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社交过度,只是看上去人多而已
推荐 | 作者:无明 来源:译言(ID:yeeyancom) | 编辑: 猫豆腐 |
社长说
最怕你明明没几个真心朋友,还沾沾自喜地为各种应酬身心俱疲。
● ● ●
你的社交过度,只是看上去人多而已
邓巴认为人的社交圈上限是150。
有人表示不服,认为这个数字可能太小了——你看看微信微博,好友上千人的很多啊。甚至还有人说,自己天生适合社交,跟很多人都能聊得来,随便拉一个都可以聊个通宵。
我觉得这就涉及一个关键问题:什么样的关系才能算在150这个数字中?
分歧主要产生于对「社交」的不同理解。
邓巴口中的社交,是要投入心力的。点头之交、一面之缘的不能算社交,多年不见也不再联系的人,也不在这个「150」范围内。
所以这里的150,指的应该是同一时期同时维系的有效关系、有效连接。它可以应用于两个层面:
对一个团体(比如公司)来说,把成员数维持在150以内,才能确保这个部门保持活力。对个人而言,你的个人社交圈,维系在150以内,你才能有效平衡事业、家庭、生活。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完全财务自由的人,不需要工作,或许你可以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社交上,或许你可以同时交往不止150人。但大部分都是要干活儿吃饭的。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达,网上常见很多人都在说自己社交过度,言下之意,是社交圈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了。但实际上,这种所谓的社交过度,只是「无谓的交流」过度而已,并不代表你真的有很多的朋友。
那么问题来了——
我们为什么会有「社交过度」的感觉?
作为公司管理者,如果体恤员工,如果想确保团队里每一个成员都能发挥最大生产力,就应该对员工的「连接」数进行充分的衡量,毕竟人的潜能是有限的——不要让团队的大部分精力都耗在沟通交流上。
作为个人,应该有效分配自己的精力,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这不是在鼓吹人要势利地看问题,而是要学会平衡自己的生活与事业。
与「社交过度」相反的是,邓巴提出了一个现象,我个人比较认同。他认为很多人的问题不在于社交过度,而在于社交匮乏。
你是「社交过度」,还是「社交匮乏」?
即便是在社交网络发达的今天,大部分人的社交规模,都远远没有达到这个上限。甚至连「底限」都没有。(至于「底限」是多少,印象中作者好像没有重点去谈,如果有哪位朋友对这个话题有兴趣,欢迎回复切磋探讨)。
一方面,有人疲于社交,不得不通过各种「过滤」给自己的圈子「分级」;另一方面,却有很多人处于社交匮乏状态,不得不依靠肥皂剧等事物填充空白,以弥补情感上的缺失。
邓巴教授认为,造成这种社交匮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的迁徙流动。以往的农耕社会,人们一般都固定在一个社区里,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从就业到结婚生子,都可以借助社区里的关系网完成。
而现在的社会,城镇化进程加速,人口流动加快,昨天还在一起的小伙伴,明天就天各一方。
失去了共同的社区和相互信任的纽带,交集也越来越小。婚介所、职介所等事物,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才诞生出来的。
除了导致社交匮乏外,缺少自然关系网络的支持,还会导致一个结果:大量宗教和伪宗教派别纷纷涌现。
各种极端群体盯上了孤独的年轻人(甚至老年人)。从杀人狂查尔斯·曼森(Charles Manson)、美国大卫教教主大卫·考雷什(David Koresh),到牧师克里斯·布雷恩(Chris Brain),从邪教统一教(Moonies)到印度教克利须那派(Hare Krishnas),到我们听说过的各种邪教,都是靠一种所谓的归属感、集体感和家庭感,吸引着人们。
在上面说的这些例子中,他们用花言巧语描绘一种更温馨更安全的公共生活。用语言调动情绪,鼓动深层的情感,产生鸦片般的兴奋。
所以邓巴才会说:缺乏社交和社区归属感,也许是新世纪最迫切的问题。
● ● ●
你可能会喜欢: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