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勤廉故事 | 63 邵逸夫:爱乡楷模
提示:点击上方"清廉宁波"↑点击关注我们
现代篇
邵逸夫(1907-2014),原名邵仁楞,宁波镇海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邵家八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六,旧上海时代人称“邵老六”,后来香港人尊称他为“六叔”。2011年,邵逸夫正式退休,而他也成为了全球最长寿、任期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CEO。
投身电影梦想
邵逸夫是个不折不扣的电影迷,他的一生都在与电影打交道。最初开始自己的电影梦时,邵逸夫一家在经营着家庭式的作坊。老大邵醉翁是制片兼导演,老二邵邨人擅长编剧,老三邵仁枚精于发行,而邵逸夫则擅长摄影。所以在创业之初,他们完全是靠着一家人的分工合作完成了电影从纸上到银屏上的一切工作。《立地成佛》是他们一家人倾力合作的第一步电影,电影放映后,很快受到了上海市民的热情欢迎。但是,当时上海滩在电影行业的竞争远比想象中要激烈,为了求得一条生路,邵家几兄弟辗转到了新加坡开拓南洋电影市场。在这段创业的时日里,他们几兄弟像苦力一样,扛着电影机和影片,在烈日下长途跋涉,深入到华侨众多的农场去放映露天电影。那时的放映设备还很落后,要用手工一格格地摇片子,一场电影放下来,放映人都累得腰酸手痛。1930年,邵逸夫挂牌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先后买下了美芝路的新娱乐剧院和曼舞罗戏院,专门上映天一公司的新电影。
1932年,他高价请来粤剧名伶薛觉生担任主演,自任制片和导演,拍出了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轰动一方。有一次在泰国放映时,观众硬是把留声机砸开,要看看是不是有人藏在里面,所以在这之后,邵逸夫每次放电影都要派专人保护留声机。这部电影为邵逸夫大规模进行电影制作铺开了道路,影片成本1万元,仅在广州一地的放映收入,就达60万元。这一成功不仅使邵氏机构转危为安,也让邵逸夫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
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二战前,邵氏兄弟在东南亚一带已经拥有139家电影院和9家娱乐场。然而,残酷的战争彻底毁掉了邵氏兄弟苦心经营20多年创立的庞大产业。1937年后,日寇的野蛮入侵打乱了邵氏影业的发展进程。邵氏惨淡经营,直至难以为继,被迫关门。战争结束后,邵逸夫考察了澳大利亚和美国,迫切地感到邵氏的电影事业不应该只是恢复旧业,而是要重新创立一个全新事业。他决心要寻找一个地方,实现他对电影事业的理想。
20世纪50年代,香港得历史机遇,百业兴盛,电影业也不例外。1957年,邵逸夫正式移师香港,以50岁年纪为开辟事业新天地而搏命。1958年,邵逸夫在香港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他想抢占香港这个制高点,还要建立自己的影院和出品自己的影片。建厂就得买地,香港地少供不应求,他只买得清水湾一块地皮。那是一座荒山,夷去60英尺为平地,在上面建制片场,这便是日后的邵氏兄弟电影制片厂,其规模宏大,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此后,从这里拍摄的影片源源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每年高达40多部影片,远远超过香港其它电影公司的影片产量。
1967年邵逸夫又和利孝和、祁德尊等人创建了香港无线电视(TVB),并于1971年开设了被誉为“港星摇篮”的训练班,挖掘培养了香港演艺圈“黄金一代”如: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等。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是世界第一大粤语和华语商营电视台。TVB在邵逸夫带领下好戏连台:《上海滩》《射雕英雄传》等巨制捧出了“五虎将”黄日华、刘德华、梁朝伟、苗侨伟、汤镇业;女星则在汪明荃、赵雅芝后,捧出陈玉莲、刘嘉玲等各具特色的花旦。其经营的免费中文电视频道翡翠台,自1967年11月19日开播以来,一直处于香港电视频道中的收视领导地位,是香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74年,邵逸夫获英女王颁发的CBE勋衔。1977年,他又获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册封为下级勋位爵士,成为香港娱乐业获“爵士”衔头的第一人。
致力公共慈
42 27958 42 11865 0 0 6383 0 0:00:04 0:00:01 0:00:03 6382善事业
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却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他视金钱为身外之物,乐善好施,热心公益。如果说他在香港的影响力源自于他的影视王国,那么他在内地的口碑则主要是因为他的慈善捐赠。“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这位以“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为人生信条的影视巨子,不仅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为此他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据统计,邵逸夫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币,兴建了6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尤其是对教育事业和科技事业,邵逸夫捐赠的教育资金遍布神州大地,全中国多家高等院校均有邵逸夫命名的“逸夫楼”。香港多间院校的建设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逸夫书院、香港大学的邵逸夫楼、香港城市大学的邵逸夫图书馆等。
从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祖国内地。当年他向中国保护敦煌画展工程和浙江大学分别捐资1000万元,有关部门特立碑予以纪念。甬上文化人王重光先生1996年曾前往敦煌考察,大漠深处,类似的纪念碑不止一个,但惟有同乡邵逸夫是炎黄子孙。
1985年后,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对于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正如他所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邵逸夫视教育为立国之本,为此多年来他尽心尽责,不遗余力。据不完全统计,迄今,邵逸夫捐助内地科教文卫事业的资金达25亿元,捐助项目超过3000个,其中80%以上为教育项目。如今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全国各地。晚年的邵逸夫还不顾耆耋之躯,多次亲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视察捐赠项目。此外,邵逸夫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地都有巨额捐赠,合计金额早已超过30亿元。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邵逸夫当之无愧可称为第一人!
根在宁波的邵逸夫当然对故乡也倾注了很多的爱心。1987年后,他不仅多次回乡探亲访问,还先后捐资4000多万元帮助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这些项目包括位于宁波大学西区的邵逸夫图书馆、逸夫教学楼、逸夫剧院以及其祖居地康乐园等。他在浙江其他地区也有巨额捐赠,如他为杭州逸夫医院的捐赠近亿元。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省、市政府就授予他“爱乡楷模”、“荣誉市民”称号,以表彰他为家乡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这是首次以当代知名人士命名小行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2002年11月15日,97岁的邵逸夫爵士宣布设立不限种族国籍、宗教和信仰的“邵逸夫奖”,这是一年颁发一次的国际性奖项,将表扬世界各地在天文、数学和生命科学与医学等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者,每个奖项颁给100万美元,比国际最高自然科学奖项的诺贝尔奖的95万美金还高,因而被称之为“21世纪东方的诺贝尔奖”。
邵老先生为电影所作出的贡献,为社会所献出的爱心,都将像成千上万的“逸夫楼”一样永远屹立!
胡颖倩、韩银宁整理
文字统筹:彭素虹 插图:刘贵生
下期人物
谈家桢:遗传学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