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润新语199 | 宋良容:诗词路之“三境”

2018-03-11 奉贤教育

于忙碌琐碎的教学生活中,若能撇开所谓的“苟且”,寻觅到“诗与远方”,人生又夫复何求?

最近的感触,若要表达,最贴切无过于王国维的“人生三境”: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倚楼独望

作为一个自诩文艺范的语文老师,我心底最理想的教学状态就是,左右逢源、信手拈来,真正地带着学生品味文学魅力、遨游文学之海。而作为一个古代文学专业毕业、酷爱古典诗词的语文老师,又奢望自己能潜移默化、让学生走进诗词、爱上古典文学之美。所以,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在常规课之外另辟一条蹊径。

然而,这样的奢望在两点一线忙碌繁琐的“侵蚀”中日渐被掩埋,在教材、教参、练习册的“围攻”中日渐被打败。

但凡有闲时,多少个日夜沉思,多少次倚楼独望,只因心中那点星星之火仍存,仍愿它可以燎原。

又是半夜思索无眠,读着《宋词》,偶有文思,暗黄的灯光无从下笔。忽然一个念头闪过,何不学别人开一个公众号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悟呢?凌晨两点,我的谈诗品词微信公众号“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诞生了,化用的是南宋辛弃疾的句子,大概是希望自己能永远坦然淡然。版块主题是“宋老师读诗词”。

推了几篇文,慢慢觉得自己赏析太单调,就想着既是读诗词,何不加上朗诵?这时候,我忽然豁然开朗,让学生来朗诵,岂不更有意思,说不定还能慢慢达成夙愿。

本是为了充实零碎空闲的个人行为,没想到竟一发不可收拾。经我宣传,几个平时酷爱古典文学的孩子很快就被带动起来。我带着他们一起读诗品词,朗诵、写赏析、玩飞花令,我的周围每天都围着几个聊诗词谈文学的孩子,竟慢慢有了一丝学术氛围,并发展为一个不小的群体。就这样,由近三十个孩子组成的“墨韵书香”文学社就应运而生了。

“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回首那么多个低迷徘徊的日子,大抵是要告诉我,任何一次幸福来敲门,总要经历些“西风凋碧树”的凄凉,感受些“独上高楼”的寂寞,走过些“望尽天涯路”的迷茫。

憔悴无悔

任何一种爱,若不付出,就不能称之为“爱”。

文学社慢慢走上正轨,建立微信群、周末发布任务、指导交流修改、公众号发布成果,我的大部分空闲时间——晚上、课间、周末——几乎被占满,然而,这还不是我做过的最疯狂的事情。

我想,“不甘寂寞”打算带着文学社的六年级下的孩子写诗作词才是几近疯狂的举动。

诗词格律零基础的孩子们,凭着他们渐渐燃烧的对古典文学的热情,围绕在我的身边。我想,大部分时候,我是被他们的坚持所打动的。面对几近苛刻的平仄格律,面对我这个社长提出的固定主题,面对选择空间狭小的韵部,他们硬是从五言写到了七言,从绝句写到了律诗。硬是从一开始不成章句的琐碎,打磨润饰成了可读可赏的雅致作品。有的孩子一首古诗硬是修改了七八稿,我才算他过关,然而他们依旧热情不减。至此,除“宋老师弟子读诗词”之外的第二大主题浮出水面。“夏日诗局”、“秋韵诗局”、“赋别离”等文学社活动开始占据公众号的大部分版面。如最近一次孩子们以“别离”为主题创作的五言律诗,已经显得笔法流畅:

离别(仄起平收式)

杨梓星

雪冷坠青铜,天寒望白鸿,

残阳照流风,热泪溅梧桐。

有信从荒野,无人忆寂枫。

晴明风雪去,远处见苍穹。

离别(仄起平收式)

李舒晗

雨后碧山空,孤亭酒一盅。

浮云随水没,雁影过雾胧。

残月洇霜暗,清竹入夜穹。

才别即入梦,聚散苦匆匆。

而在这个过程中,牟秋宇和高子弦两个社员更是脱颖而出,表现出在古典文学方面的天赋,并开始提前在我的指导下创作词。经过不断地尝试、打磨,竟然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忆秦娥

牟秋宇

千城雪,堂前古木梧桐叶,梧桐叶。昭君青冢,却添鲜血。

漫天尘土接红月,杀声震岳惊栖鹘,惊栖鹘。何人曾记?但余枯骨。

浪淘沙

牟秋宇

初日照芳华,一曲琵琶,捧书一卷漫煎茶。沉水香中幽阑里,闲品山楂。

银月落金沙,三奏胡笳,红荷碧藕引鱼虾。溪上泛舟独自饮,夜半还家。

鹧鸪天

高子弦

云淡风轻山逾青,擎空南雁碧波清。长堤杨柳三年盛,野渡扁舟两岸行。

十月藻,九旬萍。金秋五谷旧颜更。白丁踏梦归晴晚,岁月峥嵘百业兴。

西江月·冬夜填词

高子弦

夜半红梅乱舞,三更柳絮[1]连绵。红烛未解人心烦,且与诗书映面。

青柏长枝淅沥,翠竹绿叶呢喃。妙词一阕破冬寒,欣喜不觉已倦。(注[1]柳絮:如柳絮之雪。)

牟秋宇的凄凉冷峻、高子弦的秀丽清新时常让我欣喜不已。随着作品的增多,我开始考虑专门辟出一个版块发布他们的词作。《秋宇词》、《子弦词》的诞生也就显得水到渠成了。最近,我又开始自己在他们的词作后面附上评论,有作品、有点评:

青衫湿

牟秋宇

蓝溪寒水春犹早,晨起泛轻舟。百花缭乱,穿云巧燕,柳绿桃羞。

雨歇人瘦,南飞鸿雁,一叶知秋。狼藉花落,凝眸彻夜,月满西楼。

【宋评】秋宇尤喜李易安《淑玉词》,泛轻舟、雨歇人瘦、月满西楼,可见一斑。

这甚至让我有了脂砚斋评石头记的穿越感和幸福感!

虽然多少个日子,我是伴着月光下班;多少个夜晚,我是带着诗词入眠;多少个周末,我是捧着电脑“休闲”。但个中幸福滋味,只有自己能体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使为了这点幸福日渐消瘦,又算得了什么呢?这不正是爱的意义吗?

蓦然有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想,这样的蓦然有得,正是经过了苦苦的追寻和无悔的付出,才成为必然的吧。

到现在为止,“墨韵书香”文学社的周日活动已基本成为我们固定的“约会”,“扣舷独笑不知今夕何夕”的公众号关注用户已一百余人,时不时发出的作品点击量都不小,如两次设置投票形式的“秋韵诗局”,点击量都超过了5000。

在今年10月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古典诗词创作比赛中,牟秋宇和高子弦拿下了市级二等奖;在11月奉贤区第十六届古诗文阅读大赛中,二人更是捧回了一等奖的佳绩。然而,最令我惊喜的并不仅仅在于此。

我欣喜,在于和孩子们交流时浓浓的文学氛围;我欣喜,在于于孩子与文学间,辟出一条苍翠的小径;我欣喜,在于那时时迸发的诗词之光,终将照亮我们彼此渴望阳光的内心。

于忙碌琐碎的教学生活中,若能撇开所谓的“苟且”,寻觅到真正的“诗与远方”,人生又夫复何求?

很想用林徽因的诗句描摹这段诗词之路带给我的幸福: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宋良容,女,毕业于华东师大古代文学专业,奉贤区汇贤中学语文教师。酷爱古典诗词,追求诗与远方。喜欢带着学生聊诗词谈文学,组织文学社、开设微信公众号指导学生品诗填词。数次获汇贤中学“魅力之师”称号。)


链接

“和 润 新 语——引领奉贤教育创新发展的思想沙龙”征稿启事

宗旨:

      交流新思想,激发新活力,推动新实践,传播正能量,为建设“自然·活力·和润”的南上海品质教育区集聚智慧和力量。

要求:

1.主题内容:重点围绕教育和人文等方面的创新探索、经验成果和理性思考等,内容务必为原创。

2.行文篇幅:不求大而全,一般一事一议,文风随和、娓娓道来、篇幅凝练,最好能选配一些合适的图片等,可读性要强,不要写成学术论文或小结报告。字数控制在2000左右(1500—2500)。

3.征稿对象:全区在职和退休的奉贤教育人,以及关心支持奉贤教育发展的各界有识之士。

4.刊发渠道:每周双休日在“奉贤教育官微”刊发,同时在奉贤教育网刊发,并选择部分在《奉贤教育》(综合版、科研版)、《奉贤教育工作简报》上刊发,并积极向各级媒体刊物推荐。一经录用,支付稿酬。适时将汇编成书。

5.投稿邮箱:fxjyhrxy@163.com。请务必在稿件上署上作者姓名、单位、联系方式、作者简介,并发送个人电子照片1张(2M以上)。


往期精彩  自然·活力·和润

要闻 | 上海市教委主任陆靖来奉贤调研

大调研(四)| 袁园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调研

2018年奉贤区义务教育随迁子女招生入学积分管理办法

要闻 | 吹响新号角 走进新时代——奉贤区2017届高中生国防教育入营仪式举行

奉贤教育

微信ID:fengxianjy

  

http://www.fx.edu.sh.cn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