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污水处理概念厂·不止于故事(下)

郭永伟 一个环保人的读白 2023-11-09

环保创新故事系列笔记(十二)

底层


前序笔记用四个主题思考了企业战略之与环保创新的关系,分别为——

1.引文:阅读的目的:有效工作、编织之网

2.战略之技术:什么是战略?《得利满水处理手册》另一种读法

3.战略之管理:科学经营:清研环境和RPIR的现象级故事

4.战略之模式:一张画布详解“工艺包”,一套模型透视20年环保模式创新


由表象而入内理:战略编织始于基本模型,战略思维归于底层逻辑。


蜘蛛网是这种思维逻辑的形象类比——网络而非线性、系统而非因果;我所学习的企业战略,便是一个典型的“系统之网”,其设计、运转、更新演化又根植于一个绝大的社会发展之网,我称之为“环保系统”。


本文透过“污水处理概念厂”故事,剖视“环保系统”的基本构成,并尝试解码该案例“系统性、结构式”创新的底层逻辑。


文接(上)回,笔者通过《底层逻辑》及相关书籍中“系统思考”模型的学习,推演了“环保系统”的昨日、现状和未来,并定义了我所理解的系统“变量”逻辑:资源导向-资产效应。


本文(下)篇,回到“宜兴概念厂”的阅读中,此时我已戴上“洞察力”眼镜,要着重思考所提炼出的九个系统“连接”。



第二个学习点是三大代言人——科学家专委会、宜兴环科园、中持公司——在“宜兴厂”案例中所展现出的战略配合,让人惊讶简直是天作之行。


这一切的探索,发生在“生态文明”顶层战略的背景下,发生在“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日程表里,发生在有关城乡公共服务的生态化演进中。



一、公共服务系统——生态园宜兴


一定要先读宜兴。


在“宜兴厂”故事中,它是操控方向盘的“赛车手”,是直接决定成败的实战角色。


我清楚记得2015年的新闻,概念厂曾一度选址北京方庄,最终的落户宜兴,既在意料之外、又处合理之中。


意料之外在于,概念厂的基调拉到那么满格,国内的明星土豪城市,竟没有抢注这个宣传版面?或者,竟集体失于宜兴之手?


合理之中在于,“宜兴”实在是谈论环保时怎么都绕不过的一个名字,甚至讲历史而言,还没有谁能和它争论一二。


理性或感性,选址宜兴的理由都足够充分。


为什么是宜兴?


首先,本文我所推演的所谓“环保系统”,原始起源之一就在宜兴。它是久负盛名的“环保之乡”,享有完整的环保产业发展史,水处理装备业务更是占据全国市场“半壁江山”。


第二,宜兴自古就有“阳羡山水甲江南”的美誉,中心城区环境优美、环境治理成绩领跑全国,空气质量、境内水质常年优良,是长三角地区著名的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和最佳人居城市之一。



第三,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以下简称“环科园”)是中国最早在县级市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也是唯一以“环保”为特色命名的高新区,环保产业和技术人才已成集聚效应:环科园拥有2800多家环保企业、造就了10万环保产业从业人员,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万多名,专业市场营销人员1万多名。


这大概是祖国大地上“环保人”最密集的区域了,“影响力”意义非凡。


生态园宜兴!


但我理解“概念厂”的第一角度,却在“城市-乡村”间的生态连接意义。个人认为这是落户宜兴“充分”之外的“必须必要”理由。


实施这种“连接”的主体,通常是居于大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中小城市”或“工业新区”。


那里实际上面临着更大面积、更为严重的污染现状,是现在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环保主战场;而且存在诸多更为棘手的复杂难题,无法简单借鉴大城市经验。


同时,大城市面临着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等内涵式增长课题;农村污染治理和乡村振兴工作也方兴未艾。


大-中小工-农,各自成章、又殊途同归。


我用“生态”一词表达“城-乡”之间系统性的复杂连接。这“生态”取自自然生态学之生态、社会生态学之生态、也自生态文明建设之生态。



当我尝试从“生态”大视野阅读“宜兴”时,它的先行者形象给了我笃定的“为什么是宜兴”答案。


宜兴,是中国发展最早、发展成果最好的“中小城市”样板之一,城市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强劲、工业实力发达,长年处在全国经济百强县前列。


宜兴环科园,于2011年开启转型后,定位高端、布局一流,依靠充满活力的产业服务和园区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高端要素集聚。


在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在中小城市发展的样板间、在最具系统代表性的产业园区,打造一个“城乡-生态”、“产业-生态”、“社会-生态”全系统连接的“生态综合体”,是真正具有全国意义的未来范式。


“宜兴厂”故事一定要先读宜兴,即是要到公共服务和大社会系统中理解这“生态连接”。


资源-能量双循环


公共服务系统是一个由政府作为平台的社会生态大系统。它与“环保系统”的交集现状相对并不大。


在过去全社会规模化的增长进程中,“公共服务”一直是因果的线性逻辑,比如“环保服务”只负责“服务环保”就好。


但未来高质量生态化的公共服务,不仅要求“环保”彻底融入大服务系统,还会被动进入甚至主动连接更大的社会生态。


“公共服务”与“环保系统”的交集将变得越来越大、而边界将越来越模糊。


这种融合正在各类系统中广泛试验,“减污降碳”“循环经济”“静脉产业”等即是我们熟悉的、致力于发掘“环保系统”社会生态连接价值的创新实践。


个人思考“概念厂”会是其中比较理想的一类,因为起到“沟通连接”作用的载体——资源和能量——很硬核。


(图片取自中持公司资料:城乡生态综合体)

(图片取自中持公司资料:城乡生态综合体)


上图摘自中持公司官方宣传资料,可以学习“宜兴厂”的循环概念及其周边环境所构建的社会生态形貌。


“资源-能量”两条环路为城乡、产业、社会三套系统架起生态连接——


  • 城乡-生态连接:以“宜兴厂”做轴心的两个循环流,一边连接城市污水和有机垃圾,一边连接农村粪污、秸秆和有机垃圾;一边连接城市补水、配电系统,一边连接农村水系、肥料、供能系统。

  • 产业-生态连接:“宜兴厂”生产两种资源--水、肥,和两种能量--电、热;它们收集、生产、储运的过程,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要素流转,还串联起农业、工业、服务业整个产业系统,创造价值奇点。

  • 社会-生态连接:“宜兴厂”突破“末端废物”的社会分工,大开厂门融入更广泛的社会系统,将公园绿地、活动场馆、科普教育等公共服务功能纳入设计,实现“生活-生产-生态”大融合。


不知你感受到没有?它还要将幸福、美好、自然、富足、安稳、健康、价值、休闲、快乐等民生感知整体编织入网。


相对于其他两个子系统,笔者更期待的“概念厂3.0”版本,即是能在“公共服务”这一社会大系统的生态连接中持续取得突破。

甚至个人臆想,未来的环保运营资产,是否会大批向中小城市/工业新区设置或转移?“宜兴环科园-宜兴概念厂”模式是否会成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理想途径之一?

至少,以“环保公共服务”为基点的想象空间非常大,在“大-中小工-农”三个主体中,都还有非常多的废弃物或污染物“资源”可以挖掘,也许双碳、农污的解决之道就在其中?

至少,除了“资源和能量”外,一定还存在其他类型的“循环”之流,可以跑通“大-中小工-农”的系统连接,在微观的物化反应?或是宏观的生产制造?

期待科学研究系统和环境产业系统的创新探索。



二、科学研究系统——三叶草之美


作为发起人,科学家专委会在“宜兴厂”故事中饰演“领航员”角色。它是整个团队的眼睛,指挥方向、路况、实时调整。


我大致学习了下专委会9位专家,他们共获得12项国家科技奖,包含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学进步三大类;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不计其数,在20年环保发展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引领着多个领域的学术探索。


(图片取自网络:科学家专委会)


这样的高规格学术团队,自然最能代言科学研究系统了。


“概念厂”构想于2013年提出、2014年正式启动,科学家专委会对理念、边界、路线等进行了框架式定义,带队走访全球20多个最先进污水厂,考察了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等颠覆性发现的研究进展和最新成果,并组织在国内实施一系列先期探索。


面向未来的“概念厂”蓝图在科学家专委会的设计、指引、推动下稳步前行。


即使早有很高期待,“宜兴厂”所呈现的效果依然让人眼前一亮。三叶草构型不仅美在建筑外表,更将工程之美、科学之美、生态之美融为一体,让我从任何角度深入都不会觉得有过分解读。


(图片摘自中持公司资料:三叶草构型)


相关的详细描述请参考官方资料,这里只记录笔者自己学习中的粗浅理解和思考。


“三叶草”的造型设计蕴含着三种污染治理理念、三套资源化解决方案,我又给它加了个时间尺度,代表“环保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


  1. 水资源环:代表过去,把“水作为一种污染”看待。以污水处理率、达标率、回用率为目标,投入工程资源建设、形成运营资产积累。

  2. 能源和资源环:代表现在,将“水作为一种资源”对待。是过去和未来的连接阶段,污水厂要转换为能源工厂、资源工厂,需要跨界的、综合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3. 新功能环:代表未来,要“水作为一种生态”相待。根据所处城市或区域量身定制,同时满足自然、生产、社会、民生全面和谐的更高追求。


这第三阶段即是“宜兴”一章中所讨论的“未来”形态。若以之为终点,则单一的环境类科技进步恐怕无法满足进度,需要相应启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大连接。


这是“科学研究”的主场。


这次由它发起并推动的变革,将有哪些学术成果?将撬动怎样的系统发展?现在还远未可知,但我根据“宜兴厂”所显露的迹象,有以下三点判断或期待——


1.自然科学-循环连接


其实很想统计一下,在“宜兴厂”案例中,有多少创新应用是来自于本土科学系统的底层研究;又或多少是“国奖”的直接转化,尤其是自然科学部分。


这是它们由“辅助者”向“策动者”成功切换的标志。


当然,我无意、也无力做这样的溯源,因为过程而非结果更值得学习关注。已很显然的是,科学家们正在全力改写以往“学术资产”无用或为他用的固有结构,探寻主动的、有针对性的、可实践的环保科学引领。


比如故事中曾多处提到的“循环”概念,虽然是在宏观工程产品中展现的,却需要经由微观科学系统才能实现。


环保这门应用学科,在表层与其他系统间做融合很困难;但在底层,由自然科学架起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循环连接非常自然。


比如氮、磷营养离子游走于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系统;又如碳的循环同时覆盖电力、能源、化工、电子、制造几乎全部的工业系统。


又如在微生物作用下的“有机-无机-单质”化合物循环,或如在热力、压力催化下的“固-液-气”三相六变循环。


这自然科学层面的“循环”是三大子系统实现各自“循环”的最基础,是完成每个涉及社会系统性融合课题的底层连接。


2.工程科学-复合连接


“工程、技术应用”是环保本然的学科逻辑,但现状是,大多数工程技术都还没有形成“效应”;更多还是由政策、模式、关系、价格等因素决定一套理念或一项技术“发展还是不发展”。


规模化积累是上一阶段的主题,显然即将遇到瓶颈。


下一阶段“高质量”目标下,三个子系统中技术的“资产效应”都将逐渐显现,既要求产业、公共服务系统实现自我“造血”——创新升级,更需要来自科研系统的“输血”——产学研用。


而最佳契合点,个人认为是我从一些优秀案例中学习总结的“多学科复合”,那是“破坏式创新”经常发生的特征。


“宜兴厂”中的“智慧-环保”、“材料-微生物”、“离心-沉降”,“耦合高级氧化”等复合技术与工艺,都是典型的示范。


我发觉类似的“复合式”成功实例大多都有天然的“学术”背景:一方面说明了“科学研究”在技术创新中的确定作用,一方面又看清,这些个案的成功很难由其他个体简单复刻。


而“宜兴厂”的“产-学-研-用”机制和形式,或许就是人们期待已久系统性“复合连接”的答案。



3.社会科学-中和连接


为实现“生态”目标,环保资产要融入整个社会系统而不能只留在末端。我借用双碳领域的“中和”二字来表达这样相似的一种连接。


循环-复合-中和:循环是乘法、复合是加法、中和是除法;循环就像生物演化、复合好比物理改性、中和类似化学燃烧。


比如让污水厂与双碳做“中和”,绝不能仅仅理解为节能省电,更不是在池子上装块光伏作“概念”,而是发电、热泵、堆肥等与其他产业系统连接而形成“总”中和。


又可如“宜兴厂”第三叶的设置,让环保资产与科学普及、湿地公园、服务场所、健身步道、教育基地、城市会客厅等其他公共服务系统连接而做“全”中和。


这是另一种意义的“资源化”。


仅有依靠本学科知识技术的普及是不够的,需要管理学、经济学、传播学等社会学学科的深度融合。




科学家专委会将上述三个连接的探索集中示范在了宜兴厂中,但只是阶段性的成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比如,排放标准和技术路线虽有超前引领的动机,但成本结构、评价体系、稳定情况是否也随着“连接”的改变而完成了系统性优化?


进一步,超高标准意味着相对成本的剧烈升高,一方面很期待由科学研究系统推动颠覆性技术的涌现;同时更现实的是普及一个具有底层科学依据、又能简单应用的“总生态效益”计算体系。


在这种体系里,财务仅仅是成本的一种表现而已,还要结合碳、氮磷、能源、资源等效益,还要纳入老百姓的感知。



三、环境产业系统——中持中战略


我总结前两位系统的流派风格:一个“超”现实、一个“超现实”。


在三大子系统中,“产业”本身即是“连接者”角色,这要求它既能高屋建瓴、又要脚踏实地;短了任何一端都无法完成任务,要么空乏创新力、要么徒剩想象力。


相信自2014年即关注概念厂的学习者很多像我一样,有关于那过于超前引领的构想能否落地的疑虑。


作为压轴环节,中持公司的出场让人顿感踏实无比。


在“宜兴厂”故事中,它是“护航者”角色,负责规划设计、要素集成、建设制造、服务维护,提供踏实可靠的技术落地能力。


我从这家公司的品牌中读到一个“中”字,个人理解是其企业文化的源泉。


“中正于所行之道,持久于所务之业”(官方语)


它竟如此特别,在近乎完全西式的商业环境中走出了“中庸”国风。



有趣的是,我读中持企业战略,恰也在个“中”字,便私自给它取名叫“中战略”;当然这个“中”,引自“中持”的“中”,也自“中庸”之“中”。


“中”字第一诀是业务全能、多元。


中持的全能和其他相似规模级别的企业多有不同,在扎实的横向延伸下,还积极挖掘了产业链纵深上的坚实壁垒,是典型的网状业务战略。


在E20环境平台所划分的IABCD五个产业方阵中,除了B(区域水司)之外,中持一司身兼四角——

  • I 方阵:参与大股东长江大保护业务

  • A方阵:中持投资运营业务

  • C方阵:中持技术方案业务

  • D方阵:中持智能装备业务


“全能”是为了尽量完整地响应客户诉求,“多元”是为了更加持久地实现自我价值,但“完整、持久”不等于“品质”,于是全能之下,需要有选择、有针对的战术战法。


“中”字第二诀便是术业全、精有法。


我读中持的营销战略,就是从来不宣讲战略。客户、技术、服务才是其官方品牌语言,看上去实在不像个“水业十大影响力品牌”该有的样子。


我读到一本最新的技术产品样册,其创新成果被统归到三个体系中:

  • 以概念厂为代表的未来水厂建设运营技术体系

  • 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技术体系

  • 综合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技术体系


每个体系都既包含“全案”的系统解决方案,又突出“专精”的高端技术产品;在“全案”与“专精”之间,设计和实施要刚刚好合适——这非常难做到,是我说环保“科学经营”企业的共性特色。


“中”字第三诀即是一切恰到“好”处。


规模-不大不小

资产-不轻不重

服务-不多不少

模式-不中不外

创新-不急不缓

增长-不快不慢

品牌-不热不冷


中是灰度、中是连接。


在我的视野里,能将“文化、战略、业务、经营、品牌”践行统一如此的企业,中持是绝对的佼佼者。


这种战略素养和执行力为其构建了遒劲有力的根系,使貌相低调无华的它焕发着清翠、繁茂的创新枝叶。


从区域到流域


早在概念厂之前、2008年甫一成立,中持就讲述了一个行业至今流传的好故事:“为中小城市实现环境梦”。这句slogan读起来已不再新鲜,但背后高超的战略水准依然让人惊艳。


中小城市怎么了?


有实力,为什么要做选择?有资源,为什么不先扩张?


农村包围城市?避开拥挤赛道?


我来到了产业视角下的“大城市VS中小城市”。


个人思考,其核心区别在于所处政治、社会、商业环境的复杂细分,最终反映在公共管理界面上的资产禀赋——地方政府的责权背景、财政背景;济发展情况、工业布局情况;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和规划;统计年鉴、五年计划、地方标准、执法难度等。


“大-中小”之间的这一类差异决定了“现状和目标”间的差距,进而导引着企业资源的投入和能力模型的构建。


中小城市或工业新区的未来,是在公共服务中突显“连接”作用,即特定区域内的网络化特点——

  • 规划与建设运营之间;

  • 工业与市政污染源之间;

  • 城市与乡村环境之间;

  • 产业与社会服务之间;

  • 本地化与专业化运营之间;

  • 污水与其他环境服务之间;

  • 资金供应与缺口之间。


(图片摘自中持公司资料:IES案例)


此段思考与“宜兴”篇章几乎一一对应,而中持的战略起始要早到2008年,它难道是跑着迎接未来的?


  • 2008年,公司成立;

  • 2011年,公司战略聚焦,提供中小城市水环境综合服务;

  • 2012年,创新IES工业园区整体服务商业模式,覆盖园区污水产生、治理、到回归水环境一体化全流程服务;

  • 2014年,中持首次提出城乡生态综合体理念,并牵头组织“概念厂”的落地建设;

  • 2016年,开发区域有机废弃物综合解决方案;

  • 2018年,提出环境大建设理念。


个人理解,这一路的发展脉络,都只源于“中小城市”那一个战略决策。


2021年,中持集团战略南移,未来将担当“长江大保护”的主力军;从区域到流域,变化的是服务范围、不变的是已打磨精致成熟的技术和商业模式。


“中小城市”“公共服务”的创新连接,将继续作为“长江大保护”的思想基石。


公管-商业-技术


在中小城市和工业新区,由于招商/入驻工业企业的类型、数量、经营情况多变、善变,环境服务变成一件颇复杂的工作。政府/园区管理者顶层设计、前期规划、建设监管、后期运营等统筹管理能力受到全方位考验。


我所理解的中持IES商业模式,即是一个小型I方阵的意味,应不仅适用于工业园区,也可以作为区域或流域城市污染治理的模板。


它的“价值主张”呈现为区域公共服务(城市/园区)的军师或管家特色。


即:顶替政府部门实施“统筹”工作,改变以往“被动服务”关系为“协助管控”关系,提供咨询、计、执行与管理等一站式综合服务,以园区为例——

  • 园区企业排污情况

  • 园区管理情况现状

  • 企业排污管网和计量

  • 企业排污行为和收费体系

  • 园区管理信息化平台

  • 环保运营资产

  • 再生资源管理等



我这里“公管-商业-技术”模型引自E20研究院薛涛院长,他用来分析洞察水务市场创新的底层逻辑。


我思考产业系统中能以一己之力进入三圈中心区域的企业实在少数,中持是最有代表的一个:

  • 在公管圈,定义中小城市、独创IES模式

  • 在商业圈,将企业做到相当的体量规模;

  • 在技术圈,既能获得国家科技奖、又能打造畅销产品系列


我所理解的“概念厂”等三大技术体系,是贯彻“公管”战略、服务“商业”落地的一整套能力模型。


它并没有偏爱哪项技术或产品,也未指定“四大追求”必须经由哪个技术才能实施;在某个地域、某个时间、某个需求中,何种技术最合适、便编织何种技术。


“宜兴厂”中的“硫自养、多效沉淀等”自然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但我三圈里的“技术”资产甚至不一定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理念概念、行政手段、金融手法等。


比如本文阅读“污水处理概念厂”,“系统性、结构式”的意义要远大于其任何一项有形“技术”。


这编织过程,需要“产-学-研-用”的绝佳配合,非常依赖企业的“连接”能力,如中持在“宜兴厂”故事中的创新实践,个人认为是“产业系统”最佳表现之一。


看,它已着手连接未来。



政策:环保系统的时间逻辑


行文至此,由污水处理概念厂引发的系统探索接近尾声,还剩下最后一个“小小”元素。


在文中,我曾多次要给某某某加上时间尺度。


其实就是系统模型中最重要的结构模块之一,刘润叫滞后效应,彼得·圣吉叫延迟效应。


我却只喜欢称之为时间。


相对前两个已成书的命名,“时间”更中性,它有时正派、有时反派,是任何系统都要受到的强大挟持,没有谁能逾越。


所以与其对抗闪躲,倒不如中性视之,做好设计让时间亲自推进。


我观察中国的环保系统,遵循着某种“政策-时间”规律,但我一时还说不太清道不太明,要到另一本书中深度学习了。但有三个“时间”现象,很值得即刻回味。



第一是时间点。


比如“2002年”,对上一代环保从业者,是一个极富回忆的节点,我所写过的市场化起步/MBBR引入中国/工艺包开始推广/民营企业扩张几乎都在这同一时间出现,一定不是偶然,或者也许,所有事件都直接或间接和特许经营政策的驱动相关?


第二是时间段。


比如2015-2018那段疯狂的故事,有人扶摇直上、有人大厦将倾,有人厚积薄发、有人人走堂空,仿佛环保40年能够一股脑压进这一点点时间里。


你可以找到很多故事主人公,大小是非、各有各的精彩,但不论主观行为如何,结果都和那客观的PPP政策有撇不清的间接或直接联系。


第三是时间周期。


时间“点”和“段”发生于各自的周期之内,有如2002-2018PPP的两个周期;有如1994-2021污水行业的三个周期;有如2015-2021水环境断面提标周期。


在每一个周期之内,资源和资产会完成一轮存量更新。


这周期的背后,即是时间的政策逻辑——通常表现为适度超前或一定滞后。


在概念厂的时间轴中,引起我注意的有四个时间点:2015、2018、2021、2030。


现在回看,2015水十条-2018三年行动计划-2021污水资源化文件,这三个时间点、两个时间段、一个时间周期内,断面考核策动了一整轮的新建提标、提质增效、由点及面、浩浩荡荡的资产更新运动。


打好基础的2021年,污水处理概念厂在冷风中摸索了8年之后,终于迎来了属于它的东风。 


以之为始,2021-?-2030,是否会是新一轮周期?届时“概念厂”是否还如它初心时的模样?


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知道时间的答案。

“概念厂”在宜兴稍事停留,即将衍生更多路线,由环保系统中更多的成员推动继续向前。

假如2030年真的如我们所愿,达成目标的也不见得就是“宜兴厂”这批人了,但他们自2014年发动的这场系统性、结构式创新变革,毫无疑问是历史级的一笔。


作为行业的学习者和挚爱者,要向所有的他们,致敬!(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