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故乡 | 还乡计划第七季
在谈及了星空天文,计算机生成照片,几乎无所不能的摄影大师托马斯·鲁夫(Thomas Ruff)突然说起:“我很想拍花,却一直无从下手,不是技术或概念上的问题,我就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拍花。”[1]
他为什么无法拍花?承认这个事实,承认无计可施,我发现,这个坦白兴许你我都不曾做出。首先,在我们的视野里根本没有花(有生命的),假使存在,它们可能需要你俯下身子才能看到,假使你去看它们,除了将之视为某些感伤的符号(或其他符号),你和它们无法形成任何对视。这并不是因为这些植物没有眼睛,而是我们人类已经完全忘记它们也是地球上的生命,一种与我们平行而存在的生命——当然,可能是因为,这个事实已经是前工业社会的故事了。
在此有必要回顾一下约翰·伯格在1977年所撰写的文章《为何凝视动物》[2],伯格在其中梳理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动物与人类即相似又相异。起初,动物的生命与人类保持平行。能让人类与动物交流的管道是对视,在动物的目光里,人类瞥见自己的恐惧。
19世纪之前,这种平行关系使得人类在动物这一他者之中确认自己,尽管,这种主客体关系的划分让人类对动物的形容总是拟人化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以及人类的“自知”,人类与动物生命的平行关系被打破,动物在文化上被边缘化,成为想象中的动物,动物被吸纳进“家庭”与“景观”这两个领域。它们不再提醒人类的来源,而是被用来适应人类世界的情境。
在动物园里,真实的动物比想象中的还不像动物,观众的视线无法聚焦,因为你始终必须面对一个事实:这是一些彼此隔离、与你隔离,强制被你观看的动物。它们的整个生存状态都是一种人造的景观。伯格给我们的结论是,没有任何游客可以捕捉住动物的眼神,动物和人之间的相互凝视已经绝迹了。我们彼此能看到的都只有孤独。
犹如丧家之犬一般的孤独,后工业社会的产物,一切生命都被迫成为孤立的生产与消费的单位,这是动物的处境,也是人类自身的处境,伯格论及此,引用了苏珊·乔治(Susan George)的话,“……植物将被用来饲养5万头牛与猪……这些动物不会接触到土地。它们会在专门为它们设计的小屋之内被繁殖、哺育和养大。” (Susan George,1976)
人类和动物的关系也映射出人类和植物的关系,甚至也可以说,体现了现代人和故乡的关系。卢卡奇(Gyorgy Lukacs)认为,大自然体现的是另一种价值观,它是有机生长的,不是人造的,是与人类文明所创造出来的社会组织相反的事物。这使得人类对自然的向往,是一种对剥夺人类天性并囚禁住他的社会制度的反叛的渴望。(Gyorgy Lukacs,1923)每年一度的归乡所引发的情绪,不知是否也是这个原因?
只是,我们这些现代人还有故乡吗?这个问题就如同人与动物已经无法对视一样,故乡被边缘化的事实让它更多时候只是想象中的故乡。
还乡计划是一个已经进行了六年的项目。对此我从来都不是雄心勃勃,甚至,也许我在内心早就认为它注定会有一个失败的结果。讨论今年的选题,有朋友提出拍摄“植物”,我立即想到了鲁夫的难题,随后便做好了决定,就让失败来得更彻底吧。
这篇文章算是一个正式的发布:今年OFPiX还乡计划的主题是“植物与故乡”。
我非常喜欢这个题目,它秉承我们一贯的想法。去年的主题是“重写家庭相册”,家庭照片是个谁都会喜欢的话题,在大量对家庭照片的观照中充满了没有来由的忧伤和念旧,我们想要找的却是联系,重写还带着反叛的意味。
植物这一生命存在,因为缺乏行走的能力,它们没有选择,被固定在土地之上,它也许又会变成一个烂俗的比喻,萦绕着没有来由的忧伤和念旧。我们想要的不是这个。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里,个体的植物像是没有存在过似的,它们总是被统一到一个种属,或者整合到所谓的自然的说法中。我们很少直接去和某一具体的植物个体照面,打听它的来由和经历,观照它的生死。人类早已习惯了以自我为最大。
我们已经不能回到彼时那个故乡了。对故乡的思考或许必定要带着一种重建的愿景,重新思考人与周遭生命的关系(也许探索还是失败的)。但如果没有这个想法,伯格说,人类对自然的向往只是一种白日梦,与原点相反的开拔。
下周我们将发出正式的招募。有关植物的知识我也知之甚少,也许又要学习一番。在这里,我还会把一些我知道的、摄影师与植物的故事写出来。姑且就当成为这个选题铺设的一些背景吧。
历史之初:两本有关植物的摄影书
早期摄影术的发明实验,相对于人造景观,不少发明人试图捕捉的都是自然的影像,当然,窗户也是表现的主题,蕴含着吸纳光的愿望。
正史所记载的摄影术三位最著名的发明人都有艺术背景,尼埃普斯做雕刻,达盖尔是画家并且也是“西洋景”(diorama)表演的布景画师,塔尔博特也有绘画基础,但同时他们也都有光学和化学知识,也是科学家,塔尔博特按照今日的标准也可以称之为植物学家。
科学与艺术,自然与人,在摄影历史的开端就彼此吸引,却又同时也无法互相包容。学者乔弗里·巴钦(Geoffrey Batchen)指出,包含以上这几位在内的原始摄影师的话语中,“自然”一词无所不在,但它在这一话语中的意义和功能却惊人地令人难以捉摸和不确定。但巴钦认为这毫不奇怪。大概因为摄影诞生的时刻,原本就是人类与自然重新确立关系的时刻。巴钦援引了科勒律治的观念指出,从中可以看到“在人们形成摄影概念的时代,自然已经无可挽回地与人类的主观性联系在一起,对自然的再现已不再是被动的、满怀仰慕地凝视的举动,而是(自我)意识的主动和建构的模式。自然和文化是彼此相互建构的实体。”(Geoffrey Batchen,1997/2016:87)
此一时期,两本可谓开启摄影书出版历史的著作,主题也都指向了自然。
塔尔博特从1844年6月到1846年4月出版了六册为一系列的《自然的铅笔》(The Pencil of Nature),每本有24张照片,都是手工黏贴。这些照片体现了塔尔博特精湛的技艺,同时这本书也是谈论摄影的书,文字涉及摄影这一新技术的特性与应用。书的标题充满寓意,体现作者对这一发明与自然关系的期许。不过,追究下去,究竟它们是自然的摹仿,拓印,还是说受到自然的影响,是自然的自动绘制,塔尔博特的言语又是模糊的。
另外一本书则呈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剖析。《英国的藻类植物》(Photographs of British Algae: Cyanotype Impressions),作者是女性科学家安娜·阿特金斯(Anna Atkins),她于1839年加入伦敦植物学会,这一年也是官方宣布摄影术诞生的年头,这位科学家对此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着手开始对英国藻类植物整理一份视觉档案。她拍摄的都是自己的收藏,使用的是她家族一位好友赫歇尔(John Hershel)在1842年探索的蓝晒法。选择这一方法有多种考虑,出于稳定性,成本,也是因为蓝色符合这个主题。
这本作品最后的出版物一共3卷,389张照片,第一卷1843年10月出版,10个月之后,塔尔博特的《自然的铅笔》才出版。这套书不是正式出版物,由作者自己制作和“发行”,不同版本的页码和尺寸都有变化,或许它是第一本手工摄影书?不管怎样,这些藻类植物的蓝晒照片极美,即是科学,也颇具艺术性。摄影史研究者昆汀·巴耶克(Quentin Bajac)认为,她铺垫了之后一些摄影作品的类型学表述,包括爱德华·柯蒂斯(Edward Curtis)的“北美印第安人”(1907-1930),卡尔·布罗斯菲尔德(Karl Blossfeldt)的“自然中的艺术形态”(1928)以及桑德的“20世纪的人类”(1929)。(Quentin Bajac,2010)
现代以来:两位拍摄花的德国人
成长于山林,德国人卡尔·布罗斯菲尔德(Karl Blossfeldt)对于植物的观察也许自童年就已经开始。
1928年,卡尔·布罗斯菲尔德出版了首部作品《自然的艺术结构》(Art Forms in Nature),旋即引发了轰动,受到本雅明的欣赏,超现实主义者的赞誉,称其为新客观运动的先锋。但在这位先生去世之前四年才出版的作品,他已经从1896年开始默默地拍了30年。更需要指出的是,它们并不是以艺术为目的的创作,而是为了教学需要而拍摄的插图。
摄影者本人并未经受过摄影的训练,也不是一个植物学家,而是一个雕塑家,艺术教授。拍摄这些植物的局部细节来自他向自然学习的理念。植物身上由生物的必需所引发的形式强烈地吸引着他,他希望记录这些有机的结构,提供给学生以及艺术家、工匠,设计师做设计构思之时参考。
他的摄影工作非常严谨,一直使用同样的相机,他使用玻璃干版拍摄,后期还会细致地修片,丰富作品的层次。直至出版之前,他的愿望都没有改变,想要留存一部具有指导性的植物图录。
这是一部受到赞誉但却多少有些缺乏作者意识的作品,摄影者情绪化的言谈不多,他曾提到:“希望我为这些花留存的档案有助于恢复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使观者重新认识自然,辨认其丰富的形式,促使其观赏当地的植物世界。”(Karl Blossfeldt,1932)
把时间拉到当代。与鲁夫共同被归于杜塞尔多夫学派的托马斯•施特鲁斯(Thomas Struth),并不忌惮拍摄花朵。
1991年,受瑞士温特图尔一家私人医院的委托,他为病房拍摄一些照片。出乎医生们的预料,艺术家并未给医院的墙面提供他之前所拍摄的城市景观的照片,而是拍摄了医院周围的花卉——容易被忽视的日常景色。
他拍摄了鲜艳的花和花园的景观,它们就来自本地,甚至就是医院内部的小花园。一些花卉的细节被特别突出,施特鲁斯认为这回应着病人的感受,病痛是人体的某一个部位在感知上被凸显出来。这些照片挂在医院的37个房间里,病床对面墙上安置一张大的风景照,病床上方则是两张花卉照片。
施特鲁斯涉及植物的作品还有《来自天堂的新图像》(New Pictures From Paradise)。1990年代,他刚刚完成了“博物馆照片”(Museum Photographs)系列,渴望拍摄一些具有密度的别样的照片。被玛雅文化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所吸引,他早就有拍摄雨林的计划,利用去中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机会,他对雨林展开观察和研究,并拍摄了第一批照片。1999年,这些照片在纽约展出,施特鲁斯将之命名为“New Pictures from Paradise”,希望给观众传达一个信息,这些照片关注的不是生物物种,也不是所谓的失落的天堂,而是一种对自然的观察,凝视,或者体验——感伤的回应,新千年即将到来,冷战后的人类即将面临怎样的思想进步,何种乌托邦?
施特鲁斯眼里的植物仍是与人类贴近的。西班牙艺术家胡安·封库贝尔塔(Joan Fontcuberta)则毫不留情,在《标本》(Herbarium)这个系列(1982-1985)中,封库贝尔塔将电线,塑料,剃须刀或橡胶软管等无生命物体安置排列,使之成为某种来自异域的植物。他还将这些伪装的植物的肖像规规矩矩地按照“拉丁文的分类”,使之似乎呼应了卡尔·布罗斯菲尔德的作品。但这有些讽刺意味,因为工业制品没有如布罗斯菲尔德所期待的向自然展开学习,这些封库贝尔塔从自家花园捡来的垃圾,伪造的物种,最终破坏甚至替代了自然。
为何是植物图鉴?
想到植物这个题目,必然就会想到日本摄影师中平卓马1973年出版的论文集《为何是植物图鉴》。
由于我对日本摄影师的了解非常肤浅,使得这一部分有些难以展开,我想干脆截取这篇文章里的部分句子。偷懒的行为。但我们却必须谈及这篇文章,它基本上回答了本文一开始伯格针对人与动物的关系所提出的问题,甚至也可以视为一份指导人类观看植物的操作指南,当然不是实用性的,其根本是要去掉你内心的顽疾,那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那种时时刻刻对世界的区隔,那种举起相机就把拍摄对象对象化的本能。
《為何是植物圖鑑:中平卓馬映像論集》,中平卓马著,吴继文译,脸谱文化,2017年1月。
• 拍摄照片,是将我们对事物的思考与视线加以组织化的行为。
•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彻底排除对世界、事物的拟人化,避免将人的主体意识恣意投影于世界之上。因为我们一切以人类为中心、用人类角度所进行的思考,从一开始即无法让事物以事物本身为主体发声。那么我们就回到原点。当那些拟人化或是情绪化被彻底排除时,我们凝视事物本有样态的结果,凝视的视线回弹,事物即带着真实的幻想性向我们一一显现。
• 拟人化,以及随此而来的象征、寓意等手法,结果只是将世界放入合乎人类的尺度中予以呈现罢了。
• 我们凝视事物,而且想要进入其中并拥有之,然而事物对此毫无回应。我们的视线只能被事物坚硬的外壳反弹回来。在我们的注视下,事物唯有不断后退而已。正因为此,或许也可以说,在我的视线被反弹回这一刻,事物也开始将它的视线投向了我。
我们的视线与事物的视线交织而形成的磁场,此即世界也。
• 照相机是什么?相机依据的逻辑又是什么?相机是我们观看之欲望的体现……它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制度。
相机不可避免地背负着根植于主客体二元论的近代逻辑。
• 我们是不是倒过来,承认人类的败北,然后在这个事物作为事物本身而存在的世界上,人类也作为人类的本身而存在?绝对不是将人类特权化?……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城市泛滥,事物也泛滥,并开始叛乱。重要的是绝望地承受这样的事实。这才是出发点。
• 舍弃意向,凝视世界的本来面目,让事物作为事物,我作为我,安置在世界的正确位置上,才是我们、也是这个时代需要的表现。
• 图鉴以最直接的方式明快地呈现所描述对象的性质。……如果图鉴含有哪怕是最少量暧昧的部分,就没有达成图鉴的机能。
一切事物的罗列并制也是图鉴的性格,图鉴绝非讲某些东西特权化。
• 叶脉、树液等等,都还残存着与我们肉体类似的东西。换言之它们乃有机体。位居中性,无意间深入我心的,即是植物。植物依旧残存有某种暧昧性。
[1],Thomas Ruff与Douglas Fogle在2014年Paris Photo上的对谈。
[2],本文所参考的《为何凝视动物》出自伯格的《看》这本著作,译者为刘惠媛,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文中有两处对伯格文中引用的转引,分别是Susan George的《另一半是如何死的》(How the other Half dies),以及Gyorgy Lukacs的《历史与阶级意识》(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伯格的观点是作者本人的归纳,也有不准确的地方,还请更多参阅原文。
参考文献
Guadagnini, Walter (ed., 2010). Photography–TheOrigins 1839-1890. Milan: Skira.
Batchen,Geoffrey (2016). 热切的渴望:摄影概念的诞生(毛卫东译)。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原著出版于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