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官喊的「yà ĕr yì」到底是哪省方言?
推荐 | 作者:甘露顺 来源:上流UpFlow(ID:heyupflow)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编辑: 鳗鱼 |
社长说
那么……
随便你们用哪种口音,
把α β γ统一一下行不行?
● ● ●
教官喊的「yà ĕr yì」到底是哪省方言?
困扰我大学生活的一共有三件事。
首先,纯靠耍帅已经追不到妹子了;其次,打呼噜的舍友摇都摇不醒;最后,军训教官喊的“yà ĕr yì”,到底是哪省方言?
机智的我用3.8的GPA加上长期力量训练,基本上已经解决了前两件事,现在决定认真研究下第三件事情。
结束9年义务教育后,大学才算是自由青春的真正开场,迷彩色的军训就是序幕。
不知道跟我一样喜欢在各种场合开小差的人,有没有注意过这个细节,普普通通的阿拉伯数字在教官口中变得非常有性格,而且几乎所有教官都按着同一个有趣的调子喊。
我怀着小窃喜搜索了下这个发现 ,原来网上已经众派观点纷纭。
总结一下,关于教官口令的语言来源,大概有以下三种猜测。
一、源于古代河南和山东话
很多细心网友发现从教官嘴里喊出来的口令其实和山东、河南一带的地方方言颇有相似之处,甚至戏说教官们应该都去过山东和河南训练过。
虽然是个玩笑,但翻下历史,你会发现现在的口令腔调和这两个地方还真有些渊源。
现在提倡的“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要放在古代,应该就是“说雅言,写标准语”。
那时全国推行的“雅言”相当于比较书面化的“普通话”,章太炎老先生就说:“古无韵书,即以官音为韵书。今之官音,古称‘雅言’”。
华夏雅言唐音《春晓》,跟着音标读读?
雅言的历史说起来要追溯到周朝,当时的周朝疆土面积十分大,北方的封国燕,就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的封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周朝的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
中央政权强大的时候,周朝还曾举全国之力来推行雅言。
但周朝衰微之后,雅言早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便继续在随后历朝历代得到了大力推广。
早期的雅言还只是局限在汉族之间,从春秋战国大动荡到汉朝建立的这些年里,汉民族奋力打拼最终是拿下了一份稳固的基业,逐渐融入到各个民族之中,也就是靠着这种民族大杂糅的趋势,雅言就开始发展成了“通语”,而且在汉代登上了正统宝座。
这个时候的雅言不仅是官、商、学与士大夫的用语,还能用来解释方言的工具。
这可以说是用普通话来标注方言发音的1.0版本。
周朝全盛时期,“雅言”在全国得到推广
通语使用范围扩展,西汉的杨雄就曾写下《方言》一书,书中对各类方言进行了调查和记录。
根据《方言》一书的记载,“通语”的适用范围北起燕赵(今辽宁、河北一带),南至沅湘九嶷(今湖南);西起秦陇凉州(今陕、甘、宁一带),东至东齐海岱(山东、河北一带)。
清代为扬雄《方言》正伪补漏,逐条疏证的第一个校本
所以无论是早期的“雅言”还是后期的“通语”,基本上都起到了沟通南北的作用,哪怕是现在南北众多地方的方言也都带有“通语”的印迹。
军队征兵历来是南北兼收,必然也需要一种语言方便来自不同地域的成员进行交流,不然大家坐在一起只能尬聊,更别提战场上发布命令了。
这个时候古时所流行的“普通话”——“雅言”自然也就成了必然所需,口令作为命令下达的一种形式,也要求命令接收者能够充分理解指令,首要的前提肯定是大家都能听得到。
所以就有网友猜测现在的口令都是雅言的发音习惯,而雅言当时的重点区域就在中原一带(以现在的河南、山东为主),自然是磨灭不了河南、山东方言的印迹。
二、传承自西南地区的将领
有人把历史翻到了周朝,就也有人把历史翻到近代。
现有军队的很多传统其实都和近代我党军队的建立密切相关。而当时军队大部分的将领来自于南方地区,现在口令的腔调其实是军队将领们的口音传承下来的,被后代当作了经典范本继续用着了。
这一点并不全是瞎猜测,要知道单数高级将领的数量,从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到1965年废除军衔制,先后有1614名将军被授予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等军衔,其中元帅10名,大将10名,上将57名,中将177名。
而这些高级将领大部分就来自南方地区,所以这一说就是把影响军训口令的指针对向了南方。
根据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一书记载,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的地域分布,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布不平衡。
就南北而言,南方高级将领多,北方高级将领少;就省籍来看,湖南、湖北、江西三省高级将领最多。
来自南方的将领“占据”了半壁江山
有这样一群夹杂着浓厚地方方言的将领在,平时训练带兵也就把地方方言的口音魔力发挥到了极致。
关键这种受着西南一带口音影响的口令还起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极具辨识度兼能够吸引注意力,所以如此有利的传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继续发扬简直是说不过去。
三、化用北京口音的平仄韵律
接下来的这种说法更“接地气”,直接就军训口令的实际作用进行分析,还接上了北京语音里的平仄规律。
这种说法讲的是军训口令作为军用口令的延伸,有一个天然的要求是口令气势要凸显出来,而且要简洁干练,也正因为如此口令大都较为短促。
这个时候,北京语音里的调调简直就是“对口服务”。
现在我们常讲的普通话其实就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的,平常我们讲话就会发现其中有个规律,平声念起来显得比较悠长,而仄声就相对比较短促。要是整个词组如果都是平声,整体念出来就会显得拖沓,效果如同山中回音一般,大家可自行脑补。而如果都是仄声,则相对来说就比较短促有力。但你同时又得保证口令中有多种音调,不然不同指令之间就没有区分性了。
就拿常见的“一二一”为例,在口令中是“yà ĕr yì”,把前后两个平声换成了仄声,整体显得短促有力,而且“一”和“二”对应着的不同指令其实也是区分性。
但也有为了拖长音而使用平声的,例如“立正”,为了在“正”之后拖长音,就会念作“lì zhēng~~~”,整体的音就可以往后拖。
除此之外,在口令中的数字还有着“入乡随俗”的习惯性调整,它们也会随着军事术语的读音有所调整。
在军事应用中,阿拉伯数字的读音其实都做了一定的规范和调整,“一”会念成“yao”,“0”会念成“dong”这一类的就是军事术语中方便作战指示作出的调整。
而在军训口令中教官其实也会因为跟着军事术语念起口令来。
以上这三种说法算是解释了军训口令在腔调上的奇特之处。
但我发现无论怎么喊口令,女生们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在教官的颜值上,无论南北口音,丝毫阻挡不了教官们军训时的“圈粉运动”。
● ● ●
你可能会喜欢:
社会学了没
泛社会兴趣社区
理解社会 探索自我
微信 ID: socialor
合作请加微信:isocia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