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润新语181 | 王洁:你是谁?你是起点和归宿——对学生的一些思考

2018-01-27 奉贤教育

我从未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过“我是谁”,也很少认真去追问学生“你是谁”,但在讲台上的几度春秋,我确实是在学生的认同中寻求着自我的价值和意义。教师与学生的身份或定位的思考,是教育者明确自己教育态度和方法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其实,于教师而言,在教育中关注“你是谁”也许更为重要。

你是谁?——你是人,是教育的起点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每个教育者会思考的问题。关注学生的成长也好,培养人的心性也好,简言之,教育的目的就是使人成为“人”。

曾读到一篇案例《走下“神坛”的学生观》,我唏嘘之余也有心惊。作者是一位对学生关怀有加的教师,学生热时递水,学生退缩时鼓励,学生受到伤害时冲上去关心,但换来的却是学生种种“忘恩负义”和“两面三刀”的恶魔行径。我曾同作者一样认为“学生是天使”,相信他们的底色是纯真。而文中列举了学生种种恶行让人难以置信。

曾经,我也因为学生的不理解而沮丧难过。明明是关心他,想帮助他,但他们却认为你是在折磨他,对你满怀抱怨。

再细想,学生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他们是人。在我们接触他们之初,他们就有了不同的经历,站在了不同的起点,他们对人对事有了自己不成熟却自以为成熟的认知体系。不论他们的起点如何,我们作为老师的任务就是将他们引向一个共同的终点——成为大写的“人”。自古以来就有“性本善”和“性本恶”的争论,但这不是我们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路途中,我们可以怎样做,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即使任重而道远,应笃行之。

你是谁?你是发展中的人

在教育的路途中,我们可以怎么做?我们可以陪伴学生去发现自我,帮助他们一点点挖掘自己的潜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发展着的人。

“怒其不争”,是我们对学生最常表露出的一种态度。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和家长们过多地关注了孩子学习的“终极目标”——分数。当学生学习成绩出来后,家长们往往盲目仓促地对孩子进行评价,成绩好给予物质上的奖励,成绩不理想就是责骂甚至惩罚。

我们评价体系的偏颇导致了学生学习动机的偏差。在于学生们的交流中,我发现,更多的同学愿意认为学习是来源于外界的压力或要求。一部分同学希望通过取得好的成绩以获得关注和认可,一部分同学被迫完成任务以避免负面的评价甚至惩罚。这样的学习动机,很难引起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有时甚至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我们希望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本能倾向,引导学生“有志于学”,就要从评价策略和方式上进行转化引导。在学习过程中时时给予反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思考探究的魅力,让学生在自己的点滴进步中感受付出带来的愉悦感,树立学习自信心。

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很聪明的学生小潘。她所持有的学习动机就是避免父亲的责骂。平时她总是逃避写作业,当情况反映到家长那里被责骂后她会有短暂的配合表现,因而成绩也起伏不定。在我与家长多次沟通后,家长决定改变简单粗暴的评价方式,加强对她平时学习表现的关注,每周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小潘共同学习。在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中,小潘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并且在于家人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连续一个多学期,小潘再没有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业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

我们总在说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是一个既定的刻板的静态的终极目标,他是动态的。学生是发展着的个体,他们在各个方面有所进步,一点点突破自己已有的水平,那他就是在全面发展。

你是谁?——你是独一无二的人,是教育的归宿

有爱心无疑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之一。那位满怀爱心、周到细致、对学生嘘寒问暖却换来学生的不尊重的老师,没有感化她想感化的人,却让自己筋疲力尽、伤痕累累。我想,她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人,她把所有学生当作了同一个人去对待。

在运动场上递水加油、在军训时带水果慰问,在多数人眼中是暖心行为。但由于学生独特的个体经历,他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可能相去甚远,不排除有些人将老师的关爱行为理解为“假惺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无私付出的老师在看到老师傲慢甚至粗鄙的反应时自然难以接受。

因为学生是独一无二的人,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接近他们的内心。真正的爱心不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以俯视的姿态给对方关怀,而是想他们所想,给他们所需。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如果学生感受不到,那做再多也只是感动自己罢了。

班级上有位男生曾经因为怀疑自己去网吧被同学看见了而上课心神不宁,我察觉到异常后几次询问得到的都是沉默。为了了解他的真实情况,我用了“交换秘密”的方法。学生不敢告诉我他去网吧的事一部分源于害怕我的责骂,更多地源于我将事情说出去后受到家长的责罚和学校更严厉的批评。他需要一份安全感,将事情倾吐出来,同时让自己受到的责罚最轻。告诉他老师的一个小秘密,就获取了他的信任,同时传递出不会将他的错事告诉其他人的信息,他最终诚恳地说明了情况,并反省了错误。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需求,真正了解他们是一条漫长且须不断求索的路,但我相信,意识到他们个体的独特性,像去发觉和欣赏不同繁花的独特和美丽那样和他们相处,我们就是在做真正的教育。

(王洁,奉贤区尚同中学青年语文教师)


链接

“和 润 新 语——引领奉贤教育创新发展的思想沙龙”征稿启事

宗旨:

      交流新思想,激发新活力,推动新实践,传播正能量,为建设“自然·活力·和润”的南上海品质教育区集聚智慧和力量。

要求:

1.主题内容:重点围绕教育和人文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经验成果和理性思考等,内容务必为原创。

2.行文篇幅:不求大而全,一般一事一议,文风随和、娓娓道来、篇幅凝练,最好能选配一些合适的图片等,可读性要强,不要写成学术论文或小结报告。字数控制在2000左右(1500—2500)。

3.征稿对象:全区在职和退休的奉贤教育人,以及关心支持奉贤教育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

4.刊发渠道:每周双休日在“奉贤教育官微”刊发,同时在奉贤教育网刊发,并选择部分在《奉贤教育》(综合版、科研版)、《奉贤教育工作简报》上刊发,并积极向各级媒体刊物推荐。一经录用,支付稿酬。适时将汇编成书。

5.投稿邮箱:fxjyhrxy@163.com。请务必在稿件上署上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作者简介,并发送个人电子照片1张(2M以上)。


往期精彩  自然·活力·和润

提醒 | 为了过一个快乐祥和的寒假,请关注!

关注 | 芳菲桃源蕴新蕊——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放日活动掠影

要闻 |“我们+”奉贤教育发展专家委员会故事分享会举行

要闻 | 2017奉贤教育系统青年干部培训班举行中期成果展举行

奉贤教育

微信ID:fengxianjy

  

http://www.fx.edu.sh.cn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