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细数世园会中的“水”科技→

四川水利
2024-10-20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

(以下简称“成都世园会”)

4月26日开幕

与百花齐放的园艺展园同时亮相的

还有充分保留原生地貌的生态基底

展现绿色低碳理念的场馆建筑

践行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

的办会理念

本届世园会向世界呈现

绿色生态文明的“成都画卷”

 在这幅“成都画卷”中

还藏着不少“水”科技

花瓣雨水收集器、节流模式的人工瀑布

多样化生物栖息地搭建、海绵系统

......

走,带你一起去探秘!

↓↓↓



超大雨水收集器



在成都东部新区主会场主入口,中央矗立着三片巨大的“芙蓉花瓣”,最大的一片高达16米、最宽处达到53米,外形设计上融合了“芙蓉花+汉阙”,展现了独特的四川魅力。


“这其实是一个雨水收集器。”项目总规划师、林同棪国际副总裁黄聪告诉记者,雨水通过花瓣汇聚至中心,由直径250毫米的管道引入地下的雨水过滤储存系统中,“预计年收集雨水量约2500吨,可满足园区2公顷绿地的日常浇灌用水。”



那么

这个巨型花瓣到底如何收集雨水呢?

收集到的雨水去了哪儿?


参与综合服务馆施工图设计的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给排水高级工程师李强介绍,在综合服务馆东西两侧建筑斜坡的最低处,设置了一条收集雨水的水沟,将雨水引入管道,接入埋地雨水管,三个“芙蓉花瓣”边缘也分别有三根管道,雨水顺着管道进入“花瓣”中部的雨水管,再接入埋地雨水管。最终,所有雨水进入室外一个600立方的埋地雨水蓄水池中,经过处理后,再对场地周边室外绿化进行浇灌。



李强介绍,在屋顶造型设计上,设计团队从安全角度考虑,将我们肉眼可见的“伞”设计成“荷叶型”,遇到极端天气时,“荷叶”周围收集的雨水就会顺着边缘自然落下,保证屋顶承重,“同时,整个设计还考虑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做到了将场地内雨水尽量储存在建设范围内,避免对城市雨水管网的冲击,减少了城市雨水内涝的风险。


成都世园会主会场入口处的“芙蓉花瓣”


成都世园会主会场入口处的“芙蓉花瓣”

摄影 郭磊



节流人工瀑布



从园区1号入口进入,途经综合服务馆一路前行,摩诃湖是目所能及的第一个水景。摩诃湖北岸堤坝以“叠石成山”的形态呈现,打造了世园十景之“悬湖漱玉”,300米长的假山有近200米的瀑布,成为四川省内“最宽人工瀑布”


摩诃湖实景图 摄影  郭磊


“悬壶漱玉”景观   图源:红星新闻


“悬壶漱玉”景观  图源:成都日报


“摩诃湖因地制宜在现状两级台地地貌基础上,依山就势营造上下两湖,大大节约了工程挖方;湖中构建了动植物水生态系统,让湖水得以自行净化。而为了在满足景观需求的同时,尽量减少能耗,‘悬湖漱玉’瀑布设置了3种流量模式——在重要活动时段,全流量开放,展示宏伟的瀑布气势;在一般展出时段,瀑布分段落流水,形成潺潺流水景观;在夜间或普通时段,流量关闭,展示崖壁自然生态景色。” 设计师、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市市政院项目负责人蒋胜银向记者介绍道。


“悬湖漱玉”摩诃湖(高)与绛溪河(低)效果图  图据设计咨询集团


另外,在瀑布汇入的下湖,为摩诃湖蓄水的水泵位于瀑布东侧,3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使其成为省内服务人工湖的最大一体化泵站。“依靠该水泵,蓄满摩诃湖仅需6小时。”蒋胜银介绍,绛溪河水通过重力自流引水进入地下集水池,集水池水通过内循环泵至上湖,上湖湖水蓄满后经“悬湖漱玉”以瀑布之势回流下湖,下湖溢流至集水池,形成无边界水体。



绛溪河多样化生物栖息地搭建



秉持“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办会原则,在世园会绛溪河综合治理过程中,设计规划注重对蓝绿空间的保护和利用,尽量保留原有的山水林田湖,水面率在原先基础上增加到3倍以上。



“湖泊建成以及下游新建的水闸启用后,园区水面率能从原先的3.1%增加到10.2%,实现跨越式增长。”蒋胜银说,水面率增加最直观的便是绛溪河河面拓宽,河面拓宽后,可形成旖旎的水岸线及丰富多彩的水形水势,展现溪、洲、汀、渚、湖五种不同类型的驳岸,创造舒适宜人的亲水空间;打造水网密布的湿地沙渚,搭建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为园区水上游线提供保障,可乘船漫游世园会各展园,营造城市水景观乐园。


绛溪河再往下流过绛溪五线200米左右,便是世园会绛溪河综合治理工程打造的最后一个“全省之最”——闸门规模最大的底轴卧倒式单孔钢坝闸,有力保障园区景观水生态。水闸以55米长4.4米高的单跨钢闸门,牢牢衔接两边河岸,能够提升河道景观生态水位、营造园区宽阔水面、降低流速、澄清河水。

···

此外,世园会绛溪河综合治理是成都世园会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氛围的重要工程,“实现原生态治理不仅要考虑人的感受,更要考虑植物生长、动物栖息。”蒋胜银表示,在绛溪河滨水区域,植物选择十分考究。“浅水区优选梭鱼草、黄菖蒲、千屈菜等挺水植物,以及黑藻、刺苦草等沉水植物。这些品种根系发达、生长快速,兼具景观与固土效果。”



除此之外,园区内还建有完善的海绵系统,通过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措施,高效利用雨水,减少自来水的使用。


以最新的生态理念和技术,坚持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这些看不见的“水”科技默默助力成都打造“永不落幕”的世园会,塑造更多更美河湖生态、滨水空间、节水样本,也为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和河湖治理留下宝贵的财富,成为展现“公园城市·幸福成都”美丽画卷的生动一笔。




综合自成都市水务局 红星新闻 2024成都世园会 成都东部新区

往期推荐

1.水利厅召开水利“5+1”基础工作总结验收会

2.成都东部新区打好世园会水保障主动仗

3.盛世兴水 治水兴川丨可爱的水文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四川水利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