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涨不跌到连续七月下跌 从供地角度看北京调控
当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的蔡奇在2016年底北京住建委座谈会上提出“要确保2017年房价环比不增长”的时候,你相信吗?
政府“屡调屡涨”的经验可能告诉你:不可能!
可事实是,只涨不跌的北京神话真的出现了逆转,从“3.30”新政至今二手住宅均价已经连续七月下跌,与最高点相比跌幅达8.4%。11月北京市存量住宅市场监测均价55539元/平方米,环比下降1.56%,同比涨幅1.7%(见图1)。按照这个趋势下去,到18年实现零增长不是梦。
那么,让我们看看北京政府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蔡书记在会上同时提出“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供应,从源头稳定市场预期。要培育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把‘租房住’作为实现住有所居的重要手段。”接下来,看看北京政府的实际行动吧。
2016年北京供地可谓少的可怜,全年北京市成交住宅用地18宗,总建设用地面积1,453,381㎡,总规划建筑面积3,795,971㎡,其中,住宅用地共9宗,规划建筑面积为3,252,645平方米,占比约86%;5宗用于建设自住型商品住房,共321,526㎡,占比约8%;4宗土地用于建设公共租赁房,共221,800㎡,占比约6%。(如图2)
而今年则有了大刀阔斧的供地动作。2017年1月至今,北京市已成交住宅用地69宗,总建设用地面积5,319,172㎡,总规划建筑面积9,408,988㎡(见表1),其中,6宗土地用于建设“共有产权住房”,建筑面积共951,966㎡,占比约10%;20宗土地用于建设“自住型商品住房”, 建筑面积共1,828,562㎡,占比约19%,3宗土地用于建设定向安置房,共73,807㎡;1宗土地用于建设限价房,面积为47,005㎡(如图3)。
可以看出,2017年住宅用地大幅增加,土地面积为2016年3.7倍;但规划容积率有所降低,建筑面积为2016年的2.5倍;增加的供地中有三成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为2016年的5.4倍,商品住宅建筑面积为2016年的2倍。
同时,北京市2016年10月以后采取了“限房价、竞地价、竞自持比例”的政策,房企自持比例大幅增加。
2016年北京市共有4宗住宅用地含企业自持比例、共计620,33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商品住宅由竞得企业自持(见表2),占总住宅建筑面积的16.34%,非自持商品住宅规划建筑面积为2,632,315平方米。
截止到2017年12月7日,北京市2017年共有21宗商品住宅用地含企业自持比例,共计879,101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商品住宅由竞得企业自持(见表3),占总住宅建筑面积的9.34%(占此21宗地块建筑面积的33%)。因此,2017年非自持商品住宅规划建筑面积为5,628,547平方米。
综上,2017年商品住宅非自持规划建筑面积为5,628,547平方米,同比2016年的2,632,315平方米增加113.8%,涨幅明显;
2017年商品住宅自持规划建筑面积为879,101平方米,同比2016年的620,330平方米上涨41.7%;
2017年保障性住房规划建筑面积为2,901,340平方米,同比2016年的543,326平方米上涨434.0%。
无论是商品住宅供地、商品住宅租赁供地还是保障性住房供地,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无疑给市场释放了强烈的“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这一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立的信号,体现了政府坚定的“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决心。所以,你觉得18年北京的房价会怎么样呢?
注:本文由中估联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妍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房地产数据中心,转载文章需在文章前写明作者、公司及转载来源,违者必究。
你可能还想关注:
房地产数据中心
让数据揭示价值
合作请联系021-62600506
market@caad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