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湾·王老师002|情绪管理期末考心得报告

2017-06-21 赖翊玮 三才大道文化研究中心

情绪管理期末考心得报告

台湾逢甲大学·赖翊玮  


一、       当初选本课程的动机?

在选课期间,刚好和同学聊到通识课的话题,那位同学便向我推荐了这门「向儒道思想学情绪管理」的课。他说,上课虽然轻松,但是要用心听才行,而且会得到许多回馈;因此,促使我对这门课有的动机。

真正让我选这门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去年遇到一件事情,使我的情绪波动很大,而今年暑假,我又必须回到那个环境内;因此,我不想让自己的情绪再次受到这种不好事情的影响,因此选了这门课。

二、听了本课程后的心得?

   一开始,课听的有点懵懵懂懂的,有种似懂非懂的感觉,但跟着老师上课的实例分享,似乎开始找到其中的意义;而我也开始转变自己的想法,不要去强求别人、也不想改变他,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改变自己的想法,一切看开、放下,去接受所遭遇的事情。(写得很好!)

三、对情绪管理有无帮助?

    有的,我在学习这门课之后,学到了一些真理并且对自身的情绪管理十分有帮助我不再为了一点小事而耿耿于怀也懂得在面对一些自己看不惯的人面前,如何不受影响。

如今,我可以放下内心的情绪波动,因为那些人会在未来的路上,得到他应得的报应,而我会因为现在多做了些什么,而得到更多的回馈。(这就天道、天理。所谓天道好还,就是自作自受!)

四、举例说明学习的成果?

去年暑假,我在爸爸和姑姑合开的店里帮忙,但在里面工作的表哥,是那种只靠嘴巴说,却不动手做事的人,连自己喝完水的杯子,也不洗的那种人,他嘴巴说出来的话,几乎毫无根据,时常把黑的讲成白的,整天闲闲只会滑手机,而且态度很差,时常看不起我的爸爸、妈妈,因此我非常讨厌他。

去年的我,总是跟他互相摆臭脸,搞的自己很累、很生气;但是,今年我试着让自己忽略他的所作所为,做好我自己分内的事,不让他的行为态度去影响我的情绪。

目前我回去帮忙一个月了,我想我有做到这一点,也使我的情绪稳定多了。谢谢老师的教导!

 

翊玮:

 看到你的成长与改变,令老师十分欣慰!老师回学校教书的目的,就是希望帮助同学少走一些弯路!再则,感恩母校师长的教导,才有今日的成长!感恩的人快乐,惜福的人幸褔!

大学教育有分组作业的训练,目的就是培养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可是,一种米养百种人,形形色色,有认真的同学,也有不认真的,如何面对?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也。」在他老人家的眼里,天下只有有两种人,一种是「贤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另一种是「不贤」的人,是我们警惕的榜样。为什么?儒家从「忄」(天心)说「性善」,这是孟子的进路;荀子从「生」说「性恶」,此「心」是人心,生下来想吃好的、穿好的、听好的!所以,人的性善是后天的人文教化!此外,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如杞柳,你怎么弯它,它就顺着你而为,持「中性」说。

其次,遇到「不贤」的人,不要随着他而起舞,不要因为他而让自己生气,为什么?一者不值得!二者每个人只能做自己的主人,无法改变要求他人;因此,儒家教导我们的方法,对自己的要求用「忠道」,什么是「忠道」?就是把「心」放在「中」间!对他人的态度用「恕道」,什么是「恕道」?就是「如」「心」,简单讲,就是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就是「贴心」。

道家思想的洞见,人有「心」,心有「知」的作用,会用自己的观点来看他人,于是有了分别心,跟我一样的曰「是」,跟我不一样的曰「非」,人间最大的困扰就在人的「执着心」,会自以为是。道家的智慧,既然困苦在「心」,所以工夫在心上做。如何做?放下是「无」,解脱是「有」,此「无了才有」是人间的修养工夫,而「有生于无」是天道的生成原理。

天底下,最公平的事情,就是自作自受,这是「天律」!儒家、道家所教给我们的是「自律」!什么是自律?儒家讲人有「仁心」,是不安的心,不安求安是自觉,自觉是道德的动力;因此,道德才有普遍性与必然性。最后,祝你

学习进步

 

老师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