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效的阅读习惯,这是从实战总结出的六种方法 | 没想明白的50个问题之No.10
关注我的「公众号」吧,每周二更新
总有朋友问我这样的问题:
我的职业生涯遇到瓶颈了怎么办?感觉这几年一直在原地踏步。
你的文章里总在说看本质,怎么做系统化思考,分析事情的本质呢?
刚晋升为管理者,该怎么带团队呢,不知道从哪下手。
工作越忙,压力越大,自己也越焦虑。怎么做好时间管理?怎么调整情绪呢?
所有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持续和高效的阅读。
没错,阅读确实没有直接去解决上述的具体问题,也很难有某一本书,可以给出完全适合自己的答案。
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并不在「所描述的问题本身」。
比如职业生涯瓶颈是因为之前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已经耗尽了,没办法把你带到更高的高度,需要补充更多的弹药。
而现有的人脉和工作环境已经很固定,也没有像上学时那样系统学习的机会了。
再比如,长期处于忙碌且焦虑的状态,工作填满了全部时间,没有个人生活,进入恶性循环。
这时候就需要有一种方式,强迫调整个人时间安排,重构生活节奏,这样才能让自己慢下来、专注起来。
还有很多类似问题,都可以被阅读化解。困难点在于,人对阅读收益的感知是相对后置的,属于偏长期价值。所以要从阅读中获得收获,首先要培养阅读的习惯。
习惯的从无到有,是有过程的,操之过急只能会带来更大挫败。所以要接受这个过程,当然也有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培养阅读习惯,有两个关键点:马上去做和减少阻力。
关键点一:马上去做
我相信没人会否定阅读的价值,哪怕几乎不阅读的人。但为什么从心动到行动会有如此大的折损呢,从互联网思维角度来讲,就要提升这一步的转化。
因为人们往往把这一步转化的周期拉得很长。
比如当下看了我这篇文章,觉得很有道理,深受启发,而且也拿到了一些方法。心中已经跃跃欲试,但身体却很诚实的纹丝未动。心中暗下决心,这个周末一定要读起来。
然后又想到,既然读书,肯定就要先买书,这就好像决定去健身,要先买装备是一样的。
于是研究各种kol和榜单的书单,花了2个小时列了一堆,然后下单等到货。
等到采购的书到货,自己读书的热情早已经没了。
这一点想说的很简单,马上去做,不需要任何前置条件。不需要先下单买书,不需要先制定计划,不需要先整理书架,不需要先泡杯茶,现在马上就开始。
拿起一本哪怕不是特别好的书,先读起来,因为需要进入这个状态,先迈出这一步,提升从心动到行动的转化率。
马上去做,适合很多场景,真的能解决很多问题。
- 有朋友问我:在抖快做短视频怎么涨粉和变现,想转行做自媒体。
- 我问:你开始做了吗?
- 对方认真的回答说:已经调研了三周了,想规划清晰之后再开始做,否则半路换方向不好。
对这个朋友,我只有一个建议:今天就拍一条视频发出来!随便发在哪都可以!
很难想象,对拍摄方法和平台功能都不熟悉的人,调研有什么意义。最简单直接的秘技,就是拿出自己擅长的领域,先拍一段发上去。
在这个过程里会感受到太多东西了。比如拍摄工具、画面质量、剪辑、封面标题、内容节奏、时间长短、发布时间等等,这些只有去做了,才有手感,才能形成认识,去指导自己做下一步。
不要总想跳过现阶段的必经路径,去获得下一个阶段的收益。
阅读也是一样。在习惯还没形成的时候,马上拿起一本书,试着感受那种阅读的状态,就是必经路径。
如果已经做了以上这些,但还是觉得效果不明显,没有找到阅读的感觉,尤其是无法沉浸。也别着急,这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减少阅读阻力。
第二个关键点:减少阻力
持续阅读,才能养成习惯。在这个持续的过程中,就需要克服各种阻力。我总结出了6个方法,都是很具体可以指导实操的。
方法一:先选自己看得懂、能看进去的书
阅读中的巨大挫败,来自于那些「自己看不懂但别人评价又很好的书」。
首先,「别人评价很好」这个事,不用太在意。因为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每个人的喜好和所处的知识阶段都不同,甚至人生阶段和阅历不同,对书的感知也不一样。
所以别人评价好,只能代表对方自己的感受,不用要求自己感受也好。
其次,对于朋友或者kol推荐书这个事,也得擦亮眼睛,因为他们这些行为的大部分场景不是为了荐书,目的不纯。
在朋友圈发读书感言再配上书的照片,甚至有时候只发书的照片,写感言太麻烦。这个行为就像出去旅游,发一张在海边晒太阳的照片,道理是一样的。只是为了告诉大家:我要看书了!
很容易推测到,这种看书都要发朋友圈的人,肯定是觉得这是一件很特别很稀有的事。这样的朋友一年也看不完三本书,没办法对书有鉴赏能力,可以无视他们的推荐。
对于荐书的自媒体kol,也要带着批判视角去看,不能完全信任。
我严重怀疑有些公众号给出的书单,作者根本就没读过,只是找来几本流行书,把书名封面粘贴过来,凑够10本就行了。
做内容的人都知道,这类书单的文章流量都不错,尤其是收藏的人很多,可内容制作成本很低,30分钟内就可以完成。
所以说,如果自己看不懂别人推荐的书,完全没必要有挫败感,自己的感受无需去迎合别人,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这时候要做的就很简单,放下这本看不懂的书,换一本去读。
千万不要有强迫症,逼着自己读完手里的。因为在逼自己的过程中,会带来很大的阅读阻力,对于一个在培养阅读习惯的人来说,这种阻力很可能会击退阅读欲望和快感,得不偿失。
这时候不用在意手里这本书好不好,也不用特别刻意去攻读某个领域的书。对于一个阅读量还不太够的新手来说,还没有能力判断书的好坏,选择品类阅读的风险也偏大,培养习惯更重要。
举个例子,就好像学龄前小朋友学踢球。一上来就学传接球,肯定绝大部分小朋友都没有了兴趣,太枯燥,挫败感太强,从入门到放弃也就在一节课之内。
读书和小朋友踢球的道理一样。不用想太多,先读起来就好。不管是小说还是心理学,这些不是当下要关注的。
我比较反对在培养兴趣阶段,就做一些比较重的事,比如做笔记。这会让读书这件事变得更复杂,更容易分心而中断。做笔记虽重要,但可以往后放放。
方法二:多储备几本书,不用等到都看完再买
供给对于消费的带动作用,没想到在这里也用得上。试想我们在点外卖的时候,肯定是希望商家以及sku越多越好,这样选择的机会就越多,我们也就更有可能在这个平台上消费。
读书也有类似的场景。
在想读书的时候,如果有比较多的书可以被选择,就可以减少从心动到行动的阻力,让读书行为更容易发生。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选书的场景是存在的:
场景1)在手里这本书读不懂、读不下去的时候,换一本读,就是上文提到的情况。比如我自己尝试过几次《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枪炮、病菌与钢铁》,都读不下去,于是暂时放弃。
场景2)在读完一本硬核书之后,就想换换脑子,读一本其他类型或领域的书。比如前一本读了相对枯燥的《第五项修炼》,下一本如果不想再看《系统之美》,就可以换一套李翔的《详谈》或者彼得·海斯勒的《江城》《寻路中国》,感受完全不同。
在我视频号或直播里,身后背景有一摞书,有朋友就感叹说书真多啊!我就解释说,身后这些都是我没看但有可能看的书,这么多都是备选。不是为了多长时间内看完,而是都要摆出来,给自己更多选择。
方法三:可以同时看两本或者更多的书
本质上和方法二类似,就是为自己的不同阅读场景,提供更多的选择,减少阅读的阻力。
这个方法带来的更重要价值是:在单位时间内的阅读效率更高。
对于一个阅读新手来说,很可能遇到的这样的情况。专攻一本书时,阅读效率会越来越低,因为时间一长大脑思维就会疲劳,难以持续。哪怕是一周内分几次去阅读,也会觉得每次都是读一会就累了。
这就好比,学校安排课程表的时候,都是几节课穿插着的,第一节课是数学,第二节英语,第三节语文。不同学科,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每一个学科都不会持续一个小时,效率会更高。
阅读也一样,同时去读A和B两本类型不同的书。在读A比较久或者疲劳之后,可以切换B,提升阅读效率。
因为每个人在一周内能投入在阅读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比如7个小时。如何分配这7个小时,就决定了阅读效率。我的观点是:在这7个小时里穿插A和B两本书,比只读A效率更高。
讲一个我自己的案例。当时在读《社会心理学》,属于心理学入门类书籍,特别泛而浅。几乎领域里所有内容都涉及了,但都是蜻蜓点水。
看的时候总是带着很多不解的问题,被迫推进到下一个新主题里,时间久了就很累。而且这两本书都很厚,大概600页,以至于感知上的进度很慢。
于是我就增加了一本书,与这本书差别很大的《生生不息》,讲雷军和金山的故事。也就是把A和B并行,来回切换的阅读,果然效率就提升了很多,亲测有效。
方法四:在阅读之前,先快速翻阅整本书
拿到一本书之后,不要马上从第一个字就开始读,而是要先整体了解这本书,对于提升阅读效率有很大帮助。
了解一本书的方法,就是先读完目录和序言,然后再用大概3分钟的时间,快速的翻阅整本书。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整本书的结构,就像了解人体的五脏六腑在哪里一样。
翻阅之后,就会知道这本书是用什么方式,去讲什么观点;哪个章节是核心,哪些有凑字数的嫌疑。
每本书都有讲述观点的方法,我自己总结出这几个套路:
套路1)总分模式
整本书围绕这一个核心观点来展开,比如「媒介即讯息」。
第一章先把核心观点总体描述出来,媒介即讯息的概念、包括哪些元素、有哪些相关案例,这就是总分模式中的总。
然后书中接下来的各个章节,就是把这个核心观点拆解了,分几部分来讲述。
《领导梯队》目录,总分结构一目了然
比如《领导梯队》这本书,第一章先讲了领导力发展的六个阶段,并且逐一简单介绍。然后从第二章到第七章,又分别详尽的讲了每个阶段,这就是典型的总分模式。
套路2)列举模式
整本书由几个观点拼凑而成,表达方式就是逐一列举。但这几个观点并不系统,也就是说,不是由某一个核心观点拆解出来的,以及无法拼凑在一起。
《影响力》目录,列举模式
比如《影响力》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前者是讲了6个影响力武器,后者是讲了7个习惯,用的都是逐一列举的模式。
在和一位出版社的编辑老师交流的时候,他提到说这种写书的模式,大概只适合已经是行业权威的作者。因为名气和影响力足够大,所以用这样不mece(不重不漏)的方式去表达,才不会被质疑和挑战。
换言之,如果我用这种方式去写书,大概率就站不住脚。读者会想问:为什么是7个习惯,不是6个或8个?
套路3)讲故事模式
整本书通过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去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书挺多的,比如被划分在心理学分类里的高分读物——《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以及被称为读完就会去辞职的——《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易读性强,就像看一本小说一样,但却有其他方面的收获。这个收获,就是作者希望传达的观点。
缺点就是不系统。我自己很难梳理出来《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的理论体系,只是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当然,也有可能这就是作者本意。
可能还有其他的模式,是我没总结出来的,但这三种能覆盖一部分书籍了。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模式的研究范围是「非虚构类」,不包括文学诗歌等。
掌握了书的模式,也翻阅了整本书,就知道哪些章节是要详读的,比如第三章到第五章这种;以及哪些章节是凑数的,比如开头和结尾,一般都是铺垫和延伸收尾,是可以快速读过的。
方法五:不要读书中的每一个字
和方法四类似的是,要知道书中哪些内容是可以略读甚至跳过的,就可以极大提升效率。
一本书里的内容密度并不是平均的,有些地方内容密度高,且重要;有些低,也不重要。而且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市面上很多书都有反复阐述同一个观点的情况,俗称就是「啰嗦」。
所以网友会评价有些书:用3页纸可以讲完的东西,非要写本书。
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了,但不必要的反复甚至重复描述、论证,是非常常见的。比如在提出一个观点之后,附上两个案例,方便读者去理解,是对的。但有些书非要附上五个案例,而且案例描述的很详尽。
导致一个尴尬的结果,就是观点能看懂,但案例看不懂。可案例是用来解释观点的,反而本末倒置了。
我的建议就是,只要观点完全理解了,案例甚至延伸的描述完全可以跳过。
方法六:读完之后再通读一遍,并写读书笔记
首先要说的是,这个方法适合已经养成阅读习惯的朋友,基本走出了新手村,可以提出更高要求了。
阅读时总会有这样的感受:读完一本书后,没过多久就忘掉了,就像没读一样。这就是狗熊掰棒子,读了一年下来,到最后也不剩啥了。
根本原因是没有把书里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个道理很简单,上学的时候,不仅要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还要在课下反复的练习。能解决变形后的各种问题,才算是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阅读也是一样的。在阅读的时候,是顺着作者的逻辑走了一遍,但跳出这个逻辑,能不能再讲述出来,哪怕只是核心观点就好。
我的经验,如果只是通读一遍,阅读新人是没办法讲出核心观点的。
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读完之后,再通读一遍,提炼出书里的核心观点和脉络。
一本再厚的书,核心的内容或者主线都并不复杂。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再表述一遍,最好可以延伸到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套用在身边的案例里,最后作为读书笔记写下来。
也就是说,一次有效的阅读全过程是:
初步翻阅→首次阅读→再次通读→提炼延伸→笔记落实
如果认为这个过程过于繁琐,也可以根据书籍的优先级来对待。对于很重要的书,强烈建议按照这个流程来阅读;如果没那么重要,也要保证两次阅读,否则是什么也记不住的。
在写读书笔记这件事上,可以用一些激励自己的方式。
比如可以给同事家人朋友讲书。可以尝试做简化版的樊登读书,用30分钟的时间,脱稿把这本书的内容讲述一遍。如果有能力讲出来了,就说明已经掌握了。
比如可以写在某个工具里,做归档。以后再用到相关内容的时候,可以很容易的翻阅。我自己的习惯是把读书笔记写在Evernote里,大概已经有几十篇了,翻阅笔记比翻书更方便。
比如可以分享在社交平台上。类似公众号、微博、知乎、即刻等,这类内容占据了我个人社交平台内容的大部分。一般我不只是发布梳理的要点,还会做很多的延伸。
上图是我在即刻上的读书笔记,获得点赞评论,激发自己持续的阅读和写笔记,走入正向循环。
最后,我把本文内容录制成视频,发在视频号里,可点击下方收看。
以上,是我根据亲身经验,总结的高效阅读建议。如果你觉得有用,请分享到朋友圈吧。
-END-
关注我的「公众号」吧,每周二更新
关注我的「视频号」,每周一、三、五更新
每周二、周四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