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一族要活血,轻松化解经期血块
导读
如果有人问:“你一生追求的是什么?”相信您的第一回答定会是“幸福”。美国作家柯蒂斯说:“幸福的首要条件在于健康”。是啊,只有我们的身体无病无灾才能谈幸福。
然而生活中很多女性朋友总是在为自已的“老朋友”而烦心,不是担心她提前到了,就是错后了……,当然还有一些朋友对自己的“经期血块”化解无力,一筹莫展。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化解问题的小办法~ |
有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姐妹,每一次来月经的时候,能被痛经折磨得精疲力尽,上卫生间换卫生巾也常常是“硕果累累”,大块大块的血块让人看着都揪心。如果你细心的话,能够发现这些姐妹的“脸色”都不怎么样,常常是面色晦滞,口唇暗红,眼睚黯黑,白天化化妆还OK,丽人一个,但晚上卸妆之后,连自己都不愿意面对镜中的自己,经常是维生素胶囊、美白面膜摆一桌子,天天吃,夜夜抹,依然收效甚微。这样的MM,要小心了,可能你已是血瘀体质了。
血瘀体质是怎么形成的呢?
很多姐妹一定很疑惑,我怎么就成血瘀体质了呢?当然除了先天的禀赋以外,与我们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果你情绪抑郁、紧张、性格内向、不顺心的事长期埋在心里,郁结日久,影响气血运行;平时总是对冷饮爱不释手,总有“要风度不要温度”的想法,生活环境寒冷,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淤积在再体内。
《皇帝内经·素问·调经论》曰:“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气血就像是热带雨林,在温暖的环境里才有活力;要是冷了,血液就要凝固,成“冰血”了。所以说,那些穿露脐装的、“冻死不穿棉袄”的姐妹们,千万别把自已的身体“打入冷宫”了,要美丽还是要健康,孰重孰轻,我想只有自己明白!
另外还有一些姐妹,经期对冷饮也是不离不弃,胃成了自己的“冰箱”了,中医把脾胃叫做“气血生化之源”,是造血的源头,吃什么都是冰的,血液中能没有寒气吗?这样,久而久之你能不成血瘀体质吗?
如何改变血瘀体质?
◎艾灸穴位
血瘀的姐妹们,要注意驱寒和理气才行。此时艾灸穴位是很好的选择!
>受寒血瘀
针对因受寒而血瘀的姐妹而言,首先我们灸气海穴,气海穴位于人体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经属任脉。气海,气,气态物也。海,大也。“气海”顾名思义就是指任脉水气在此吸热后气化胀散,此穴如同气之海洋,灸此穴便可补足你一身的阳气。
接着灸中极穴,中极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中极穴隶属任脉,系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艾灸此穴能补气,驱寒。血瘀的MM往往也伴随着痛经,平时在月经来潮之前用热水袋对中极穴进行热敷,可以缓减痛经。
>气滞血瘀
如果你是一个脾气不好,爱生气,有时候又不得不忍着,结果天长日久因气滞而血瘀的MM,那你就应该多灸灸足上的行间穴了。
行间穴位于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行间穴为足厥阴肝经之荥穴,在五行中属火,具有泄肝火,疏气滞的作用。经常艾灸这个穴位,可以将你郁积在体内的不痛快通通释放出去。当然了,平时也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别动不动就生气,别总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让胸怀豁达点儿。
> 万能妇科穴
当然,经期血块属于月经病,在我们身体内有一个万能的妇科药——三阴交穴,有事没事儿,经常恩泽一下这个“女人穴”,也可以让我们避免很多的妇科疾病。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中。
> 艾灸方式
艾灸时,一般采用仰卧体位,将艾条点燃后,在距穴位约2~3厘米处施灸,如局部有温热舒适感觉,即固定不动,可随热感而随时调整距离。每个穴位灸10~1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或3日1次,每月10次。
◎红花甜菊茶
俗话说的好,“晴带雨伞,饱带干粮”。凡事重在一个预防,对付血瘀体质造成的经行血块也是一样的道理。平日里在饮食上也应该多下点功夫。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款坊间比较受欢迎的热饮——红花甜菊茶。
红花甜菊茶,顾名思义就是取红花1/2小匙、甜菊叶3片。然后将红花、甜菊叶放入饮水杯内,在冲入300毫升的沸水,泡5~10分钟,待茶饮用。
红花味辛苦、性温,归心,肝经。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用。是常用的传统妇科良药。早在我国古代,就有关于红花的很多记载,尤其盛传它是宫廷的避孕秘方。宫廷女人之间斗争,经常会用红花来堕胎,在别人的中药中放点红花,很容易导致流产,这都是依赖它的活血效力。因此女性朋友在喝这个茶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如果是怀孕期间,千万不要盲目的去喝。
将红花用酒精浸泡或用米酒蒸煮后,外擦患部,对淤青肿痛还有消肿的效果。
另外在选购红花时,要以色鲜红、油重、有光泽、有特殊香味着为佳。保存是要放在通风干燥处,预防发霉、虫蛀。
甜菊叶味甘,性平,能养阴生津,可以降低情绪,缓解疲劳。故饮红花甜菊茶能够活血化瘀,通经止痛。
◎注意着装和情绪
然而除了穴位艾灸和红花甜菊茶,平时的着装也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尤其在天冷的时候,爱漂亮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暖。情绪上也要学会调节,遇到问题时试着换个角度来看待。慢慢地,血瘀的体质就会得到改善,经期的血块也会“淡出江湖”,销声匿迹。
︱作者简介︱
吴大真,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保健协会科普教育分会会长,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北京国际医药促进会副会长。中国药学会原秘书长,《中国医药报》原社长、总编。
来源:吴大真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编辑整理:微键
»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就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吧!
一天一篇,分享养心、养身、养神的秘笈。 中医锦囊,必有一“笈”适合您! |
点击“阅读原文”,发现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