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科学家50² | 论坛顶尖科学家分享、青年学者交锋

文 | 《中国科学报》见习记者 孟凌霄 徐可莹

这是一场“不需要过多介绍嘉宾”的学术盛宴,每个人的学术成果都是最好的名片。

3月10日下午,原定4小时的“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港澳专场已超时,但在场嘉宾仍意犹未尽。

“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港澳专场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香港科学院、京港学术交流中心共同主办,同时得到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的大力支持。港澳专场以“从基础到前沿”为主题,超过120位科研业界精英出席,包括港澳地区的“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新基石研究员等。

“要鼓励中国的青年科学家,做一些天马行空、不受任何约束的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校长、“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科委会成员张翔在论坛现场表示,“只要科学家大规模做基础研究、前沿研究,总会有成果出来。”

顶尖科学家分享


香港科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研究)卢煜明,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校长张翔率先作主旨报告。

卢煜明为在座青年学者分享了开创“无创产前检测”的灵感时刻,以及从一名青年学者到顶尖科学家、实业家的成长历程。

30多年前,卢煜明还是牛津大学的医学生。彼时,孕妇想知道胎儿是否染色体异常或患有遗传病,只能通过侵入式检测方法,这会同时增加孕妇和胎儿的感染风险。那时的卢煜明常常自问:“侵入式检测如此危险,有没有可能发明一种新方法?”

卢煜明大胆猜测,如果胎儿细胞存在于孕妇血液中,产前检测也许通过抽血就能进行。牛津大学的教授们一听到这个想法,都笑了起来:“如果有这个现象,很多人就会已经做了”。好在,年轻的卢煜明选择听从未知的召唤:“我已经开始了,我有责任完成它”。

如今,无创产前检测已经使全球孕妇受惠,仅需孕妇抽血就能对胎儿进行超过15种染色体异常情况的检测,准确度超过99%。相关研究还应用于癌症快速筛查等领域。凭借前沿发现,卢煜明已经集齐了包括“诺奖风向标”——拉斯克奖在内的多个国际奖项,成为当前国际上最受关注的华人科学家之一。


香港科学院院长、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研究)卢煜明作主旨报告

另一位顶尖科学家张翔,作为信息超构材料和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方向的开拓者之一,曾研制出世界第一块超透镜,并首次演示了突破光的衍射极限的成像效应。

在主旨报告环节,张翔以“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材料——科学如何转化应用”为题,介绍其研发的新型材料:一种类似哈利波特“隐形斗篷”的特殊材料,可以借助光的折射原理,在不必开刀的情况下尽早发现癌症;一种可使室内温度下降7~8°C的特殊材料,可以减少空调使用,对节能减排起到重要作用……

张翔介绍,这些材料的应用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要问伟大的科学问题——天马行空、不受任何约束、其他人想不到的问题;同时,要有科学精神,持之以恒地去做这些研究。张翔补充道,“‘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和‘科学探索奖’,正是在鼓励这样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校长张翔作主旨报告

青年学者交锋


“香港的科研工作者,常常是在内地、美国和欧洲碰到各个领域的同仁,但在香港齐聚一堂的机会相对比较少。因此,今天的机会非常非常好,感谢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创造了这么好的机会。”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2022年“科学探索奖”前沿交叉领域获奖人范智勇的一席话,道出了参会港澳青年科学家的心声。

在“材料与仿生”学术报告环节,“科学探索奖”获奖人接力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和而不同的经验分享、争分夺秒的干货输出——这是青年学者交锋的基调。

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王钻开介绍了实现高效热能冷却的新方法,彻底解决266年以来莱顿弗罗斯特效应带来的难题。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怡君介绍了安全、可商用的电动车液流电池研究。香港大学教授黄明欣分享了多次被拒稿后,实现超高强钢材料“刚柔并济”的经验。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范智勇则讲解了视觉、嗅觉仿生融合的新趋势。

这些青年科学家所面临的共同挑战是,何以将基础研究推向前沿?

作为港澳地区首位获得“科学探索奖”的女性,卢怡君也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她的液流电池研究中,第一步是发现重要的基础科学问题,进而逐步解决现实痛点,实现前沿科技的商业化应用。

在仿生学领域深耕的范智勇,则信奉道法自然的奥秘:“一定要怀着非常谦虚的心态向自然之母学习,这让我们的研究得到非常非常多的灵感。”

在“量子+”圆桌论坛环节,腾讯杰出科学家、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张胜誉,从量子科技出发,畅谈产业未来。他讲解了腾讯量子实验室的业务框架和超导量子计算技术的研究发展,并强调了合作在基础与前沿研究中的重要性:“量子计算是具有广泛性和前瞻性的话题,目前我们只聚焦在材料、生命科学、金融科技和信息未来等领域,未来期待和更多合作伙伴共同建设一个‘量子+’的应用生态,共同探索量子算法和量子计算在相应领域的前景。”

张胜誉同时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新基石研究员刘仁保和何旭华,以及香港大学教授姚望总结出科研工作的“三大法宝”:“好奇心是做研究的必备素质,对重大问题的探索会形成重大的成果;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创造性发明的基础;同时,足够的批判性需要与想象达成平衡。”


“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港澳专场

跨界平台,将基础研究推向前沿


在本次“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港澳专场上,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妩蓉介绍,“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由腾讯公司发起,独立运营,大力支持基础研究。“新基石科学基金会”也是腾讯“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核心战略的重要实践。基金会实施“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两大资助项目,持续支持科技人才探索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无人区”。


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妩蓉女士致辞

“科学探索奖”秉承“面向未来、奖励潜力、鼓励探索”的宗旨,目前已资助200位青年科学家,每人3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由获奖人自由支配。“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计划10年投入100亿元人民币,重在“选人不选项目”,聚焦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截至目前,已有11位港澳地区科学家获得上述两个项目资助。

“基础研究、前沿研究不单单是民族的希望,也是人类的希望。”此次论坛上,香港特别行政区研究资助局主席黄玉山指出,研究资助局每年投入23亿港元资助大学的科研项目,但香港的资助仅用于科研项目,而非资助科学家。他认为,新基石科学基金会的资助能够填补香港的“空白”,有助于鼓励青年科学家持续深耕基础研究,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青年科学家50²论坛”致力于为不同领域获奖人、不同代际科学家之间搭建学术交流、思维碰撞的平台,营造探索未知的学术氛围,鼓励青年科学家之间的交叉研究合作,全方位支持青年科学家成长与发展。

编辑 | 方圆

排版 | 华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