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I产品沉思录:浏览器插件

zlbigger 把自己产品化
2024-11-27

之前在《AI 产品沉思录:以monica为例说说AI 应用的打法》,Monica 就是通过浏览器插件“起家”,关于为什么选择浏览器插件,创始人当时是这么说的:

「它可以根据用户浏览的网站或场景,提供相应的功能,实现对功能的分发。浏览器插件形态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场景,提高用户的生产效率。」

我目前使用 AI 工具,六成是通过浏览器插件,四成是主动打开 App 或者网址。

像这种归纳总结,根据文本进行对话(提问),也只有在浏览器插件这个场景下才能做到一气呵成。

于开发者,成本低(易用,灵活)。

于用户,体验好(即时,便捷)。

毫不夸张的说,浏览器插件就是是此类产品的最佳入口形式(之一)。

因为它可以让自己变成伴随式的,你干啥它都跟着你,能快速与其发生交互。

一个「选取」,就能把这些插件都「召唤」出来。

所有网页的「图片」也可以占领。

你的「输入框」也不放过。

甚至恨不得帮你自动「回复」。

右侧侧边栏悬浮。

你可以说很方便,但也你可以说很「骚扰」,因为装了这插件之后,它「无孔不入」,更重要的是,你体验的多了,对比后就会发现,区别只不过有的相对克制(比如 kimi 这个),而有的非常“浮夸”(比如 Monica 这个)。

尴尬的是,那些过于克制从不主动在你屏幕上秀默默躺在插件工具栏的,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你会把它忘掉,而选择那些也有这个类似功能而动不动就在你眼前晃悠的。

幸亏现在这个不是以前那个占据用户浏览器搜索入口的时代,不能用木马的形式自动给你装上,否则就跟这个图一样了:

现在的这个插件起码用户是有主动选择权的~

所以,问题就来了,就如我上面的截图一样,你不可能同时装几个这种插件的,它们都纷纷狂秀自己的存在感,在你屏幕上张牙舞爪的那真的跟狗皮膏药一样,太丑了,功能同质化非常的严重的情况下,大概率只会选择一款你最心仪的插件常驻在你的浏览器里。

我甚至怀疑,它们一旦有办法突破浏览器权限,还真敢搞的跟当年的杀毒软件一样,互相卸载对方。

因为“大厂”也纷纷下场搞起了自己的插件,比如这段时间不约而同发布的 kimi 和豆包。

我长期使用的一个插件叫「glarity」,倒不是因为它最好,就是因为先装了它,体验还不错,我也不是它的付费用户,用的是自己的API。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换插件的成本就相当的低,完全没有忠诚度可言。

那基本上就是这个「卷」法:

大鱼吃小鱼,免费吃付费,多功能吃单功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把自己产品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