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学了不想上学?三千多年前“小王子的请假条”里也这样!

甘肃青年 2024-04-20


“妇好何时归?”
“妇好伤风好了吗?”
“她生小孩不会难产吧?”
……
3000多年前的甲骨占卜记录
留下了商王武丁写给妇好的
一封封暖心“情书”
生病的小王子今天不想上学
也要请贞人为他占卜

如果你想看看3000年前
“小王子的请假条”
想瞅瞅“商人”长啥样
想知道妇好有多爱美
想猜猜青铜手形器
到底是亚长的假肢还是痒痒挠
还想一睹“商代车马的自动辅助驾驶”
请收好这份殷墟博物馆打卡攻略!


数千件珍贵文物首次亮相!

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2月26日,位于河南安阳的
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
洹水之滨,静水深流
洹水见证了三千多年前
中国青铜文明的顶峰
同样也见证了生生不息
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传承至今


殷墟博物馆新馆占地262.5亩
建筑规模5.1万平方米
展厅面积约2.2万平方米


将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
近4000件套
展陈文物数量之庞大、类型之齐全
都是商代文物展览之最


其中
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首次亮相
一系列考古新成果首次展示


在有文献典籍记录的
3000多年中国历史中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文献可考
被考古发掘所证实的
商代晚期都城遗址
填补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空白
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
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展馆之宝,大饱眼福!

屯南甲骨:一片惊天下的“明星甲骨”


△屯南甲骨


在这片牛肩胛骨上发现单字93个

字字清晰、大小均匀

契刻有力

文字记录了商王多次

关于田猎是否有灾祸的占卜


△左为甲骨文中的“骨”字,右为屯南甲骨


由于形状酷似甲骨文中的“骨”字

国家邮政局曾用它的形象
向全球发行纪念邮品
堪称是“甲骨明星”

现存唯一!这件甲骨嵌着绿松石


△嵌绿松石甲骨刻辞骨柶


这件甲骨是我国博物馆现存唯一一件

文字镶嵌绿松石甲骨

记录了商王与军队巡视捕猎的事件

珍贵之处在于文字内镶嵌有绿松石
彰显商王权威之余
使整片甲骨显得十分华美

商代人长啥样?


△陶制人头像


额头宽平、浓眉深目

宽鼻厚唇

怎么样

这枚核桃大小的商代人“自画像”

是否符合你对美男子的标准呢

它的存在

为我们研究商代人的人种与外貌
提供了宝贵线索

这只手,指缝中流过3000年



青铜器也是参观时不能错过的
这件青铜手型器
造型逼真

五指比例适中

指关节清晰

指尖圆滑

手背还装饰有精美的兽面纹


商代人也有搓澡巾?



形状呈圆饼状
表面微微凸起,密密麻麻
这个看上去很粗糙的文物
你知道有什么用途吗
它的名字叫陶㼽(chuǎng)
是商代人洗澡时的清洁用具
相当于现代人的“搓澡巾”

“殷墟我向往已久”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延安、河南安阳考察。这是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调研。

2022年10月26日至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这是28日下午,习近平在安阳市殷墟博物馆考察。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8日,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仔细观摩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出土文物。他感慨地说,“殷墟我向往已久”。

在殷墟遗址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谈起此行的目的,“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征程中,殷墟成为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的一把关键“钥匙”。目前,殷墟博物馆已面向公众开通网上预约窗口服务平台,期待你来打卡~

长按图片扫码关注@甘肃青年

来源丨共青团中央编辑 | 张霄校对 | 薛丽华校审 | 牛卫华

投稿邮箱丨1287749141@qq.com



精彩推荐 



都看到这儿了

记得点个赞,

点亮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