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润新语44 | 程美华:在家校沟通的路上

2017-06-10 奉贤教育

(一)

     二十多年前,在我初为人师的时候,在我眼里,家校沟通是家访。

      我会在乡间的小路上,骑着自行车,走向学生的家庭。有时,要相距几里路,才骑到另一位学生的家里;有时,会享受村子里陌生的犬吠追赶;有一次,在颠簸的小路上,把我新买的准备做嫁妆的“小木兰”震碎了一扇小门……

      在这样的家校沟通路上,遇到更多的是一个个忙碌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家庭。

(二)

     十多年前,仍是担任班主任的时候,在我眼里,家校沟通有家访,也偶有请家长来访学校的,有时是一些文字的交流,更多的是电话联系。家里的电话似乎成了我的专用。有时,一次晚饭或一次洗头的时间,真会有“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的情景。记得,一次非典的非常时期,我们的填报志愿家长会是分几批,相约社区的门口开展的。

     最难忘的,还是家访。我依然骑着辆自行车。按照提前的预约和地理规划,从早餐后出门,一直到傍晚,除了小吃店午餐一刻,一整天可以收获八、九家的家访。

就是这样的家校沟通,让我走进一个个家庭,我读到了一部丰富、精彩的“家庭书籍”。走出去,主动家访,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那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也是家庭教育的补充,更是班主任工作的乐趣。

     在这本“家庭书籍”里,你会读到平时不了解的一个个真实感人的家庭故事。走访,让我读到了一份真挚的亲情。懂事的冯学生刚四个月,爸爸就离开了人世。自此,母亲一手把孩子拉扯大。幼儿园时的孩子眼红别的孩子拥有糖果。却让母亲捏得他直哭,心疼他的母亲也哭了。从此,孩子会学着母亲的口吻说:“妈妈,吃东西真不合算,吃下去就没了”说得母亲直掉眼泪。

     走访,让我读懂了一个谎言。那是我接任初三班级时。班中的学习委员磊同学,一直是班中的佼佼者。可一次测试后,发现其成绩退步了。其实,他戴着的眼镜已模糊了,却为了不增添家庭负担,连黑板上的字看不清都不愿告诉父母,谎称自己看得出,不愿配新的镜片,宁愿自己多些麻烦。当母亲明白后呜咽着诉说自己经常把家庭困难告诉孩子。该生父亲长期病休在家。每年要看掉4-5万元医药费,只靠母亲一人上班,有时,只得靠亲戚帮忙。于是,孩子也从不奢求什么。

     走访,让我呵护了一颗脆弱的心。吴学生,一个大大咧咧、泼辣的女孩。原本挺优秀的一位女孩,却为没有同桌而烦恼。上课有时心不在焉,成绩明显退步。与她同桌过的男女生共有八位,均因受不了这般“凶”而提出调离。走访中,了解到她的雄心壮志和特殊的家庭,了解到她的需求,于是信任她、欣赏她,让她重拾信心。

      ……

      走访一个个学生的家,让我走进了一本本耐人寻味的书,与书中的人物一起关注,一起感受,一起分忧,一起享受……这是我永远阅读不完的。

(三)

     现如今,家校沟通的方式丰富了。不必说之前常用的方式,也不必说短信、QQ、微信等联系,就以活动为载体的家校沟通活动已是常态化了。

     在奉贤区家教中心的指导下,我们的家校沟通,不只是家校彼此了解,更在彼此的学习、督促、共进。我们不只是走出去,也不只是走进家庭,也携 44 33985 44 14989 0 0 4043 0 0:00:08 0:00:03 0:00:05 4043走进兄弟学校、走入更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如市新空气教育论坛的分享等。我们开展家长开放日,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我们召开家委会会议,共享教育智慧,齐扬优良家风;我们组织亲子阅读、亲子交流、亲子游戏、亲子征文,让智慧的家校合作“惠”及每一个孩子。

     如给家长创设舞台,彼此分享家庭教育的智慧。家庭教育的经典,不只是通过书籍的阅读获得,更在交流中感知收获。优良的家风、家教、家训,历来为社会所看重。从朱子治家格言到傅雷的家书。从蒙童的《三字经》《弟子规》,到家喻户晓的“岳母刺字”“孟母三迁”。这些家庭教育的经典是孕育人才的极好典范。

     但我们家长们的家庭教育智慧,却那么感性又立体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和孩子一起学习进步》的分享让我们明白:面对初中的起始年级孩子,规矩和兴趣的重要性以及聪明的点滴做法;《2016年的成长记忆》的分享,让我们敬佩家长的勇气和坚守,敢于面对孩子的一次错误经历,积极引导孩子学会管理零花钱。《家风小故事》的分享,让我们坚信:一位孩子礼貌懂事、乐于助人、富于正义感的好品质源于明礼诚信的家庭。《母亲,比任何人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分享,让我们看到小小发明家的成绩离不开一个母亲对于儿子热爱科学,一路支持,一路陪伴,小心呵护,用心培育。《陪孩子一起“走”》的分享,让我们懂得:面对有个性的孩子,理解他,包容他,信任他,鼓励他,平等地对待他……

      在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交流中,会有家长激动地道出“真想把自己的孩子缩回肚子里去”!诚然,人生没有彩排,成长没有重来!


(四)

     我想,良好的家校沟通,不是简单的语言或文字的沟通,也不仅靠良好的沟通技巧,如家校沟通的文章里提到的“三个一”,一把椅子,当家长来的时候,给家长一把椅子,最好是当着家长的面擦一下椅子;一杯茶水,在办公室要常备茶叶和一次性水杯,让家长感到温暖;一种平等,对家长以礼相待,不居高临下。很多时候,是我们班主任、学校工作理念和能力的体现。“家校沟通,表是沟通,里是做事”,我很认同这句话。良好的家校沟通,是给孩子的成长注入正能量,是把孩子的行为展现在家长面前。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人生的首位教师。学校教育和学生的某一个阶段相联系,而家庭教育贯穿一个人的始终。 我们从不同角度共同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学校和家庭各自发挥优势,携起手来形成教育的正能量。我们教师和家长都应在正确的价值目标指导下,相向而行,从而实现少年强民族强国家强的中国梦!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家校沟通,任重而道远!家校沟通,风雨同舟,和衷共济,永远在前行的路上!

(程美华,奉贤区教院附中政教主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奉贤区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志愿者。曾获市“雏鹰中队”优秀辅导老师、区第二届“奉贤区优秀中青年教师”称号、区“优秀骨干教师”称号、区园丁奖、区行政嘉奖、第三期上海市农村语文教师培训者研修班“优秀学员”等荣誉。教育格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链接


“和 润 新 语——引领奉贤教育创新发展的思想沙龙”征稿启事

宗旨:

       交流新思想,激发新活力,推动新实践,传播正能量,为建设“自然·活力·和润”的南上海品质教育区集聚智慧和力量。

要求:

1.主题内容:重点围绕教育和人文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经验成果和理性思考等,内容务必为原创。

2.行文篇幅:不求大而全,一般一事一议,文风随和、娓娓道来、篇幅凝练,最好能选配一些合适的图片等,可读性要强,不要写成学术论文或小结报告。字数控制在2000左右(1500—2500)。

3.征稿对象:全区在职和退休的奉贤教育人,以及关心支持奉贤教育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

4.刊发渠道:每周双休日在“奉贤教育官微”刊发,同时在奉贤教育网刊发,并选择部分在《奉贤教育》(综合版、科研版)、《奉贤教育工作简报》上刊发,并积极向各级媒体刊物推荐。一经录用,支付稿酬。适时将汇编成书。

5.投稿邮箱:fxjyhrxy@163.com。请务必在稿件上署上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作者简介,并发送个人电子照片1张(2M以上)。


往期精彩  自然·活力·和润

要闻 | 奉贤区爱贝早教中心:唱响公益早教 惠及万户千家

要闻 | 奉贤区领导庄木弟 华源 王霄汉 徐卫 倪闽景接见DI全球总决赛夺冠的奉贤学子

要闻 | “关注家庭教育,家校合作育人”奉贤区家教中心受邀参加2017全国家校合作经验交流会议

奉贤教育

微信ID:fengxianjy

  

http://www.fx.edu.sh.cn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