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同样是奖励孩子,效果为何天差地别?

2016-12-29 捷登教育 捷登教育


姜囡囡老师说:

    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要不要对孩子进行奖励?如果可以奖励,应该如何奖励才有效呢?在奖励的问题上,家长的不恰当做法不仅不能激励孩子做出更好的行为,反而可能降低孩子做事的内在动机,甚至让孩子养成凡事讨价还价的习惯。其实,奖励只是教育孩子的一种辅助方法,背后离不开家长的用心和关爱。要使得奖励发挥积极作用,还需要家长结合自己孩子以及自己家庭的特点,不断调整和改进方法。

群交流

    父母学习群里前几天有宝妈问:“孩子晚上洗漱总偷懒,而且还要催好几次怎么办?”

    有位妈妈回复:“我儿子以前也这样,后来跟他说按时洗漱的话,奖励小红花,攒齐5朵实现一个小愿望,成效特别显著,你也可以试试。”

    接着又有位妈妈说:“我儿子班级有个孩子家里就一直奖励奖励的,现在没奖励根本不学习,说期末考好了要家里给买苹果手机,孩子才四年级,以后还管不管得了?”

随后群里的话题就从怎么让孩子好好洗漱,变成了到底该不该奖励孩子,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热闹起来。

同样是奖励孩子

效果天差地别

曾接触过两位宝妈的故事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1. 第一位宝妈家里的孩子四岁不到,孩子还在上幼儿园,但是因为她和老公工作都很忙,平时主要是爷爷奶奶在带。老人平时带孩子会跟孩子说“把饭吃光光,奶奶就给你1块钱”,“好好上幼儿园,如果听话,奶奶给你买巧克力”,出去到别人家也会说“你消停一会,回家给你看两集动画片。”宝妈之前也没注意,后来发现孩子总是喜欢跟大人讲条件,有时候犯起倔劲儿来,谁说都不听


       2.还有一位宝妈也是在分享心得,但是她的孩子就省心不少。据她说,她和老公每天晚上会跟孩子进行家庭讨论会。两口子先耐心地听孩子自己评价一下自己今天的表现,做了哪些好事情和高兴的事儿,哪里可能需要改进,然后再由他们夫妻两个人说说对孩子的表扬,希望孩子能做出调整的地方,还有对孩子的期待。一般情况下都会给孩子奖励,奖励就是在纸板上贴上一张笑脸,笑脸多了可以去游乐园玩、看电影或者要求爸爸妈妈陪玩多少个小时之类的。这位宝妈说孩子每天看到能粘贴笑脸的时候,都特别开心,家里一直用了这么长时间,孩子表现还是很好的,也没发现什么负面效果。

 同样是奖励孩子,为什么不同的家庭用起来,效果差别就这么大呢?

奖励是为了给孩子荣誉感

而不是改变他的动机

     其实教育界,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对要不要奖励孩子一直都是存在争议的。著名心理学家德西曾做过一个实验,召集一批被试者,让他们解答一些有趣的智力题。最开始所有人都没有奖励。后来研究者把被试者分成两组,一组每解答一道题,就可以获得1美元。另一组还是没有报酬。再过一段时间,研究者告诉大家,自由活动的时间到了,可以休息也可以继续解题。

实验结果表明:

    得到报酬的那组人,在付费期间确实是非常努力的,但是很少有人在休息的时候还解题,这说明他们对解题的兴趣减弱了。而始终没有获得报酬的那部分人,休息时候在解题的还是很多,说明他们自身对解题的兴趣在增加。

    心理学上把这个规律叫“德西效应”。额外的奖励,改变了人们做这件事情的动机,从最初的在这件事情中体验乐趣,变成了为了获得奖励在付出努力。很多孩子在初期得到父母奖励的时候,都是兴致高昂的,一旦奖励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或者失去奖励的时候,恶果就来了,孩子们不愿意再去做“没利可图”的事情,哪怕这个事儿真的是“为他们自己好”。也就是说,父母正在用所谓的奖励,一点一点的,亲手熄灭孩子本能的兴趣以及完成一件事之后的那种成就感和快乐。但是心理学无数的实验还证明,孩子非常容易受到父母、老师的心理暗示,父母老师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们,给予他们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孩子们会非常有自信心,并且愿意主动校正自己的某些行为。

总结:

    所以说,奖励孩子这件事情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主要是看父母是否用对了方法。好的奖励结果,是增强了孩子的荣誉感自信心,让孩子自热而然往好的方面努力。而坏的奖励结果,就是改变了孩子做好事、做好行为的动机,让孩子变成了一个喜欢讨价还价的“势利鬼”.

这样奖励孩子最有效

1
 跟孩子讲清道理,共同协商

    奖励,只是一种教育孩子的辅助方法。父母们并不能靠简单的奖惩措施,就培养出一个好孩子。最忌讳的就是“图省事儿”,跟孩子说做了这个就奖励什么,不做那个就奖励什么,看着孩子乖乖地去做,就认为万事大吉了。

    其实这么做,忽视了跟孩子讲道理、教会孩子应懂得的规矩这件事,对孩子的影响并不好。如果要制定奖惩措施,一定要给孩子把道理说透,得到孩子的充分认同,并且跟孩子协商好,让孩子有真正的内在动力去坚持

2
 

多种形式结合,少用物质奖励

    直接的物质奖励最容易让孩子变得喜欢讨价还价,变得贪婪。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家庭条件的改善,他对物质的要求会逐渐提高。3岁时候,可能一根棒棒糖就能解决个问题;到10岁就要涨到一套新衣服;到了14岁,一部新手机都未必能入孩子的眼。

    可以精神奖励,比如在孩子做对的时候,及时地进行拥抱、夸奖,当众表扬。或在孩子表现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让他来决定一次出游,满足他一个不过分的小愿望。黄磊家的多多就是通过做家务来赚取积分,如果积分达到一定的数量,父母会允许他养一只小狗。这些都是没问题的。

3
 

奖励不应该重结果,更应该看过程


    见过一些家庭是针对孩子学习进行奖励的,考进前多少名可以奖励什么。其实孩子的进步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德智体美劳,哪个方面做好了,父母都可以奖励一下孩子。


    奖励主要是帮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念,比如改掉了不爱刷牙的坏毛病,就可以得到奖励。热心地帮助了同学,也可以得到奖励,而不仅仅是成绩。即使是看成绩,跟孩子说,“因为你考了100分,因为你得了第一名,爸爸妈妈才奖励你”,与告诉孩子“因为你很努力,因为你有上进心,所以才得到了奖励。”传递的信息和导致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4
 奖励需要言出必行,一诺千金

    我父亲也是一位老师,他曾经教过一个孩子,本来进步很快,期末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可第二学年成绩就变得很差,孩子也不认真学了。

    后来了解到,原来是父母答应考好了带孩子去趟上海。孩子拼命努力,但是寒假的时候父母却变卦了,认为成绩好不容易提高,寒假再看看书、补补课,考重点高中都可能,所以硬是没让去。

    孩子自然不答应,父母还责骂:“学习是你应该做的,当初答应就是给你个鼓励,别这么不懂事。考上重点高中你爱去哪儿去哪儿,没人管你。”孩子没法反驳,就用不好好学来默默反抗。

    父母也许已经很不容易了,但这样做对孩子的伤害还是很大的。答应了孩子最好尽量做到,如果有困难,也要跟孩子把理由说明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一旦被打破,再弥补相当困难。

5
 

把握好奖励的频率,父母要成为掌舵者

    提倡跟孩子协商,并不意味着要把主动权交给孩子。更不意味着父母有义务对孩子做好的每件事,都给予奖励。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母要成为掌舵者。

    我们可以针对孩子现阶段的特点和出现的问题,比如孩子不爱刷牙、做题错误率高这些现象,制定奖励策略。积累一段时间,再给孩子一个好一点的奖励,当孩子养成习惯后,就可以针对其他方面的问题进行下一步。

    奖励的额度、频率,都需要父母来进行把控,可以尊重孩子的意见,但不能让孩子认为他在进行一场交易,更不能让孩子用坏习惯来威胁父母。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奖励,只能叫“贿赂”或者“收买”了。更加背离了培养好习惯好作风的初衷。没有一种工具完美无缺,没有一种方法一劳永逸。教育孩子,就是结合孩子的特点和自己家庭的特点,不断变通不断调整的过程。

    奖惩孩子,离开父母的用心和关爱,就变成了“图省事”的借口,变成了冰冷的制度和工具。当用它对孩子顺势利导,启发孩子从自己的行动中寻找快乐和享受感,并且能让孩子逐渐树立内在的自信与兴趣的时候,奖励的作用也就完成了。

结语:

    捷登教育致力于本土化教育,更是以学科教育、做人教育和父母教育为本!依靠强大的师资力量、丰富的实践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独特的教学体系,全方位引导学生走向成功!咨询热线:0371-5336083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