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润新语87 | 卜琴华:备课变奏曲
卜琴华
序 曲
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时代前进的印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社会发展变迁的历史。作为一个出生于上海农村的“60后”,一名现代中学教师,我每天都在重复着作为教师最基本的工作——“备课”,然而就是这最基础、最简单的工作,它见证了祖国改革开放30年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贫穷、物资匮乏到富裕、文明和谐的发展过程,也正是这最基础、最简单的工作,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演绎出动人的乐章!。
第一乐章
备课,是我从小就熟悉的一个名称,因为父亲是教师,时常会在晚上备课。那时我们总是和父亲一起坐在饭桌前,父亲备课、我们做作业。天热了,父亲会一手写字,一手拿着蒲扇,替我们赶走炎热,冬天,母亲会为我们准备好一个“烫婆子”,让我们姐妹轮流取暖,而父亲总是说“不冷”。那时我想,如果一年四季没有夏天和冬天那该多好,父亲就不需要在备课时还替我们打着扇子。
第二乐章
年轮不停地转动,当年的小女孩成为了一名初中教师。晚上,我在既是卧室又是客厅兼书房的一间房子中备课。一本硬抄本、一本教科书、一叠从图书馆借来的参考书,就成了我白天三尺讲台坚实的后盾。夏天,家中添置的一台电扇当然又是我们姐妹的专利用品,父亲在备课时还是习惯地摇着扇子。为了不影响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母亲总是会放弃看电视的机会,在旁边打着毛衣,让我们在徐徐凉风下安静看书、工作。结婚后,我还是延续着晚上备课的习惯,而喜欢看电视的爱人也改变了自己的喜好,养成了晚上看报的习惯,还说是“妇唱夫随,共同进步”,当然,我知道这是爱人为了不影响我的工作而放弃了自己看电视的爱好。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能有自己的书房,让我可以随意堆放书籍、随意舒展手臂,而母亲和爱人也可以随意观看她喜爱的电视了。然而在当时只能满足基本生活条件的时代,要住上宽敞的住房、住上有自己独立书房的住房,那简直就是奢望!
第三乐章
在工作的第十个年头,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书房了,我可以在自己独立的书房内备课了。
当第一次在自己的书房内备课时,看着书橱内叠放整齐的参考资料,我似乎感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更清晰了,当然之后的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了。能拥有自己独立的书房真棒!
为了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在备课时我就通过各种途径自制教学挂图、教具。有时为了剪贴一副挂图,不得不“忍痛”剪下参考资料上的图片,有时实在是舍不得“破坏”参考资料,就买了两本资料,一本珍藏、一本剪贴。在我的书桌上,剪刀、浆糊和水彩笔、各类大小不等的纸张是必备工具,有时为了追求最好的效果,会撕去好几张草稿,为此备课到半夜时常是家常便饭,但我也乐此不疲,因为十年前的奢望竟然能够变成现实,我已经很满足了,我没有奢望了!
第四乐章
2000年的9月,教育局为每所学校的电化教室配了一套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大屏幕。我们就像看新娘子一样,争先目睹多媒体的神奇:图片和文字可以复制、粘贴,可以不用剪刀和浆糊;板书可以预先存在电脑里,不必再费劲抄写在黑板上;写错的文字可以删除重写,不需要橡皮、不需要涂改、更不需要撕了重新再写;可以将课件做成动态的,让枯燥的文字鲜活起来……那时我就决心要节约家庭开支,攒钱买电脑!
第二年的春节,一台崭新的电脑摆在了我的书房内。捧着电脑使用说明书,我一个星期足不出户,研究了电脑的使用方法。备课的形式发生了革命性转折:第一、教案不用抄写文字,直接将备课内容输入电脑,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可以在电脑中及时修正;第二、课堂教学资源可以在网络中及时查找、下载,用PPT的形式展现给同学们,书本上枯燥的文字活动起来了。第三,几乎是将图书馆搬到家里了,我可以随时查阅相关教学资料,不必上图书馆捧上一大叠书回来。在电脑上备课的感觉真爽!
由于学校中只有一套多媒体设备,教师们如果需要运用多媒体上课,必须提前一周、甚至二周到电化教室去登记,否则就轮不到你使用了。那年的3月,我承担了市级青年教师教学比武课的任务,“多媒体”就成了我备课、上课的好帮手,“在学校可以随时使用多媒体”也成了校长给我的特权,同事们很羡慕我的特权,在比武课试讲时,我总是很得意地让学生在原来的教室内排队,然后整齐的来到电化教室上课,同学们当听到要到电化教室上课,也都兴奋不已,学习情绪高涨。在市教学比武课上,我前期的备课准备在多媒体的配合下,演绎得完美流畅,得到市级专家及同行的一致称赞,荣获市一等奖。比武课之后,我多么希望每一节课还都能进入电化教室,把“完美流畅”接续演绎下去,但我也清醒的意识到:其他教师迫切进入电化教室上课的心情和我同样强烈,我得“识相”点。那时我又有了新的愿望:如果每个教室内都能配备一套多媒体设备,老师就可以将精心的备课在普通教室中“完美流畅”的发挥,那该多好!但由于受到财政拨款经费的限制,学校已无经济实力再置办多媒体了,我的愿望又成了奢望。
第五乐章
一晃工作20年了,上海市政府为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教室、活动室、实验室、会议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我十年前的奢望再一次成为了现实。而且,更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为了让全体教师的备课更规范、查找资料更便捷,教育行政部门为每一位教师的办公桌上都配备了一台液晶电脑。无纸化备课、备课资源网上共享、运用远程教育进行校际之间的备课交流……,我已经很习惯地享受着这一切!
尾 声
30年岁月如歌,30年翻天覆地。
当年的青年教师,如今已经成长为奉贤区“名教师”、学校的校长。教学“五环节”中的首要环节——“备课”,也成了我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
备课,是否注重学生+教材?
备课,是否把电子白板、PPT、点阵数码笔、平板电脑有机融合?
备课,是否落实了“三维目标”?
……
我已不再关注备课的外在形式,而更关注备课的内容与实效!
回忆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轨迹和收获,当年父亲在小屋里边备课边帮我们摇“蒲扇”的情景已成为永久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住房、熟练的键盘、快捷的网络……,我感受着作为教师的一种温暖、一种幸福、一种春意。
未来的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我将继续以“备课”为基调,和我的教师团队一起,共同演绎 “自然、活力、和润”的教育旋律,一路奋进,一路凯歌!
(卜琴华,1966年3月出生,奉贤区肖塘中学党支部书记兼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奉贤区第二届“名教师”,曾获上海市“五好”文明家庭、奉贤区“三八”红旗手、奉贤区“五一”劳动奖章。)
点
链接
“和 润 新 语——引领奉贤教育创新发展的思想沙龙”征稿启事
宗旨:
交流新思想,激发新活力,推动新实践,传播正能量,为建设“自然·活力·和润”的南上海品质教育区集聚智慧和力量。
要求:
1.主题内容:重点围绕教育和人文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经验成果和理性思考等,内容务必为原创。
2.行文篇幅:不求大而全,一般一事一议,文风随和、娓娓道来、篇幅凝练,最好能选配一些合适的图片等,可读性要强,不要写成学术论文或小结报告。字数控制在2000左右(1500—2500)。
3.征稿对象:全区在职和退休的奉贤教育人,以及关心支持奉贤教育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
4.刊发渠道:每周双休日在“奉贤教育官微”刊发,同时在奉贤教育网刊发,并选择部分在《奉贤教育》(综合版、科研版)、《奉贤教育工作简报》上刊发,并积极向各级媒体刊物推荐。一经录用,支付稿酬。适时将汇编成书。
5.投稿邮箱:fxjyhrxy@163.com。请务必在稿件上署上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作者简介,并发送个人电子照片1张(2M以上)。
往期精彩 自然·活力·和润
要闻 | 区人大对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未成年人指挥部工作进行专项督查
要闻 | 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学年——奉贤区教育局机关开展“和润讲堂”学习
奉贤教育
微信ID:fengxianjy
http://www.fx.edu.sh.cn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