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润新语26 | 宣昆:语文数学谁重要?
今天是一个平常又特殊的日子。2017年5月6日,北京沙尘暴影响到上海,空气质量差,建议不要出行。今天是高考改革后第一个“小三门”的考试日。家长们、老师们穿着大红的衣服,带着浓浓的祝福送孩子赶考。今天是上海民办小学对幼升小孩子的面试日。于是,另一批家长带着孩子,带着迷茫,带着焦虑,背负满满的期望去应考。
可怜天下父母心,使得沙尘暴完全找不到存在感。
前段时间风靡全国的“诗词大会”和今年情人节上海市教委对奥数竞赛的监控,使得大家的风向标一下子从数学转到了语文。大语文的概念也在二十多年后又被拿出来炒作。然而,一场幼升小的考试。又重新让家长们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今天迷茫的绝不仅仅是学生,家长们也开始迷茫了。
数学和语文,到底哪个更重要!?
如果我说数学和语文都重要,估计会被鄙视。但是如果我说数学和语文不分家,又有多少人会赞成呢?当然我还要进一步说,所有的学科是一个整体,他们组成了我们的知识体系,我们的世界观。谁也不该将他们分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一个统一的世界,而愚蠢的人类却要将它分类。
作为一个理科生,很少在别人面前说我喜欢语文(说了也没人信)。殊不知,我是真的喜欢语文,喜欢吟诗作对,喜欢咬文嚼字。而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语文和历史、地理、政治甚至数学、物理联系起来。你会体验到不一样的味道。
比如,我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有一个习惯,我会将一张三国时期的中国地图铺在桌上。边看书,边看地图。曹操攻打袁绍的冀州的时候,刘备从汝南偷袭曹操。曹操回头打败刘备后,刘备去荆州投靠刘表。当一连串的古代地名贯穿在一次次战争中,一般总会看得晕头转向。但是对着地图看小说,整个战争的行军路线就非常清晰了。
再比如,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每当我读到这句诗,就职业病地联想到一个物理知识。那就是高山上的气温要比平原低,所以春天也来得晚一些。
以上其实就是二十年前提出的所谓的大语文,就是把单薄的语言文学,变成全息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从作者自身经历、时代背景、地理环境、政治需求等各方面去研究,最后再来考虑字词句段篇章。自古以来,我们延续文化文明使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不过这种方法对初学者本身的积淀要求太高,以至于很多人无法践行。
时至今日,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对于阅读者本身的积累要求就不那么高了,因为很多信息,特别是相关信息,都可以很快很容易地获得。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历史地图,以前是很难集齐的。但是现在,可以很容易地获得战国各个时期的地图。再做成连贯的动画后,一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大电影就可以直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因此,我觉得大语文的概念还是不够全面,我更愿意把所有的知识看成一个整体,向大家提出我的知识全息观。而这种全息的知识体系,以前很难学习,现在的大数据时代,确实可以做到去融会贯通地去学习。
那么对于当代学生来说,语文和数学到底哪个更重要?语文到底与理科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语言是逻辑的基础。语文对于数学来说,无疑是重要的。这点很早之前苏步青就提到了。苏步青是数学家,建议清华北大自主招生第一科先考语文。第一场结束就赶紧阅卷,语文不及格的,就可以退场了。苏步青甚至说了这样一句狠话——语文你都学不好,你还能学好啥。
这个问题的具体因由,苏先生没有直说。我以为,只有拥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你才能够真的明白其他科目在讲什么,如果对于一个数学大神,连题目都读不懂,如何进行下一步的运算和推理。一个科学家,连论文都写不好,如何将研究成果流芳百世。
其次,语言功底是情商的助手。李鸿章“屡战屡败”的奏折,被曾国藩改为“屡败屡战”。不仅没有被上头责备,反倒得到了嘉奖。只是调动了语序,效果却是大相径庭。
再次,数学逻辑又恰恰是表达能力的提炼。比如,韩愈的文章《师说》里开篇第一句话: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啊;这是什么套路,是数学定义呀!定义完了以后,他通篇在证明这个命题。我断言韩愈肯定没有学过高等数学,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将数学逻辑和语言文字融会贯通的大师。
再比如苏轼,那就比韩愈玩得更高级了。苏轼有首卖萌的哲学诗歌,运用了数学中常用的反证法。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翻译成数学语言是这样的——
命题:试证明琴上没有琴声。
证明:用反证法:假定琴上有琴声,那么放在匣中应该自己会鸣的。但是现实状况表明,琴在匣中不鸣。矛盾。因而原命题正确。同样的招数,苏轼再次证明了,声音不在人的指头上。
可见,苏轼的数学思维是相当不错的,一首诗玩了两次反证法。他和韩愈的文章高明,绝不是简单读熟了四书五经,背点作文选就能达到的。
贾岛则把高度拉到了奥数的境界了,他也写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只在此山中”意味着肯定存在,但是到底在哪里?“云深不知处。”我知道存在一个这样的数满足题意,但是这个数多大我还不清楚,我只能算到介于哪些数之间,通过枚举来逐个排除,不正是做数学题常用的方法吗?
文章要有灵气,是多方面的积累。不一定局限于本学科。正如陆游说的那样:如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都是考试必考科目。我们都难以说清到底谁更重要。中考也好,高考也罢,最终要看的还是总分。所以,在考试的江湖里无法说谁更重要。如果没有语言的衬托,可能无法描述完美的数学逻辑关系;如果没有完美的数学逻辑,也可能使人摸不清文章重点。
但是这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数学是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强化训练,提高某一阶段的考试分数的。而语文不行,语文的能力是靠日积月累的。现在很多学生,尤其是家长,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把大量的课外时间花在理科上,从而严重打压了语文学习的时间。我个人认为这是不可取的。
这么说吧,我们凭数学上华山论剑,而华山之巅比试的还是语文。我们不要非得分出哪个比哪个重要,因为这样容易顾此失彼。我们的知识体系是全息的,应该全面发展,融会贯通地去学习。
(作者为英国诺丁汉大学顾问 上海奉贤区尚贤培训学校创始人)
往期精彩 自然·活力·和润
要闻 | 乐业育才铸辉煌 不忘初心谱新曲——奉贤中等专业学校荣获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奉贤教育
微信ID:fengxianjy
http://www.fx.edu.sh.cn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