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忆与传承|曹凤岐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十届颁奖仪式隆重举行

北大光华行政中心 北大光华各系学术资讯 2023-08-17


2023年7月9日,曹凤岐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十届颁奖仪式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庄严而隆重地举行。


曹凤岐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


去年12月21日,曹凤岐教授与世长辞。恸失巨擘,学界同悲,值此先生冥诞78周年之际,曹凤岐先生的亲人、朋友、同事、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相聚在一起,共同追忆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感受先生追求真理、传道授业、济世经邦的信念与情怀;共同研讨先生的学术与教育思想,纪念先生为股份制改革、资本市场发展和管理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


上午的会议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马化祥教授主持,在视频回顾中与会嘉宾共同追忆了曹凤岐先生的音容笑貌。



致辞



于鸿君

北京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

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北京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光华管理学院于鸿君教授首先致辞。于鸿君教授表示,曹凤岐先生以推动中国改革与金融市场发展、北大工商管理教育事业和金融学科建设为终身己任,以金融研究为终身学术追求。作为学生,于鸿君教授表示,30多年来,曹老师对他的指导与帮助从未间断,昔日场景历历在目。曹老师是一位真诚友善的谦谦君子,踏踏实实做学问,注重从金融发展实践中创新理论,并用理论来指导金融实践,在曹老师身上真切感受到他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强烈的责任感。曹老师的一生是坚守教育兴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践行立德树人的一生,是以学术成就卓越不断耕耘开拓的一生。曹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其卓越的学术成就、高尚的精神境界将激励后人接续奋斗,承接并继续推进他未尽的事业。

刘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代表学院致辞。他表示,曹凤岐教授的离开是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学术界的巨大损失,更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巨大损失。曹凤岐教授的一生仿佛时代的缩影,他见证并参与了改革开放四十五年的万象更新和金融管理学科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峥嵘岁月。曹凤岐教授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创办者之一,创办初期,经历了今日光华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历程。四十余年来,他兢兢业业地奋斗于金融教学、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第一线。古稀之年仍坚守初心,筹备设立了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以支持教育。他为中国商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将永远留在光华人的心中。



追忆



曹凤岐教授是最早提出在中国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推广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学者之一,参与了《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的起草工作。他生前致力于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关于中国股份制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机构与金融创新的研究,为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几十年推动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学生、同行者。他们一一发言,借以缅怀。透过这些追忆,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与资本市场发展的波澜历史。

(以下为部分摘录,发言人有刘伟、李礼辉、吴晓求、李稻葵、孙庆生、毛亚社、巴曙松等。)

— 大道不孤 众行致远 —




刘伟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曹老师是一个很单纯的人,全力以赴、充满热情。当时关于股份制、资本市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中国是非常陌生也很有争议、风险的事情,曹老师认准了就义无反顾,理论上连续发表文章,实践上奔走呼号、深入调研,最终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礼辉

中国银行原行长




“1995年我报考博士研究生的时候选择了北大光华,选择了曹凤岐教授。曹老师突出的优势在于知与行的合一,而且由于知行合一使思想力量排山倒海、思想精髓开花结果。在我有幸担任中国银行行长期间,曹老师关于金融体制改革和公司治理的一系列思想成果在我的工作中几乎成为经典指南。”






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



“我喜欢叫曹老师‘曹大帅’,他一听到这个名字笑容会非常灿烂。曹老师身上有乐观态度,宽容精神,即便对不同看法也极其宽容;他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且可以辩论,不会见风转舵,有着严谨的学风。我们交往30多年,共同见证了中国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的历史。”






李稻葵

清华大学经济思想与实践

研究院院长



“曹老师说过‛我是一根蜡烛,当蜡烛的光开始暗淡时,我用它点燃更大的火把,点燃一盏长明灯让它继续发光发热。’曹老师这种提携后辈、帮助年轻人的精神是学术界最宝贵的精神,我们这代人一定要传承下去,帮助年轻人,学术之灯才能长明。”






孙庆生


企业管理出版社社长

兼总编辑



“曹老师主编的第一本书《中国企业股份制的理论与实践》和到目前为止最新一本书《曹凤岐诗词全集》,我都有幸作为最早一批读者阅读了原稿。曹老师第一本书的手写稿我一口气看了几十页,当时关于股份制方面的很多内容都是超前的,读后受益匪浅。”






毛亚社

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党委书记、理事长



“难以忘怀先生在正视金融风险的同时对金融发展保持了豁达的乐观心态,难以忘怀先生对经济和金融发展前瞻性的预判,难以忘怀先生在贡献金融理论、把握金融本质的同时对实体经济的关怀。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将先生的金融理念发扬光大。”






巴曙松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

执行院长



“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曹教授功不可末,他写出了中国国内第一本《货币金融学》,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90年代一大批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他关于企业制度、资本市场的许多内容在当时都是极具开创性的,他的一系列著作影响了一代中国经济学人和金融从业者的成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从1965年曹凤岐考取北京大学,成为未名湖畔、博雅塔前的一名北大学子,到2022年离世,曹凤岐教授在北大学习、工作、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创办者之一,是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的创始人,是MBA教育在北京大学落地的主要推动者。现场很多教授们回忆了与曹凤岐教授的相处故事,令人领略到了曹老师独一无二的个人魅力与精神品质。

(以下为部分摘录,发言人有张国有、王其文、郭雳、董文俊、刘力、王立彦、何志毅、刘晓蕾、姚长辉、江明华、王亚平、王志诚、黄张凯等。)

— 皓如日月 思属风云 —




张国有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光华管理学院荣休教授



“于我而言,曹老师不仅是一位好老师,也是一位好领导,更是一位好学者。我做学生时他就是我的班主任,带我们下农村、到市场做调研,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曹老师当初说的,如果做经济就得下去做调研,不要空口无凭。我于2019年退休至今,一直不间断地进行调研,近期一个月去了雄安、保定等多个地方。”






王其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原党委书记、副院长、荣休教授



王其文教授现场用诗卷传达了他与曹凤岐教授之间的故事。在曹凤岐教授的荣休座谈会上,王其文教授曾送给曹教授一幅他画的题为“溪流只为将海阔”的画,曹教授特别感动,特和诗一首:

峻峰入云不言高,

引来百鸟筑凤巢。

溪流只为江海阔,

自知力微仍奔劳。






郭雳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我从本科到博士一直学的法律,博士后的时候到光华,第一次从法律跨到经济,曹老师给了我热情的鼓励和悉心的指导,他用身体力行推动了跨学科的交叉研究。对于我们这些弟子而言,曹老师是一轮明月,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曹老师是一座桥、一部梯,帮助我们靠近真知的彼岸。”






董文俊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原副院长、荣休教授



“我和曹凤岐有师生、同事、邻居三重关系,光华1号楼就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也经常‘吵架’,但都是为了工作,他非常直言坦诚,做什么事都认真,有一股牛劲,看准了就干,是敬业担当的好同志,希望我们把他的优点发扬下去。”






刘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荣休教授



“曹老师坦荡、真诚并有情怀,他们这一代经历了从旧社会到新社会的变化,他们的家国情怀、为公情怀浓厚,曹老师想的更多的是学院的发展,是工作如何做好,而不是他个人要怎样,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王立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荣休教授



“曹老师常常与我说谦虚和学习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事,外界的形势我们无法把握,只有不停的学习、保持谦逊的态度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我的人生从未骄傲过,曹老师说的谦逊和学习的态度对我影响非常大。”






何志毅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荣休教授



“我有幸跟厉老师、曹老师一起进行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研究项目,这是我国教育史上教学案例研究的开端,之后以此项目出版的著作成为中国管理案例的奠基之作。两年多时间里,我不仅学习了曹老师的知识、工作作风和方法,更受到他人品人格的熏陶。”






刘晓蕾

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

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系主任、教授



“曹老师一直是光华金融学系的精神领袖。作为学院和金融学系的创建者,他为我们开创了学科建设和学术传承的光辉历程;我们对曹老师最好的缅怀就是铭记他的教诲,兢兢业业做好教书育人和学科研究工作,沿着曹老师开辟的坦荡人生无悔路继续砥砺前行。”






姚长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正心、收心、养心,人生有意义、人生有意思,曹老师都具备。他为国家、为学院和学生做了很多事情,这是正心;他一直专注教育科研,这是收心;他是一个让人愉悦的人,这是养心。如果对曹老师一生的经历进行概括,人这一辈子并不是名声多大、著述多多,而是爱你的学生有多少、爱你的学生的那颗心有多深。”






江明华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曹老师对我们非常关心,事无巨细,他的风格是有温度的家长式的领导,每次见面就像一家人一样。缅怀过去是更好的为了展望未来,把曹老师的思想、管理风格进行挖掘总结,是对光华、对曹老师最好的回报。”






王亚平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金融学系副系主任、副教授



“曹老师希望我们年轻老师能对当时中国金融市场的核心问题有清晰认识。当时西方主流金融学研究对金融监管没有特别重视,曹老师却发现了中国金融监管问题的重要性,参与起草《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组织重大课题,这充分体现了曹老师的敏锐性和正确性。”






王志诚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




“曹老师非常有大格局,金融机构改革分业监管,监管套利是很大的问题,在十五六年前曹老师就看到了中国金融系统存在的最核心问题了。作为曹老师的‘学徒工’,我将继续用研究传承曹老师的精神。”






黄张凯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曹老师作为改革开放时期第一代中国经济学家,用拓荒精神帮助中国金融学研究奠基,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壮大。曹老师参与开辟的领域是我国改革开放壮丽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曹老师曾说:“回忆人生,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是我选择了教师职业,最大的荣幸和光荣是我能成为北大的教授,最大的满足和成功是我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学生。”曹老师一生桃李满天下,为社会输送了无数英才。现场除于鸿君、李礼辉、张国有、郭雳、姚长辉等,还来了很多曹老师的学生,三位学生代表曹门弟子进行了发言。

(以下为部分摘录,发言人有孟万河、郭世邦、张后奇等。)

— 高揖名师 教诲难忘 —




孟万河

中投汇沣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当年环境下,学术、思想是非常严酷的,做一个讲座有人捧场、也有人反对。提改革、提股份制、提产权,除了学术智慧以外,更需要为国为民的情怀,需要一位学者坚持自己的良知、坚持自己的学术勇气。曹老师的学术勇气,比学术智慧更重要。”






郭世邦

平安银行副行长



“曹老师引我进入经济学殿堂,是我事业的助推器,更是我人生和生活的导师。我们一家与曹老师都很熟悉,孩子是曹老师看着长大的,曹老师的乐观精神感染着我们,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都被曹老师的乐观精神所激励。”






张后奇

华夏东方养老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长



“曹老师对我们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适合干什么其实都是洞若观火,鼓励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这些年曹老师像一杆大旗,照耀着我们师门众多的师兄师弟师妹们。”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缅怀

孙立军

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常务理事


最后,曹凤岐教授的夫人孙立军老师对所有来宾表示了感谢,她说:“2022年是我与曹凤岐结婚50周年,在与他相处的这些年中,我亲历了他为了追求热爱的教育事业所做的一切,特别是在成立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前期,他所做的一件件事都铭刻在我的心中。作为妻子,我为能支持他的工作、帮他做一些事情及在他生病时悉心照顾他,感到欣慰。再次对组织、参加这次会议的所有人表示感谢!”


一年前,曹凤岐教授在77岁诞辰之际,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回首走过风雨路,

无怨无悔心觉甜。

一生辛苦得回报,

笑看桃李已满园。”

而今天,我们所有的追忆,不仅仅是为了缅怀,更是为了传承!



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

第十届颁奖仪式

上午的曹凤岐学术思想研讨会宣告结束,到场嘉宾们表达了对曹凤岐教授的悼念与缅怀,挽词如泣,哀思长寄,回忆的每一个细节,都令听者切身感受到曹凤岐教授追求真理、传道授业、济世经邦的信念与情怀,领略先生伴随着国家从贫穷落后到富强崛起这一路艰辛奋斗中走出来的卓尔不凡的人生、高瞻远瞩的思想与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曹凤岐先生的优秀品格和高尚风范将永远教育和激励我们。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下午,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十届颁奖仪式暨2023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正式开启。

会议伊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马化祥教授代表学院致辞。他首先对已故的曹凤岐教授,对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十年间为学院教育事业、为金融与经济学科的研究与发展、为资助广大青年教师与培养优秀学子作出的努力与贡献表达最诚挚的敬意与感谢,并对当日荣获奖项的北大师生与科研学者表达了真挚的祝贺。“生者不朽的爱,是逝者不朽的名。”马化祥指出,曹凤岐先生的精神与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北大师生与科研学者勇担使命、锐意进取。他希望通过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各个奖项的设立和评审,鼓励青年学者、北大学子心怀家国天下,继承并践行曹凤岐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学家奋斗不息的精神,在金融学理论和实践的高峰上勇于尝试、不断攀登、回馈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马化祥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颁奖仪式

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自2011年4月成立以来,在北大,在光华这块土壤上,汲取着“大师”们的智慧,基金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基金逐渐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项公益基金。会议当日颁发的奖项有:热心公益奖、北京大学教育贡献奖、凤岐奖学金,金融教学优秀奖、青年科研优秀奖、经济与金融理论突出贡献奖。


“热心公益奖”

孙立军、高勇、王东、龚小艳、

杨德龙、田昆、申霓、朱乾宇、

熊艳、刘荣桓、何海燕


“北京大学教育贡献奖”

曹凤岐、孙立军夫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张益凡

深圳市多和美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


“凤岐奖学金”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黄翘楚、魏名湖、李剑雄、

吕杨、白礼晴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董一格、华园浩、宋珺、

肖安彤、王含荣


“金融教学优秀奖”

肖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会计学系助理教授

王耀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系助理教授


“金融青年科研优秀奖”

张宇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金融学系副教授

吴泽南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学系副教授 

(经济学院金融学系教授宋芳秀代领)


“经济与金融理论突出贡献奖”

贺强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 




感言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马化祥教授、党委副书记滕飞博士、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先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先后为获奖师生与学者进行了颁奖。


孙立军老师代表她与曹凤岐教授为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捐赠了160万人民币,以继续践行曹凤岐教授毕生热爱的教育事业。张益凡先生则捐赠211万人民币支持基金会未来的工作。他在获奖感言中深切回忆了与曹凤岐教授师友相交的过往,曹老师的学术思想、为人处事的品格,对于国家的大爱,对学生无微不至的教诲与关怀令他终生受益。


随后获得奖项的北大师生均在获奖感言中均表达自己对曹凤岐教授及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的真挚感谢。光华管理学院黄翘楚同学代表十名凤岐奖学金获得者发言,他表示,“获得奖学金不仅仅是旅途的终点也是崭新故事的开始”,他们将继续以优异的成绩,走向更加宽广的世界,将曹凤岐教授精益求精的精神传承下去,未来在金融各个领域勇担重任,为中国的金融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是把种子散播的过程,把思想散播到更远的地方是我们的使命。”来自光华管理学院与经济学院的四位获奖的青年教授也纷纷表示自己将继承曹凤岐教授的教育理念与理想,“热血丹心写春秋”,为经济与金融领域的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奋斗不息。


贺强教授是中国最早研究股份制理论的学者之一。他提出的企业三重产权模式理论,为中国股份制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他的学术研究既丰富了金融研究理论文献,也为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贺强教授在会上回忆了自己与曹凤岐教授相识相知的过往,曹教授坦荡无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值得后辈们敬仰学习,并希望自己能够不负这个荣誉,未来为金融学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热烈的掌声中,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十届颁奖仪式圆满结束。



2023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


随后进行的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主题演讲由基金理事会秘书长贾春新教授主持。四位资深学者根据最新研究呈现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分享了各自独到的学术思想和成果。

基金理事会秘书长 贾春新


主题演讲


“资本市场与碳价形成机制”

刘  俏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的资本市场是老一代经济学家的“鼓”与“呼”中实现了从无到有,新时代下,如何进一步发展完善资本市场、如何重构中国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是新一代光华学者正在积极探索的重点课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首先以实证证据论证了资本市场与碳价形成机制。


刘俏指出,碳中和不仅仅是工程和技术问题,也是经济学和管理学问题。如何形成碳价是推进碳中和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命题。如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职能,形成有效的碳价形成机制,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成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最大贡献。刘俏表明,自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国资本市场把碳风险纳入估值当中,高碳排放企业的股价出现明显下滑趋势。这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把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发展的愿景、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特征反映了出来。由此可见,通过企业碳排放量和股价变化,可以对碳价进行估算。


他与光华团队在研究中根据两千多家企业的样本研究得出,每增加一吨二氧化碳排放,隐含碳价是589元,比中国碳交易体系提供的50元交易价格高很多。相较于碳交易市场,资本市场的推算数据更准确一些。同时,通过数据研究表明,碳价有很强的行业异质性,异质性与行业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这对未来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处于节点位置行业,碳价会更高一些。通过配额制、数量型的管理,每个行业定出减排目标,或是不同行业实行差异化的碳税,会取得更大的减排和经济稳定增长之间的平衡。


刘俏教授提出,下一步希望搭建理论模型,评估不同产业政策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如何产生政策的传递,最终影响到GDP、碳排放量、TFP全要素生产率、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寻找均衡的政策组合,以此来回应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如何真正反映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色等问题,同时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层面的启示意义。他希望能通过实际成果来回应曹凤岐教授对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关注和呼吁,鼓励金融从业者和研究者通过切实的工作成绩,将社会回报超出资本回报的价值呈现在估值中,引导资金重新树立估值逻辑,以促进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美国通胀了,我们为什么不通胀?”

贺  强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从一个现象开启了本次演讲内容:为什么中美采取了同样的宽松政策,美国通胀了,中国却没有胀?在解释此问题之前,贺强指出需要理清两个问题:第一,通货膨胀的定义是流通中的货币多了;第二,中国M2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并不是外汇占款,而是全社会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与资金周转效率降低,目前出现的严重的企业资金拖欠影响了全社会资金周转效率。


接下来他细致地分析了我们没有通胀的原因。他强调,这并非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统计计算和经济性质发生转变的问题。1.中美政策存在差异。中国搞的是供给侧政策,通过复工复产,恢复供应链促进经济增长。而美国是从需求侧出发,通过给居民发钱刺激消费,推动经济增长,而生产与供应链未及时恢复,供不应求导致了通胀;2.房地产的蓄水池作用。房地产规模不断扩大,价格持续上涨,吸纳了大量货币;3.统计方法的原因。一般使用CPI表示通货膨胀,然而房地产属于投资,不属于消费,因此不计入CPI计算; 4.全社会资金的流向与流量的原因。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没有流入消费品市场相关;5.经济性质发生变化的原因。中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变化,上个世纪我们是短缺经济,商品供不应求,经常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新世纪是相对过剩,商品供大于求,消费品价格不容易上涨;6.猪周期的原因。猪肉价格走低,对物价显著的压制作用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较低的一个因素;贺强提出,周小川同志提出的如何将房地产、股票等资产价格计入通货膨胀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




“监审分离式决定注册制成败的关键”

刘纪鹏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教授


全市场注册制的推出是股票发行市场发展与规范的重要内容,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教授围绕着注册制探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新问题。刘纪鹏提出,股市振兴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要顶住经济下行,“尊重资本、振兴股市”则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他强调,中国应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径上前进,让人民和资本相互融合,政府与公司相互合作,把握这两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未来才会大有希望。


对于资本产权保护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他指出,金融是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而资本金融则决定了大国博弈中的竞争格局。而中国股市的“不涨”,其原因并不能简单地归罪于外部因素,他指出,中国自身的制度问题才是核心因素,其中监审分离是注册制改革成败的关键。


此外,刘纪鹏强调了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性,提出开展融资者教育和发行者队伍教育是保护投资者的关键。他认为,融资人应将股东利益放在首位,加强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抵制虚假信息传播,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实现大国金融而努力。




“全面注册制下IPO重点关注问题”

何君光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副总裁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副总裁何君光长期从事投资银行的实务工作,从实务角度详细解析了目前对IPO重点关注的问题。在会上,他以“全面注册制下IPO重点关注问题”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何君光首先介绍了我国注册制的基本情况,回顾了注册制改革的历程,并比较了注册制与核准制在发行条件、信息披露与审核方面的差异。通过对2022年IPO实际情况进行数据解析,他指出,对IPO过会率的计算应当综合考虑进行材料撤销的企业。他进而分享了IPO的程序和内容。我国IPO审核程序呈现监审分离的特点,全面注册制下新增了注册准备会环节,重点审查“两符合”与“四重大”的标准。何君光表示,根据《证券法》的要求,目前IPO包括发行条件、上市条件、信息披露的审查,但实务操作过程增加了板块定位以促进各板块各司其职,随后他对各个板块审查具体标准进行了详细的展开。


最后,何君光重点解析了全面注册制下IPO重点关注的问题。他总结了股东核查、资金流水核查、同业竞争、关联问题、实际控制人的认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变化、重大违法行为、对赌协议、增资或转股形成的股份支付、财务内控、第三方汇款、研发费用、社保与公积金缴纳与媒体质疑及投诉举报共14个方面的内容,对帮助理解资本市场运作与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

美国作家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在《心是孤独的猎手》说,“那些依旧活在世人心中的人并没有真正的死去。”曹凤岐教授虽然同我们永别了,可他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贡献和推动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懈努力,为中国商学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改革作出的重大贡献值得我们永远纪念。而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在新的时代,也将继承曹凤岐教授的遗志与理想,以进一步深化中国金融学理论研究,推动中国金融实践的发展为坚持不懈的目标。展望未来,在各界朋友的支持与帮助下,基金工作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