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小札】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缘起与产生

2016-04-30 赵联斌 林苑

上海语言学通讯

读书小札

感谢各位朋友关注上海语言学通讯!我们建立了学友微信群,常设“读书小札”栏目,是各位学友涉猎“外国语言文学”的读书心得。这里我们不粘贴论文全文,只是记录学习点滴,谈读书体会。文章篇幅1000字以内。感兴趣的学友欢迎联系新浪微博@珞宾王 或者关注本公众号留言。

 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缘起与产生

山西长治学院    赵联斌

原型论的最初提出者是荣格,他认为原型是指人的精神世界里的更深层结构,即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构成原型的基础。原型只能见解地使用集体表现。原型指的是那些尚未经过意识加工的心理内容, 是心理经验的直接材料。原型的根本意义是一种无意识的内容,当它逐渐意识及可以察觉时 便发生了改变,并且从其出现的个体意识中获得色彩。原型是典型的领悟模式,侧重心理方面的活动。相同的大脑和身体结构会倾向于相似的功能。动物的内部生活秩序控制着人类的心理。

                           

荣格(Carl G. Jung ,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

    

王宏强正式提出原型-模型论,因此,原型-模型论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理论。他认为,“原型”是一个由“原”范畴 与“型”范畴整合起来的范畴。是一个表征与指代、刻划与描述型的、初始的、边界的、先决的、支配的、主导的 作用、条件、因素、影响的内涵的范畴。由于不同的事物“型态”迥异,因而可视为不同的“模型”: 各“模型”均有与其相对应的“原型”存在。“模型”是一个由“模”范畴与“型”范畴整合起来的范畴。它是一个表征与指代、刻划与描述型的、初始后、边界后、后验性的、从属性的、比照的、反映性的作用、条件、因素、影响的内涵的范畴。模型是原型的后续、存在形式阶段和审视对象( 结果) 。模型蕴含着原型, 是原型的补充、展开和实现,是动态的范畴、动态的过程。

      

张今教授和其弟子姜玲老师发展了原型-模型论,并将其引入语言学及文学翻译研究中,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原型,是客观存在的认识的内容。原型是模型的最初状态、最初存在形式、最初阶段、最初审视对象,原型是模型的潜在前期,原型限定在静态描述下是指初始的静态范畴,原型重演为模型。任何相对独立的事物都从“型”为本体特征,任何事物都按照模型规范反复演替“原型”而形成自身的品、性、形、貌。不同的事物是由相同的原型按照不同的模型规范或由不同的原型按照 相同的模型规范重演而形成的。从原型—模型论的观点来看,不但文学译品实质上就是模拟原作文本整体的模型,而且译文的语言形式也是模拟原作文本整体的模型,因为在文学翻译的实践过程中就已经包含着内容和形式相互推移的过程。具有科学性的模型要求模型和原型在客观上和本质上具有相似性。文学翻译重在神似,而非形似。神似就是在客观上和本质上相似,即在精神实质上相似,在精神风貌上相似。


张今教授(1927. 2—2013.9)                                      姜玲教授


赵联斌在这几位前辈努力的基础上,通过和张今教授的四次面谈,吸收学习了张今教授对原型-模型论的论断,正式提出了原型-模型翻译理论。

上海语言学通讯:服务于外国语言文学


感谢关注、欢迎分享




【上海语言学通讯】公众号由新浪微博@珞宾王 电话13917738016负责更新。主要收集发布1全国范围内英语语言文学的学术会议、研修班讯息;2上海各大高校的英语语言文学的学术讲座;3学术期刊和学术观点推送。我们也可以协助各地外国语学院邀请专家来讲学和科研指导。欢迎大家在平台留言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历史消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