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朋友关闭了朋友圈?
推荐 | 作者:苏炜 来源:新周刊(ID:new-weekly) | 编辑: 御寒 |
社长说
上午:没动静。下午:晒幸福。
午夜:各种吃。凌晨:都失眠。
——这是朋友圈的一天。
● ●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朋友关闭了朋友圈?你有没有发现,最近流行关闭朋友圈?
无意中打开某个朋友的主页,只看到一张精美的朋友圈封面图赫然出现在面前,下面镇着一句十字真言:该朋友暂未开启朋友圈。
立马就让人觉得该朋友太高冷、太酷、太有个性了!
这与不久之前微信更新的功能有关:无法查看已经关闭朋友圈用户的主页。过去用户选择停用朋友圈后,既可以不受小红点的打扰,又能自说自话地发动态。如今,关闭朋友圈后就只有“该朋友暂未开通朋友圈”一行小字横在那里,无法查看其他内容。
于是,很多关闭朋友圈的人被亲朋好友兴师问罪而百口莫辩,最终在压力下不得不重启朋友圈,还要先发一条说明情况以求原谅。还有人关了朋友圈没几天,就忍不住重新打开,默默潜水点赞。
关了又开,开了又关,反反复复。然而,逃离朋友圈作为一种能量和趋势,正在积聚形成。
在你身边,朋友圈的潜水党是否越来越多?
逃离朋友圈
朋友圈这个名字,深得中国文化的精髓。
一个典型中国人的社交生活,由无数圈子组成,身处圈内的人能够在推杯换盏、勾肩搭背之间达成利益交换,甚至是情感上的交融,而圈外的人想要进入圈内,则要大费一番功夫。阿Q觍着脸跟赵太爷凑近乎,结果就被狠狠地打了两巴掌。
圈子有贵贱,高者如娱乐圈、总裁班同学圈、艺术圈,泛泛之辈是无论如何也进不去的,低者如同事圈、邻里圈、亲戚圈,则人人皆有。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之所以能够取代论坛、博客、微博,成为国人网络社交的主要空间,在于其成功地在手机上搭建起中国人熟悉的圈子。
所以,朋友圈上的圈子也分大小远近,对什么样的人分什么样的组,跟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选择不同的分组,就相当于坐在不同的酒桌上。这种角色扮演的技艺,对在酒桌文化和熟人文化中泡大的国人而言,自然驾轻就熟。
开通微信朋友圈后,就能一手掌握中国人的所有熟人社交圈。
朋友圈完美地复制和放大了现实中的熟人社区。然而,年轻的互联网使用者越来越厌恶熟人关系的24小时绑架。2016年,腾讯的一项调查指出,95后最常用的社交工具是QQ,而微信的用户大多是成年人。一时之间,“95后都用QQ,老年人才玩微信”的段子传遍了互联网。一些95后认为,微信就像是“一个气氛尴尬的家庭派对”,但是“又不能真的走开”。据《“95后”新生代社交网络喜好报告》显示,高达48.2%的95后会屏蔽自己的父母。
豆瓣用户“三鲜”说:“微信朋友圈越来越有那么点情感绑架的味道,哪个朋友生个娃你忘记给点赞,没准就暗暗结下了梁子。就像若干年前QQ给人带来的社交压力,隐身容易得罪人,不隐身又受不了别人烦,有时候压根还忘记了谁是谁。等到压力积攒到一定程度,再碰上软硬件改朝换代之类的外力因素,新的IM就容易出现。”
企鹅智库的调查显示,QQ是95后最常用的社交产品。
现在,他们已经采取多方作战的策略。不同的需求,用不同的APP,在不同的社区进行不同的社交行为。晒图用INS和IN,追星用微博、贴吧和QQ群,发心情用微博小号和 QQ空间,和熟人聊天才用微信。
由于短期内互联网的总用户数的变化不大,所以各平台的活跃用户数只能彼增我减。根据2月23日微博发布的财报,微博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3.13亿,移动端用户占比高达90%。因微信而一度低迷的微博,现在已经收复失地,用户数更胜从前。
从2011年1月21日上线至今,微信时代已经进入了第七个年头,我们也到了与微信朋友圈的七年之痒。
《新周刊》463期以“滚蛋吧!朋友圈”为封面标题。
看腻了的朋友圈:发者难受,观者难受
大多数不看朋友圈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的理由:烦。大多数不发朋友圈的人也有一个相似的理由:累。
的确,当你在雾霾包裹的楼宇中吃着外卖、敲着代码,却发现朋友圈里戴着太阳镜在金色沙滩上高高跃起的朋友露出了夸张的笑容。倏忽之间,你就被浓浓的自怨自艾包围,天天如此,只剩烦人。
你以为照片里的朋友就容易么?在海滩上跳了十七八次,才捕捉下一张还算完美的照片,修过图之后发出去,已经累得满身大汗。难得休一次年假,不收获几十个赞和回复实在太亏。几条票圈发出来,次次凑够九张,怎能不累?
美食、旅行、跑步、孩子、恩爱......朋友圈各种频繁的秀令人厌烦。
朋友圈是一门秀的艺术。很少有人把伤痛难堪、没有结果或不如人意的事情发在朋友圈,我们所能看到的,往往都是别人光鲜的一面。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就不跟你说了,只给你点阳光感受一下吧。很多时候,能发一条让人艳羡的朋友圈,甚至成为面对眼前困难的动力。久而久之,朋友圈上全是轻松又美好的快乐图景,而背后曲折的生活真相永远是个谜。
朋友圈陷入到“总是羡慕别人”和“处心积虑让别人羡慕”的境地,双重尴尬下,发票圈和看票圈也越来越无趣。
小女孩一根一根地划火柴,想要熬过这冬夜,目的是在哥本哈根的太阳升起时发一条朋友圈,配以“我就是这样坚强的女孩”的文字。发者难受,观者尴尬,大家都被这个圈子套牢,有点想脱身了。
逃离朋友圈,才能享受更多的私人时间。
下一个宣泄口在哪里?
中国人自古需要圈子来表达,在微信朋友圈出现之前,我们的生活里也不乏这样的设定。
在唐朝,在长安的大雁塔上刻字成为新科进士的一种传统。白居易考中进士之后,就在墙壁上发了一条朋友圈“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学霸发圈春风得意。
可惜的是,唐武宗时的宰相李德裕并非进士出身,一怒之下把大雁塔上的历代学霸晒的圈铲个精光,不就是嫉妒心爆棚的窥屏者清空了数据。
雷军说,大风来了,站在风口上的猪也能飞上天。微信朋友圈挟着中国人巨大的圈子社交需求而来,风靡全国,势不可挡,但是在这个时代,一款产品摔下浪潮之巅只是早晚的事。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只要圈子文化还在,就会有新的空间,重新把我们圈进一个又一个圈子里。
新周刊(微信号:new-weekly)原创作品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 ●
你喜欢在朋友圈里分享什么内容呢?
期待来评论区聊一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