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乔任梁走了,但抑郁症还在,别让它毁了你的孩子(附诊断表)

2016-09-25 育儿请戳 ☞ 上学堂

9月16日,演员、歌手乔任梁在上海意外死亡,年仅28岁。这个长相俊美的男孩离世,让所有人都扼腕叹息。关于离世说法众说纷纭,经纪公司发表声明说他死于抑郁症,人们也聚焦于“抑郁症”。


家长们,你们听说过儿童抑郁症么?你的掌上明珠有这些症状么?


首先看一组图,是不是您的家里也发生了种情况?


实际发生的:


孩子希望发生的:



实际发生的:


孩子希望发生的:


实际发生的:

孩子希望发生的:


实际发生的:


孩子希望发生的:


实际发生的:

孩子希望发生的:


实际发生的:


孩子希望发生的:


实际发生的:


孩子希望发生的:


实际发生的:


孩子希望发生的:



绝大多数人认为,抑郁症似乎只发生在成人世界,而青少年以及儿童“少不更事”,不会染上这种可怕的心理疾病。实际上,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情绪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


比如,在电视剧《虎妈猫爸》中,女儿茜茜为了能够让爸爸妈妈和好,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最后出现了抑郁症的现象。


《小别离》中就有这么一幕,安妮的女儿自小就被妈妈送到国外念书,可是遭遇了校园欺凌,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没有朋友,没有家人,没有人能够帮助她开导她,结果导致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精神有些失常,害怕与人交流,最终不得不提前终止学业回国治疗。



孩子也会得抑郁症





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10年来,儿 童期重型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4%,青春期上升到4%-8%。

儿童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期情绪障碍,常以焦虑、烦躁及行为障碍为其主要特征,对儿童心身健康可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儿童抑郁症的患病年龄范围在7~12岁之间,并且发病年龄愈小,女孩多于男孩。儿童抑郁症如果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后则较好。



孩子抑郁症的表现




情绪上的改变:孩子突然变得情绪低落、沉默少语、有时无故哭泣、易忘事、喜独处、经常自责,对平常喜欢的活动也不再有兴趣。严重者可有自伤及自杀冲动。


行为上的改变:过去很听话的孩子忽然变得好顶嘴、不听话、表现易激愤和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与小伙伴的关系逐渐疏远。


躯体上的改变:孩子在躯体方面可表现出食欲减退、睡眠障碍,体重下降,头痛,胸闷,腹痛,乏力。



孩子抑郁症形成的原因




抑郁症的形成并不是空穴来风,大多数抑郁症的“根子”大都在儿童时期就已埋下。家长一点一滴在平时积聚而成的压力,都有可能变成压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爱孩子的身心健康,看看以下这些教育观念你是否还固化于心呢?


兴趣全为“学习”让位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观念已经被许多家长所接受以及固化,许多孩子因此被迫承担的课程压力比他们本应承担的多得多,各种强加的周末补习班都已是家常便饭。部分家长把孩子本应花在其他爱好上的时间和精力,强“挪”到学校的文化课上,而忽视孩子本身真正的兴趣。长此以往,孩子们在学习任务难度加大时,长期堆积的厌恶情绪会逐渐集中化,引发一部分孩子郁郁寡欢以及对大部分事物提不起兴趣等抑郁心理。


家长脸色只由“成绩”决定

除了压制孩子的兴趣容易造成孩子抑郁的心理状况之外,传统的奖惩方式也容易使孩子们养成不利于长远发展的价值标准,易因挫败感而丧失对自己和他人的信心。达州市自杀学生的家人在他小时候以成绩为唯一标准,来决定对他的奖惩甚至衡量他的价值,这使得他不断地追求片面的卓越。到了新的环境之后,他仍然用这种价值标准来“规范”自己,并在因不能保持以往优秀成绩、觉得家人对他失望的情况下,产生“分数下”的心理危机,抑郁


状态愈发明显,直至自杀。

这是部分家长的缩影:孩子考好时,他们给“一颗糖”,考不好时,甩“一巴掌”。这种传统的奖惩方法反映了家长和学校对孩子们错误的引导方向,让孩子产生“在家长和学校眼里,除了成绩,我就再没什么用”的意识。教育孩子的方式极易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念,从而影响着他们面对“坎儿”时的心理状态。


孩子心理状态“受冷落”

容易造成孩子抑郁的因素还有许多,可能是生活细节的累积,也可能是突如其来的大事,甚至是自己的性格特质和身体缺陷等。但不管怎样,家长对孩子心理状况的重视与否是影响孩子情绪的关键性因素。



发现孩子抑郁症前兆怎么办?



不要怕,倾听与陪伴是最好的良药

华中师大研究生杨朝清认为,面对孩子患有抑郁症,一些父母难以接受;他们非但没有给予子女提供应有的陪伴、慰藉与帮助,反而指责批判子女“想不开”、 “意志力不够坚强”、甚至采取打骂孩子的“暴力教育”方式;这样的“落井下石”,只会让孩子在抑郁的泥淖里越陷越深。如果发现孩子存在抑郁前兆,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予他们倾听与陪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抑郁症一半以上是可以自我治愈的

作为家长,当自己的孩子面对抑郁情绪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倾听孩子的情绪,及时清理情绪垃圾,扫除内心的阴霾。要知道,抑郁症一半以上是可以自我治愈的。时常帮助孩子“换个角度想问题”,在压力很大或者情绪不好的时候,采取一些方式进行自我发泄,都能让孩子同负面情绪saygoodbye!

心理疏导:理解万岁

同时,当孩子抑郁症较为严重时,家长可以适当为孩子安排心理咨询。心理医生能进行“温柔的精神按摩”,他们会找到病人的心理症结所在,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要相信专业的力量。

福建泉州南安一名优秀中学生张强(化名)因三分之差考不上当地的重点高中而郁郁寡欢。张强妈妈因他的情绪对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带他去向心理医生咨询,由此情况得到了较大的缓解,学生占抑郁症患者数量的比例逐渐升高,但他们并不都一定得到家长和老师在心理状况上的关注。而孩子的心理状况却是我们最不应忽视的教育问题,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学习,甚至日常生活。

预防比缓解更有效

学生抑郁症可有各种各样的应对办法,但都不能从根本上遏制孩子们的抑郁症。家庭和学校是孩子们接触最多,也是对孩子们影响最大的两个外部环境。

除了课程学习之外,家长和老师应努力帮助孩子发现并发展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并摒弃传统的奖惩方式,重视孩子们的心理状况需求。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抑郁症的病发。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一份积极的心态,这样未来孩子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积极应对。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不少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有的人常常感觉自己情绪低落,怀疑自己有抑郁倾向,却又不知所措。美国新一代心理治疗专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David D·Burns博士设计出一套抑郁症的自我诊断表“伯恩斯抑郁症清单(BDC)”,这个自我诊断表可帮助你快速诊断出你是否存在着抑郁症。

请在符合你情绪的项上打分:

没有 0 轻度 1 中度 2 严重 3

1、悲伤:你是否一直感到伤心或悲哀?

2、泄气: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

3、缺乏自尊:你是否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或自以为是一个失败者?

4、自卑:你是否觉得力不从心或自叹比不上别人?

5、内疚:你是否对任何事都自责?

6、犹豫:你是否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7、焦躁不安:这段时间你是否一直处于愤怒和不满状态?

8、对生活丧失兴趣:你对事业、家庭、爱好或朋友是否丧失了兴趣?

9、丧失动机:你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无动力?

10、自我印象可怜:你是否以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

11、食欲变化: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的暴饮暴食?

12、睡眠变化:你是否患有失眠症?或整天感到体力不支,昏昏欲睡?

13、丧失性欲:你是否丧失了对性的兴趣?

14、臆想症:你是否经常担心自己的健康?

15、自杀冲动:你是否认为生存没有价值,或生不如死?

总分:____

测试完之后,请算出您的总分并评出你的忧郁程度。

测试结果试结果

A(0~4分):没有抑郁症你现在的心理状况非常的好,请继续保持你的良好心态,想提醒你的是如果累了就休息休息。

B(5~10分):偶尔有抑郁情绪偶尔的抑郁情绪就当做你心灵的一次自我排毒,累的时候休息,想哭的时候大声哭,都是不错的宣泄方法。可以多和家人朋友聊天减少你的抑郁情绪。

C(11~20分):有轻度抑郁症给自己一个休整期和冷却期,让情绪有自然的出口。当然,这不意味着要自我封闭,而是多与人交往、接近大自然,用享受“长假”的心态来度过情绪的低谷。

D(21~30分):有中度抑郁症情绪特别低落、思维迟缓、动作或行为减少。应借助自身调节与专业心理治疗来进行治疗。

E(31~45分):有严重抑郁症建议你尽快去接受专业帮助。因为当你需要援助而没有及时地寻求援助时,你可能被你的问题击毁。

*测试仅供自评,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如有必要请及时咨询医生。

声明:本文综合网络资料整理,如存在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针对相关文章予以删除,谢谢!



上学堂,找活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