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知道和平饭店里那件绝美漆器背后的故事吗?|财色双全

2017-06-25 财色双全 究竟VIDEO

作者:路俊 石留骏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5086zj1vo&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本文字数:1104,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项军,上海工艺美术大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1972年进上海漆器雕刻厂学艺,那年他才16岁,一晃,做漆、学漆四十载,不知不觉都快要到退休的年纪了。在上海的一个老房子,他享受着自己的人生。


在上海市徐汇区一个老房子里,项军先生和他的几个好友一起做着木川涧漆艺空间,享受着漆艺文化给他们带去的快乐与悲伤。

 

学徒那会,项军先生住在厂里,每当下了班,人去楼空以后,教他刻漆工艺的陈师傅就给他开小灶,指导他练刻漆的基本功。刻圆点,先一点一点刻成行,然后再点成片。天天如此,非常枯燥。


陈师傅告诫:“万变不离其宗。徒手刻花、刻草并不希奇,以后肯定会超过我,但这是基本功,基本功是要花功夫的,不能偷懒。”



这些话,很多年以后项军先生才慢慢体会到其中道理。而他现在也会和他的学生讲这些经验,不过,他们也要在若干年后,才会真正明白这些经验之谈吧。

 

做漆,是一个漫长等待的过程。业内有一句行话叫做“慢就是快”。大漆干燥是由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决定,它会随一年四季天气变化而变化。


做漆,是一个考验人耐性的过程。上漆、阴干、打磨,等等,几十道工序下来,一件完整的漆器作品少说也要几个月的时间。



做漆,也是极考验定力与品位的过程。它没有陶瓷窑变的戏剧性、没有繁复的竹编显露在外的工艺、没有织物触手可及的丰富肌理——漆器是安静而沉稳的,精致却又内敛的,其温润之感,只有靠眼睛观察和用手触摸方可体察。

 


漆艺在中国两千年前的汉朝达到顶点,汉以后随着瓷器的功能性被发掘,漆器逐渐离开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漆艺在这几年又作为一种工艺形式,重新登上了复兴文化的舞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漆艺这一传统工艺,正在硬装软装、高端艺术品、家饰家居等诸多领域,重新找到适合现代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项军及木川涧团队主要在大型空间环境中,实践着漆艺的应用。像上海的和平饭店、东方体育中心贵宾厅、中国电信浦东总部大堂,招商银行浦东VIP接待中心等,都能见到漆艺的运用。



多数人对漆器中用的生漆有些误解的,生漆又叫大漆,有别于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化学漆,它是一种从漆树中流出的汁液,无毒无害、防腐耐酸,属于纯天然的环保材料。用生漆制的碗、筷、勺、盘等都是盛放美食的绝佳器具。无一例外地,每次用漆器款待客人享用料理时,即使再普通的食物,也会品尝出某种仪式感。



有时候感觉做“漆艺人”挺苦的,要做设计、做工程、做定制,做一大堆看似无关的事情来养活对漆器的热爱。这一路无数次想放下漆器,又无数次地心有不甘,总想着还有许多想法没来得及用漆器去表达啊,要不就再坚持一下吧。

 

最后,项军先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漆艺的人,另一种是,因为没机会接触漆艺,所以还不知道自己喜欢它的人。”


究究有话说:


匠心是一种责任与执着。


每一件手工艺术作品都凝聚着手工艺人的情绪、思想、热忱,以及耐心。他们能够透过自己的作品,将他们对于美对于世界的理解传达给我们。下一次如果您路过和平饭店、东方体育中心贵宾厅、或者中国电信浦东总部大堂,记得停下脚步,静静欣赏一下这些以匠心造就的漆艺吧。


大家周一见,一起用“匠心”加油工作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