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2017观点 | 小i机器人李鸿明:当大学校园遇上人工智能

2017-05-02 小智 金智教育研究院

小i机器人中国区总经理 李鸿明:


大家好,很荣幸,在这个会场与这么多老师、同学一起分享,我今天的话题是,当大学校园遇上人工智能。我今天给大家分享三个方面:第一,人工智能在中国,第二,关于小i机器人故事,第三,教育+人工智能实践。

 

一、人工智能在中国


大学是人类科技发展孵化器。请问在座各位大学老师,和业界同仁有没有考虑过,在未来20年有哪些技术能够改变中国,改变世界,改变人类?“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已经触及到每个行业,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是美林证券——美国一家投资银行的开篇词。不得不说,叫金钱永不休眠的华尔街,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又走到了前列。大数据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预计未来的五年,机器人将代替人类6%劳动,而在美国用机器人取代呼叫中心已经成熟。美国最大的证券销售准备了机器人做财务顾问,据了解,他们现在已经使用自动化模型工具进行投资顾问服务,主要针对25万美金以下投资项目,该服务项目将在明年被正式推出。

 

机器人做投资理财顾问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离我们有点远,但实际上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家电、银行、音乐厅、机场,甚至是10086,95555等客服,都已经在使用人工智能。与此同时,国际互联网巨头也在拼命地在改变人类的出行规则。细想,十年前的生活同现在相比,人工智能已经开始覆盖生活的各个角落。人工智能实际上就这么任性,它已经来了。国际上的三大巨头——谷歌、脸谱、IBM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推进人工智能发展,不久前就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事件,谷歌AlphaGo击败了一系列的围棋高手,最后韩国棋手李世石赢了一盘,然而在他赢了,睡觉的时候,机器人没有休息,短短时间内又读了一百万棋谱,最终击败了他。其实机器人是很可靠的,却也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从前面讲的情况来看,人工智能是一个很好的技术,小i机器人是中国最早的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公司。我们发展了16年,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市场空间巨大客服智能自动化,硬件智能人性化,营销的互动化,各式各样方方面面的产品和方案,都是我们人工智能的拓展。方方面面的产品,会应用到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场景去。国际数据公司IBC做了一个预测,2016年全球市场规模接近80亿美金,到2020年大概超过470亿美金,中国2015年估计200亿人民币,到2020年超过500亿人民币。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在中国市场将会具有巨大潜力。

 

二、小i的故事


小I机器人16年来,一直是中国智能行业的领先者和引导者,我们始终引领着人工智能商业化市场方向。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机,现在国家、政府对这方面越来越重视,2017年两会的时候,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了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整个国家的重点的主攻方向,我们有可能弯道超车。去年李克强总理参加书博会时,还与小i机器人对话。我们公司2001年成立,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在座的可能都用过MSN,2004年人机对话就是小i机器人给大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务咨询。2006年,我们在寻找公司引领方向的时候,做了第一款2B的虚拟机器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12年我们已经进入了多个行业,包括保险、银行、政府等,当然我们要感谢金智教育,因为他们把我们一块带入了教育事业。

 

小i机器人目前在中国占领了绝对的市场份额,资本市场也非常看好我们,同时我们研发,与复旦、北大等大学有联合实验室,做了很多合作。目前我们已经给各式各样约几百家大型企业,提供这项技术服务,每年有上百亿次对话互动。因为有全面的智能交互及发明专利,所以我们同时也是微软、中国移动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从最新发布的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可以看出,小i技术已经涵盖了整个细分技术领域。我们谈了这么多小i历程,那么小i到底做的什么?小i做的是自然语言理解和学习能力。我们在上海做的实际的案例,上海移动智能客服查询,看起来查询很简单,但其实就“余额查询”这一项就出现过大约250种表达方式。小i机器人目前所接触的行业、渠道各种各样,已经呈现出多业务的态势,所以小i机器人,已经无处不在。

 

三、教育+人工智能实践


下面我想说一下,我们在教育方面的实践。


人类在清单、创造、决策上有无可争辩优势,而机器人的优势在于简单环境下标准化和规模化。总有人抛出这个话题:机器人未来会代替人。但我们搞了这么多年机器人,人类被代替的不过就是在整个生活中的重复低级劳动部分,因为这样可以把人类解放出来去做一些更高级的劳动。


在同金智合作的校园百事通上线之前,我们发现学生、老师都有各种各样的痛点,普遍在于有问题不知道找哪一个部门,导致很多时候有问无答,用户感受不好。然而,通过机器人就可以统一问答入口,无需找特定人员,实时处理用户的疑虑等。


在人工智能跟机器人方面,从执行力上来讲,人工智能并行能力大于100,边际成本低;人工服务并行服务小于4人,边际成本高。在沟通环节,机器人相应速度达到毫秒级,人工服务却还在分钟级。尽管已经有了各式各样的核心技术,但现在仍是一个场景为王的时代。我们的校园百事通可以应用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从招生服务、新生服务到后勤服务等都可以提供。


小i机器人希望人工智能引擎和金智的Campushere平台结合,让人工智能在向教育渗透的时候,是先从服务入手,然后再向核心入手,从技术层面上,支持各类场景。我们都知道,一对一教育是最好的,那么在未来与金智MOOC平台结合时,就会达到这样的水平,一对一,对学生提出教学方案


很幸运,我们跟金智合作已经有了几个小小成果:


第一,南京理工大学。我们不仅提供在线咨询的虚拟机器人,也用了实体机器人,帮助在校师生解决了从入门到出门所有的问题。


第二,上海外国语大学。我们在上外的机器人叫招生机器人。大家知道,一到招生的时候,家长急,孩子急,都想早一步知晓信息,如果有机器人,就给高校解决了这个难题。运行三个月就有7436名家长和同学就询问了这个情况, 15000的回复量大大高于人工回复。


第三,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对网络依赖很大,所以信息中心需要很多员工支撑,上海交大建立的智能IT服务机器人,大大缓解了学校的压力,实现了双赢。

 

四、发展展望


大学教育是智力服务业,难以标准化,但在大学校园,每天都存在大量重复的、简单的工作任务,这些工作内容,必将被机器人接管,人与机器人的协同将让教育变得越来越美好,未来十年,人工智能技术将是教育行业最重要的解决方案!

 

再次感谢在座各位,谢谢!

 

(以上内容为会议实录,未经过嘉宾审核,略有删减)



可能你对以下内容也感兴趣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对应内容:


推荐阅读


一键GET精华帖:2016半年精华帖 2015年精华帖

资讯:一周金播报 | 学术年会 | 最新政策 | 云栖大会

智绘校园:自助服务 | 信息化社团 | 迎新 

智绘校园离校 | 复旦Ehall | 支付 | 年度考核

智绘校园:职称评审 | OA 人事教职工服务 

先锋对话:李志民俞敏洪 | 涂庆华 宓詠 许维胜

行业观察:行业报告(上)行业报告(下)

行业观察:政策合集(上)| 政策合集(下)

行业观察:高校云盘 | 大数据+教育

干货攻略:移动校园 | 微信企业号 信息安全 

干货攻略:大数据 | 安全与运维 | 流程梳理 

干货攻略:虚拟化 | Dr.Wise科普

最新活动:线下训练营 | 线上直播课 | 教师节程序员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