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委屈,处在暧昧关系中的人才能懂
原创 | 作者:李欣欣 转载请联系isocialor | 编辑: 长安 |
社长说
只能陪你到这里,毕竟有些事情不可以,超过了友情,还不到爱情。《暧昧》
●●●
有一种委屈,处在暧昧关系中的人才能懂
暧昧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你有些心不在焉地刷着微博,想着都过去五分钟了,为什么微信消息的提示音还没有响起;
你开始怀疑,是不是TA对你并不在意,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不过幻影,一切不过自作多情;
你忍不住点开对话框,翻着跟TA的一条条聊天记录,试图从中找到一丝丝TA爱你的证据;
你想起和TA看过的电影,赏过的晨曦,一人一只耳机听歌曲,还有TA那恰到好处的话语;
又想起那日TA目光若即若离,好几天TA没过问你,你每一次鼓足勇气的试探都被TA回避;
终于你期待已久的提示音响起,你如释重负地放下手机,仿佛终于胜利,又仿佛全都失去。
是否该继续,要不要挑明,TA爱或者不爱你,假意或者真心,问题的答案都令你苦苦追寻;
什么时候起,你患得患失,苦涩又甜蜜?什么时候起,你觉得不再是一个人,又更加孤寂?
从你陷入暧昧关系的那刻起。
暧昧里的委屈
《现代汉语词典》中“暧昧”一词的基础含义是昏暗幽深、模糊不明朗,在许多情景下“暧昧”特指男女之间态度含糊、不明朗的关系。它是一种很特别的男女朋友关系,存在于友情之间,又超然于友情之上。这样一种关系既可以是男女之间从相识到相恋的一个自然的过渡,也可以是一种人为的关系限定。当一段暧昧关系夹杂着委屈时,它通常属于后一种暧昧关系。
人为的暧昧关系,即在可以预见的特定期限内,基于主客观条件的缺失,男女之间的友谊无法发展成恋人的亲密关系或者保持在朋友间的安全距离内。而当一方对目前这种不明朗的关系感到不适时,就会感到委屈。
当一方对另一方产生好感,对对方产生依赖,渴望进一步发展,而另一方却没有明确前进一步的意思时,依赖方就面临“认真你就输了”的困境。
相互依赖理论认为,在社会相换中,我们在寻求回报最大、成本最低的人际交往。“回报”指的是交往中想要得到的、受欢迎的、能给接受者带来享受或满足感的任何事情。相比之下,“成本”是惩戒性的、人们不想得到的经历,交往中所有令人有挫折感和压抑的各种后果都是成本。而“结果”用来衡量某种交往的回报与成本,它描述的是一个人综合的净收益或净损失。
1.结果=回报-成本
显然,如果一种交往的回报大于成本,就会产生积极的结果。但是,结果是得是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评估结果的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我们的期望,即比较水平;第二个标准是如果没有现在的伴侣,我们会过得怎样,即替代选择。
比较水平是衡量我们关系满意度的标准。幸福的程度取决于所得到结果超过期望的程度,结果超过比较水平,你会感到非常幸福。所以,亲密关系中的满意度不是简单地取决于结果的好坏,而是取决于我们的结果与比较水平的对比。
2.结果-比较水平=满意或不满意
另一个影响一段关系的因素是替代选择。如果其他的关系能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收益,即使我们对现状满意,也会离开现在的伙伴。反之,即使对现在的关系不满意,在没有更好的替代出现之前,人们也不会脱离现有的关系。
同样是爱着对方而对方态度不知的情况,暗恋对象给予的每一次回应带给暗恋者的满意度都很高,因为他们的比较水平较低。而在一段暧昧关系里,对方时不时的回应会提高一方的比较水平,会对对方有更接近于恋人的期望,也会因此觉得委屈。在没有更好的替代选择时,即使委屈,人也会继续保持在这段暧昧关系中。
一段“被暧昧”的关系,即一方希望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对方却将其过度消费,做出了超越普通关系的举动。这种情况下对被消费的一方来说,成本远远大于收益,结果为负,感到委屈也不足为怪。
暧昧也可以很享受
当暧昧关系作为爱情的前传时,它却表现出惊人的魅力。花看半开,酒饮微醉,这种若即如离的朦胧感能加速荷尔蒙的分泌,带给双方无限的刺激与新鲜感。
Ira Reiss(1960)提出了爱情发展的社会学理论,大体上爱情由四个阶段构成——和谐一致、自我表露、互相依赖及个性需要的满足。暧昧关系大致界于前两个阶段之间,双方相处愉悦,建立了基础的吸引力,同时又开始互相试探自我暴露,寻找更多的信息来加深彼此的亲密程度。许多人对于恋爱的美好回忆印象最深刻的往往是它尚不明了的阶段,因为那种神秘与激情无与伦比。
与受尽委屈那一方不同的是,让对方受尽委屈的那一方,似乎是暧昧关系里的赢家。
在John Lee(1988)的“爱情三原色”理论中,此类人追求的是游戏式爱情。在这种关系中,嬉戏恋人将爱情视作一场游戏,拒绝信任任何一个人,并且不鼓励另一半的亲密行为。他们同时周旋于几个情人之间,处理好每一段关系,尽量不让几个伴侣相见,有时被形容为是易变的和随意的。
从情节、主题和人物上看,这类暧昧关系又类似于Sternberg“爱情故事”理论中的搜集故事类型——关系主导者认为爱像搜集钱币,集得越多,藏品越有趣,不相信一位伴侣能满足自己所有需要。他们以此应对专属关系中新鲜感丧失导致的情感危机,在与不同的人调情过程中,他们的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不断增强,也摆脱了责任和关系的束缚。
更为积极的一种情况是,暧昧关系中的双方都对这段关系有着默契的认可。对这类接受并主动选择暧昧关系的人来说,暧昧意味着既享受恋爱的甜蜜,又享受单身的自由。
Sternberg(1986)的爱情“三元论”认为,亲密行为、激情和承诺是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当生殖繁衍不再是亲密关系的终极目的,当男女平等趋势越来越强,当人们对精神领域消费需求越来越高,当生活成本逐渐提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现代社会的特质使承诺在亲密关系中渐渐成为一种束缚和高成本。人们更多地去关注当下的感觉,更愿意去享受单纯的亲密关系,而不愿因为专属关系束缚自我。
没有专属关系责任的束缚,个人能够享受更多的空间与时间,更好地探索自我,暧昧关系又弥补了单身生活的情感需求空缺。同时,随着离婚率的逐步提高,性意识的逐渐开放,对感情的不安全感与怀疑也让更多的人在作出或者接受承诺时更为小心翼翼,暧昧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情出自愿,事过无悔
从相互依赖理论可知,暧昧与否势必都会面临着效用与成本的抉择,暧昧关系与恋爱关系一样都有其快乐与痛苦。而当一个人选择处于暧昧关系中时,一定是这样一种状态带给其的回报或者是幸福感大于它的成本或委屈值。那些抱怨在暧昧中受尽委屈的人也同时享受着这段暧昧关系带给他们的甜蜜与快乐,否则伤痕累累不堪委屈便会早早抽身。
一旦在一段暧昧关系中感到委屈了,请仔细思索这段关系带给你的正效应是否会大于与之相伴的委屈与负效应,是否在你的承受范围之类。当你发现这种委屈已经超出你的承受范围,就尽快结束这种暧昧关系,要么更进一步尝试发展为恋人,要么退一步保持安全距离。委屈可以有,且通常不可避免,但受委屈与受“尽”委屈之间往往是有一个“愿挨”的当事人。
外人可以站在一个所谓的道德至高点去谴责那些“渣男贱女”,可以对脚踏N只船对许多姑娘“不负责不拒绝不承诺”的花花公子咬牙切齿,可以对消费男生,欲拒还迎的拜金女嗤之以鼻,可以对所有身陷暧昧关系里受尽委屈“执迷不悟”的人恨铁不成钢,可以对男男女女逢场作戏的场面不屑一顾。然而感情这个东西终难以用是非对错去衡量,不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男女双方你情我愿。只要你愿意,大可以“你若安好我备胎到老”。
参考文献:
1. 孙中兴《爱情社会学》人民出版社,2017
2. 大卫诺克斯、卡罗琳沙赫特等《情爱关系中的选择——婚姻家庭社会学入门》金梓 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理查德罗宾逊《爱情中的墨菲定律——为什么付出总得不到回报》,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4. (美)布雷姆,米勒等《爱情心理学》,郭辉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 ● ●
你可能会喜欢: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