句骇人听闻的话,居然从一个14岁的孩子嘴里说出。
秦某固然穷凶极恶,但是他的父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悉,哪怕秦某成绩优异,但在他父母的眼里,常考第二名的他还是不如第一名的马某。
在攀比中,秦某燃起了嫉恨之火,心理极度扭曲后,竟然犯下了杀人的滔天大过。
父母再捶胸顿足地后悔错误的教育方式,也无法弥补一条鲜活生命的陨落。
在学校里,孩子如何对待成绩,如何对待同学,走进社会后,孩子就如何对待业绩,对待同事。
这一切是好是坏,起初都是从父母的一言一行中,孩子慢慢看到、体会和学到的。



相比于高考决定人生,家长们更应该告诉孩子:
人生起起落落,心态才能决定一切。
有一个好的心态,理性地对待成绩,孩子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这两天,抖音上一个妈妈在高考考场外的一番话,感动了众多网友。

这个妈妈告诉记者,她不想给孩子压力,所以孩子根本不知道她会在考场外等候。
当记者问她:“会接孩子一起回去吗?”
她说不会,只是想要默默地陪伴,万一孩子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家长可以第一时间赶到。
最后,记者问到孩子高考完,你想对他说什么时,这个妈妈温柔地说:“走到今天已经是胜利了,孩子,不管你考好考坏,爸妈都在家等你回来。”
这个妈妈的话不仅温暖了她的孩子,也湿润了很多大孩子的眼睛。
视频下面的高赞评论,是这样说的:
“中国这样在乎过程,不在乎结果的父母太少了。”

深以为然。
父母心态好,看重孩子过程中的努力,而不是唯结果定输赢,孩子才会有健康的心理,才会有健全的人格。
懂得足够努力,不负自己,懂得努力后,失败也无需妄自菲薄,可以重头再来的孩子,才是家庭教育的最大成功。


心理学博士林文采,提出过一个“心理营养”的概念。

心理营养,来自于重要他人的肯定、赞美、认同


她认为心理营养和生理营养一样必须,没有足够的心理营养,人就不可能健康
作为父母,我们时常关心孩子有没有吃得好睡得好,竭尽所能地为他提供一切好的物质基础,却常常忽略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更不知道孩子真正的内心需求。
跟人的身体一样,心也会“感冒”,也会受伤,甚至久病成疾。
如果那位撕他人答题卡的高考女生,平时从父母那得到了足够多的肯定、赞美和认同,她会因为一时没有考好,就精神崩溃,行为失常吗?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孩子的问题也不是一天就突然爆发的。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该怎么给孩子提供心理营养呢?
除了常肯定和赞美孩子,我们最需要培养的是孩子的“修复力”。
什么是“修复力”?
就是孩子在觉得生活糟糕透了,自己“快完了”,想做出自暴自弃的疯狂行动时,一瞬间能帮他按下暂停键,重新燃起希望的念头。
在孩子觉得“我不如人”时,耳边能响起父母这样的话,“真正的高贵,是优于昨天的自己。”
在孩子觉得“人间不值得”时,眼前能浮现和父母相处的温馨瞬间,历历幕幕涌上心头,他怎么舍得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让父母痛心疾首的事?
这种能够把孩子从崩溃边缘拉回的强大力量,正是父母平时一点一滴渗透给孩子的“修复力”。
著名教育专家尹建莉说过:“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献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
与其说现在的孩子内心承受力差,容易做出偏激行为,不如说父母没有花足够多的耐心与陪伴去参与到孩子的成长。
希望每一个父母都能在陪伴中,用行动告诉孩子:
你无比珍贵,你比一切都重要,要永远自爱,自尊和自立。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明白:
人生漫长,不如意事常八九,千万别做伤自己,害他人的悔恨事。
因为你们的身后永远有家,有爱,有等候。

或许你还想看

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

真正的成功,就是陪伴家人

孩子的一切问题,都能用“深度陪伴”治愈


作者简介:豆妈,专栏作家,妈妈界的一股科学清流,行走的孩子营,专注科普育儿经,本文转自公众号:豆芽妈妈(mumdouya),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经授权发布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微信:fushusz(备注品牌),头条号、知乎、微博@富书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一家好店,你想要的这里都有

你若喜欢,为富叔点个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