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刊发水利部党组署名文章 |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中共水利部党组
国家水网是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系。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研究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强调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会载入千秋史册。2023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这是我国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一、切实增强国家水网建设的
使命感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亲自擘画、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国家水网建设,多次深入国家水网工程实地考察,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5月14日,总书记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作出系统部署,强调要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2022年4月26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强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网络效益;再次明确要求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2022年10月16日,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水利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加快构建国家水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确保国家水网建设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口经济发展布局不匹配的问题突出。水资源的承载空间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必须适度超前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资源跨流域跨区域科学配置,增强水资源调控能力和供给能力,促进人口经济与水资源相均衡,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门深入实施水生态保护治理,推动江河湖泊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图为山西运城盐湖色彩斑斓的景观(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薛俊/摄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是更高标准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安全是生存的基础性问题,要高度重视水安全风险,不能觉得水危机还很遥远。特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国水旱灾害多发频发。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突发性、反常性、极端性、不可预见性日益突出,突破历史纪录、颠覆传统认知的水旱灾害事件频繁出现。比如,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最大小时降雨量突破了我国大陆气象观测记录历史极值;2021年至2022年冬春季节,珠江三角洲发生60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2022年珠江流域北江发生1915年以来最大洪水;2022年长江流域发生60多年来最严重的气象水文干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等领域短板,充分发挥超大规模水利工程体系的优势和综合效益,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水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安全运行。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水利部门深入实施水生态保护治理,推动江河湖泊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但仍有一些地区经济社会用水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导致水质污染、河道断流、湿地萎缩、地下水超采等水生态问题,河湖水域空间保护、生态流量保障、水质维护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依然面临严峻挑战。水是维系生态系统的基础性与控制性要素。必须系统谋划水资源优化配置网络,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既保障经济社会用水需求,又实现“还水于河”,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二、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总体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用系统论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处理好开源和节流、存量和增量、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做到工程综合效益最大化;要坚持遵循规律,研判把握水资源长远供求趋势、区域分布、结构特征,科学确定工程规模和总体布局。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国家水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坚持立足全局、保障民生,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坚持人水和谐、绿色生态,坚持系统谋划、风险管控,坚持改革创新、两手发力,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国家骨干网建设加快推进,省市县水网有序实施,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构建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水网建设的决策部署,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结合江河湖泊水系特点和水利基础设施布局,加快构建“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
着力构建国家水网之“纲”。以大江大河大湖自然水系、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排水通道为“纲”,重点解决国家层面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实现大尺度的空间均衡。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已超过63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1.5亿人。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先后开工,引江济淮一期工程、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实现重要节点目标,逐步构建南北、东西纵横交错的骨干输排水通道。要继续大力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抓紧完成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修编,加快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实施中线防洪安全保障工程,积极推动东线二期工程立项建设,加强西线工程前期论证。加快建设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以及大江大河大湖防洪治理骨干工程,加快实施重要江河堤防达标提质升级和河道综合治理,增强流域间、区域间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巩固拓展重要江河洪水宣泄能力。加强重要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打造河湖绿色生态廊道。
着力织密国家水网之“目”。以区域性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供水渠道为“目”,重点解决区域性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要加快国家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与区域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的互联互通,推进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和引调排水工程建设,高质量推进省级水网建设,持续推进市县级水网建设,因地制宜完善农村供水工程网络,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建设及小型工程规范化改造,提升水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逐步形成城乡一体、互联互通的水网格局。加强现代化灌区建设,围绕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以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重点,结合国家骨干网水源工程和输配水工程,新建一批节水型、生态型灌区。
着力打牢国家水网之“结”。以具有控制性地位、控制性功能的调蓄工程为“结”,这是水流集蓄、中转、再分配的枢纽,重点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问题。要加快推进控制性调蓄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建设,综合考虑防洪、供水、灌溉、航运、发电、生态等综合功能,加强流域水工程的联合调度,提升水资源调控能力。实施一批重点水源工程,充分挖掘现有水源调蓄工程供水潜力,增加水资源储备能力和水流调控能力,实现多源互补、多向调节。加快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海岛地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增强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推进蓄滞洪区建设,及时有效地发挥分蓄洪水作用。
三、加快完善国家水网建设体系构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十四五”时期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完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体系,要求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
北京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大兴支线机场连接线全长14公里,是南水北调中线进京第二通道大兴支线的组成部分。工程采取地下曲线顶管等管道建设新技术,将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供水厂提供双水源保障。图为2023年2月6日,技术人员在检查管道质量。 新华社记者 李欣/摄
完善水资源配置和供水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汛期降水占全年60%至80%,南北方差异明显。未来很长一个时期,水资源短缺问题仍将十分突出。要围绕保障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开源节流并重,采取“控需、增供”相结合的举措,在深度节水控水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建设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水源工程,完善水资源配置格局,推进水资源互济联调。
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的复杂深刻影响,从安全角度积极应对,全面提高灾害防控水平,守护人民生命安全。洪涝灾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等显著提升,江河中下游平原、三角洲等受洪涝灾害威胁仍较严重,与洪涝灾害的斗争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进一步优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布局,综合采取“扩排、增蓄、控险”相结合的举措,构建由水库、河道及堤防、分蓄滞洪区组成的现代化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科学提升防御工程标准,筑牢防御洪涝灾害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完善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近年来,通过实施河湖生态环境复苏行动,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永定河连续3年实现全线通水,滹沱河、子牙河、大清河等一批断流多年的河流实现全线通水,白洋淀生态水位达标率100%,人民群众享受到了绿水长流、鱼翔浅底的美好生态环境。河湖生态问题具有长期性、累积性,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任重道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核心,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流域上中下游,兼顾地表地下,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大力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加强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快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
四、推动国家水网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加快构建国家水网,要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统筹规划国家骨干网和省市县水网建设,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推进安全发展。提升水安全保障标准,高标准建设国家水网工程,对已建工程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水网整体安全性。加强水安全风险防控,以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等风险防控为重点,建立风险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等全链条管控机制,健全国家水网工程安全防护制度,确保水网工程安全运行、运行安全。加强水网统一调度,发挥水网运行整体效能,增强系统安全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实现绿色发展。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国家水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全过程。强化水资源承载能力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合理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建设节水高效水网工程。加强水网生态调度,保障河湖生态流量,维护河湖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加快智能发展。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同步推进数字孪生水网建设,打造全覆盖、高精度、多维度、保安全的水网监测体系,强化对物理水网全时空、全过程、全要素数字化映射、智能化模拟、前瞻性预演,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分遥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应用,实现国家水网调控运行管理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提升水网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能力和水平。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湖北省水利建设史上工程规模最大、覆盖面积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工程。图为2023年3月29日,工程广悟段(广水至大悟)宝林渡槽进行输水作业。 水利部供图 肖高东/摄
统筹融合发展。加强国家骨干网和省级水网的衔接和互联互通,有序推进省市县水网协同融合,优化市县河湖水系布局,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打通防洪排涝和水资源调配“最后一公里”,提升城乡水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水网与现代农业、水电、航运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发挥水网整体效能和综合效益。
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水网建设管理体制,探索投建运营一体化建设管理模式。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符合条件的水网项目建设运营。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水资源节约和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与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相适应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积极开展国家水网建设重大问题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水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行、联合调度等科技进步。
加强廉洁建设。紧盯水利工程招投标、水利工程项目审查审批、水利建设市场资质审批等关键环节,积极推进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特约廉洁监督员现场监督,做好项目建设参与方签署廉洁协议工作,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水利资金管理使用、水利建设市场资质管理等重点领域监管,确保国家水网工程建成精品工程、绿色工程、安全工程、廉洁工程。
国家水网建设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开拓进取、苦干实干,加快推进国家水网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丨《求是》2023年第13期
往期推荐
1.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2.建党节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争做新时代水利人!
3.歌声献给党|“3~3~3~6~5~3~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