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润新语54 | 赵君:兼爱非攻

2017-06-25 奉贤教育

        记得少年时,初读《墨子》,但觉晦涩难懂,只能似懂非懂,不求甚解得来解读。如今,自己已然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虽在教育这条路上前行的踉踉跄跄,但各方面也得到了不小的成长。《墨子》其中很多东西已经忘记,但“兼爱非攻”四字至今还是余音在耳,不曾忘却。我想,以“兼爱非攻”的理念设计课堂教学,是否能让自己教有所成,孩子学有所得?

通过分层设计达到教学中的“兼爱”

      学生进入初三之后,两极分化现象尤为突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繁重的学习任务给吞噬,再加上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不高,在这种形式下,教师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就有了很大的难度。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长,教师就要针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地实施教学和辅导。

      备课时,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实验准备课都坚持与各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如针对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智能的差异,在课堂提问、例题讲解、巩固练习上有区别,所要求的思维程度不同,强调针对性,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课堂教学中改变授课形式,保证在整节课既有面向全体的“整合”环节,又有兼顾优、差生的“分层”环节,做到“分层”而不散,“整合”而不死,既要自然地融进预习、新授、质疑、辅导、巩固、小结的正常教学程序,又要较好地解决各层次间的差异。这堂课上,这方面还做得非常不好,自己还需要长时间得磨练自己的教学技能与能力。

      学生作业也进行分层设计。一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中下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切实减轻了中下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二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好中上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巩固练习题目。

通过及时的课堂反馈达到教学中的“兼爱”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控制过程。为学生提供反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并改进其学习效果。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既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态度、评价、愿望和要求,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知识的深浅程度。反馈不是如同镜面反射,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一,思维品质不一,他们在摄入信息方面存在个体性,因此反馈亦会呈多样性。教师在接受或提供反馈时,要保证公平与开放;乐意倾听不同学生的不同观点,并灵活地进行反馈。对基础相当弱的学生、自信心弱的学生多鼓励,多提供参与机会,对于其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过于自信的学生除了表扬之外,还要指出不足之处。

       由于我们学校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比较差,对自身物理的学习也不自信。整堂课中要鼓励学生,无论是多小的成功,他们都会得到大大的肯定与赞美,无论是好学生还是学困生几乎关注到了所有的学生,让他们产生了“我能学好这堂课”的信心。甚至让一些学困生认认真真听了整节课,而不是像往常一样感叹“好难听不懂”,然后发呆开小差。

        回想以往的教学,自己好像忽略了这种对学生“兼爱”的方式,还不时得会觉得 “这么简 46 32482 46 14987 0 0 935 0 0:00:34 0:00:16 0:00:18 3075 46 32482 46 14987 0 0 876 0 0:00:37 0:00:17 0:00:20 3026单的题目做对是应该的”。很多时候没有如此注重学生学习自信的培养,错过了不少鼓励学生的机会。

教学过程和效果要注重“非攻”

        若说到自己平日的教学,用“急功好利”四个字概括那是再恰当不过了。生怕一节课自己少讲了几道题。殊不知一节课的好坏不是取决于老师教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学到了多少。

        所以,在复习课中应该抓住“前提条件”,不急着灌输学生解题的方法,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应了那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学生知识点出现错误,也没必要立马纠正,而是“顺其自然”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就这样让自己和学生处在“非攻”的状态,知识点娓娓道来,使学生真正做到了做学习的主人。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打结实了何愁大楼不起。想想自己做的尽是“空中楼阁”的事,汗颜汗颜。

        总之,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希望自己能把“兼爱非攻”放在心中,做一位更“有爱”的老师!

(赵君,奉贤区青村中学青年教师,2013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本科学历。毕业近4年,一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教学基本功扎实,注重实效,善于反思。论文《声学实验改进与教学》曾获上海市三等奖,微课评比获区级奖励。)


链接

“和 润 新 语——引领奉贤教育创新发展的思想沙龙”征稿启事

宗旨:

       交流新思想,激发新活力,推动新实践,传播正能量,为建设“自然·活力·和润”的南上海品质教育区集聚智慧和力量。

要求:

1.主题内容:重点围绕教育和人文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经验成果和理性思考等,内容务必为原创。

2.行文篇幅:不求大而全,一般一事一议,文风随和、娓娓道来、篇幅凝练,最好能选配一些合适的图片等,可读性要强,不要写成学术论文或小结报告。字数控制在2000左右(1500—2500)。

3.征稿对象:全区在职和退休的奉贤教育人,以及关心支持奉贤教育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

4.刊发渠道:每周双休日在“奉贤教育官微”刊发,同时在奉贤教育网刊发,并选择部分在《奉贤教育》(综合版、科研版)、《奉贤教育工作简报》上刊发,并积极向各级媒体刊物推荐。一经录用,支付稿酬。适时将汇编成书。

5.投稿邮箱:fxjyhrxy@163.com。请务必在稿件上署上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作者简介,并发送个人电子照片1张(2M以上)。


往期精彩  自然·活力·和润

要闻 | 青浦区姐妹园来奉浦幼儿园参观学习

要闻 | 奉贤区小学课程教学工作会议召开

要闻 | 品质教育需要品质保障

要闻 | 2017年奉贤区未成年人暑期工作会议召开

奉贤教育

微信ID:fengxianjy

  

http://www.fx.edu.sh.cn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