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产阶级教育焦虑:让孩子在家上学 | 约书

2017-05-28 社会学了没


推荐

作者:任杰慧

来源:社会学之思(ID:helloshehuixue)

编辑:

果断君


社长说

让孩子接受“中国式在家上学”,可以缓解“中产阶层的教育焦虑”吗?



●  

是什么催生了“中国式在家上学”?


知乎上有一个一度火热的问题:“郑渊洁让郑亚旗在家上学的教育方式是否有可取之处?”


百度百科将“在家上学”定义为:起初是是流行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一种青少年教育成长方式:父母在家中自主安排子女的教育。上世纪中叶,主要在宗教家庭产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教育形式。这种形式带来了足够的灵活性,而使得子女的成长变得非常个性化。这恰好符合这个时代对个人的要求。 华人社会的Homeschool主要集中在台 湾、新加坡等地。中国大陆目前实践者正在增多,最著名的例子可能是童话作家郑渊洁在家培养了自己的儿子郑亚旗。不过,在应试教育体制中,潜在的实践者可能会有很多。


中国式在家上学:R学堂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by 任杰慧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我还有一个萦绕心中多年而无解的问题:语文是被打入冷宫的所谓主科,它的地位根本不能与英语、数学相提并论(虽然它们在高考中的分值是一样的)。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它的强势早已盖过了语文,这是一种大趋势,怨不得学生。可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除了成绩,我更关心的则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言的习得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它是民族文化的根,有了这个根,一个人才不会成为精神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一位同学曾经直言不讳地说,老师,英语更有用呀!我想“有用”或许是这个看似无解问题的“答案”:大学生们只有通过英语四 46 32998 46 15262 0 0 2377 0 0:00:13 0:00:06 0:00:07 3095级才能拿到文凭;研究生们废寝忘食地在图书馆甚至专业课上手捧英语书,为将来的出国做准备;孩子们更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被父母逼着或领着上各种英语培训班;学者们的论文也是发表在英文期刊上的更有价值……现实生活中,英语好的人似乎更能挣钱,在单位好像也更吃香。这种“有用”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社会各个阶层和各个领域的人,社会上少儿英语班如火如荼,英语培训机构更是遍地开花,甚至连某些老年大学里都开办了英语班——这种全民学英语的劲头不知是该喜还是该忧?而语文则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中国人谁不会说中国话呀!学生对它的不重视似乎也有了理由。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常想:什么才是有用的知识?我们究竟要让学生们学什么?他们为什么愿意学?


对这些问题或说困惑的回答事实上要涉及教育的几个基本问题,即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价值观及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后来我离开中学教师岗位继续考研考博,由于做过多年教师,我始终对教育问题特别关注,但真正对教育进行深入思索则是上博士以后了。考虑到自己有多年从教的经验,对学校比较熟悉,所以就有意把博士论文的选题定在教育这个领域上。


2013年的时候,一位朋友的孩子初中毕业以后不愿继续上学,辍学在家,要自己创业。他曾经对在大学做教师的父母说,我就是读书读到博士,不也就和你们一样吗?也没有很多钱,而我现在就要做生意赚钱。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父母并没有强势反对,在和孩子谈心后默许了他的决定,也愿意支持他创业的计划,他们的态度让我很受震撼。后来又在媒体上看到相声演员郭德纲让他上初中的儿子放弃中考辍学学相声的报道,由此引起社会关注。有人担忧他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有人称赞他是为儿子打造了一条更适合成长发展道路的“好父亲”。还有更早更著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自编教材,让儿子郑亚旗自小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家上学。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兴趣引发我上网收集相关资料,竟然发现在中国,最近十多年来,不让孩子去学校而自己在家教授孩子的家长已不在少数,他们还成立了“在家上学联盟”等多种形式的互助网站,大家互通资源信息,互相帮扶支持。像“孟母堂”这样的私塾、学堂更是遍地开花,遍布中国多个省市,它们又被称作“现代私塾”。而在国外,像美国的在家上学人数已超过两百万,达到一定规模并且有法律保障。


我马上就被这四个字吸引,一系列疑问也接踵而来:是什么人选择在家上学?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在家上学?在家上学这种教育形式在中国是怎样的?有什么特色或者说与国外不一样的地方?这种教育形式为什么会在当代中国出现?深层的社会、文化、时代因素是什么?它与中国古代私塾的异同是什么?等等。我的想法是,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从理论的高度对教育的目的、本质等进行探索,有助于解决我以前做中学老师时的困惑。于是我很快就决定把它作为我的研究对象——中国式在家上学。



我的田野点R学堂就是这样的一所小学堂。它本是一个4个孩子的家长互助式的在家上学,经过短短几年时间,迅速发展成一个两百多人的上规模学堂。这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所学堂的魅力或说吸引力是什么?为什么能吸引这么多家长?在下田野前,我的预设是这些孩子有可能是由于户籍原因不能上北京的公立学校,迫不得已家长才选择了这样一所学校,但调查的结果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107名参加调查的孩子(除去上幼儿园的孩子),除3人是国外户籍外(日本、澳大利亚和美国),84人是北京户籍,占比达79%,他们完全可以上一所公立学校,而上R学堂,是他们主动选择的结果。


此外,在研究的过程中我还发现,这所学堂的学生没有学籍,完全靠家长自行解决或者挂靠在农民工子弟学校。这个发现更引发了我的好奇:这样一所非主流无学籍的学校靠什么让家长心甘情愿地把孩子送进来又能大力支持?为了回答这些,当然需要系统的田野调查和思考。显而易见,R学堂的名字具有明显的复古色彩,课程设置中又有许多传统文化的课程,如一到六年级都有的“经典诵读”课等,所以又有人称这类学校为“现代私塾”。但同时,无论是R学堂的创立人还是家长群体,都拥有较高学历,经济上衣食无忧,有一定社会地位,许多人甚至出国学习或生活过,属于现代社会中的中产阶层,而且他们逃避公立学校自设学堂或把孩子送到学堂又是因不满延续千年的、把考试成功与未来的成功及拥有金钱、地位联系在一起的教育目的观。



一方面,热衷和继承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在反抗着传统文化,这看似矛盾的背后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制约因素,它是不是中国式在家上学的独特特征。因此,本书力争去回答的问题是:在“传统”和“时代”之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R学堂的产生发展过程中起了怎样的作用。由于目前在中国还没有人对这类“中国式在家上学”进行过系统研究,所以本书的研究就更有必要性和紧迫感了。


想了解更多“中国式在家上学”,不妨亲自读读这本书。




【作者简介】

任杰慧,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中学高级教师。现为重庆文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文化人类学,具体研究领域包括教育人类学、医学人类学、文化传播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项有关中国式“在家上学”R学堂的个案研究。中国式“在家上学”是指除本义外,以学堂、私塾形式存在的小型学校,亦有人称之为“现代私塾”,它别于中国传统私塾和国外通常意义上的在家上学。随着社会的发展,适应工业时代的大规模、集中化、标准化的教育正逐渐被个性化、全面发展的教育所替代。这是世界的整体趋势,也是中国未来的教育趋势,中国式“在家上学”是对这种趋势和需求的反映之一。


●  

1

 社长问:

如果是你,你会愿意在家上学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