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读懂这篇攻略 建议不要走鳌太线路!

2016-11-10 穿山甲 户外探险outdoor

在阅读鳌太这条游记式攻略之前,提醒大家,文章略长,但连攻略都不能认真研究的户外爱好者,何谈去尝试那些高风险的线路?态度决定成败,成败取决于细节!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鳌太穿越中比攻略更要的提示:


【比攻略更重要的提示】


1、郑重提示:线路攻略仅供参考,风云变幻,时事无常!天气,地型,地貌等变化,都可能对线路有所影响。攻略中的高度、时间都仅作参考。虽然设备是专业级的但误差本身就有。所有的高度只是当时的数字记录。


2、对讲机、高度计、指南针是户外出行必不可少的三件宝贝。当然有GPS并且能熟练使用最好了。对讲机一定要有备用电池,它是山中唯一能与队友联系的工具。高度计可以让你在爬山和急降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指南针能够帮你辨别方向。以上三件宝贝能在风险评估和决策时有数据作为依据。


3、出发前一定要购买保险。


4、装备里的刀具不要带砍山刀和管制刀具,在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甚至什么也不坐。坐在地上都有可能会被没收,自己包车可以携带。


5、气罐是不能带上飞机和火车的,一不留神就被没收了,最好在登山目的地买。有些驴友说将气罐放在套锅内透视不出来,但没有试过。




6、手机在山上是没有信号的,切记一定要关机以保存些电量。


7、不要有迷路报警的想法,这是不切合实际的,首先你报警要有信号。往往山中无信号。第二你迷路以后自己都不能确定你的具体位置。让别人怎么来救你。你如果知道自己的确定位置,就不是迷路。


8、要有一切事情自己解决的心理和准备,在山里有时候是谁也帮不到你的,如毒蛇咬伤、脱队迷路、高处坠滑、突发疾病、食物中毒,毒蜂蜇伤......


9、如果是多人结伙爬山,迷路后一定不要乱跑。原地扎营或等待是最好的自救方法,如果

是单人进山,一定要采取急降的方法尽快找到水源和有人烟的地方,千万不要来回乱扑和高处折返。 一般说来1000米以下就会有人类活动的迹象。手机信号也会恢复。虽然要冒一点危险,但风险会大大降低 。作者已经数次采用这种方法脱险。


10、要特别提醒的是鳌太山上气候恶劣多变,5月份以前、10月份以后尽量不要组织登山。



太白云海


11、队友之间没有拉练磨合尽量不要组合登山。登山前一定要请教一些去过的驴友咨询装备和食品等物品的配置标准。否则,危险系数会大大增加。


12、领队必须遵循不抛弃任何一个队友的原则,否则别组队。任何情况下必须两人以上同行,这是铁的准则。所有活动都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13、如决定组队走鳌太,要提前考虑高反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案,还有就是如果在登山过程中发现高反严重,应立即下撤不能犹豫。一般说来,南方的驴友初次到北方登高海拔的山,发生高反的几率大点,这主要是水土不服造成的食欲下降,气候的温度、湿度、含尘量变化都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格外注意。


14、假如你也想去穿越鳌太,请对照以下几点判定一下:A、召集人你熟悉吗(特别是人品)B、同行的队友你了解吗?  C、整个团队一起爬过山吗? D、你的装备请去过高海拔的资深驴友指导或评估过吗?  E、你对穿越鳌太的风险控制和自身能力真的很有把握了吗?如果以上问题你有三个以上不清楚,奉劝你还是打消用生命去冒险的行程吧!


了解以上问题之后,接下来,就详细,认真的看完此攻略吧,带你揭开这条中国最为经典徒步线路的神秘面纱!



鳌头石


何谓鳌太?


鳌太,就是鳌山和太白山的简称,都是秦岭中部相对高的山峰。鳌山(也叫西太白),因为有一巨石酷似鳌头而得名。海拔3477米,明显标志是有一个导航架,也叫西导航架,是过去通讯不发达时用于飞机识别的标识,也是鳌山之巅。


太白山是秦岭中部最高的一段,是我国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一高峰,其中最高点拔仙台海拔3767.2米。有拔仙台三字的石碑竖立顶端。太白山的由来传说很多,什么太白金星,太白姑娘等等,比较可信的是山顶终年积雪,冰封不化,其它各处也是白雪皑皑,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四射,景致格外壮美,号称“太白积雪”六月天,被誉为长安八景之一。



太白绝顶


从鳌山导航架到拔仙台直线距离32公里,实际行走估计要100-120公里,去过的人各说不一,实际也不好测量,都是估计而已。从塘口村到鹦鸽镇大约有150-180公里。也是估计而已。



作者实际穿越路线指示图

     

作者这次是2012年国庆走的鳌太,从塘口村进山,到羊皮沟下山,全程7天零三小时多点。本攻略按照此路线此时间描述。


如何到达塘口村?


建议到西安后从火车站直接坐车到城西客运站。下午13:05和16:10一共两趟车可以直接买到太白县的票。上车后给司机说声到塘口村路口下车。从西安开到塘口约3.5小时。如果到西安时间尚早,不用等下午的班车。城西客运站附近有很多面的在揽客,七座面包车砍价到500元可以直达塘口村。



西安火车站到城西客运站百度缩略图


如果是坐飞机到西安。可以考虑直接坐车到宝鸡,飞机场有直达宝鸡的大巴车。但需要注意的是最后一趟到宝鸡的车是下午6:00开,如果赶不上到宝鸡的最后班车,就不要再考虑第二天到宝鸡了,直接坐车到西安或咸阳,晚上住到汽车站附近,第二天一早就可以出发向塘口了。总之,如果已经到了西安,再到宝鸡转到塘口,就真的是舍近求远了。


塘口村是啥样的村?



登鳌太热门起点处-塘口村,沿指示牌左转进入


塘口村是太白县有名的白菜种植基地,在路的右手边,一条马路横贯整个村落,一排几乎相同样式的院落整齐的排开,入村第一户是接待过无数驴友的一户人家。主人大名程秀才(网名:结实),此人是当地人大代表、省劳动模范、为人真诚实在。冬天会有热炕给大家住,可能南方人不习惯,但可以体验一下北方的炕是什么东东也不错。如果人数在20人以内,不用架帐篷,可以在室内床上安睡,超过就要在院内自行搭帐了,估计4-5顶帐篷是没有问题的。塘口村很大,可以扎营的地方很多,不会有场地问题的。



超级拉风的拖拉机


如果在程秀才家里食宿,还可以请程秀才第二天一早用拖拉机送到鳌山登山口(龙王河口),路程约6-8里。机耕路雨天是“水”“泥”路。晴天是扬灰路,带点上坡,背负重装行走很是费力。能用拖拉机送到山口也省了不少力气留着登山用。



进山口


登山的小径隐藏在不起眼的草丛中,在路的左手边有一个小陡坡,爬上去才能看到几乎直立的小路曲折向上,一下子就给驴友们一个下马威。但既来之则安之。咬牙也要上去,这才是开始,如果连这个小坡都不能上,干脆打道回府算了。


传说中的鳌太之旅由此开始!


时间是2012年9月29日,早晨9:20分。前行的路在开始还不算难走。风景也很美丽。行进一个多小时来到一个分岔路口。路口有小溪。向左的路口有红布条标识,向右的路口没有任何标志。背夫李师傅告诉作者,这个分岔口称为花沟,左边的称为东花沟。右边称为西花沟。东花沟路途较近,但路不好走,要攀岩通过,如果空人通过,可以选择左手的东花沟,背负重物一定要选择右手边的西花沟。否则近路反而费时费力。如果负重比东花沟要快。看来,当地的山民还是熟悉这儿的路况。于是就选择了右手边的西花沟前行。



花沟分岔处,注意此岔路,从塘口过来应直行到西花沟,不要走右侧的东花沟


沿着十分明显山路行进约一个小时。来到一个指示牌前,蓝底白字十分醒目,是2012年3月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的免责声明和罚款告示。免责是没有批准的游客禁止入内,如果没有批准进去,发生任何意外与他们无关。如果按照字面推敲,批准进去发生意外他们是管赔的。但在哪儿递交申请,他们的联系办法都没有,实际是官样文章让人摸不着头脑。



告示牌处岔路,沿图片正前方直行,不要左右转


不管这些了,继续行进。这个牌子前边有两条路,直行上坡和右行平坦的路,我们应该选择直行上坡的路,向右平坦的路不是太明显。是药农采药的路。这个地方叫花沟梁。上来后风景明显转变。从平原地貌转入山区风格,树木开始高大挺拔,树叶开始变黄,草类植物尖细茂盛。上到花沟梁后的右手边有一条专用观景路,行走20米,有一个大石头立在一处悬岩边。陡立的山体如刀削的一般,立在石头上山风劲吹。据背夫讲,这个地方是他们药农休息看景的地方,因为四周无遮拦,可以看到山下自己的村落。也可以在此呼朋唤友声传远方。



花梁沟上的观景台


初识水晶梁


继续前行1小时左右,来到另一大梁,背夫讲这个梁称为水晶梁。这处的高度已经超过2000米了。水晶梁的标识是在转弯的路边有两株高大挺拔的松树被雷劈后焦黑焦黑的立于路的两旁。此处风景甚佳,开阔的视野可以望见远处的鳌山大梁,可在此休息午餐。



水晶梁垭口


火烧坡 天然之作


水晶梁前行20分钟,可以看到路的两边与其他地方风景不同,好大的范围内没有一颗树,突然从树木茂密的山径眼前一亮进入茅草遍地的地方,感到很奇怪。背夫讲,这个地方以前没有名字,只是统称为水晶梁上边,现在当地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叫火烧坡(2700m),2010年因雷击松树引燃一场大火,周边的树木全部化为灰烬。幸亏大火烧了半天就被随后的大雨浇灭了。留下几百亩的空地都是焦黑一片,第二年开始茅草占据这块地方,有草木灰做肥料,都生长的格外茂盛。拨开草丛看。草下的土地仍然是黑色的。



火烧坡


药棚架,终究难抵岁月变迁


此处有两条路,切入右边的路是正确的。火烧坡前行1小时。来到药棚架(也有人称为苗圃),过去可能是种植药材或育苗的基地。随着环境变差,水源短缺就废弃了,现在这儿仅有一个房屋的大梁,直径在40公分以上。小点的木材早已变为驴友的篝火燃烧了。从大梁的粗细来看,当时的房屋气势应该不小。最少也是个像样的建筑。



药棚架


现在的药棚架可以作为露营地方使用,旁边有小溪缓缓流淌,水质甘冽清澈。唯一不爽的是溪水中有垃圾。要饮用请向上游取水,上游有人挖了一个脸盆大的坑,这儿的水更适合饮用。我们的背夫趴下就直接饮用了,说是他们药农祖祖辈辈都是在这儿这样喝,从来没有闹过肚子。


这个营地是我们进鳌太看到的第一个营地。用一句“垃圾遍地”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眼光所到之处,除了垃圾还是垃圾。用过的气罐或尚剩有余气的气罐随处可见,空饭盒、塑料袋、卫生巾白花花一片掩盖了美丽的草坪。诺大个营地上只有几块帐篷位置还比较清洁


药棚架小憩后开始向2900营地进发。途中小溪随处可见。经常要踩着湿滑的泥地前行或干脆躲不开踩入溪水中前行,幸亏溪水不深,对前进影响不大。到2900营地的路格外清晰,左手边是山体阻挡看不到什么风景,右手边金黄的树木层林尽染。



太白红杉


据考证,金黄叶的树木学名叫太白红杉。是松科植物,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落叶乔木,高达8至15米,胸径可达60厘米。仅于秦岭中部高山地带有成片纯林或小块天然林,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佛坪、陕西、秦岭太白山、户县、玉皇山等地。其余均星散分布在陕西部分海拔2600至3600米地区。喜光、耐旱、耐寒、耐瘠薄并抗风。因高寒地带,立地条件差,生长期短,所以生长缓慢。花期5至6月,球果9月成熟。为中国特有树种,是秦岭山区唯一生存的落叶松属植物。夕阳透过黄偏红的针叶透下来,变为一片耀眼的金光。



2900营地


2900营地,鳌太初夜


下午4:40分。到达所有攻略上几乎都描述过的2900营地,海拔2985米。这个营地不是一般的大,上下几层足足能够扎下能够想象的数目帐篷。有些地方还被人平整过。四周高大的树木挡住疾风吹袭,脚下细软茅草如地毯般有弹性。现在看来,2900营地真可谓五星级营地。澄清的水源取之不尽,水质也相当干净。因为第一天登高,需要缓冲,早早扎营休息。吃完饭天气也开始黑下来了,气温马上开始骤降。手伸出去马上赶到寒风刺骨。



9月30日早晨营地结的冰条


此处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这儿的温度比山下最少低10度以上。山下程秀才家海拔1600-1700米之间,早晨温度约4-5度。2900营地的早晨温度在零下5度以下。二是这儿海拔高、气压低。高山气罐都显示不出威力。早晨一锅水半个小时都没有烧开。想煮点粥喝,出发前已经将大米打碎变成细米,晚上又泡了一夜。半个小时愣是没有开锅,只好喝点上边的稀水,其余都倒掉了。



帐篷外面的冰块


从2900营地出发向上行走约半个小时,有一块比2900营地更大、更平整的草坪,十分干净,完全可以做为营地扎营。只是大家都不知道这块地方。背夫是当地的药农,整年在附近采药,说这块草坪是他们晚上休息的地方。比2900营地更避风。水源在左前方100米的地方,水量充分,常年不涸。昨晚我们还问背夫有无其它营地,看背夫吞吞吐吐的,原来是一个向导不让他说有这么好的地方。



2900营地上行半小时的草地


里面坡,屏风之所!


过了2900营地的这个山坡叫“里面坡”。问背夫为什么叫“里面坡”,他说村里人上山到这里是走到秦岭里面的一个坡,也就是说现在还没到秦岭的主梁,仅是进到秦岭里面而已。走了一天还没到秦岭主梁,这秦岭山可真是大啊!



里面坡


怪树林,鬼斧神工


里面坡行走约需1.5小时,就到了一个山梁,四周小松树全部枯死。密密麻麻的布满整个山梁,背夫讲是10年前天气大旱,三年没下一滴雨,大松树根系发达躲过了那场干旱,小松树没有那么幸运,只有留下干枝供来客参观。全部呈现直立姿态,只是统统没有枝叶,犹如盆栽植物般小巧美丽。所以这个山梁叫盆景园(也有叫怪树林的)。



盆景园


白起庙,终究难逃


从2900营地行走2.5个小时,到达一处称为白起庙的地方(海拔3288米)。白起一生战功卓著,为秦国一统大业立下不朽功勋,他同王翦、李牧、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将。这个庙就是为纪念他而建。



白起庙


这儿是塘口路线和苗圃路线的交汇点,白起庙里的神像因年代久远,几辈人供奉早已变成文物级了,十几年前被附近的文物贩子偷走换了一辆拖拉机,现在的白起庙仅剩三面石墙,面积有10余平米。地上杂草丛生,石墙四面透风。屋顶早已不知去向,现在孤零零的立于这荒郊野岭,任凭风吹雨淋太阳晒。估计再有几年,白起庙也是仅剩地名而已。白起庙向苗圃方向走10分钟,就有十分大的水源。



石棺


石棺,形之所以


过了白起庙,进入鳌山西跑马梁。从白起庙的位置看,鳌山大梁就在不远的前方,在这个高度行走一段距离,大概2个小时都在石头和泥巴组成的山坡路上爬行,这段路被当地人称为石梯子,如梯子般上个没完。最后一个石坡前有大石头很是特别,四楞长方形,酷似棺材模样,当地人称为石棺。



鳌山导航架


导航架,梦回鳌山


石棺前行200米,是最后一个乱石组成的很高陡坡,这个地方当地人称为楼上楼。爬上陡坡最快也要半个多小时,而且上去以后就明显感到是一个新高度,视线开阔,一望无际。远看是草甸,近看有石头混杂其中,小路清晰的在草丛中蜿蜒前伸,最醒目的是看见梦回千遍的鳌山导航架。


导航架下石头上用红漆标出此地高度为3477米。导航架为三角形支撑,大多木柱已经腐朽,几根外围支撑柱已经彻底断裂,下余的几根还比较结实的屹立着,不过在这气候多变,冬季、夏季温差近70-80度的地方,估计不知哪天狂风会将它扑倒。过若干年后这个导航架也是仅剩地名而已吧。



药王庙


药王庙,南北多岐路


过了导航架前行要特别注意不能按照明显的小路一直走下去,这个地方已经将几批队伍误引歧途。过了导航架前行约100米,有一个不是很明显的直行小路,一定记着直行才是到药王庙方向的正确路线。右行会毫无悬念的引导到下山的23公里,那是另一条南北穿越线路。左行也有一条路,那是通向下撤青峰峡的路。也是俗称的北北穿越线路,注意多看看,不要只管见路就走。


导航架的东南方和东北方都有大量的水源,东南方的水源我们没有去寻找,但东北方的水源被作者无意中发现,具体位置在离开导航架前行500米左右,向左前方(东北方向)走300米。有很大一片水洼地,地表上水源充足,水是流动的活水,用沟渠纵横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水质清澈。水中有虾类在游动,说明这些水源常年不涸。从远处看,丝毫也没有水源的迹象,要走到近旁才能发现。此水源距导航架约10分钟路程。



导航架旁边的低洼处也有积水比较明显,但污染严重,有在此扎营的队伍随手丢弃垃圾。造成这些死水潭水质奇差,最好不要饮用。导航架前行的平坦草甸被称为西跑马梁,意思是可以扬鞭策马尽情奔驰。实际上这个梁真叫大。一望无际。宽度最少也在几千米。长度最少也有10公里,几千个骏马并排飞奔都不成问题。


从导航架前行,基本是在西跑马梁的最右边行走。大约2.5小时可以到达药王庙(当地人称药王坪、药王洞),药王庙也有药王牌位,是石头垒起组成的一个约50公分见方的神龛,药神像早已不见踪迹,也是空石壳一个。不过可以看到仍有人烧香上供。只是地方偏僻。香火不旺而已。药王庙是鳌太线上为数不多的一个好营地。药王庙本身在一个山脊上,有好多高大石头挡住大风吹袭。有几块大石头下甚至还有水源。不过都是死水不流动。发现网上有数人说喝了这儿石头下边的水闹了几天肚子。我也发现石头下边的水奇臭无比,水底是黑色的污染物。估计是扎营的人扔垃圾和随地大小便被雨水冲入低洼的石头下造成极度污染,所以一定不要喝石头下方的脏水。包括烧开也不行。


药王庙真正有水源的好营地在如下地方:



药王庙下方的理想营地,往图片中左上方走是药王庙,往图片右下方走,是水源


到药王庙后再前行100米,过了大石头后左转弯向下有一个相对下降的坡。下降时向左切大约100米左右,就正好来到药王庙的下方处,有药王庙的山脊可以挡住南面吹来的大风,几块平整的草坪可以架起不少的帐篷,最主要的是此处有流动水源可以饮用。高处的水源渗透到这个低处,汇集成数条源源不断的小溪向下方流去。从药王庙走到有水源的地方扎营,负重步行约10分钟。


中途下撤点:


药王庙以前的路基本还算好走,一般驴友到此感到体力不支的话,可以从这儿下撤,但下撤时可以不走回头路到塘口村,只要回走2.5个小时,回到导航架附近,然后左转向23公里管护站的方向下撤,走的快的话当天就可以下到山下。还有一条下撤的路,是向前行到垭口处,右手边可以看到一条峡谷,顺此峡谷下撤可以到山下的红河谷。



药王庙营地冰块


药王庙扎营需要注意的是昼夜温差比2900营地更悬殊,国庆我们走到这儿时,太阳尚未落山。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太阳一闪下远方的群山,气温马上就不一样了,首先是感到风的威力大增。吹到脸上有点刺疼,热量通过面部和颈部大量散发,手也开始冷的出不来了。晚上大风一吹,浑身发抖,帐篷外边呆一会就感到吃不消,估计气温在零下-5度以下。第二天早晨发现石头上的水窝里的水全结冰了。



麦秸岭


麦秸岭,再三选择!


如果选择继续向前行,马上开始就是鳌太线上常说的麦秸岭(当地人叫荞麦梁。也有叫鱼背脊的)海拔3490米。由此开始,鳌太的艰难才刚刚开始。药王庙出发,大约半个小时,就可以看见前方一座高耸入云的苍劲大山横卧在白云中间,看着都叫人头晕目眩,但这是必经之路,没有其它捷径可走,只有打起精神开始攀登。


在攀登麦秸岭之前有个相对平缓的地方,当地人称为三交界,向右下撤是红河谷,向左下撤是大沙沟,前方不远也可以到白云峡下撤。



麦秸岭前标志性石阵


鳌太线是一条比较难以翻越的一个长长的山脊,远看山脊窄似刀刃,海拔高,大石遍地,山石犬牙交错。山脊两侧是悬崖峭壁,有点小雾就深不见底。麦秸岭的路难点在于全是大石头堆积成的坡度很陡,基本都是在石头上攀援前行,一般穿越鳌太,背负是比较重的。负重登山本来就很吃力。加上在大石头上攀爬就比较吃力了,更叫人崩溃的是大石头并不牢固,脚踩上去晃晃悠悠。看看前方。大石头没完没了。看看后边,感到并没有走多少路。这时一些体力或毅力不佳的驴友就回头下撤了。大大小小要登过三座明显的山峰才算是走完了麦秸岭。穿过麦秸岭大约需要2.5个小时。



水窝子营地


水窝子,天地为床


麦秸岭下坡后有最后一座山包,当地人称独扇子,相对前边的麦秸岭要好通过的多,大约半个小时就可穿过。


独扇子的大石头走完,会看到一个明显的垭口,这就是飞机梁前的垭口,此处宽大平坦,这个就是水窝子(有称为水洼子、水窝源)营地的上方。要赶到水窝子,需要向左下行走1000米左右。从这个垭口左转向下行走45-60分钟才能走到有水源的水窝子营地,营地在山的北坡,正好可以挡住冷风的直接吹袭。在营地下方的路右边,有一块大石头紧贴着路旁。石头下边就是很大的水源地,水流是从乱石中经过多次过滤流到这儿。已经相当清澈,水流还比较大。



临时营地


从垭口下来后扎营或补水后,不用再返回垭口,水窝子营地右行一条路是横切上山梁的,是向2800营地去的方向。注意横切的时候看准方向,右前方的山梁是石海组成的。向下直行是下撤路线。可以下到桃川镇。注意别走错。



三梁峰,且慢且行


水窝子营地向前的山梁称为飞机梁,海拔高度:3469米,顾名思义,是可以飞机起飞降落的那么大平台,有说是形状像飞机。因是雾天,什么也分辨不出来。实际上,从水窝子营地上到飞机梁,需要先攀登100米左右的石头坡,才能上到飞机梁上。大概一个小时后,开阔、平坦的山梁不知何时已经变成了窄窄的山脊,而且又是石头为主的大坡。驴友称其为梁一峰(3208米)、梁二峰(3284米)、梁三峰(3303米)。


鳌太的山脊无一例外都是由石海组成,只要有山脊、山梁,就一定是攀援着石头上行,负重前行只要碰到这种石海,一定不要急于赶路,要看好脚下的立足点再探寻下一个下脚的地方。梁一到粱三也是鳌太穿越中的一处难点,三个高峰都在3000米以上,上上下下根本不止三个山峰,我们大概数了一下,比较明显的山峰有五个,小矮的山峰不知有几个。可能从等高线上看是有三个比较明显的山峰吧,所以理论上讲是三个主峰。



回望梁一、二、三峰


在梁二峰和粱三峰之间有一个垭口。相对来说比较平缓,向下50米有一块平地。可以作为营地扎营。我们走到此地是下午5:30,天已经暗下来了。加上雾气较重,前方的粱三峰不想摸黑攀登,就选择在此扎营。我们给这个营地命名为临时营地。以后有驴友到此,如果天黑也可以在此扎营。但这个营地没有水源,只是背风而已。粱三峰相比前两个峰。明显高出不少,过了梁三峰,还有个被称为凤凰腰的山包,海拔高度3114米。粱三峰和凤凰腰交界处是一个很平的垭口,可以临时扎营,但没有发现水源。


要通过凤凰腰,需要切到山的左侧通过。过了这个凤凰腰,可以看见明显的山路,逐渐发现山路在一直下降,景色也从黄茅草向针叶松过渡,开始是稀稀拉拉的小松树点缀路旁,渐渐的松树成片成林了,穿行在松林间的感觉真好。特别是落日、红松、云海、残雪,构成一幅美不胜收的风景画。林间穿行约1.5个小时的位置。



远眺2800营地


2800营地,早晚之别


走出松林前有两条路,左侧的要远一点,仍然在松林间要走15分钟左右。右侧的抄近路可以直达2800营地。大概10分钟即可到达。如果不知走那条路。就随便走一条也不会通到别的地方。


2800营地实测高度2864米。营地呈扇形。右侧宽大,左侧逐渐缩小。水源在营地的右上方,水沟里水流潺潺。水质清澈。营地中有几群松树将营地分割成相对分散的几块营地,但松树林也变成驴友夜晚大小便的地方。来得迟的驴友看松树间避风,又看不到地面垢物,急忙扎营后休息,第二天才发现中了地雷。


营地大部分地方不是很平,中间山脊部分比较平缓,但两边山风都会吹袭,还是刚走出松林后、离水源近的一块平地比较大。可以在此处扎营。这块地方是驴友必争之地。来得早的驴友一定会首选此处。



2800上方的营地


2800上方的营地


建议在2800营地休息做饭吃,吃完饭再烧好开水,带足储备水后再向前继续行走,约半个小时后就会有好几块平整的草坪适合扎营,只是比2800营地要小一点。唯一不方便的就是没有发现水源。但因在2800营地已经吃饭和存储好饮水。晚上就是睡觉,这几个平整的营地是最好的选择。从2800营地过来一直是慢上坡,也为第二天爬金字塔节省了好多的时间和体力。早晨下边的大部队上来也需要1个小时左右,而且头天晚上不会有嘈杂声影响入睡。建议走鳌太的驴友可以选择这种方式扎营。



遥望金字塔


金字塔,望眼欲穿


从2800营地垂直高度上行200米后,大约1.5个小时就来到金字塔脚下。照例是石头组成的陡坡耸立在面前,也是一个连着一个的没完没了的山峰叫人几近崩溃。金字塔和紧接着要通过的塔一、塔二、塔三是鳌太线上十分艰苦的一段路。也是必经之处,没有办法躲开的。爬金字塔是最辛苦的一段坡,从2800营地的2864米要垂直上升到3406米,要垂直上升500多米,其中塔一高度3418米,塔二高度3481米,塔三高度3385米。从2800营地登到金字塔顶,需要2.5小时。



塔一、二、三峰


塔三过后就开始直线下降,一直要下降到3125米的西塬营地。并且是在山峰的右手边较低的位置切过去。在塔三快下到尽头时。大概离西塬营地还有1个小时的路程。山腰横切的路比较明显,在路的两边各发现一处水源,混杂一些细沙和杂质,但总体还算清洁。这个水源从路上是没法看见的,只能是注意此处的经纬度和向导的指点。另一处在路的左手边略上升2-3米处,水流比较小。接满500ML的矿泉水瓶大约需要1分多种。但水质比右手石缝下的要容易取用,水质也干净的多。


这两处水源的旁边有几块相对较平的营地可以扎下3-5顶帐篷。如果晚上赶到此处天黑,可以考虑在此处扎营。赶到西塬营地大约还要1个小时。但西塬营地作者没有找到水源,是在此处接满容器,赶到西塬垭口扎营的。第二天还专门寻找一番水源,都看了一遍也没发现水源地。还要说明的是离水源前行5分钟,就到一个转弯垭口,这个垭口有很好的手机信号,移动的信号相当稳定,打了几个平安电话都音质清晰不断线。电信也接到了几条短信。但电话就没有拨通。



西塬营地


西塬营地,是非之所


过了水源和有信号的垭口。可以看见西塬营地(3125米)就在下边的垭口处,西塬营地比较其它营地而言比较小。也没有发现明显的水源,也可能因为去的晚天黑没有发现。需要提醒各位的是西塬营地人少的时候尽量不要在此扎营,因为看过好多作业或攻略都讲到,在西塬营地发生过晚上被盗事件。可怜的驴友被偷走鞋子,GPS,手机和背包。造成很难继续走下去的困境。据背工说是一个杀人犯逃到此处躲藏多年云云,也没有真实可信的记录和有说服力的凭据,只是提醒各位注意就是。



九层石海之一层


九层石海,石海连天


离开西塬营地,马上面对的是鳌太线上最艰难的一个地方。就是听起来就叫人崩溃的九层石海,这个九层石海通过的难点是全部要在石头组成的陡坡上艰难的攀登,一段结束紧接着又是一段,坡陡且长。大多数人爬这一段都要使出吃奶的力气。负重加上坡陡,垂直上升近400米后才到达一个称为太白梁顶的地方。


滑跌摔伤和崴脚大都发生在这个地段。一定要格外小心不能分神,特别在大雾天和雨雪天气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值得经验介绍的是不管下几层的大石海还是上几层的小石海,石头坡的一些位置还是有土层裸露出来,这些地方多半有茅草覆盖。相对来说爬起来比较容易。也不容易崴脚。翻越九层石海大约需要3个小时。



太白梁顶(东导航架)


太白梁顶,空有其名


九层石海爬到顶,就是被称为太白梁顶的地方,这是一个制高点。海拔高度3523米。也是除拔仙台外最高的地方了。顶端的石台上有两根朽木顽强的挺立着,杆上绑有五颜六色的旗帜,细看是某某登山、某某户外一些队旗,里里外外好几层缠绕在木杆上。大风吹来,远远就看见迎风飞舞的杂色布条在跳跃,旗帜早已被大风撕裂成条状的细布。也是一道风景线。木杆下方有石头平面上用白色油漆书写的3523米高度字样。


这个也称为东导航架、与西导航架一样,都是通讯不发达年代给飞机导航用的。不过那时应该没有民航,肯定是给空军用的,现在通讯发达,早已废弃,风吹雨淋太阳晒,这两根残存的木柱也坚持不了多久。到时也是徒有地名而不见实物了。



石头后面是东塬营地的泉眼,很远就能看到图片中右侧一根枯木上面的白色塑料袋标识


东塬营地,泉眼


过了太白梁顶基本开始向下走了,坡度不是很陡,逐渐下降到3200米左右,路的左侧开始发现水源,流量甚大。此处位于太白梁和东塬之间,地势低洼,开始有大量的水源聚集,形成沼泽一般的连绵草地。雨天难以通行,有人行走的小路基本都浸泡在泥水中。脚踩下去带起沉重的泥土,很难挪步。这段路大约要走半个多小时,就看见前方地势明显升高。近前能看见右手边一块半人高的石头,下方有清澈泉水涌出。过了这个泉眼,可以看到一些驴友丢弃的食物和杂品散落在几块平地上。这就是东塬营地(也有称石河子上游)。



老边墓地


老边墓地,阴阳路!


东塬的山顶有一个标志性石堆,就是驴友熟知的老边墓地,老边是08年6月25日和另外两个驴友探索鳌太穿越路线,29日接到家里电话,只说了声家里有事,就在这儿和队友匆匆分手,朝南沿峡谷向核桃坪方向下山。此后踪迹全无,经多日搜救无果。西安驴友为了纪念他,在东源山头为他堆了一座衣冠墓。这也成了穿越线上的一座路标。顺着墓冢的右侧小路通过,经过迷惑阵后可以到达万仙阵。



迷惑阵


迷惑阵,匪夷所思


老边墓地向前的山包是土质山坡和草组成的,相较几天来爬的石头山峰简直就不算难,但这个地方称为迷惑阵,就是小路超级复杂,你沿着一条明显的小路走着走着。莫名其妙就没有了。横切一段路后发现有路了,但走一会儿又是路断草荒无法前行。作者的队伍走的比较紧凑,前后就100-200米的距离。仍然不知什么地方被切割成三块。各自都走了好久的回头路,甚至有一队三人走了好久,发现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真是奇怪的地方。最后在对讲甚至大声呼喊的情况下才在在万仙阵集合到一块。



石海和云海


这处被称为迷惑阵的山包并不高,介于东塬和万仙阵之间,基本是在老边墓地前行几百米,有明显的小路,也没发现有明显的岔路,一直走下去,到一个坡前就没有明显的足迹了。右切100米左右发现明显的山路。前行200米左右又没有路可走了。这时靠GPS轨迹再右切。在草丛和略有坡度的山坡上行走1个小时以后,终于发现传说中的万仙阵的红箭头。如果在大雾弥漫的情况下。除了经常走过这儿的资深向导。一般的新向导也会经常在这儿迷路。GPS在这儿也漂移的很严重,作者带的专业级GPS也引导的不是很准确,但最后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只有按照GPS指引的大致方向,硬着头皮、义无反顾的强行切上山顶,终于走到了万仙阵的红箭头处。


碰到无路时记着向高处切上去,都有明显的路线可以继续。千万不能向下走,向下的路是向南可以走到下撤都督门的线上。走到高处也千万不能继续向下走,那是向北到东峡、六家村的下撤路线。原来这儿是几个地方的交汇处,彼此间又有好多的岔路可选,所以造成路径纷杂且迷乱,行走到这儿要格外小心。注意的是上到山顶后一定要向右边切过去,才能到达万仙阵。切记切记。



进景区到大爷海方向的指示标


穿过迷惑阵,上一个大坡右转。就是万仙阵的三岔路口,由迷惑阵过来后,向左边是到雷公庙、大爷海方向的,向右边是向都督门方向的。到了这儿,就算是到景区的范围了,有红色油漆在大石头上书写的:“大爷海方向”指示标清晰可见。从这儿开始,与走过的路难度相比有如云泥之别。



万仙阵


万仙阵,亦真亦幻


从塘口走了5-6天到了这个地方,基本可以认为鳌太已经基本完成80%的路程了.而且艰难的攀登也已结束,下余的路线相对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所以驴友会在这儿休息一下,顺手垒一些玛尼堆指示方向。久而久之,这儿的玛尼堆已经十分可观。视线所及,大大小小的玛尼堆如森林般树立在眼前,很是壮观。晚上看到这些高高低低的如人形的石堆,好像有千军万马在这儿集合,随着雾气弥漫,又如可以走动的人群在无声的行走。更如一些神仙在这儿聚会游荡,所以就称这儿为万仙阵。



雷公庙


雷公庙,空有其名


从万仙阵开始,最少有2个小时都行走在平整的塬顶。每隔几十米就有红色的箭头画在石头上,指示前进方向,基本不会迷路。万仙阵前行半个小时左右,会看到左手边有一座破朽的庙宇几近倒塌,仅有几根破损柱子在勉强支撑着,感觉随时有轰然倒下的可能。此处没有发现明显的水源,这就是雷公庙(也有称为灵官庙,高度3533)。



大爷海,湖对面为接待站,湖这边临湖近的为旧太白庙,远一点的为新太白庙


大爷海,定山之眼


雷公庙继续前行。塬顶更加平缓,简直看不到尽头。行走大约三个小时,在一处转弯的地方,可以看到低处的大爷海如明珠般镶嵌在苍山之间,如同一只幽蓝的天眼,向尘世间抛出一个足以令人动心的眼神。有人说那是秦岭的眼睛在仰望上天。


这儿是数天来第一个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可以给家里人和朋友报个平安。再向前行就到大爷海了。这是鳌太线上比较重要的一处特殊地点,几条线路在此汇集。南北穿越、南南穿越、东西穿越、西东穿越等线路都要从此经过。秦岭绝顶拔仙台也在此处登顶,最重要的一点是这儿有物资可以补给。但食物饮料价格贵的吓死人,不过大爷海不是靠这个挣钱,这儿的主要盈利模式是接待站,就是住宿收费和出租扎营空间。


大爷海之迷


大爷海(雅称大太白湖)是秦岭山中远近闻名的高山湖泊,海拔3590米。它是我国内地海拔最高的湖泊。首先驴友看到这个蓝色的明珠会好奇他的深度,实际上从古到今有无数人探索过这个问题,不少人曾试探过这座“仙湖”的深浅,但都无功而返,甚至有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大爷海的形成是个未知数,湖底的地质构造现在也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普遍认为是一个发育于几十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的冰斗湖泊。湖泊周围无树无草,湖水终年上翻外溢,水面清澈碧蓝,纤尘不染。



 大爷海的湖中生物是个未知数谜,专家们曾对大爷海进行过水生动物考察,没有发现任何鱼虾类生存。但自古有传说,湖边有一种鸟会把湖面上的树叶、杂物衔走,人们称其为“净水童子”,经考证这种鸟只在大爷海和二爷海附近水边生长。其特征是黑背、红腹、红尾、白顶的小鸟,学名叫白顶溪鸲。大若燕子,飞行敏捷,日夜守护在池旁。池中一有落叶,它立即衔走,使得池水无寸草点尘,更有趣的是,当一只鸟衔不动杂物时,往往是两只鸟衔着抬出水面。这种小鸟专门以捕食湖中的小虾为生。有好多游记谈到在大爷海边的石缝中有虾类生长。这次作者夜宿大爷海,请教接待站工作人员,被告知,大爷海深度为18米,湖水面积6818平方米。



太白庙,由图片中左上角小路前往拔仙台


太白庙


大爷海东南面有太白庙。庙后有登拔仙台的山路。山路起点处有向文公庙方向的分岔路口。太白庙为一间石头房子,并不是很高大,与山下宏伟的庙宇无法相比,香火也不是很旺盛。年代久远破败不堪,看到在原址右后方开始新盖一间太白庙,比现有的太白庙能略大一点。据说明年可以完工开光。


大爷海东南边的登山路可以直上拔仙台(又称八仙台),距大爷海垂直高度170多米。在登顶前有一座比山下太白庙还要大的庙宇,据说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场所。门上无锁无臼,整年虚掩。推门进去,可看到观音塑像已经发黑陈旧,香火更加零落。地上更是垃圾遍地,不堪入目。屋顶也是千疮百孔,屋内寒气逼人。屋顶房檐冰柱很长。包括上边的几座庙宇也都是空空如也,破旧凋敝,显得冷清凄凉。



太白绝顶,拔仙台


拔仙台


观音菩萨庙后就是秦岭绝顶拔仙台(又称八仙台),原有道观一座,修建于唐朝(也有说周朝、秦朝的),传说是为纪念姜子牙封神而建,其间多次重建。最近一次重建在清康熙(有说光绪)年间。不幸于2011年7月17日晚上10点多钟遭雷击焚毁,仅留四周石墙和焦黑屋梁。原住道观的道士吴道长据说是全真教第二十五代传人,俗名吴信道,道号雪峰。于2012年5月初仙逝。拔仙台最高处在道观遗址东面峭壁上。有石刻碑石一座,上书拔仙台三字。旁边的地上石面写有此处海拔3767.2米。这个碑石是个标志性石碑,真正官方的标高标志是一块直径十公分大小的圆形不锈钢金属物,镶嵌在最高点石块里面,这个官方标志是中科院西北分院于1956年测绘后镶嵌在此的。遗憾的是测高标志被游客撬走留纪念了。现在仅剩一颗螺钉在石头上挺立。拔仙台上早观日出,晚看夕阳,流光溢彩,霞光万丈,令人心旷神怡。



拔仙台前的玛尼堆


拔仙台前玛尼堆


在去拔仙台的路上,见到许多石块垒成的玛尼堆,虔心游客和驴友把心中的美好愿望堆砌在太白之巅,形成现在蔚为壮观的石头阵。



路标石


路标石


浏览大爷海,拜谒太白庙,登顶拔仙台。这处景点基本可以告一阶段。向下走的路比较明显,路标也比较齐备。在大爷海的东南角有一块石头竖立路旁,上边指示向向拔仙台和文公庙两个方向由此分岔。右手边到拔仙台。左手边到文公庙。



文公庙


文公庙


从大爷海到文公庙是向东北,首先要翻越一个连绵不绝的八公山,实际是要绕过八道山梁。还要翻过黑虎峡和十二重楼山,行走其间会上上下下不断翻山越岭。脚下全是连绵的巨石,高海拔地貌显著,左边是山峰林立,右手是悬岩峭壁。一路没有高大树木和植被,只有怪石嶙峋,形状似马像驴,千奇百怪。也有危石在头顶欲坠。最可观的是满山遍野都能看到由石块和片石垒起来的玛尼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


大爷海到文公庙大约6公里,路程大约需要1.5个小时,文公庙是纪念周文王而建,现在也看不到寺庙,只有石垒的小屋一座。三面石块堆砌的石窑,供奉着唐代文学家韩愈(官方文章)。但管理站工作人员回答作者的提问时明确回答供奉的是周文王,不知谁真谁假。



文公庙旁的指路石


指路石


此处是到经下板寺到汤浴和到平安寺的分岔路口,接待站正对面有石质指示路标。向右箭头指示向汤浴.向左走到鹦鸽。接待站东边的路口也有石碑指示方向,不过两个箭头都指向左方,分别是营头和放羊寺。



放羊寺


放羊寺


文公庙到放羊寺12公里 ,基本是在山腰切过去。沿着羊肠小道不停的在山腰上横切。行进两个多小时,可以到达放羊寺。放羊寺仅是一间小石屋,三面用大石砌就的墙通风透气。屋顶是牛毛毡加木头,上面再压上黄土。现在已是茅草屋顶,正面用木条栅栏隔开,留一人可进出的空格就是门的位置,屋内空间约10余平米。有些许香火痕迹。供奉的排位字迹因光线太暗没有看清,也不知是哪路神仙。官方公布的典故是现存的寺庙遗址,传说是当年朱元璋遇难,两只羊救了他,称帝之后,在太白山建此庙宇。现存文物有一明朝石刻羊,高0.5米,宽0.13米,长0.8米,雕刻流畅,栩栩如生,放羊寺海拔3072米。



明星寺


明星寺


从放羊寺出发到明星寺(海拔2782米)要走右面的山路,路程约8公里,约两个小时可以到达。通过塌方时要加快速度,不要停留。有些地方偶然有山风吹落滚石。这条路就是沿着山谷中迂回下行,穿越巨石和丛林。


明星寺在山的南面。背后高山石壁如墙一样挡住山风,寺庙比放羊寺大点。内部空间约20平米,屋顶已经破损,门也被游客卸下放在山石下当床使用了。屋后有石洞可以放下一顶矮一点的帐篷,石洞里有山泉汨汨流出。用竹筒接住后引流到一个水池里。常年不涸,水质很好。



平安寺,图片中向左边方向走是前往鹦鸽,图片中正对平安寺方向走是前往羊皮沟


平安寺


由明星寺露营地点右转,是到平安寺方向的路。从明星寺到平安寺大约10公里山路,行走约需3个小时。这段路大多数驴友都走的很崩溃,沿途要经过五上五下的山坡,陡峭的山体近70度的坡度,几乎觉得这段路走的没完没了。上下几次陡坡后实在没有力气再爬。提醒走夜路的驴友要注意,路上好多石头是不稳的,踩上去会翘起来。稍不留神就会摔伤。这段路被当地山民称为:“五道贯”,就是要翻五座山峰的意思。离平安寺50米的地方,路旁有一窝水源常年流淌。这就是平安寺取水的地方。



太白山平安寺得修碑


平安寺海拔2782米,大殿正门上牌匾书有“南脉福地”四个大字,门前的两根门柱上写有“人死而又死以证物之必灭”,“人生而又生以证魂之不灭”。屋内有楼阁。上下都用来接待游客和驴友,在下雨天能住到屋内,在鳌太一路是很少的几处。



羊皮沟


羊皮沟


由此下山有两条路。面对平安寺。左上方向是沿着斗母宫、上白云、下白云到柴胡山村的路,左下方的路是直达羊皮沟的路。右手是明星寺下来的路,也是取水的方向。到柴胡山村的路要翻过几座山梁,但沿途风景很好,视线开阔。也有一处著名的太白景点:“斗母奇峰”。从平安寺到柴胡山村约6个小时。到羊皮沟的路是一路下坡。没有一点爬坡,距离也很短,大约3.5个小时能下到正在修建的羊皮沟管理处。


值得注意的是羊皮沟这条下山路在雨天是不能走的,一是山体陡峭,下雨路滑,极易摔跤。二是下雨河水突涨,过河安全没有保证。三是山上下大雨,会有山洪倾泻。行走在两山之间的峡沟里甚是危险。



装备建议:


鞋子 


鞋子为登山第一重要的装备。每一步都要它为你提供安全保障。还有保暖、防水、透气、防滑、舒适等要求。所以万万马虎不得。作者穿的是GARMONT(伽姆特),号称海拔6000米、零下35度环境下没有问题。 这款鞋在冰上与雪地防滑性极佳,舒适,轻便,防泼水鞋面;长时间在雪地与冰上行走,其保暖性与防水性俱佳。


这次鳌太是10月份上去的,冰雪、雨水、沼泽、石海都走过了。鞋外泥巴糊满,鞋内都没有进水,其他人穿的所有鞋子全部被水灌入。当然。好的品牌鞋子很多,只有穿过才知道。夏季建议高腰军胶足够。带双备用的完全可以满足鳌太穿越所需。


要特别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一定不能穿新鞋登山。二是购买时一定要比平时穿的大1-2个尺码,鞋内垫上厚点的海绵鞋垫,效果很好。登山脚会略有水肿,平时的鞋子会夹脚。



鳌太线路特征,大多数都是这种的石海攀爬


睡袋


睡袋为鳌太几天行进中恢复疲劳的睡眠保障用品,一点也不能随意。建议鸭绒或鹅绒类的,填充量在 1000克-1500克。舒适温度在-15度左右比较合适。作者这次带的充绒1500克黑冰牌子的睡袋晚上太热睡不好。根据登山季节不同,要选择合适温度的睡袋很重要。


登山包


我们的所有物资都要用背包来盛放。每一步都会有背包相随。背负系统的良莠对攀登石海和漫长的高山穿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建议选择口碑较好的多特、格利高里、小鹰等正牌背包,其它品牌和杂牌的要多用几次后再决定是否可以满足要求,切忌用新包去登山,路上开裂、断带后让你寸步难行。作者这次登鳌太使用的是多特70+10升的,感觉不错。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配上防雨罩。



鳌太的野果


帽子 


普通的帽子没有太大作用,风大,随时防止被吹走是很烦人的。据说80%的热量是从颈部和面部流失的,天冷建议带土匪帽,可以灵活的掌握放下和卷起。天热建议带有侧扇的防紫外线帽子(俗称鬼子帽),作者这次带的是抓绒土匪帽,效果相当的不错。注意的是不能太厚,抓绒材质足够。否则行走过程出汗浸湿很难干。


冲锋衣裤


品牌杂乱,良莠不齐 建议带有帽子的那种,天冷可以防风保暖。面料要防水,内衬要舒适保温,衣服上注意要有口袋,否则小东东没有地方放,取拿很不方便。


保暖内衣


如果是秋冬季登山,保暖内衣是必不可少的。晚上走夜路。风大气温很低,冲锋衣能挡风但保暖效果差点,山风钻入很容易热量流失。穿上保暖内衣可以保存大部分热量。



盆景园的秋天


快干衣


需要携带两件方便替换,在低海拔行走时仅穿一件快干衣就可以了。到3000米时要加穿一件保暖内衣。


内裤


必不可少的小件物品。作用不可小瞧。大家明白就不多说了,要注意的是不能带、穿游泳裤,穿起来出汗后能将大腿根部磨烂。建议带宽松、全棉的平角裤头2-3个。


头灯


必不可少的必备物品,走夜路不可避免。没有头灯寸步难行,建议购买现在流行的强光、18650锂电、LED头灯,这款灯重量在150克左右。重量轻,体积小,方便携带。注意是一定要带备用电池,一定要充好电,并且选用小灯头的那种,尽可能的减少体积和重量。还有一定要带一个备用的小手电,使用一节或两节五号电池的那种,以防头灯损坏或电池用尽时应急使用。



鳌太变化无常的天气


袜子


与鞋子一样重要,好的袜子能保暖、减震、排汗、透气。建议携带备用袜子一双就可以了。尽量选用带有COOLMAX工艺的厚底袜子。


雨衣


必备物品,鳌太天气不稳定,时刻有下雨可能,如果没有雨衣,可能会很狼狈,建议携带长袖防雨布的那种,不能使用雨披、塑料制品、没袖的那种,山上大风会顷刻将其撕裂。另外。晚上扎营时将雨衣垫到帐篷下可以当地席使用。


帐篷


建议两人或三人携带一顶,减轻负重。注意的是一定要选用高山防撕裂,最好带雪裙的四季帐,山上的风不是一般的猛。好多驴友第一天就被吹坏了帐篷,造成几天休息不好。



太白红杉在秋季最漂亮,不是一般的黄


防潮垫


在鳌太一路扎营,地方十分干燥的地方不多,还不要说在雨中、雪中紧急扎营的情况下。防潮垫的作用很关键,另外营地真正平整的地方也不多。大多数地方看起来平整,实际有好多碎石头和树根草丛造成凸凹不平。防潮垫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使睡觉不是太挭。注意的是不能携带充气的那种,体积大。重量重,收纳不方便。虽然保暖性能好点,但万一破损。立即就变成鸡肋。还有气体的热胀冷缩会造成后半夜气温下降后充气不足而使保暖性能大大下降。


护膝


也是不可缺少的装备,石海攀登站立不稳和路滑摔跤是不可预料的。护膝可以缓和冲击力。保护你的关键部位不因损伤而下撤。在经过九层石海时偶尔需要四脚并用,膝部受力支撑的机会大大增加。注意不能穿戴前方有个大洞的那种护膝,虽然可以减少下坡的冲击力和透气。但摔跤时小石头会咯坏膝盖的。还是按照膝部不受伤为原则配置护膝安全点。另外建议选用缠裹型带魔术贴的那种,取卸方便些,套腿式的必须脱鞋才能穿上和脱下,很不方便。


手套


需要双层、防水的那种。里边的绒手套平时攀岩石。抓树枝用。外边的防水手套在下雨、下雪时可以保护手部不被冻伤,要提前买好戴几次再带到鳌太使用,新手套也会磨破皮肤的。



低海拔的混杂林


水袋及容器


建议不要携带水袋来盛水,山上温度零下10-20度,水袋里的水会冻成冰坨。水袋也会冻破。也见过水袋装热水后压胶开裂。整袋水全部漏到背包里,浸泡了睡袋、衣服,一口水都没得喝了。还有就是水袋的抗压系数毕竟有限。摔跤后的冲击力足以造成水袋破损。还有锐物刺穿等事情发生。综合考虑风险和实用,还是放弃水袋吧。可以带几瓶宝矿力、可乐饮料。喝完后用来盛水,轻便耐用,灵活性也很高。


热水瓶


10月份登鳌太,山上温度在0度到负10度之间,在大风、大雪中行走。热量散失很快,有一口热水喝是必须的。保温瓶是登鳌太必不可少的装备。最少要750ML的容量,太小保温性能和储备的热水量都有讲究。要选用双层瓶盖的那种,里边的瓶盖要小,外边的瓶盖要大。因有内外盖之间的空气隔绝,保温性能大大增强。大盖也可以作为水杯和碗来使用。减少登山物品数量。


购买前要咨询资深驴友,不要看宣传的多好,最好能在上山前使用后没问题再带上山。另外,在山上因气压低,温度低、风大散热快,做米饭和熬粥都不可能。可以用燕麦片、黑芝麻糊、油茶等放入保温瓶中,加入热水,浸泡一夜后作为早餐食用很实用。



野草色彩斑澜


雪套


必须携带,早晨防露水和下雨、下雪防湿鞋能起到一些效果。注意穿过鞋底的带子不能是尼龙的。会沾上雪冻成冰坨,影响行进。要选用橡胶或不穿鞋底的那种雪套。


火种


生火、点气炉必须要有火种,这个问题是要格外注意的重要事项。鳌太因为气压低、风大、温度低。普通的打火机和防风打火机基本全部失效。连气炉上的自动打火装置也全部失灵。背夫带的一次性一元钱买的倒可以点着火。


建议携带取火镁棒,也叫户外生存取火棒、打火石棒、取火器。作者携带的一套实践证明百发百中。特别是点燃气炉更是出乎意料的快捷。但点燃柴火的能力很差。与其配套的是还要携带一盒防风火柴。一盒有20支,装在防水的塑料盒内,实地使用比镁棒好用,但会因为潮湿而失效,所以以上两种都带上互相弥补不足是最佳搭档。



羊皮沟路边的野菊花


对讲机


山里唯一沟通工具,手机基本没有信号。大雾天近在咫尺都看不到,对讲机是受环境影响很小的方便通讯工具,要携带电池续航能力强大的机型。一般要注意不要每时每刻都开机,保存电力应付急需时保证能呼叫同伴。再就是老生常谈的要带上备用电池。而且要充满电。上山前一定要统一频段、统一频率,而且切记要全部测试通话正常才能放心使用,无论何时,要保证有两只对讲机是备用的。


登山杖


根据自己的习惯携带一支或两只,上山前检查下边的碳钨钢尖是否损坏。手柄是否牢固,建议使用质量好点的轻型登山杖。在下泥泞的陡坡时,可以提供一个生根点是很需要的,上山借力用两根较好。碳钨钢尖如果损坏或磨损,在石头上会打滑,是十分危险的事情,所以一定要确保碳钨钢尖的完好。


炉头气罐


可以提前协商几人合带一套,炉头的自动点火装置到山上基本全失效。要提前考虑这个问题,气罐建议购买大罐的那种,型号G5,.充气量600克。一个人按一罐考虑就足够了。与其配套的锅和挡风板一定要记着携带。要注意的是气罐一定是高山汽,要注意在鳌太高海拔使用量比山下正常使用要多出20-30%。炉头最好是带有远红外的那种,帐篷内加热安全性高得多。



挺直的太白红杉


食品建议


食品分为三类:正餐、路粮、应急口粮


早中晚三餐要考虑高热量,易消化、方便携带和食用方便。


一般为了节约时间。早餐选用燕麦片、黑芝麻糊、油茶类快餐解决。也可在晚上将黑芝麻糊或燕麦片放入保温瓶加热一夜,第二天早晨直接食用。早餐切记不能空腹行走。


中午的正餐往往赶到一个背风向阳的平地上解决,时间不能保证,食用种类比较多样,一般是陕西当地采购的馒头、坨坨馍、馕或者自带的习惯食品。要注意营养和易消化,千万不能吃生冷食品。并且一定要喝点热水帮助消化。


晚餐如能赶到营地,可以加工一些营养价值高,半流质的餐饮来补充一天的能量损失。但因为负重的限制,只能是面条和米饭或粥类,其它就要看各自的爱好和条件了。




鳌太的水源


鳌太的水源相当充裕,只是没有位置标注和记号,有些人偶然发现,有些人怎么都找不到。向导知道的水源地会多一点。但他们不会轻易告诉你。大多数队伍因为急于赶路,也没有时间去仔细寻找攻略中的水源。这就造成一种印象,说鳌太水源在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没有水源。实际是有些水源恰好在这之间。


如有描述不清、错误、笔误、张冠李戴的地方,敬请不吝赐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